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326章 有考虑过强硬地萧规曹随吗?

第326章 有考虑过强硬地萧规曹随吗?

即便李承乾这么说了,可李世民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毕竟这话还是李承乾关起门来说的夫妻间小话,老李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就去质问他的好大儿。

再者说他现在可是太上皇了,总该是要给新皇帝一点自信心,要因为一句话就兴师问罪,那就不太像退居二线的样子了。

要没有之前李泰的上眼药行为,李世民多半也就笑一笑把这件事给过去了。

可以说李泰这家伙,多少沾点茶艺大师。

这一下午,李世民都没提这件事。

见他不提,所有人也都心照不宣地不去提这件事情。

“进了二月,恪儿可就要去就藩了,”李世民忽然说道:“关于你汉国的各级官吏人选,你心里已经有数了吗?”

“回阿耶,孩儿已经决定了,汉国的各级官吏,还是让朝廷委派比较好。”李恪很老实地说道:“至于典军,右相等官职,孩儿倒是有一些亲近的人选。”

没有自己去选封国的官吏,倒也不是李恪的政治情商忽然上来了,而是他本身也不认识多少个人,让他自己选的话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还不如交给朝廷去琢磨呢。

这件事儿朝廷毕竟是专业的,能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省心又省力。

李世民颔首道:“你决定了就好,朕不多做干涉,至于其他的事情,多和你几位兄弟商量,还有钱粮方面,也要多和漱儿开口,千万不要为了面子,不好意思张嘴。”

李恪挠头说道:“阿耶放心,孩儿不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是吗?”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漱。

看到李世民的目光看过来,李漱笑着说道:“阿耶您放心吧,早在三兄还在翠微宫的时候,便修书给女儿,言说他要被封到西域做诸侯王,让女儿看在兄妹之情的份上,多多帮衬于他,为他筹措钱粮。”

“还有这事儿?”李世民乐了。

这件事他倒是听李象建议过李恪这样做,本以为李恪不会对李漱开口,但万万没想到,李恪为了他的汉国,还真是不要……不在意世俗看法了。

想来也是,这脸……这世俗看法,他能值几个钱?

落到手里的那才是实惠的,现在让人笑话两句不打紧,总好过缺钱少粮不是吗?

“那是自然,就连我也被三兄借走了好几个人。”李治苦着小脸说道。

他的晋王府本来人就不是很多,还被李恪给借走了好几个,现在平时在身边能用的人都少了。

但他其实也不太在乎,只是顺嘴说一句而已,毕竟他晋王府也不打算像李泰一样办什么文学馆。

“谁说不是?”李泰也在感慨:“我魏王府也被三兄借走好些人……”

你别说,听到李泰这句话,李世民忽然说道:“说起你那些人,都跟着老三走了?”

“树倒猢狲散。”李泰也没明说,“与其继续跟着孩儿,还不如跟着三兄出去建功立业,还能搏一搏封妻荫子,强似在我身边蹉跎。”

这话当然不能明说,毕竟李泰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为了夺嫡而凑到他身边的。

这件事李世民心里也是明镜一样,包括李恪李泰李漱李明达,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现如今李承乾已经做了皇帝,最后一丝希望也没了,所以这些人也就不再想着跟着毫无前途的李泰,而是开始给自己琢磨生路,改换门庭也好,或者如何也罢,总归是不能吊死在李泰这一棵树上。

“散了也好,你也落个清净。”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如今就全心全意,辅佐你大兄吧。”

“和辅佐大兄相比,孩儿更愿意清闲。”李泰笑着抬抬大肚子:“一想到大兄在宣政殿里煎熬,而我则在和稚奴一起玩耍,就感觉浑身都是劲儿……”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伸手点点他,这话他还是赞同的。

眼看着这大儿子和四儿子成了损友,他心里自然是十分高兴。

总比每天阴沉沉的,互相之间谁也看不上谁,喊打喊杀得要强很多。

“当然,孩儿还是觉得大兄是有劲头处理政务的。”李泰又阴阳怪气地说道:“毕竟大兄可是立志带领我大唐走出阴影之谷的男人,自然是浑身充满了干劲!”

听到李泰的这话,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明明都把这件事给忘了,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青雀儿就是在给高明上眼药。

这俩混蛋小子……李世民无奈地摇摇头。

李承乾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夫妻间小话被好女儿泄密到了立政殿,他现在不仅在宣政殿看奏疏,甚至还把李象给叫了过去。

如今的李象已经不再是太孙,而是大唐的皇太子,再加上李承乾本就倚重他,所以有点什么奇思妙想都会和他说一说。

大明宫的确堪称天下第一宫,虽说是没见过汉朝的宫殿群,但李象觉得这大明宫在气派这方面绝对是不输汉朝宫殿的。

那不太能配和大唐的宫殿相提并论。

后世的紫禁城,占地面积也就是七十二万平方米;而唐朝光一个大明宫,占地面积就足足为3.2万平方千米,换算成平方米的话,高达三百二十万平方米。

光占地面积,就比紫禁城大足足四倍还多。

而太极宫占地面积则为4.2平方千米,也就是四百二十万平方米。

当然汉朝的宫殿群是比唐朝的宫殿群更大的,但李象毕竟是没有亲眼见过,他亲眼所见的也就只有紫禁城和太极宫与未央宫,只能这样做出比较。

李象走到宣政殿的时候,杜荷还有赵节早就已经离去。

经过通传后,他进入殿内,看到李承乾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阿耶。”李象唤道。

“象儿来了?”李承乾睁开眼睛,看到李象后,笑着招呼道:“来人,给太子看座。”

“您这样说,我还真有点不习惯。”李象坐到锦墩上,把胳膊放在案几上:“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孙,忽然成了太子,一时之间还真有些不适应。”

“等你适应几天,自然就习惯了。”李承乾笑呵呵地说道:“就像是当年我忽然间从恒山郡王成为太子,也是足足适应了一个多月才习惯过来。”“可不是吗,每次说太子的时候,孩儿还总以为说的是您。”李象说道。

两人又聊了几句后,李承乾说道:“其实我在思考……”

还没等李承乾说完,李象便露出标准的笑容,情绪价值拉满。

“阿耶真棒。”

原本李承乾的意思是‘他在思考’,但李象这么一夸,就有点‘能思考已经很棒了’的意思。

李承乾瞅瞅李象,见他的表情真挚,便忽略了被打断的不快,继续说道:“自从我登基以来,已经过去……我想想,已经有十九天了。”

“那孩儿不得不说,您是一位很好的皇帝。”李象再次捧哏。

“我和你说这些,不是为了听你拍马屁。”李承乾瞪了他一眼,而后又‘话又说回来’,喜孜孜地说道:“虽然你说的也对。”

“那是当然。”李象的表情分明就是‘阿耶最棒了’。

李承乾清清嗓子,而后说道:“十五大朝会朕接见各邦首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象关切地问道。

“你有没有觉得,将各邦首领统统册封为国公,会不会觉得有点像……”李承乾伸手敲敲案几,找了半天形容词。

“像登州发卖咸鱼?”李象贴心地给出了形容词。

李承乾颔首:“嗯,就是这样……朕特地数了数,一共四十七位国公,十一位郡王,还都是世袭的爵位。”

“所以呢,阿耶您是什么意思?”李象问道。

“再加上那七十多位郡公,这样看起来不会觉得爵位很……不值钱吗?”李承乾皱眉说道:“不说别人,就拿尉迟敬德举例,他可是跟随上皇久经战阵,用命拼杀出来的国公爵位……”

“容我打断一下,阿耶。”李象忽然说道:“对于鄂国公的这个国公爵位,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面的那些久经战阵,都比不上巢剌王用弓弦把阿翁勒到翻白眼时那如天降一般的救驾之功。”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

但考虑到自己也不是当事人,翻白眼的也不是他本人,所以李承乾自动略过了这句话。

“这也是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的拼搏。”李承乾强调了一句,而后说道:“而今只要番邦部族首领带领本部归顺,就可以根据人口获封世袭爵位,这样一来,难道不会让那些为了大唐辛苦拼搏的功臣们心寒吗?”

“这并不会,阿耶。”李象双手交叉放在案几上:“只是一个世袭爵位而已,他们的食邑就是本部的部族人口,并不需要由大唐来负担,大唐付出的也只是给他们一个名号而已。”

李承乾微微颔首,李象的意思他明白了。

无非就是空手套白狼,番邦前来归顺,其本部都是和原来一样,无非就是多出来一个空头名号,还有几个大唐派遣过来指导的官僚。

“既如此,那朕明白了。”李承乾又说道:“那便依旧按照这个方针实施,另外朕忽然想起来,先前你在商队中搞的那个宣讲士子,朕认为这个政策不错,可以在派遣官吏到归顺部族的时候,再加派一些寒门士子过去,象儿你意下如何?”

哎哟,阿耶可以啊。

这贞观十六年定下来的不成文政策,没想到阿耶竟然还记得,甚至还在“宏伟蓝图”当中给发扬光大了。

是的,李象也听说了李承乾的“宏伟蓝图”。

不过刚才李承乾说的那件事情,李象之前还真给忘记了,既然已经形成加派官吏的规矩,那为何不再加上一些士子呢?

就让他们过去,教各个部族中的孩子们讲汉话,习汉礼,写汉字……

将来那都是铁杆的大唐忠臣。

李象意外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笑着说道:“圣明无过阿耶。”

“马屁精。”李承乾乐呵呵地伸手冲着李象摇摇手指。

李象笑了笑,又问道:“对了,阿耶方才您在说,您在思考?”

听到李象的话语,李承乾愣了一下。

而后他回想起来在想什么,便笑着和李象说道:“对,我想起来了,方才我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把贞观之治的成功延续下去,继而让大唐走向另一个巅峰?”

当然,这也很有可能是从心,李象如是想。

想归想,李承乾的话还是要回答的,于是他挑眉问道:“萧规曹随?”

所谓萧规曹随,便是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在他死后,曹参继任做了宰相,仍然照着萧何定下的政策实行。

一般来说,这个词语用来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但李承乾毕竟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他并不甘心于什么都不做,躺在贞观之治的大好成果上当米虫混日子。

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必须要出重拳!组合拳!

李承乾咬牙切齿地一敲桌子:“朕不能活在你阿翁的阴影之下,朕要给世人证明看,朕要强硬起来,带领大唐走向属于朕的辉煌!”

只要李承乾一想到将来别人一提起他的时候,总会说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李象的父亲,他就觉得有点不太能接受。

即便是大李,也是要面子的人。

“当然了阿耶,您说的一点错都没有——那有考虑过强硬地萧规曹随吗?”李象依旧是那副神情。

听到李象的话,李承乾明显一哽。

这小王八蛋,纯粹是来气老子的吧?

但他很快就缓过气来,坚定地说道:“不,墨守成规不是朕的性格,朕决定要做出改变——”

“太好了阿耶,孩儿洗耳恭听。”李象微笑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