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307章 奇怪的胜负欲

大唐好圣孙! 第307章 奇怪的胜负欲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307章 奇怪的胜负欲

第307章 奇怪的胜负欲

根据记载,棉花原产于两河流域,在春秋时期逐渐传播进中亚,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关于棉花的记载。

不过最开始,棉花一般都是用作观赏,而不是用来御寒。

从两宋开始,棉花的纺织技术才逐渐传入到中原地区,棉被的使用这才开始普及。

正所谓棉被的暖和,猫和你都想了解,就算是李漱这样的天潢贵胄,都对棉被的保暖性赞不绝口。

“要不然怎么说是划时代的东西呢。”李象的手在桌子上随意点点,“在农村的田间地头,随便找上几垄闲地种上棉花,就够自家用的,冬天也不是十分难熬,更不用花大价钱去买。”

“另外在半岛种植棉花的事情,我已经让人推广下去了,由刘仁轨全权负责此事。”李象再次说道:“不出十年,大唐的北方应该便可以将基本的御寒棉花制品普及开来了。”

“整个半岛,那可相当于关内道了。”李漱咋舌道:“象儿你也真是奢侈,竟然用这么好大地盘,去种植棉花。”

“还是种植棉花要好一些,粮食嘛就从外调拨,这样一来谁再想造反的话,就要掂量掂量手中粮食是否足备了。”李象笑呵呵地说道。

李漱了然地颔首,又问道:“那若是负责调拨粮食的大唐官员中饱私囊,压价收购棉花,从中赚取差价怎么办?”

“这一点,姑母放心便是。”李象翘起二郎腿:“我成立检校,就有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每年统购棉花的时候,自然有检校下乡清查。”

“若是检校也同负责收购棉花的地方官员互相勾结呢?”李漱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我在的话不会发生这种问题,以后可就难说了,反正就等着半岛吃不上饭造反喽。”李象摊摊手,“后世子孙干不好,那不是我的问题,是他们自己废物,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就是这个道理。”

“你这小象。”李漱伸出手指,在李象的额头上戳戳。

“我觉得我的想法也没毛病,这世界上哪有万世不易的政策,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常用常新,才能够保证政策的活力。”

说到这里,李象叹了口气道:“后人若是不争气,就算是给他留下一个盛世帝国,他也能在十几年内给败光——”

“你直接提杨广名得了呗。”李漱冲着李象翻翻白眼。

“杨广太废物了,提他脏了我的嘴。”李象摊摊手:“他那个位置,要是换成司马衷的话,现在估计还是大隋呢。”

李漱想反驳两句,却悲哀地发现,李象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就大隋那个局面,让胡亥来造,都未必能把大隋给造没——只能说广神的确有点实力。

李象向来不是那种内耗的人,他没有老朱那种责任感,反正只要他这茬干好了就行。

刚才李象那话,李漱也不敢接,只能转移话题:“各个作坊已经生产了近万套棉被,这几日就可以上到长安的各个铺子发卖,至于定价方面,我是想先将价格提高,把这些做工精美的棉被卖给长安城的达官显贵,象儿觉得如何?”

“这想法很好。”李象笑着说道:“这棉被高昂的成本不能光让咱们来承担不是?二十文一斤收购的棉花,怎么也要卖个高价才是,价格姑母定就是。”

“不过我这里也有个不太成熟的小办法,反正百姓们也是图着实用,不会在意这棉被外观是否精美,不如就做成三等,第一等做工力求精美,目标人群就是长安城的达官显贵;第二等做工中庸一些,要和第一等区别开来,既不显得华贵,又稍稍有一些档次,这第二等的棉被的目标人群就是长安城家里有点钱的人群;第三等的棉被随便做做就好了,价格也便宜下来,这部分面向的是普通的民众,姑母觉得如何?”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漱颔首说道:“不过我的意见是,第一等的棉被稍稍做一些限制,只有在长安城当中官职达到七品以上的才能购买,象儿觉得如何?”

“我明白,姑母就是不坑穷人。”李象意外地看了李漱一眼,他早就知道姑母的商业头脑很好,但没想到竟然这么超前。

“长安城这么多家,这近万套的棉被,未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李漱再次说道:“不过接下来也不着急,先做二三等的棉被,把第一等棉被供不应求的印象打入到长安人的心中。”

好家伙,饥饿营销是吧?

“姑母果然有大智慧。”李象竖起大拇指称赞了一句,而后说道:“不过我还有个建议,这第一等的棉被,不如打上一个品牌的烙印,就叫‘大唐皇家织造署’出品,如何?”

“大唐皇家织造署?”李漱愣住了:“没听说过这个机构啊……”

“你看,这现在不就有了?”李象哼了一声:“你侄儿我拿个萝卜刻个章,这机构没有他也得有!”

“也是。”李漱上下打量一番李象,颔首道:“你现如今可是皇太孙了,你阿翁都被你蛊惑得五迷三道,区区一个皇家织造署,不是手到擒来?”

“瞧瞧您这什么话?说得侄儿好像是妲己、褒姒一样的人似的。”李象翻翻白眼。

李漱笑了笑,而后对李象说道:“如今幽州在你的规划之下也逐渐步入了发展的正轨,两个月前我派人去幽州采买的时候,回来的人告诉我说,现如今武清的发展要不下于登州,甚至还隐隐有超越之势,通过水路运送到长安的海产品也不比登州要少上多少,现在长安城的咸鱼价格已经稳定了下来,我在想着是不是要适当拓宽一下商路,譬如西域诸国?”

“倒也不是不行,长安城当中不是有许多胡商吗?难道他们就没有找过你聊这件事?”李象抬头问道。

“前段时间倒是有不少胡商来问这些海产品的价格,我给他们的价格也不高,就是在运输成本和收购成本的基础上加了两文,看他们倒是颇有兴趣,想要把这些东西运输到西域发卖。”李漱含笑着说道:“听那些胡商说,西域是内陆,四周并没有大海,自然也是与海产品绝缘,所以便觉得把海产品卖到西域是一个不错的门路。”

“只不过由于前阵子长安城当中并没有足够的货物,所以这件事一直也就拖到了现在,我将算着从幽州和登州的人也要回来了,所以这件事就打算和你商量商量,你觉得怎么样?”

“若是能在满足大唐的基础之上,将这些海产品发卖给这些胡商,那我自然是没什么意见。”李象想了一下,而后说道:“毕竟这海产品的价格也不能过低,若是供大于求,定然会导致海产品价格降低,届时不止渔民收成降低,这一整条产业链的人利益都要受损。”

这话说得也没错,毕竟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放心吧象儿。”李漱应声道,“过几日从幽州和登州运输货物的人回来之后,我便拿出一部分发卖给胡商就是。”

“姑母办事,我放心。”李象忽然想起之前让人给李漱等人准备的礼物,于是回头对福宝说道:“福宝,你回一趟武德殿,把我给诸位姑母备的礼物取过来,正好一会儿没事,我也好挨家挨户去拜访则个。”

“是,殿下。”福宝应声而去。

眼见着福宝离去,李漱忽然眯起双眼:“象儿,若是姑母我不来这里,你是不是就把给我带的礼物给忘记了?”

“哪儿能啊,只是凑巧想起来了罢了。”李象笑笑说道:“其实本来打算是明天去探望诸位姑母的,不过今天既然姑母您来了,那就赶早不如赶巧,今儿就一勺全烩了得了。”

“一勺全烩了?”李漱挑起柳眉:“你这小象儿,当我是什么?海参吗?”“海参不至于,那有头没脸的。”李象开玩笑地说道:“姑母这有头有脸的,怎么着也得是个……嗯,诡计多端的狐狸。”

李漱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和这个混小子一般见识。

要是真和这混小子一般见识啊,李漱觉得自己至少得少活十年……

过了没一会儿,福宝便带着从武德殿取回来的珍珠等礼品回到了京兆府。

“这是珍珠。”李象差点说秃噜嘴,说成xx真珠,他打开大匣子,对李漱介绍着珍珠的美白功效。

本来还有点小情绪的李漱在听到李象的介绍之后,早就把情绪抛在九霄云外。

哪个女人能拒绝让自己变美?哪怕是如李漱一般也是不希望自己变得人老珠黄。

“这可是好东西啊……”李漱满意地拍拍那个大匣子,这分量让李漱开心极了。

果然象儿还是最在乎我的嘛,你瞧瞧这诚意满满,再看看别人……

这样想着,李漱又抻着头看看其他的匣子。

除了李丽质的和她一样以外,其他人的匣子都没有她的大。

这奇怪的胜负欲啊……

“这份礼物,姑母我很满意。”李漱笑眯眯地伸手揉揉李象的脑袋,而后感觉这样还不坏,又伸手揉揉。

她揉的时候心里还在想,趁着李象现在是皇太孙的时候多摸摸,等以后登基做了皇帝之后那可就不能乱摸了。

那可是大不敬耶。

“姑母满意就好。”李象笑呵呵地说道:“另外匣子里是一些补品,尤其是那个海参,多吃一些对身体有好处。”

“是吗?”李漱打开那小匣子,看到那长得不太雅观的海参,狐疑地抬起头:“这东西……是补品?丑了吧唧的,你觉得姑母我会……”

这已经是很委婉的说法了,毕竟海参长得是真丑……

“美容。”李象言简意赅。

“会拒绝吃这样的好东西吗?”李漱飞速地把刚才没说出口的话给圆了回来。

在世界上,只要沾上两个词语,就能让人类把其吃成珍惜物种。

一是壮阳,二是美容,放之四海而皆准。

就像是松露为何这么贵,就是因为当年拿破仑吃了一举得子。

拿皇亲自带货,就问你麻不麻。

“象儿真是有心了。”李漱越看那黑不溜秋的东西越觉得可爱。

真是善变的女人……李象在心里吐槽,而后说道:“若是姑母家的厨子不懂如何烹饪,就让他们来京兆府学学……另外这个海参,侄儿打算好好开发一下这个生意,还需要姑母多费心。”

“我懂。”李漱给了他一个秒懂的眼神。

不就是带货吗?李漱可是有着非常好的人选。

对,就是李丽质。

作为现如今大唐贵妇圈里地位最高的女人,李丽质那可是……行走的广告牌。

毕竟现如今长孙皇后已经过世,李丽质作为长孙皇后的女儿,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贵妇圈的top1。

她现身说法,可要比什么都来得灵。

又和李象聊了一会家常之后,李漱便让人搬着礼物,喜笑颜开地离开了京兆府。

来得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沟满壕平。

在李漱离开之后李象便带着礼物去四处探访各位姑母。

首先自然是长乐公主李丽质,作为和李漱一起给李象撑好大后方的好帮手,李象给她准备的礼物和李漱是同一个规格。

其实哪怕不收礼物,能看到侄儿上门拜访,李丽质也是十分开心,更何况这侄儿十分懂事,还带了这么多礼物给她长脸。

在听说这些礼物的功效之后,李丽质更开心了,连声称赞李象这个侄儿孝心可昭日月。

本来打算坐一会儿就走,然而耐不住李丽质盛情难却,李象只好在赵国公府上吃了一顿午饭。

离开赵国公府后,李象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宋国公府,也就是他的老师萧瑀家。

同时,更是他的大姑襄城公主与驸马都尉萧锐的家。

就在李象穿梭在长安各府的时候,裴行俭的船队也悄然抵达了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