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206章 玄奘法师(求月票)

大唐好圣孙! 第206章 玄奘法师(求月票)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206章 玄奘法师(求月票)

赐婚还只是第一步,随后需要准备的工作可就多了。

首先是纳彩,这是唐制婚礼的“六礼”之一。

男方想要和女方结亲的话,男方的家中首先要遣媒妁往女方家中提亲,去送礼求婚。

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的礼物,所以被称为“纳彩”。

按照周礼,纳彩一般情况下是根据身份地位而分门别类的,天子用香酒,诸侯用玉器,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平民百姓只用布帛。

后来统一演化为用活雁作为提亲时的礼物,而纳彩也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李象特地请了老师萧瑀当媒人,老萧也是高高兴兴喜气洋洋地拎着一只大雁的脖子,跑到裴家提亲。

其实就是走一个过程,人家小年轻两情相悦,皇帝还已经赐婚了,谁还能反对不成?

纳彩过后,便是问名,为六礼之二。

“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谓问女名,将归卜之也”。

男方委托媒人,携带通婚男子的名字与生辰,还有礼物,礼书,前往女方家询问待嫁女的名字和生辰。

男方以此于家庙占卜,获得成婚吉凶的预兆,得吉便可成婚。

问名过后,乃是纳吉,为六礼之三。

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这两个步骤,更是走一个过程。

太史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给了一个大吉的断语。

李象总觉得这个步骤多余,毕竟他可是久经考验的唯物主义战士,这批八字要是有用的话,那还会有昏君吗?

在这之后,便是纳征。

纳征,为六礼之四,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是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许多地区,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

《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

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纳征重在形式,而不在于数量,纳征的完成标志着订婚阶段的结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之一。

其实通俗的说法就是彩礼,简化后男方只须送去一把木梳、两节头绳、几尺鞋布;女方回敬一双手工百蜡底布鞋、一方手帕即可。

当然了,解放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还有经济的发展,互赠的礼物也发生了变化。

至于变化成了什么……

正月二十这一天,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请期。

所谓请期,乃是六礼之五,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即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这日子还是袁天罡定下的,定在了二月十一日。

其实就是李世民不着急,不然的话当天都可以是吉日。

李象还顺便问了一嘴,袁天罡是不是曾经去武士彟家看过相,结果袁天罡表示和武家并无交集。

莫非是姓武的改史?李象挠挠头,按照这byd节操,应该差不多。

其实这事儿bug明显就特别多,他真这么6,至于看不出男女吗?

他连男女都看不出来,还看个锤子的面相,算个锤子的命啊……

一切都敲定之后,便剩下了最后一个流程,也就是迎亲。

李象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毕竟结婚也相当于小登科。

想到这里,李象就觉得好难受。

唉,这辈子算是无法参加科举了,只能通过洞房这个小登科来弥补一下遗憾。

到了酒楼的时候,兄弟们也在拿他打趣。

虽说是早就知道李象和裴雪青以及冯盈盈的关系,但现在终于实锤,调侃还是要调侃一番的。

“兄长,订婚了快活不?”李景仁挤眉弄眼地问道。

结果李象一句话就让李景仁陷入自闭当中。

“你和阿史那云关系如何了?”

看李景仁自闭了,李象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其实订婚也就那么回事儿,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真的吗,我不信。”韦待价在边上发出正宗的鲁豫口音。

“你以为我像你看上李雪仪一样,只是看上了裴姐姐的美貌吗?”李象背着手,一副高人风范:“其实你们不知道,实际上我这人有点脸盲,就是说我根本分不清楚谁漂亮谁不漂亮,裴姐姐更多吸引我的是她的内在,你们也要好好学一学我这个做兄长的,正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要更多注重于女人的内在美,而不是一副皮囊。”

“兄长果然是兄长……”众少年肃然起敬,真的相信了李象的胡诌。

一路溜达到李漱等人所在的小屋当中,李象推门而入。

看到李象进来的那一刻,裴雪青的面颊上烧起两朵可疑的红云。

“哟,二位姑姑,裴姐姐,都在呢?”李象乍着爪子打招呼。

李漱再次发动阴阳怪气的‘哟哟哟’表情:“哟哟哟,这都订婚了,还要叫裴姐姐?等到你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也是要喊姐姐的吗?”

“看您这话说的,您不也是喊我姑父为‘爱哥哥’吗?”李象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

啧,就你这泼辣的性子,真把自己当史湘云了?

听到李象的话,李漱大窘,气急败坏地指着他问道:“你……伱是从哪儿听说的?”

“前几天你这么喊,我无意中就听到喽。”李象小象摊手。

李漱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和他一般见识。

“宝儿姐呢?”李象走到裴雪青的身边,凑上去问道。

裴雪青身上那股芳香很好闻,让小象有些沉浸。

“她今天有些不舒服,在家里躺着。”裴雪青听到李象吸鼻子的声音,耳垂都红得娇艳欲滴,却也十分大方地说道:“若是大郎有话要我传,回去后我便与宝儿说。”

“哦,没事,我就问问。”李象如是说道。

裴雪青从桌子上取过一只香囊,递给李象。

“这是我做的香囊,大郎看一看,可否喜欢?”

李象接过来,那香囊上绣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在凤凰的头上,是一轮太阳。

他放在鼻尖嗅嗅,闻到了一股药材的味道。

“挺不错,帮我系上吧。”李象将香囊递还给裴雪青。

裴雪青接过香囊,温柔地系在李象的腰间。

“你瞧……”李漱在旁边和李丽质说着悄悄话,用从李象那学来的话说道:“刚才我就听到外面他在说什么‘不知妻美’,结果你看现在,啧啧……”

从酒楼当中离开的时候,李象还有些晕乎乎的。

这就有未婚妻了?

结果在立政殿的院里没走几步,就被两团雪打在了后脑勺上。

回头一看,是怒气冲冲的李泰和李治。

“你说!”两个叔叔一起走过来,一人抓住他的一只胳膊。

“我还是不是你的好二叔!”李泰怒道。

“我还是不是你的好幺叔!”李治也十分不开心。

李象挠着头,怎么事儿你俩这是?

“是啊,怎么了?”他可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我问你,为什么请媒人这么大的事情,你不找我们两个,却要找萧瑀那个老……老头?”李治嗷地一声问道。

李象狐疑地看着李治,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转移话题,低着头往上瞧李治:“幺叔,你刚才是不是要说‘老登’?”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李治连忙进行稚奴否认三连。

“真的?”李象明显不想放过他:“我怎么刚才听你的语气不太对呢?”

“你不要再东拉西扯了!”李治涨红着脸:“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把我们这两个叔叔放在眼里!你的终身大事啊这可是!”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李象连忙说道。

“下次?”

李泰瞅瞅他,难道你还想婚礼越办越好不成?

“你纳侧妃是不需要这些仪式的,裴氏女是你的正妃,所以才会如此正式!”

“哦。”李象自觉失言,他忽然指向二人的身后:“阿翁?”

听到李象的话,李泰和李治一起回头,手上抓着李象胳膊的力度也松了几分。

趁着他们俩回头的功夫,李象拔腿就跑。

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的二人在后面撒丫子狂追,结果根本不是在南棒进修过的李象的对手,眼见着被他溜溜球。

二人无奈,只能打算进行一波守株待兔。

然而守株待兔并没有等到李象,反而等到了从西域归来的玄奘法师。

去年经过于阗国的时候,玄奘就上表给李世民,上表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向朝廷解释一番当年违禁偷渡出国的原因。而李世民下敕,特许他回国,并且表示既往不咎。

然而比较巧合的是,玄奘在西域的时候,遇到了来自大唐的商队,本着都是老乡的原则,他便跟着商队一起,互相照应着回到了大唐。

历史上的玄奘,是在正月二十五日进的长安,但由于跟着商队,脚力稍微快上了一些,所以也提前了几天。

回到长安的当天,李世民便得知了玄奘归国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就下诏让玄奘入宫,于两仪殿接见他。

李象也收到了这个通知,对于玄奘这人他了解不多,当然以玄奘法师为原型所创作的唐僧,他可是再了解不过了。

西游记有的地方也没差,毕竟玄奘本人俗姓真的姓陈。

来到两仪殿后,李象第一眼便认出了玄奘法师。

无他,毕竟玄奘法师的气质就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

很黑,符合一个奔波多年之人的形象,但身材却出乎李象意料的壮硕;但那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想来也是,若是光懂佛法不懂拳脚,玄奘法师又怎么可能感化路上的劫匪呢?

大唐皇室此时还并不崇佛,李世民也是如此。

老李就比较清醒了,虽说关陇集团不存在,但被划分为‘关陇集团’的人还真就都信佛。

像是杨坚他们家就是如此,比如杨坚字那罗延,那罗延便是佛教人物。

老李为了平衡,在政治上抬高道教,又为了国家稳固,两个一起打压,算是比较经典的帝王平衡术。

到了李治时期,在信仰上开始偏向于道教。

武则天为了打击李家,抬高佛教的地位,让佛教无序发展。

等到李隆基执政的时期,皇室与朝廷重臣便不信佛了,开始全面信奉道教。

真要说崇佛,还是从李亨那个混蛋开始的。

到了宪宗李纯时期,崇佛达到高峰,甚至为了迎奉佛骨朝野上下大费周章,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诞生的。

——当然,老老李,也就是李象的太爷爷李渊还是很信奉佛教的,给老大取字都叫毘沙门,一听味儿就上来了。

老李急于召见玄奘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他对佛经多么感兴趣,而是对玄奘一路上路过的这些个国家很感兴趣。

走进殿内的时候,玄奘正在给李世民讲述西域的风土人情。

“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

所谓迦毕试国,便是现如今的阿富汗地区。

大唐退出西域和中亚的影响可谓是毁灭性的灾难,在这之后,西域的千里佛国,已经被同化成一汪绿色的死水。

李象也没有插话,只是坐在边上安静地听,再和自己前世地理所学,还有出国见闻所一一验证。

老李在上首听的是如痴如醉,看样子还颇为神往。

不过他这种神往,和后世神蛆对于阿美的神往不同,他只是想派几个大将友好交流一下,询问一番为何贵国把王宫建在朕的土地上。

唉,多么讲道理的皇帝啊,还知道先礼后兵。

李象总觉得玄奘这一趟不止是为了佛法,还是为了给大唐画点地图。

果然不出他所料,讲到最后,玄奘从袖子中掏出了一副地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