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189章 封赏(求月票)

大唐好圣孙! 第189章 封赏(求月票)

作者:林家龙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1:00

第189章 封赏(求月票)

第189章 封赏(求月票)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渊盖苏文虽然跑掉了,但他手下这些兵马还在。

在薛仁贵带领的唐军左右冲杀之下,高句丽军队的士气彻底崩到了谷底。

已经在谷底了,怎么走都是向上。

群龙无首的高句丽军再也生不起任何的抵抗心思,纷纷向唐军投降。

凤凰山战役,以李象带领的唐军取得全面胜利而告终。

事实证明,数量多也不一定有用,高句丽军队已经算是好的了,能挺住三成的死亡而不崩溃。

冷兵器时代,其实能挺住两成死亡不崩溃的,就已经算是铁军了。

高百联军在凤凰山处的军队,一共是十六万余人;没有渡过鸭绿水的,有九万余人。

而唐军斩首一共是五千余级,一整天加上第二天凌晨夜袭的斩杀数加起来也才一万出头,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还是射杀和抛石机造成的杀伤。

这个年代,都是使用冷兵器的,并不会像后世营销号吹嘘出来的“香积寺之战”那般,唐军日阵亡三四万,斩首敌军六万……

实际上真正历史单日阵亡数超过六万的战役,还是要在1916年,英军在索姆河战役的损失。

就连凡尔登绞肉机,也没说一天死十万人。

人力有时穷,唐军的刀也不是核动力的……

这边的战役结束,那边的抓捕行动也很快就有了结果。

第二天下午时分,被派出去的骑兵也将渊盖苏文给带了回来。

说起来也比较搞笑,渊盖苏文跑路的时候踩到了猎户的陷阱,被吊在了树上,还是唐军解救的他。

至于他的亲兵……都在捕熊坑里摔着呢,看起来番茄酱是洒满了整个坑洞,眼见是活不成了。

要说渊盖苏文倒霉吧……他还真挺幸运,只是被吊了两个时辰头晕眼花;要说他幸运吧……他还踩了陷阱。

李象没多说什么,只是让水师把高句丽士兵按照比例,在环渤海经济特区的各州县分润,最后给登州留下了三万人。

至于那一万多主动投诚的士兵,也被安排到了登州,等到李象归来的时候再听用。

投诚有投诚的待遇,顽抗自然也要吃顽抗的苦头。

放回高句丽肯定是不能放回去的,毕竟李象又不是李世民,不会大发善心。

更何况现如今高句丽国中群龙无主,谁知道这些军兵当中会不会冒出来一个泉盖苏文。

“大莫离支,我们又见面了。”李象看着下首站着的泉盖苏文,摆手示意不让战士们强令其下跪。

“多说无益,动手吧!”泉盖苏文昂首挺胸,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

“动什么手?大莫离支可是本王的贵客。”李象手指敲敲案几:“只不过前番让你主动投降你又不肯,所以封王的待遇你是别想了,不如本王上奏圣人,封你個违命侯……嗯,很不错。”

泉盖苏文只是昂首,也不说话,装高手。

“带下去吧,好生看顾——哦对了,让他远离泉男建和泉男产。”李象苦口婆心地叮嘱。

听到这话,泉盖苏文终于绷不住了。

“你……你说什么?”他声音颤抖:“我的儿子明明姓渊!”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只是打了一场败仗,连姓氏都要被改掉。

“泉侯还是退下吧,既然入我大唐,就要避讳。”李象冷声说道:“龙泉剑都不例外,况尔等乎?”

泉盖苏文带着悲愤被带了下去,然而他再如何生气,也是无济于事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改姓也只是第一步,至于之后会不会去太极宫中跳舞,那还要另说。

看他的样子八成是不会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颉利可汗那么厚的脸皮。

次日上午时分,李世民终于带着五千骑兵赶到了凤凰山唐军的驻地。

看到正在打扫战场,安顿战俘的唐军,老李的眼睛都直了。

“你……你们打完了?”帅帐当中,李世民哆哆嗦嗦地问李象。

本来以为李象这四万人出头的兵马,对付二十五万高句丽军队捉襟见肘,一个不慎就会被高句丽人吃干抹净。

万万没想到,他他妈居然打赢了?

而且不是简单的击溃,还是大获全胜!

不仅俘虏了七八万人,甚至还捉到了高句丽国王高藏、百济国王扶余义慈以及高句丽的大莫离支渊盖苏文。

“对啊。”李象心想等伱来黄花菜都凉了,他用眼神示意裴行俭将详细的战役记录呈上来,并且附带着战损比统计的军报。

李世民接过来快速翻阅,半晌后一脸感慨地将册子递还给裴行俭。

“朕……后继有人啊!”

对于李象的出色,李世民是真的感到欣慰。

在老李的眼中,李象甚至有点加强plus版自己的味道。

李象就是不知道老李心中的想法,不然的话肯定会连声推辞。

他还没飘到那个份儿上,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不如老李。

听到李世民评价的苏定方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尽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喜意。

好啊,郡王成为陛下的后继之人,这大唐才能走得更高!

关于泉盖苏文的处置,李世民表示很满意,违命侯这个封号很适合泉盖苏文。

至于高句丽王高藏,还有百济王扶余义慈,就分别封为顺命郡王和承命郡王。

李象觉得老李多少是有点阴阳怪气在其中的,但是他没有证据。

两个国王都已经被唐军擒获,带来的效果可是毁灭性的。

安市、乌骨等城池,见到国王和大莫离支都已经被唐军捉住,再也没有了任何抵抗的心思,当即便献城投降。

由于现在只是六月末,还有着大把的时间,唐军继续向半岛前进,所到之处尽皆望风而降,干脆而又利落。

遇到个别不死心想要抵抗的,也被轻而易举地攻克。

高句丽当中的可战之兵,可已经尽数被渊盖苏文葬送在了凤凰山。

八月中旬,平壤守将献城投降,从汉元帝刘奭的建昭二年,到如今大唐贞观十八年,盘踞在辽东立国六百余年的高句丽正式宣告灭亡。

大唐平灭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

九月末,在高句丽灭亡的一个半月后,百济也宣告灭亡。

百济从温祚王到扶余义慈,享国六百六十二年,共传三十一世。

唐军在百济设立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归于安东都护府统辖。

事情进展顺利得也出乎李象的预料,按照他的设想,怎么着也得抻个许久,万万没想到,竟然一鼓作气将两个国家一举灭掉。

在权衡过后,李世民任命李象兼领安东大都护,负责安抚高句丽与百济的当地百姓。

在他看来,大唐之中也只有李象有这个能力了。

李象在心中也有计划,但是并不着急,这个计划还要等到回京之后,在过年的时候和三叔李恪、六叔李愔等人好好聊一聊。

这一次出征高句丽,老李带了很多文武重臣。在见到李象之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众臣们,对李象献上夸赞,纷纷表示李象就和当年的圣人一模一样,连一向高冷的李世绩都不住地对着李象狂吹彩虹屁。

唐协军们,比如回纥、仆骨、阿跌、同罗等,对待大唐更加恭谨,在面对李世民和李象的时候,也更加谦卑。

有李象在,就代表大唐将会继续强盛下去,至少在李象这一代之前,大唐依旧会对他们保持着绝对的威压。

但这种心服口服,也不完全是因为威压,更有李象对他们的照顾在其中。

毕竟在他们看来,李象并不是把他们当成禽兽一样来防备,而是胸怀如天可汗一般广阔,也将他们当成亲儿子来看待。

李象率军在凤凰山完成大胜的消息,也随着落叶捎进大唐当中。

听到消息的李承乾,带着留守洛阳的朝臣们,破天荒地在洛阳宫中举办了一场宴会,庆祝恒山郡王取得的大胜。

朝臣们自然也是额手相庆,有此圣孙在,大唐不会走隋朝的老路二世而亡,反而会继续兴盛强大下去。

而恒山郡王在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之前,还证明了自己的执政能力,能够带着人民发家致富。

可以预知的是,在贞观之治之后,定然会迎来一次盛世。

动乱了几百年的中原大地,终于要迎来一段长时间的太平了。

李世民在九月末便从熊津城出发,踏上了班师回朝的道路。

至于李象,他还留在辽东,准备将事情安排并交接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回去。

人都有一个毛病,尤其是领导,都和带英一个样,好用就往死里用,李象也不例外。

他本来想把冯清弄到辽东来,但是转念一想,登州的发展也离不开冯清,所以在左思右想之下,只能从登州抽调一部分官吏,并且将辽东的居民输送到内地一部分,再从内地招募一部分人民过来。

李象开出的价码很高,来辽东开垦的百姓,不仅可以分到一百亩的田地,甚至可以在五年之内免税免徭役。

听说了这个价码,并且李象一再承诺,有安东都护府的军队保护他们,于是,从内地忽然多出了许多佃农,纷纷前往报名处报名。

李象有点挠头,继而又恍然大悟。

看样子……应该是有世家大族,趁着隋末天下大乱,弄了不少隐户。

他把这件事记在心上,这不是他现在需要注重的事情,而今的当务之急,是将安东都护府好好填塞一番。

十二月初,李象终于将安东都护府的事情忙完一部分,将辽东的事情移交给大都护府长史苏定方,以及大都护府别驾刘仁轨,自己则和裴行俭以及薛仁贵回到了登州。

从他今年二月离开登州开始,到今年十二月,一共过去了十个月的时间,登州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

如果不看名字,光看规模的话,还会以为登州是长安呢。

城门处车水马龙,被往来的客商们堵得水泄不通。

登州俨然已经有了成为除了长安以外的第一个百万人口大都会的苗头,没人会怀疑这一点。

见到冯清的时候,冯清依旧是忙到脚打后脑勺。

不过即便是如此之忙碌,冯清依旧没有丢失他从三品高级大员的体面,一身衣服油光水滑,看起来烧包得很。

按照冯清的报告,现如今的登州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之多,甚至还在增长。

人是根本,无论干什么都是这样。

只要登州的人开始多起来,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就更不是问题了。

怕的就是没人……

李象没有多说什么,感慨登州现如今发展速度飞快之余,也知道冯清很忙,没多废话,只是勉励了几句后,马不停蹄地离开了登州。

离开的登州的时候,还没忘记带上冯盈盈。

冯盈盈说她很想念晋阳公主和高阳公主,并且也想见识见识长安的繁华,李象也没多想,便将她也带了上。

现如今已经即将踏入十七虚岁的李象,终于能比女人高了。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十个月,个子也是蹭蹭见长。

现如今的他,保守估计得有一米七以上,刚刚反超了冯盈盈。

在离开登州之前,李世民的诏书也刚好到达登州,大概意思就是让李象赶紧回到长安,不用去洛阳,他已经带着李承乾回到长安了。

并且嘱咐他,别忘了带上李泰和李治,这俩人现在在环渤海区域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有废寝忘食的意思。

所以离开登州之前,李象又特地去找了李泰和李治,把他们两人也带了上,一同向长安归去。

李泰和李治不止废寝忘食,甚至还沾点乐不思蜀,说起回长安,多少有点不太情愿。

长安哪有渤海湾自由啊!在这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数不尽的海鲜吃……

长安?真不熟好吧。

这一次回长安,不止是过年。

大朝会之上,还有封赏。

对于将要到手的封赏,李象很感兴趣。

他挺想知道,李世民能玩出什么花样,封赏给他什么珍奇的大饼。

(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