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好圣孙! > 第166章 谁让郡王帮他买酒了?!(求月票)

第166章 谁让郡王帮他买酒了?!(求月票)

第166章 谁让郡王帮他买酒了?!(求月票)

差不多能有不到半个月,李象便收到了来自洛阳的加急书信。

打开李世民的回信,李象不得不感慨老人家的厚重。

老李将李象的说辞变了一下,盐铁是国家的命脉,乃是国之重器,若是百姓去服徭役,将会损失相当一部分的盐,这是得不偿失的。

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干脆就多收一点盐田税,让百姓们专心晒盐。

用他们多交出来的税,再另外雇佣其他民夫去干活,这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服徭役了,属于“租庸调”当中的“庸”。

所谓的“庸”,指的是力役税,每年要替朝廷服劳役二十日。

交钱代替劳役,就当是服过了。本来租庸调,就允许有钱人用钱抵充徭役,现在不过是在登州全面推广而已。

这样一来,其他反对的声音也会小上很多。

李象觉得这个说法很好,真不愧是他的好阿翁,想问题就是比他周全。

等到环渤海一带推广盐田后,再把所有盐田都实行这个摊丁入亩的政策。

李世民同时也指出,沿海盐碱地地区的府兵,授田授予盐田,是一项很灵活的政策。

他着重地夸奖了李象,夸赞他想问题周全,颇有他老李当年的风范。

既然李世民都这样夸奖了,李象也有了改革的底气。

试点嘛,敞开了造就行了。

渔船送到李象这边之后,李象并没有第一时间拿出去卖,而是等待李漱回信的同时,派遣水师,驾着这渔船出海去打鱼。

你别说,一趟下来的鱼获还真不少。

这年头出海打鱼可是高风险的事情,平底船吃不得浪,只能在近海玩一玩,稍微水深一些的地方都走不了。

当年白江口之战的时候,参与水师作战的全体官升一级,非战斗减员都快达到百分之五十了,可想而知海上的风险有多大。

出海打鱼的少,就意味着鱼多。

捕捞上来的鱼,李象也没全让人吃掉,而是挑选出一部分,让人腌成咸鱼,一是看看这咸鱼的保存情况,二来是试试这咸鱼风味如何,到底适合不适合唐人的口味。

反正现在也不缺食盐,敞开了造就是了。

在确认了这渔船能用,而且好用之后,李象正式把这渔船拿出来,交给冯清发卖。

想法是好的,但可惜……

一连三四天过去,这渔船都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无他,没人知道这船到底牢靠不牢靠,另一方面也是这船的价格不菲。

就算是人宣传这船水师都在用,但毕竟也只是说说啊,百姓们也没见水师到底用没用过。

冯清愁啊,盐田的事儿还能有個试点推广,这渔船可怎么推广,难不成找几个人过来试试?

别开玩笑了,这船又贵,谁特么会拿命去试试这船到底合格不合格啊?

文登的百姓们都开开心心地去开发盐田呢,并没有那个时间,或者说那个想法去出海打鱼。

放着好日子不过,出海送命……多少有点划不来。

鉴于这种情况,冯清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当即便找到了李象,和他建议向渔民开展渔船出租业务,使用渔船不收费,等到渔民出海打鱼回来之后,再收取三成的鱼获作为渔船租金。

李象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建议可行。

毕竟现在有钱买船的不会豁出命出海打渔,而想出海打鱼的则兜里没钱,付不起买船的钱。

的确是有一部分人心动,然而都在看到这尖底船的时候心里画起了魂儿。

这船……能行吗?

最后还是实在是穷困到没什么出路的廓定县几户人家凑在一起,向冯清这个长史申请了一条渔船,打算出海碰碰运气。

死在海外算自己倒霉,若是真像长史所说那般,那就是赚到。

为首的那人叫卫老汉,看起来是个老实巴交的老者,李象特地在冯清回来报告好消息的时候嘱咐他,等到卫老汉这伙人回来以后,把他们的租金免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给一些特殊待遇,毕竟能够起到带头的模范作用嘛。

在卫老汉这伙人出海之后,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看一看这新式渔船,出海打渔到底会不会有收获。

这段时间,李象也收到了李漱的来信,同时还有李世民的第二封信件。

李漱的信件很简单,对于第一次交易,她很重视,所以打算亲自来一趟登州,顺便看看他这小象。

李世民的信件则是说,李明达实在是思念他,便央李泰和李治一起带着她来登州探望他,顺便再让李泰和李治好好和他学习一番。

李象:……

好家伙,真把我这当托儿所了!?

然而他并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来的都是他的长辈,更何况这还是李世民让来的,小象也拧不过老凤凰啊。

还能咋办,大唐皇家托儿所,正式上线吧?

在都督府待着也实在没意思,李象琢磨着要不要去看一看训练成果,便一路溜达着来到了水师营地。

坐了一会儿,也没看到苏定方和裴行俭,亲兵们本来打算去叫,但是被李象止住了。

想了想,李象决定出去溜达溜达,正好今天穿一身粗布衣裳,适合去烟尘飞扬的路上闲逛。

顺着路一路走,李象心里还在琢磨应该怎么给叔叔们安排活儿。

来都来了,总归是要压榨一番价值的。

好用就往死里用是小象的一贯特征,这招还是和带英学的。

正想着出神呢,就听到远处有人在叫他。

“嘿嘿嘿,窝娃!窝娃!”

李象抬起头,看到水师垒的高墙上,趴着一人。

听口音,应该是京畿道的。

“咋(四声)?”李象抬头问道,用的是关中方言。

“哎呀,关中人啊?”那汉子笑了一声。

“对。”李象点头道,“你有什么事儿?”

“你这样,你帮额去那边村儿里打点酒呗?”那汉子压着声音说道。

李象乐了,怎么水师这些新兵节目这么多啊?在军营里都敢喝酒了?

他笑着瞅瞅他说道:“那汉子,少喝点酒,喝酒对你身体不好。”

“没事儿!”那汉子喊道:“你莫看额瘦,额骨头里都长肉!”

“哈哈……”李象被他那狂里狂气的样子逗笑了。

看李象笑,那汉子指着墙说道:“就这墙,额想过就过,根本拦不住额。”

“那你这样,军中不管你啊?”李象笑着问道:“我可是听说了,水师军纪严明啊。”

“管额?”那汉子不屑一笑:“管额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李象真是被逗乐了,本着逗逗他的心思便问道:“那伱买什么酒?”

“你这样啊,你有撒酒就买撒酒,额不挑,只要是酒就成,要烈滴!”那人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吊钱扔给李象:“打二斤酒,剩下的都给你。”

“行。”李象走过去,把那吊钱拿起来,“看不出来,你还挺仗义,你叫啥?”

“嗨呀,都是乡亲。”那人摆摆手:“额叫丁小二,快去吧窝娃!”

“等着吧!”李象冲他招招手。

丁小二趴在墙上,还在感慨:“哎呀,这种时候,还是乡里乡亲的靠谱啊!”

见李象走出视线,本来还想着在这等一会儿,没想到吹了紧急集合号。

丁小二没奈何,只能回到营中。

夜间值守森严,再加上还要学习文化课,他也出不去,心里也在着急。

万一这窝娃子等得心焦,可咋办捏?

第二天早上,集合的时候,丁小二还在心里犯嘀咕。

这窝娃子不会还在等吧?

其实李象没鸽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真给他买酒去了……

唐朝军制在折冲府下设有团(又称营),长官为校尉;团下有队,长官为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

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以营为基本单位。

校尉韩冰站在这七百来号人前面,开始训练前的训话。

“最近,咱们队的训练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被郡王提出表扬。”

听到韩冰的这句话,众人面上一喜。

好事儿啊,好事!

郡王都夸奖咱们,那岂不是说明咱要有好果子吃了?

丁小二也是面上一喜,甚至都把昨天让那窝娃买酒的事儿给忘在了脑后。

然而韩冰的下一句,让他心里咯噔一下子。

“还是有特别,嗯,有极个别弟兄,把自己练得是飞檐走壁,练的是,骨头里面都长肉!”

随后,韩冰从身后拎出一坛子酒,用愤怒到颤抖的声音问道:“昨天,是谁让恒山郡王给他买酒了?!”

听到这话,丁小二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毕咧,毕咧毕咧。

谁特么能想到那穿得不起眼的窝娃,竟然是恒山郡王?!

丁小二只觉得天旋地转,这下子可毕咧。

“丁小二!”韩冰嗷地就是一嗓子。

“有!”他条件反射般地弹起身子。

“过来吧?”韩冰嗜血一笑:“这可是郡王给你买的酒,你面子好大哦,连苏将军和裴将军都没这待遇!”

丁小二哆哆嗦嗦地上前,本以为会挨一顿胖揍,没想到韩冰只是把酒塞给了他。

“郡王发话了,不许我体罚你,所以这顿军棍权且记下!”韩冰说道。

丁小二一听说不用挨揍,一下就生龙活虎起来。

“谢谢郡王,谢谢校尉,郡王我给你老人家磕头了……”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是什长,没人监督你,每天我监督你,这十天里,每天你得给我加跑二十圈!”韩冰呲着牙说道:“要负重,穿上你的甲胄!”

听到韩冰的惩罚,众人尽皆不寒而栗。

宁可被打军棍,他们也不愿意每天负重加跑上二十圈啊!

“是!”可丁小二却长舒一口气,跑步啊,这个他太擅长了,以前在家的时候能从乡里扛着粮食跑到长安再跑回去。

看丁小二那样子,韩冰气不打一处来。

“以后,你多给我惹点儿祸,啊?”

话语阴阳怪气,但谁都能听出韩冰那不忿。

娘的,今天你就敢让恒山郡王买酒,明天是不是圣人来了,你还得让他给你再买点什么?

“不敢,不敢不敢……”丁小二连声说道,他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表现得极为惶恐。

韩冰哼了一声,命他归队,又开始了今天的操练。

李象远远地看着,给裴行俭还有苏定方讲着这个故事。

听完之后,裴行俭乐出了声。

“哈哈哈,这小子也真是胆大包天啊。”

“看着吧,这小子将来绝对是个好材料。”李象笑着评价道:“我看他啊,将来至少能当将军。”

“是,这个丁小二文化课也很积极。”苏定方和李象说道:“在上个月的全军大比中,他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不……准备商议给他提个伙长呢。”

末了,苏定方又自言自语道:“只是出了这档子事儿,也不太……”

“那有什么,该提就提嘛。”李象说道:“咱们军中只是说了不许饮酒,可没说不能让郡王买酒嘛。”

这话一说,二人都笑。

“是,郡王言之有理。”

李象忽然想起张亮,于是便问道:“张亮那边怎么样?”

“回郡王,正想和您说这个问题呢,郧国公昨日想往水师当中安插些人,但是被末将做主给否了。”苏定方说道。

李象不屑一笑道:“这个张亮,这是看我们水师训练得不错,想来摘桃子喽,可不能让他得逞。”

“谁说不是,他这可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裴行俭感慨地说道。

李象颔首表示同意,心里也在琢磨,这张亮的确应该收拾收拾了。

管好你的一亩三分地,爪子伸太长了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斗争张亮暂且不急,当务之急是赶紧把水师给练好,这才是他的基本盘。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过两天,我给你们送点乐器过来,再弄一些球。”李象再次说道:“军中总归是要有些娱乐活动的,到不仅强身健体,还有益身心,弦儿不能时刻绷着,总归是有累有松懈的时候。”

“明白。”苏定方颔首道。

(河南道)

(登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