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史信列传 > 一百三十一、各怀鬼胎

太史信列传 一百三十一、各怀鬼胎

作者:粗心大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45:51

一百三十一、各怀鬼胎

和上次突袭堵场的时候一样,太史信又带着全戎的两千亲兵出战。

和上次突袭堵场的时候不一样的是,太史信及麾下部队的装备都进行了调整。上次突袭的堵场离上郡不远,太史信带着全戎的亲兵只需要随身背着几天的干粮和饮水就行了。这次攻击的鲜卑盖楼部位置在凉州北边,距离并州几百里。太史信此行又是一次长途奔袭。太史信的坐骑还留在上郡,因此全戎把自己的宝马“黑云踏雪”借给太史信。这匹马全身漆黑,只有四个马蹄雪白,因此得名,它耐力极好,能日行千里,是宇文氏的无价宝物,之前由宇文林青送给太史信。太史信把长枪也放在了上郡,好在他练习的枪法和剑法一向“重意不重器”,能够兼容大部分常见武器。“冰碎魂”倒是一直跟在太史信身边,这次它也照样陪着主人出战。全戎这次为太史信和亲兵们提供了特制的“护甲”:表层是寻常布衣,中间层是用绳子串在前胸后背的肉干、干粮等食物,贴身层又是一件布衣,胸口和后背的位置有着护心镜。那些肉干和干粮都经过晾晒、锤压等工序,十分瓷实,挂在士兵的前胸后背既能方便人员随身携带食物,又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然而实战证明这防护效果相当于没有)。

在向导的指引下,太史信率领着全戎的两千亲兵一路向西,抵达并州与凉州交界处,从全戎事先准备好的营地补充了食物和水并稍事休整。在这两千亲兵中,有五百人负责供应粮草、装备等各项后勤工作,占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当年教太史信行军打仗的一些原则时曾说,一支几千人的部队,三成人员伤亡,就没法再攻城略地。秦道士这么说的原因就是,全戎对后勤进行改进之前,新汉帝国的军队中后勤人员的占比高达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只有大约总数六成的人是直接上场的部队,而伤亡也集中在这些人之中。若是总人数伤亡三成,相当于一线战斗部队伤亡一半了,自然就没法攻坚了。而太史信这次的部下中有四百多亲兵主要负责架桥、挖坑、打洞等土工作业,总体能上阵攻坚的人数也只有一千多一点。因而全戎和太史信商量的作战方式就是游击、偷袭,极力避免正面强攻。

主动进攻游牧min族的难点,除了山高路远容易迷路,还有对方行踪不定容易扑空,因为信息不通且交战地点都在地广人稀的野外,即使现代人带着导航也容易迷路,何况古人。李广多次迷路,最后拔剑自刎;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公孙敖北击匈奴扑空;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韩说北击匈奴扑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亲征鞑靼扑空。上次太史信率领禁卫军主动攻击鲜卑人的政治、经济中心乌里雅,是知道这样一定会引得鲜卑军回援,至于半路上把多个鲜卑王爷的牛羊和金银分给牧民,其实是意外收获。这次太史信率军奔袭几百公里,全戎也考虑到找不着敌人的情况,并没有要求必须取得战果,权当长途拉练也未尝不可。当然太史信好不容易又有了统兵打仗的机会,自然想要有所斩获。

另一边,拓跋力宣称盖楼坚冒天下之大不韪,居然与杀害众多鲜卑儿郎的凶手、全体鲜卑部族的公敌全戎相勾结,各部族理应协力诛灭鲜卑人中的叛徒盖楼坚。盖楼坚则宣称大汗拓跋力不辨忠奸不问缘由,口口声声说盖楼部勾结全戎,实际上就是想找理由吞并盖楼部的领地和人口,其他鲜卑部族理应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应当充分吸取贺兰部的教训,共同消灭拓跋力,拥立有德之人为大汗。各位鲜卑王爷虽然没有明确表态,私下却大多把盖楼部和拓跋部之间的交战当做两个部族之间的战争。一般来说,鲜卑人崇拜强者,鲜卑汗国两个部族之间的战争不应有第三方插手,否则引进外援的一方会被瞧不起。但拓跋力紧接着表示,谁与拓跋部共同消灭了盖楼部,就会获得盖楼部的部分领地、牛羊和人口。各个鲜卑王爷不由得来了兴致。盖楼坚虽然动员了全族两万精壮男子,但这些人大都只是寻常牧民,南下抢掠老实巴交的百姓还行,遇到拓跋部的精兵肯定不够看的。拓跋力也没有真把盖楼坚当根葱,只是调集了拓跋部的五千兵马,交由拓跋爽率领。对于一场胜负并无悬念的部族战争,早点站队捞点好处远比守着表面上的“公平”重要多了。一时间许多鲜卑王爷都明里暗里去找拓跋力表忠心,慕容部、宇文部和尉迟部的族长都表态愿意出兵协助拓跋爽王子击破盖楼坚这个逆贼。甚至一项与世无争的独孤部都提出要出兵帮着拓跋部惩治盖楼坚。

尽管拓跋力对于宇文部和尉迟部一向戒心很重,但这时候能听到这两个部族的族长表忠心,不免要假惺惺地表扬几句。但他可不打算真让这两个部族掺和进来从而壮大各自的势力。拓跋力最终只让一向与拓跋部齐心的慕容部出兵五千,让独孤部出兵三千,配合拓跋爽的五千兵马,与盖楼坚一决胜负。同时,与盖楼部领地接壤的几个部族也都加强了边界巡逻,密切关注盖楼部兵马动向。

按照拓跋力的部署,拓跋爽率领五千本部兵马与五千慕容部兵马正面进攻,独孤部三千兵马掩护侧翼,一万三千余人浩浩荡荡地直奔盖楼部领地而来。这一路上,拓跋爽没遇到任何抵抗,甚至连盖楼部的小股部队都没碰到,只遇见一些投降迅速的盖楼部普通牧民。拓跋爽一向妄自尊大,发觉对盖楼部的进攻如此顺利,也忍不住犯起了嘀咕。拓跋力特意嘱咐拓跋爽这一路上遇事多和慕容鹰商量。慕容部派来协助拓跋爽的慕容鹰为人谨慎,他一边建议拓跋爽放慢行军速度,一边派出多批斥候(侦察兵)向各个方向搜索敌人,然而一无所获。

在这里要再次感慨一下,鲜卑人中帅哥美女的比例真是不低。鲜卑男性将领的平均颜值可比汉军高多了,温润如玉的宇文林青、隐忍好学的拓跋糠、被全戎戳死的倒霉蛋呼延青龙都各具魅力。哪怕是花花大少拓跋爽,在一些女生眼中也具有独特的“痞帅”(当然在太史信等人眼中只是地痞气质)。慕容鹰身形挺拔,相貌俊朗,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堪称阳光力量型帅哥,此前在接应拓跋糠的半路上率部与太史信交手。太史信对慕容鹰战术水平的评价是“思虑周全却略显死板”。慕容氏作为鲜卑大汗王后出身的氏族,一向与拓跋部关系亲密。慕容部清楚自身的处境,一向安于自身的地位,不去惹得拓跋部猜忌。慕容鹰这个人在拓跋力的各个儿子中并没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无论是上次率军接应拓跋糠还是这次率军配合拓跋爽,执行的也都是拓跋力的命令,反正不出意外的话,无论拓跋力的哪个儿子继位,下一任鲜卑大汗的王后还会是慕容部的女子。

眼看联军越来越深入盖楼部的领地,盖楼部军队主力却依然无影无踪,拓跋爽不由得惴惴不安。他最担心盖楼部通过某种方式,绕开围追堵截,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乌里雅附近,像上次的太史信一样捣乱一圈。虽然凭借盖楼部军队的水平想要攻下乌里雅是痴人说梦,但是上次太史信造成的后果让拓跋爽记忆犹新,尤其是拓跋爽因此被抽了三十鞭子,还失去了全部军权。一些墙头草据此判断拓跋爽失宠,转投拓跋糠等其他王子门下。拓跋爽凭借黑田云子的情报,好不容易获得了攻打盖楼部的“美差”,要是这次出征失利,他就彻底失去继承大汗之位的资格,干脆回家抠脚好了。

“报……”一个侍卫闯进帐篷,打断了拓跋爽的沉思,“王子,黑田云子小姐托人快马送来锦囊一个。”

“拿来吧。”拓跋爽说着,接过锦囊,示意侍卫退下。他伸手去解锦囊,心中暗喜:“这次送来的是什么玩意儿,上次的东瀛大力丸真棒,比海狗肾好用多了,辉瑞大力丸也好……”锦囊里装着一块白绢,上边是黑田云子的字迹。很多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比较深的了解。以写字为例,黑田云子的书法水平足以写春联卖钱。而霍慎行等人写字如同鬼画符。看了白绢上的内容,拓跋爽笑着点点头。

当天晚上,拓跋爽邀请慕容鹰一同喝酒吃肉。酒过半酣,拓跋爽的脸被烤肉的炭火照的通红。他叫来一个军官,当着慕容鹰的面小声吩咐着什么。军官走后,拓跋爽和慕容鹰碰杯:“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鹰哥等我一下。我去收拾几个盖楼坚的小兵就回来。”慕容鹰看了一下醉眼朦胧的拓跋爽,语气迟疑:“收拾几个小兵,找个校尉去就行,哪用主将亲自去?你喝了这么多,先缓缓吧。”拓跋爽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鹰哥,兄弟的处境不比从前了。若是从前,我肯定在这儿和你喝个痛快,再叫几个美人一起乐呵乐呵。如今,我好不容易又领兵打仗,不立些军功,父王定要怪罪。”拓跋爽言语中流露出惆怅,没有了以前作为花花公子的神采飞扬。慕容鹰知道拓跋爽所言不虚,更知道这次率军辅助拓跋部,不能让拓跋爽出了岔子。他想了想,说:“我和你一同去吧。”拓跋爽动作夸张地抱了慕容鹰一下:“鹰哥,你真是我亲哥!”

拓跋爽和慕容鹰带了几百士兵,埋伏在一个小土坡后边。不一会儿,土坡前边几人骑马而来。当时虽然有月光,拓跋爽和慕容鹰依然看不清那几个人的面貌。拓跋爽拿出弓箭:“鹰哥是我鲜卑的神箭手,看小弟射术怎样。”慕容鹰拦住拓跋爽:“看清了再放箭,别伤着好人。”拓跋爽冷笑一声:“哪个好人月黑风高往盖楼部的地界上跑?”慕容鹰心想有道理,便不再阻拦拓跋爽射箭。拓跋爽射出一箭,箭矢擦着一个人的肩膀飞过去了。慕容鹰原本擅长射箭,手痒难耐,眼看那几个人就要骑马跑远,自己接过拓跋爽递过来的弓箭,拉弓搭箭,一下就射中了一人的额头,引得一片叫好。两人身后的将士见状,纷纷放箭,把那几个人全部射中。

拓跋爽示意士兵们留在原地,只带着十几个亲信和慕容鹰上前去查看那几个人。慕容鹰走到一人身旁,发觉那人穿着鲜卑军常见的皮甲,腰间别着佩刀,身中多箭,气若游丝,即将毙命。他又去查看另外几人,基本上也是类似的情况。慕容鹰又去查看那几人的马匹,发觉也是常见的鲜卑军马样式,随手在几人的马镫上摸了一下,不由得叹了口气:“都死了,不然还能打探些消息。”拓跋爽倒是不以为意:“没事儿,后边还能抓活的。收兵回营吧。”

回营之后,拓跋爽和慕容鹰继续着宴席,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这表兄弟一直在吃吃喝喝。拓跋爽刚才酒意已退,回来之后又一连敬了慕容鹰三大杯酒。慕容鹰也是好酒之人,毫不客气,连喝三杯之后脸不红脚不软。拓跋爽拍拍手,等其他人都退下之后,走到慕容鹰身边,递给他一沓银票。这一沓银票都是新汉帝国的官方商号“龙凤远”开具的,虽然不能作为法定货币,但是可以从“龙凤远”兑换相应的白银或者等值的货物。

慕容鹰抬头看看拓跋爽:“什么意思?”

拓跋爽满面红光:“小弟的一点心意。”

慕容鹰收敛起笑容:“我要是不收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