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英乱世录重发 > 第九章 匪夷所思

三英乱世录重发 第九章 匪夷所思

作者:大少爷的眼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38:48

第九章 匪夷所思

第九章 匪夷所思

除了京城发生的事件,各地还发生了其它与童飞所知历史事件不一样的事情,他刚刚想到的张角,有一个17岁的女儿名叫张宁,她生得亭亭玉立,美如雪莲,眉如翠羽,齿如含贝,肌如白雪,神韵间充满了柔美娇柔,娇柔中不时显出一股英气,任谁见了,都会为之驻足,望美兴叹。

张宁自幼练武,其父为她请得优秀的师傅教学,十余年苦练下来,已是武艺高强的巾帼,善使一杆长枪,其武艺在教中小有名气。

就在童飞来到东汉之际,身体素质非常好的张宁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她昏睡了很久很久,足有三个多月。这段时间,张角亲眼目赌了一幕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些日子来,昏迷中的张宁,样貌每过几天就要发生一次变化,她变得越来越美。

张角以为心爱的女儿得了怪病,让人到处寻访名医前来为张宁治病,所有来过的医生,把脉诊断之后,给了他同样的结论:张宁气息正常,脉相正常,没有生病的迹象,如同一个正在睡觉的人。

巨鹿城,在不是太热闹的地段,有一家客栈,名曰“归来客栈”。这个客栈在城中不算大也不算小,客人没有达到天天爆满的程度,却每天都有一些人前来投宿。

午饭时分,客栈一楼有三四桌客人正在吃饭,靠门左侧吃饭的客人是个和尚,身穿一领烈天猩红直裰,紧一条虎筋打就圆绦,挂一串七宝璎珞数珠,着一双九环鹿皮僧鞋,衬里是香线金兽掩心,身后靠着一条大禅杖。他边吃饭边打量店内打尖住店的客人,还不时拿双眼去瞄路上的行人。

坐在靠门右侧第二桌的也是一个大汉,同样一边吃饭一边四处张望。此人长相雄伟,肩宽背厚蜂腰,双臂粗壮,一身猎户装扮,背上一把长弓,十支羽箭。

客栈的掌柜虽面带微笑,躬腰曲膝招呼客人,明眼却能看出他是个练家子。他长得浓眉大眼,口阔齿方,身高七尺有余。此时,他正在柜台上看着账簿。

“小二,给我来一斤白酒,二两牛肉。”

一个声音打破了客栈的宁静。众人抬眼看去,只见一个年轻后生扛着一杆用布包着的长物,挑着一个包袱,急速走进店来,此人生虎背熊腰,虎视狼顾,鹰眉战眸,宇只见足有霸王气概令人胆寒。

“此人非寻常之辈也!”和尚、猎人和掌柜三人在不约而同低呼。

“速去准备。”掌柜吩咐小二一声,亲自上前招呼来人。

“掌柜的,某欲向你打听一事。”后生在和尚对面坐了下来,对跟前的掌柜说起话来,他的脸色有些急切。

“客官但请相问,小生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掌柜躬了躬腰,笑嘻嘻地说。

年轻人沉思了一会儿,猛然抬起头来说:“罢了罢了,若是不问,我也无处找寻。”他的话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跟掌柜诉说。他看了一眼掌柜,接着说:“某慕名前来寻人,然苦寻良久,终无音讯。掌柜见多识广,只曾听闻‘太平道’张宁所在?”

掌柜的一听“太平道”三个字,立即拉了拉年轻人,悄声说:“客官休要多问,此间眼多耳杂,小心吃上官司。”

和尚和猎人同样将目光集在了掌柜身上。得见掌柜表现,都深深地看了一眼年轻人,那眼神中流露着不一样的神情。

年轻人本不敢明目张胆地问,可是他历尽艰辛,苦苦寻找,却连要找的人住哪儿都不知道。如今天听掌柜这样说,也不再追问,毕竟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和尚和猎户吃完饭回房间睡觉去了。

那年轻人吃饱喝足,向掌柜要了一间房自去休息。

年轻人进房间没多久,和尚和猎户不约而同前来拜访。年轻人倒不拒绝,请二人进了房间。等三人坐定,年轻人开口问道:“不知二位相访,有何指教?”

和尚看了看两人,稍有些犹豫地说:“方才听闻施主欲寻‘太平道’张宁,敢问贤弟俗意何为?”

年轻人有些疑惑,又有些期待地问:“大师识得张宁呼?”

和尚摇了摇头,想了一会儿说:“不曾识得,贫僧也正在找寻。”

“哦,看来大师与小生志同道合,倒不知大师所为何事?”年轻人听和尚也在找张宁,不解地问。

“哈哈哈,皆是同道中人,我等又何须隐瞒彼此。某姓庞名万春,亦在寻找‘太平道’教主之女张宁。某之所以前来,是为投其门下也。”猎人哈哈笑了几下,向两人自报家门并说出了目的。他早已看出两人和他有相同的意思。

“哈哈哈,惭愧,倒是贫僧多虑也。贫僧邓元觉,并无浑号,找寻张宁,亦是前来相投。”大和尚也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大师,兄长,小生姓方名杰,亦是前来投奔张宁,然探听多时,无一结果。”年轻人有些泄气地说。

“贫僧亦找寻不得,遂住于店中,多方打听,终会有所得也。”邓元觉也是找了很久了。

“某亦如此。如今,‘太平道’不敢公开于众,张宁乃教主张角之爱女,自不会抛头露面,若欲寻之,必先得其教众。”猎人同样找不到目标人物。

这三个人正是来自《水浒》的人物,江南起义人物方腊手下三员大将。年轻人方杰,方腊的侄子,常用的兵器是一枝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南国第一名将。他年纪后生,精神一撮,一枝戟使得精熟,与秦明连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败。在助手杜微飞刀的帮助下,一戟将霹雳火秦明耸下马去,使秦明死于非命。在最后一战中,方杰战关胜不过十数合,宋江又遣花荣出阵,双战方杰。方杰力敌二将的夹攻,虽然毫不害怕和难见输赢,但是只能招架和躲闪。李应、朱仝又骤马出阵,并力追杀。见四将来夹攻,方杰这才拨转马头回去。却被卧底的柴进截住了退路,方杰下马逃命,让柴进一枪戳中,燕青赶上一刀结果了性命。能够力战梁山四员大将,可见其武艺之高。

和尚名叫邓元觉,人称宝光和尚,是方腊麾下头领,官拜伪江南方腊国师,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员猛将之首。手使一条五十余斤的浑铁禅杖,力大无比,武力了得,勇猛异常,与鲁智深大战50余合不分胜负。后于乌龙岭上被花荣设计射死。能和鲁智深如此硬拼,足见其武力之高。

猎人名叫庞万春,是方腊部下的大将,由于善用弓箭,绰号“小养由基”。 一张弓箭,百发百中,永不落空的,可放连珠箭,令人防不胜防,在与梁山军交战时,庞万春带兵把守昱岭关,曾亲自或由其部下射死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七人。最后劫寨失败,被汤隆活捉后被杀,一生就此结束。他的武力不比方杰和邓元觉,可是其箭术在方腊军中无人可比。

三人来到东汉末年,与方腊不再有关系。在他们的意识中,“太平道”张宁是必须投靠的明主,没有任何理由。

为着相同的目的,集聚在了一起,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且都是性情中人,很快便坦诚相见,天南海北聊了起来。

三人正谈笑间,掌柜推门而入,示意三人莫要动作,关上房门,上前见过三人。只见也拱了拱手说:“在下‘太平道’教主张角座下大弟子马元义是也,已知三位侠士寻我师妹之意。三位尽管放心,某自当送三位前去见过师妹。”

马元义,张角的弟子,在童飞没有穿越的时代,是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黄巾大方首领。183年,马元义奉黄巾军首领张角之命,筹划起事的准备工作。马元义聚集荆州、扬州信徒数万人约定于邺城相会,并收买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准备于次年(甲子年)三月初五(甲子日)内外同时起事。由于张角另一个弟子济南人唐周的告密,马元义于184年正月在河内郡山阳县被捕,送往洛阳车裂 ,同时被杀的还有教众近千人。由于马元义的被杀,迫使张角提前于二月起兵发动叛乱。

他可是张角的得力干将,在此开店是为“太平道”打听各方消息,并物色合适的人物入教。邓元觉和庞万春住进店后,他看出两人本事不俗,早起了拉拢之心,怎奈寻不得机会,没想到今天方杰的到来,让他成功地将三个前来相投而又寻不得门路的猛将招至教中。

马元义将方杰、邓元觉、庞万春三人带到“太平道”总部时,张宁还没有清醒过来,张角接见了他们。张角的口才可不是一般的好,没用多长时间,便让三人认为投靠张角和张宁都一样,没有什么分别,于是答应跟在张角身边做事。

没过几天,马元义又为张角带来了吕方、郭盛、白钦、郭世广四个武艺高强之人。这四人同样是为投张宁而来,由于她没有清醒,留在张角身边听用。

这四人也是《水浒》人物,头上三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的人便是吕方,他上一世是梁山第五十四条好汉,被封为守护中军马军骁将,人称小温候。

时常头戴三叉冠,顶一团瑞雪;身上镔铁甲,披千点寒霜。素罗袍光射太阳,银花带色欺明月,手中抡一枝寒铁戟的人是郭盛,与吕方棋逢敌手,难分上下,人称“赛仁贵”。

白钦是方腊麾下头领。东管守将。有万夫不当之勇。石宝等人在杭州失陷退守富阳县后派人去睦州求救,祖士远派他和景德率军一万支援。在乌龙岭上一标枪标下宋将马麟,石宝赶上补了一刀杀死马麟。两次和宋将吕方交手。后次在乌龙岭失陷时二人纠缠在一起双双坠崖同归于尽。他的武力同吕方、郭盛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郭世广也是方腊麾下头领。人称:“飞豹大将军”。曾战梁山好汉黄信三十回合。在苏州一役中同另一名梁山好汉丑郡马宣赞大战,两两皆伤,全死在饮马桥下。亦是个勇猛之辈。

为什么这些人神奇地出现在了东汉未年,谁都不知道,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寻其原因。

而且,出现的历史人物不只是这些。

江东,罢官回乡的陆康突然多了一个儿子,名叫陆凡。陆康这个儿子的情况和张宁一模一样,突然中病,意识不清。

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由于高成县地处偏远,当地治安很乱,每户人家都备有弓弩,而每次县令一到,首先就征发民力修建城墙。陆康到任后,将这些人遣散,百姓大悦,又以树立恩信为方法,连盗贼都逐渐被收服了。州郡上表彰他的功绩,于光和元年升任武陵太守,后来又转任桂阳、乐安两地,所到之处都得到称赞。

灵帝为了要铸造铜人,大幅加征税收,百姓贫苦。陆康上表劝谏,被宦官误谗为诽谤圣明的大不敬,幸而御史刘岱仔细研究了表文后,上奏解释,才只以罢官返乡论处。

儿子得了怪病,本就心情郁闷的陆康更是忧心忡忡。不过,也有令他稍感欣慰的事情发生。

江湖游侠关铃、鲁知深、于化龙、杨志四人不顾陆凡之疾,毅然投入其门下,心甘情愿供其使唤。陆康着得出这四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他们对儿子效忠,就算他昏昏然不知所谓,有四人保护,安全没有一点问题。

可学识丰富的陆康怎么可能知道,这四个人是来自数百年之后。

关铃,水浒传中的梁山五虎将之首大刀关胜之子, 岳云的结义兄弟。外貌上继承了祖辈的基因,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使一口青龙偃月刀,跟其舅父陈葵学得了父亲大刀关胜的刀法,武艺十分高强,出场便与岳云大战了一日不分胜负。他的武艺比关胜要强一些。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水浒》重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第十三位,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被官府追捕。智深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时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此人爱恨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豪爽直率,粗中有细,担任梁山步军总大将。他是《水浒》中步战武艺最强的人。

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此人精明,能干 ,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武艺高强,能与林冲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于化龙,宋名将岳飞部将,武艺高强,作战勇猛,随岳飞南征北战。

这些人有虚构的人物,也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来?

童飞有系统,能把李存孝、罗士信召到身边,可张宁、陆凡两人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历史人物弄到身边的呢?又为什么会对两人忠心耿耿?

真叫人匪夷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