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碑记忆 > 第三十三章 临终诉衷肠

乾隆碑记忆 第三十三章 临终诉衷肠

作者:文起2018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34:28

第三十三章 临终诉衷肠

第三十三章 临终诉衷肠

到了1798年,即嘉庆3年农历11月下旬,乾隆病了。人老体衰,吃药无效,病情越来越重。乾隆在病榻上躺着,时不时就出现昏迷,可每到昏迷时,嘴里总是含混不清地说:“马、马……”守在旁边的儿子嘉庆皇上,以为他想看他喜欢的那匹汗血马,便让人把马牵到了门口。见到乾隆清醒后,就告诉他说,马就在门口,架他去看看。可乾隆摇头不看,而再次迷瞪时,又“马、马……”地说,嘉庆和在场的人都不明白了,猜不出他要看什么样的马?

乾隆昏迷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了,都说熬不过年关,可是熬过了。

到了1799年正月初一,整整昏迷了一夜,初二的早上,乾隆忽然清醒了,上上下下的人都很高兴,只有嘉庆不高兴。乾隆忽然叫大家都出去,只留了儿子嘉庆。而后,便对儿子嘉庆说了件事情,嘉庆听得非常惊悚。乾隆跟儿子说完之后,就满屋子看,嘉庆明白是找人,问他找谁?“刘先生呢?”乾隆喃喃地说。“刘先生?”嘉庆想了想,以为是刘墉,他一说,乾隆就摇头。不是刘墉会是谁?忽然想起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刘统勋是皇阿玛的信臣,一问果然是,可是这刘统勋二十多年前就离世了,想个死人?嘉庆以为他又糊涂了,或魂已入冥了。嘉庆一说,乾隆听后也想起来了,还说是自己糊涂了。可接着又问:“徐虎呢?王元呢?”这俩人嘉庆还能记得,是之前父皇的侍卫,但也因为年老体衰早就出宫还乡了,就告诉了乾隆。乾隆听后,又说自己糊涂了。可是跟着又问顺全?嘉庆不知道是谁,回头问了句门口外的人,一个老太妃告诉了他,顺公公早没了,离世40 多年了。嘉庆回头又告诉了父皇乾隆,更觉得父皇已经入冥了。乾隆听了,眼神儿看了看周围,又问和珅呢?嘉庆一听要找和珅,很不高兴,因为他憎恨和珅,可是父皇找他,也没办法,只好到门口把和珅叫了进来,和珅就在门外候着。乾隆看到和珅后,就叫嘉庆出去。嘉庆更不高兴了,可是也只能出去,不能让父皇带着对他的不满离开。因为他知道,父皇宠信和珅,和珅才敢为所欲为,比他这个皇帝权力还大。

等嘉庆出去后,乾隆这才对和珅说:“你去、去大栅栏“大吉茶馆”把、把那个、老板娘、马、哦,姓刘,接过来。还让他快点儿,还要他自己去接。和珅听后,一琢磨,明白了,是太上皇在宫外宠过的女人。

和珅知道,太上皇一辈子风流,在宫外宠了好多女人,为什么不召别人,只召这个“大吉茶馆”姓刘的老板娘呢?他觉得这个女人一定很年轻很漂亮,是个最受太上皇宠幸的女人,临死前还想看看,老牛吃嫩草。

和珅不敢怠慢,可是他来到茶馆,见到老板娘一看,便愣了,没想到是个老太婆!太上皇什么时间宠的她,和珅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乾隆想宠她的时候,和珅还没出世呢。至于为什么太上皇不接别人,要接这个老太婆进宫,和珅就想不明白了。哦,年轻的时候宠了。和珅有明白了。

可是和珅再一看,又一个愣怔!为什么?他忽然觉得自己长得很像这个老太太!又忽然想到,难道这些年太上皇对自己好,是因为我长得像她,爱乌及屋,是我借了这个老太太的光?可又觉的不靠谱。那又是为什么呢?和珅脑子转得快,一下子又想到长相上:养女随父,养子随母这一人生常规,啊!难道、难道、她、她是我额娘?和珅吃惊了!忽然觉得太上皇对他好,是、是母以子贵?不,反了,是子以母贵!再想到太上皇只要他来接,就更觉得是了。哎呀,她要是我额娘,那太上皇就是我皇阿玛呀?我是皇子呀!难怪太上皇,不,皇阿玛对我好呢,一定是觉得亏欠了我,和珅心里跟着就激动了。他私下里也听说过,皇阿玛也是雍正爷和外边女人生的。皇阿玛也知道,自己是宫外的汉家人所生,所以前些年出巡,总要去看她。和珅还想到,皇阿玛让他把老太太接过去,一定是说出这件事情,宣布他的皇子身份。好啊,太好了!好极了!甚至想到,嘉庆啊颙琰啊,看你以后再敢怼我!因为自打太上皇禅位后,颙琰坐上皇位,便削去了他几项职权,受了不少窝囊气。

这是和珅即景生情想的,他更想证实,马上知道真相。真相在哪里?在太上皇和这老太太这里,还有家里的阿玛额娘那里,可阿玛额娘都不在了,只有太上皇和这老太太了。去问太上皇,又等不及,也不能问,那是大不敬,只能先从老太太口里证实。他刚张嘴要问,忽然又觉得不成,这么多年没说,明问肯定不会说,不能明问,得拐几个弯儿,于是眼珠子转了几转,便诱问道:“老人家高寿?”“70了”老太太回道。和珅一听,比自己大20岁,岁数在杠上儿,老太太完全可以是我额娘,对号!跟着又问:“太上皇什么时候认识您老人家的?”老太太有点不好意思说,脸还有点红了。和珅看出来了,为了给老太太减尬,就说,天下的女人都是皇上的,皇上认识谁,跟谁好,就是谁的福分,谁得荣耀,您甭不好意思。老太太的脸更红了。和珅看了看,又诱问道,我要没说错,是从前吧?“是,好多年了。”老太太之所以回答,因为眼前这个人是宫里的大官,不能老不开口。和珅就又跟上诱问:“好多年?三十年啊还是四十年啊?”老太太忽然觉得和珅在套她话,警觉了,说记不太清楚了。和珅也听出来了,老太太有意回避。越是这样,和珅越觉得是真的,是老太太不愿说,又诱了一句:“我看不止五十年,有五十多年了吧?”老太太听得心里“扑通”一声,他怎么知道,按年纪说,他也就50 来岁,难道四爷告诉他了?老太太不知说什么好,只尬笑了笑,没回答。和珅没听到老太太回答,但看到老太太的眼神了,更觉得清楚了。是啊,这么大的事,只有太上皇、不,皇阿玛来说,或是当着皇阿玛的面说,她不敢随便说,是皇阿玛給她留了“规矩”。和珅不问了,但在想,皇阿玛这次让他来接老太太,就是个信号,肯定是在宾天前宣布这件事。哼!等我的皇子身份回来了,我就能把你颙琰这个无能嫉妒的东西从皇位上踹下来……!

马芹一听接她进宫见太上皇,见四爷,心里更是扑通一声!他觉得没脸见四爷,因为她伤过四爷的心和面。还有,这么多年,四爷没少来茶馆,知道四爷没有全忘她,可是她一直没有脸把这扇窗户开开,就隔着这层窗纸过去了。如今四爷把窗户开开了,她该怎么办?她便想到,这么多年,她一直想当面给四爷道个歉,说句对不起,可是一直没有说出来,一直压在心里。她又想到,四爷是个心宽量大的人,当年就没跟她计较,现在更不会计较了,这才决定进宫,把心里的话跟四爷说说。

和珅接上老太太,还一路想着,太上皇是我皇阿玛,我是皇子,肚子里就跟喝了蜜糖似的,从上到下,都甜透了。

其实太上皇让和珅来接老板娘马芹,是因为当年他想宠这个女人,给人撹了,没宠成,后来再见着的时候,已经今非昔比了。人就这样,想得到而没得到,就总是忘不了,还会觉得是最好的,他迷瞪中喊的“马”就是在叫“马芹”的名字。

人之将死,按捺不住,乾隆要召见马芹,是抚慰遗憾。

和珅把马芹一带进屋,乾隆就看到了,招着手说:“过来,过来……”马芹看到四爷躺在床上,心里难受,但不敢往前走,躺着的是皇上,不,是皇上的皇上,不是“四爷”了,是和珅扶着她推着她,才走到乾隆病床边的。乾隆又让她坐下,还抬了抬手让和珅出去。和珅很想听听,站着没动,乾隆有点不悦了,指头指着他,皱起眉头说:“出去!”和珅这才不情愿地退出屋子,可耳朵一直听着屋里在说什么。

乾隆又叫马芹坐,她这才坐下。乾隆拉起她的手说:“朕知道是你,头一次进茶馆就看出来了,不光是你的模样,还有你的眼神儿,你说话的声音告诉朕的,还有你耳朵上的双星痦子,还有你给朕冲的那壶龙井……”马芹再也忍不住了:“四爷!”喊了一声,就伏在乾隆身上哭了。马芹哭得很委屈,乾隆的眼角也湿了。“四爷,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呀!”马芹哭着说。“哎,是朕、是四爷亏了你,不是朕去你们店里,就不会发生那些事情。”乾隆抚摸着马芹的头,还说,看看头发都白了,也没辫子了,那辫子多好看……

“四爷……!”马芹更哭了。

屋外的人听到马芹哭声了,而且哭声儿越来越大,嘉庆坐不住了,就进了屋子。嘉庆一是想听听父皇对老太太说些什么,二是想再看看这个老太太,因为这个汉人老太太从他前面走过的时候,他好像有点似曾相识,可是想不出是谁,便想再看看。嘉庆走到老太太身边,先看了看,又低头对着她耳朵关切地说:“别哭啊!”嘉庆没穿朝服,马芹看不出他是皇上,但知道是四爷的亲近人,不敢出声了。乾隆看到了,又不悦地指着嘉庆说:“出去!出去!”嘉庆一愣,看了看皇阿玛,又看了看老太太,悻悻地离开了,还是只觉得有点眼熟,想不出在哪儿见过。来到屋外坐下后,还皱紧了眉头想。这个时候,身后的恭太嫔凑过来,对着他耳朵小语:“皇上,老太太长得像孝仪娘娘!”嘉庆听了一怔,这才忽然对了号,对,老太太长得是像额娘!“孝仪娘娘”就是他额娘。嘉庆开始没有对号,因为他心中的额娘,是48岁之前的模样,而老太太有70多岁了,所以,一时没对上号。嘉庆知道,老太太不是额娘,又想她是谁呢?难道是额娘的姐妹,又想到皇额娘是包衣身世,也是汉家女,再想想此时皇阿玛召见她,觉得明白了,就是额娘的“姐妹”汉话说,他的“姨妈”皇阿玛宠了她,为掩人耳目,隐瞒了这个“姨妈”的身世。还想起来,这些年,皇阿玛时不时就去大栅栏逛,就是跟老太太见面,一辈子没舍弃,宾天前还想着,真够痴情的。嘉庆觉得密码解开了,有点感叹,嘴角上还挂了点儿笑样儿,但不是欢笑,是嘲笑与可笑。

再说屋内,乾隆又对马芹说:“哭吧,都哭出来,哭出来心里舒服些,别听他们的。”可马芹强忍下不哭了。之后,俩人又互说了几句歉疚,乾隆就问了马芹怎么活下来的,为什么来了京城,为什么不愿认他,是不是还恼着他?

马芹先说了那是她使小性子,答应嫁那个林子也不是真心,是赌气,故意气他的,她不会跟林子,后来跟的男人也不是林子,是他从河里捞起了我,救了我的命,治好我的病,也不嫌弃我身子“脏”才跟了她的。还说,她不认四爷,就是觉得自己“脏”了,不能脏四爷,四爷是皇上。乾隆听到这里,把马芹的手攥得更紧了,嘴里还喃喃着,你吃苦了,吃苦了。

马芹又说了她来京城,就是想看看四爷,她忘不了,没办法管住自己,就来了京城。乾隆知道马芹心里一直装着他,又很欣慰,很感慨,还跟着流泪,还反复说着:“朕就知道你忘不了,朕也没忘你,忘不了……”

马芹还流着泪说,我也记着了,这些年,您到我哪儿喝了9回茶……

乾隆一听,接过来说,不是9回,是12回。“12回!我、我记错了?”马芹有些惊疑。乾隆说,没有,那3回你不在店里,头一回是三月二十,我问你店里人,说你去给人贺寿去了。马芹一下子想起来了,说,对了,那是茶叶店掌柜他娘做寿,请了几个唱曲的,非让我过去的,店里总用他家的茶叶。乾隆又说,二回是十月初一,是你生病了……

没等乾隆说完,马芹就想起来了:“啊,那、那个大夫是您让他去的?我还以为他真是喝茶遇上的呢,我说怎么这么巧呢。”

乾隆跟着说,我听店里人说你热的直说胡话,回宫后就叫药房去了个人,回来他们告诉朕,说你是感了风寒,重了些,但并无大碍。“是,我只吃3副药就好了……四爷!”马芹喊了一声,捧着乾隆的手又哭出了声。过了会儿才又问,还有一回呢?乾隆哦了声,说,那一回是看你女儿去了,说你女儿害喜呢。马芹这回听笑了,这是她的小女儿,孩子虚活(娇气)害喜闹得厉害些,姑爷担心,就把她接了过去。

马芹捧着乾隆的手,心里又热又痛又悔,好不是滋味儿,她知道,四爷把事儿记得这么清楚,就是一直没忘了她,便哽咽着又说,“四爷,我对不起你,惹您生气,我太不懂事了!”乾隆不要她再说这样的话,还忽然想起来问马芹:“哎,那天夜里,你去救我,我听见了上面有声音,不知道是你,你是怎么知道朕被他们关在窨井里呢?”还说,朕问过他们,谁都说不明白。马芹就把那夜里的事说给了乾隆,听得乾隆又紧紧地攥住了马芹的手,嘴里又连连地说着:苦了你了、苦了你了……!

都一个多时辰了,外面的嘉庆又坐不住了,想让马芹走,可他不敢进门。和珅看得明白,更想听听说些什么,便借口说,我进去。 可他一进屋,乾隆就看见了,便对着他说:“出去!”和珅只得悻悻地退了出来。

乾隆便又拉着马芹的手,问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马芹便告诉他说:她那个男人走了两年多了,两个儿子都娶了亲,两个女儿也都嫁了人家,还有两个孙子三个孙女,仨外甥,俩外甥女,日子过得都挺好,儿孙们也都对她好,现在大儿子和她住在一起,她还告诉乾隆,她已经当了太婆,有两个重孙女了,乾隆听了很高兴很欣慰。

又过去半个多时辰了,屋外的人又都站不住坐不住了,担心乾隆的病体撑不住。可是嘉庆不敢进屋,和珅也不敢进屋,芳太嫔看了看,大着胆子站起来进了屋子,进来后对着马芹的耳朵说了几句,还好,这次乾隆没生气。马芹听明白了,回过眼神看了看乾隆,忍着哭声说:“四爷,好好养病,养好了再去我那里喝茶,我刚从产地进来了几桶龙井,拉来了几车运河水。”乾隆带着笑点了头。马芹抽出手,出了屋子,一出屋子便压抑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和珅紧紧地跟着,还以送她回去为由,“盘问”了老太太一路,也没听到自己想要的。因为老太太已经察觉到,这位大人在套她的话,再说和珅想要听的,她也不知道,话也说不到一块儿。越是这样,和珅越觉越得是真的。甚至想到,太上皇这次叫老太太进宫,是在宾天前告诉她儿子在哪里,让她看一看,让她接人就是个证明。还有,他虽然没听清楚太上皇对她说了什么,但老太太的哭声告诉了他,几十年才看见了他这个儿子,能不哭吗!

求证自己是个“野种”和珅并不觉得丢面,因为他知道皇阿玛就是雍正爷与宫外女人生的,不一样当皇上吗!一样被三呼万岁吗!可是他还没有得到确认。没确认他也觉得自己是皇子,因为除了前边他想过的那些,他还想到,皇阿玛是有意隐瞒他的身世,因为颙琰对他一直不满,皇阿玛是担心说出实情,兄弟相残!毕竟皇权在颙琰的手里。甚至还想到,这些年对他那么宽容,就是在钱财上给他补偿。和珅认定了自己就是皇子。

嘉庆看到老太太出来,老太太嘴闭得紧紧的,泪哗哗的流,一出了门就放了声。嘉庆一直看着她,什么都没说,管她“真姨”还是“乱姨”呢,离开就完了。嘉庆也听人说过,皇阿玛在外边宠了不少女人,宠完就忘下了。可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没忘下,还接进宫来,见面后还说得唏嘘伤感,情同海深,还不许别人进屋子!按皇阿玛的性情,不会是这个样子?嘉庆皱着眉头想不明白。这时,旁边的皇后扭过头后对着他耳朵说:“皇上,和大人跟老太太长得像母子!”“喔?”嘉庆听了一怔,还差点给了皇后一句:你不会说朕也像吧?嘉庆的长相不随额娘,随乾隆。可嘉庆再回想一下老太太的长相与和珅的长相,还真像母子,便更吃惊了!他还曾听人说到过,和珅长相上有点随额娘,皇阿玛才宠信他。嘉庆再想想和珅接老太太送老太太的殷勤劲儿,还有皇阿玛让和珅去接,一下子对上号了,更是大吃了一惊!他甚至也想到:皇阿玛要公布和珅的“皇子身份!”这是他最担心的。此时此刻,嘉庆心里,悲、愤、怒、气、恨、惧,全有!他决定了,密查此事。

因为皇阿玛跟老太太说了那么长时间,嘉庆便觉得,这是病情好转,暂无大碍了,他的心里却更不是滋味!为什么,担心接下来皇阿玛把事情公布出来,那样麻烦就大了!

正在他满脑子水火俱下的时候,刚进屋的芳太嫔又出来了,叫嘉庆和和珅进屋。嘉庆一愣,因为他立刻想到,皇阿玛要公开“真相”了!此时和珅去送老太太没在,嘉庆只得自己进了屋子。方太嫔也跟着进来了,告诉乾隆,和珅送人去了。乾隆也没说什么,还让她出去。待方太嫔出了屋子,乾隆就从枕边拿出了两个御袋,看了看把一个递给了嘉庆,又用虚弱的声音说,里头的东西等办完他的后事再看。说完一抬手,叫他也出去。嘉庆看了看袋子,也摸到了,里边装着字绢了,猜测是遗言。他也看到了皇阿玛枕边还有一个,也明白是给和珅的,心里的水火更是冰熔,什么没说,回身出了屋子,并随手把那个御袋交给太监拿进了御批房。

和珅回来后也拿到了乾隆给的御袋,并告他什么时间看,和珅赶紧揣进怀里。他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满脸泛着红光,嘉庆自然是越发愤怒、生气。

该做的做了,乾隆又昏迷了,昏迷后再也没喊那个“马”字,人也没有再清醒过来,一过夜就宾天了。

皇阿玛头脚一咽气,嘉庆后脚就把和珅抓了,关押了起来。

被关进屋子里的和珅大喊大叫,但没有人理他,喊叫的累了,才安静下来。静了会儿,便忽然想到“兄弟相残”这句话,人世间兄弟相残的不在少数。为了皇位,皇家兄弟相残更是不计其数。这是颙琰知道了实情,要杀了他这个皇兄。胜者王败者鬼,其实他要当了皇帝,颙琰也好不哪去,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得这样……

和珅想到死,他不想死,不想死也得死,他怕死,怕死也得死,心里便生出了悲和愤!忽然,他想起来了,皇阿玛宾天前给他留了御袋,他摸出来了,里边装着遗旨,让他遇到情急之事打开看,还有比被杀急得吗!皇阿玛是明白人,一定是保护他的。御袋就在身上装着,赶紧把谕旨掏了出来。可展开一看,两眼就直了,只有三个字——留全尸!

回了神儿后,他全明白了,自己不是皇子,是“棋子”乾隆的棋子。他知道,必死无疑!既死,全尸不全尸一个样。留全尸,那是你乾隆的面子,我干嘛还给你留这个的面子!于是他苦苦一笑,扯碎了那张纸条,随手抛到了身后。他觉得嘉庆对他的妒和恨,会把他碎尸不可,乾隆也是想到这点,才给他留了纸条。 和珅不再怕死了,静静地坐着、等着。

只过了一个时辰,嘉庆的随身侍从开门进来了,送来了一条白绫,并宣布了皇上口谕:“留全尸”

看到白绫听了口谕,和珅又明白了,原来乾隆嘉庆父子是相通的,这些年演了一场大戏,只是自己浑的没有看出来,死也不屈!

可是他不接受这么死,不给乾隆留这个面子,让把他押缚刑台斩首。侍从是奉旨而来,会听他的吗。见他拒不领旨,就抓住他,白绫绕住他的脖颈,在他的喊叫挣扎中,给两个侍从用力勒死了。

其实,和珅想的“父子相通”并不全对,处死他相通,而怎么处死未相通,留全尸只是个巧合。乾隆留给和珅遗旨,是知道儿子嘉庆怼他恨之入骨,会把他碎尸,他不愿让跟着他多年的臣子死得血淋淋的,是让他在刀刑前给行刑人看的,也是给儿子嘉庆看的。嘉庆的“留全尸”,是不愿宫里有血腥气,再说还是御葬期间。

和珅死了后,嘉庆派查老太太的人也回来了,因为验了他们的血样,各走其道,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嘉庆并没有内疚,因为除了杀人,他还查抄了一大笔资财,他有钱用了,日子好过了。

御葬完皇阿玛,回到御批房,嘉庆才又看到皇阿玛给他留的那个御袋,这才打开,还带着几分杀和珅的得意。而他只看了两眼,得意便没有了,眼睛还睁大了!原来皇阿玛让和珅贪让和珅骄,是有意而为,都是为了他。因为他的身上,鱼性多,龙性少。没有龙性难压群鱼。皇阿玛是用和珅激出他的龙性,管住群鱼,保住大清江山;还有,让和珅贪,是为他留笔银子。因为乾隆晚年,御库很空虚,儿子独立当朝没钱难成事。原来一切都是为了他,嘉庆手捧皇阿玛遗言,愧泪涌流……

再说马芹,她刚回到茶馆,宫里跟着又来人了,给送来了一副玉镯,还有两副龙纹金锁挂件。并说,太上皇口谕,玉镯是赐给老夫人的, 金锁挂件是给你曾孙女玩的,让你们新春快乐。

乾隆驾崩后模样挺安详,享年89 岁,那年马芹70岁。

那副玉镯马芹一直珍藏着,不给任何人看,去世的时候,儿子们给她戴在了腕子上。

还有,自从乾隆在大吉茶馆里见到了马芹,每次来饮茶回去后,都会默咏几句:

观市街上走,不意见婀娜。本为阴阳隔,难道撞鬼婆?既是旧相宜,是鬼又如何。茶蕴透老味,非鬼真婀娜。日光似流火,月色如箭梭。昔日花中蕊,今时子牵罗。喜悲一心聚,无须言语说。

宫国百事如藤萝,捆得朕身生炭火。闭目垂手闷头坐,忽闻茶香鼻前过。晓得此香何处有,寻味移步到小客。虽然玉容成旧影,尚有茶汤释心火。

你也知我也知,我也看你也看,昔日之言听不见。我有意你有意,你有愿我有愿,可叹苍天挖沟堑。

鬓角挂白露,额头写月轮。唯有一双目,还存当年魂。

……

这正是:

三宫六院幸难尽,一朝墙外宠伊人。不想堤垸多荆棘,扯得黄袍血漓漓。哪有老虎被鼠欺,巨掌一拍鼠成泥。虽是红柳去得急,茶水里头情依汨。

(全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