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锦衣之下(任嘉伦、谭松韵主演) > 第89章 故往(3)

锦衣之下(任嘉伦、谭松韵主演) 第89章 故往(3)

作者:蓝色狮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3:24:24

第89章 故往(3)

第89章 故往(3)

王崇古拍拍他肩头:“平日而论,这些日子他在营里头,吃住也没听他抱怨过一句,也没端什么架子,算是够好伺候的了。你别整日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行了,我心里有数。”俞大猷叹了口气:“他若此计能成功,我把他当菩萨供着都没问题,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

王崇古大笑出声。

入夜,有人影来到陆绎窗前,轻叩了几下窗棂,片刻后从窗缝推进来一份薄薄的信。

岑福正欲追出去,却被陆绎阻止。

陆绎接了信,隔着窗轻声道:“你没伤吧?”

外间已是寂静无声,待他推开窗子,可见月色之中,远处一领蓝衫蹁跹而去。

“大公子,他是谁?”岑福奇道。

陆绎微微一笑:“一位朋友。”

这本是陆绎想自己冒险潜入岑港,却不知怎得让蓝道行看穿了心意,三日前他在窗口留下让陆绎等他自岑港归来的讯息,直至今日方回。

他如何孤身潜入,陆绎不得而知;他经历了何种艰险,陆绎也不得而知,只知晓他绘制了岑港内部并倭寇机关的详尽图纸,

一灯如豆,图纸在桌上展开,依山而建的一处处栅栏,藏在暗处的各种火器,每一处位置都标注出了详细的火器种类和射程。这些火器的位置堪称恶毒,足以让明军在岑港前铺陈下层层叠叠的尸首……

陆绎看了一夜,也想了一夜,得出一个十分残忍的结论——即便明军突发强攻,岑港也仍旧攻不下来。

天色微明,他将图纸揣入怀中,缓步向大帐行去。

距离大帐还有数十步远时,便见大帐帐帘被掀开,俞大猷自内出来。因担忧战事,休整这数日来,俞大猷心里是没着没落的,往往整日整夜待在大帐中研究作战方案。此刻他满面疲倦,双手猛搓了一番面皮,抬眼时正看见陆绎。

陆绎远远一拱手。

俞大猷行过来,眉头深皱,欲言又止。

“将军?”陆绎试探问道。

俞大猷终于还是问道:“到今日为止,已经休整足足九日,我看时候差不多了。”

“将军莫急,我正是想与将军商量此事。”

陆绎打了个请的手势,俞大猷复随他回到大帐内,他掏出怀中图纸,递给俞大猷。

俞大猷盯着图纸看了许久,眉头越拧越紧,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该问什么:“这图纸你从何处得来?”

“是我的一位挚友,知我为岑港之战烦难,他替我冒险潜入岑港,绘了这张图给我。”

俞大猷也知晓潜入岑港是何等凶险之事:“替我向你朋友说一句,我俞大猷欠他一份人情……图上所标注,你能确定准确无误?”

陆绎道:“我相信他。”

俞大猷陷入一阵沉默,长久地看着那张图纸,以他多年征战的经验,他清楚地看出,一旦明军猛然发动强攻,还是会在火器之下死伤无数,攻下岑港仍然无望。

“……你也看过这图,应该知晓这仗打不赢。”他看向陆绎。

陆绎点头:“我来找将军,就是想与将军商议此事……我想过,要让明军顺利攻山,除非能够做到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俞大猷一怔。

“可派数十人潜入岑港,挑起岑港内部大乱,再以烟火为号,与进攻的明军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岑港!”陆绎沉声道。

“数十人?”俞大猷摇头,“想要潜入岑港,除非是轻功绝顶的高手才能避开倭贼耳目,翻山越岭而入,军中虽有武艺高强之人,但轻功绝佳者甚少,一靠近就会被倭贼发觉。”

“不必翻山越岭,只要找善潜水者即可。”陆绎向他解释道,“我查看过岑港的港口,停着数艘战船,战船上时常有倭贼出没,这个港口与岑港内部必定有通道相连,我们可以由此入内。”

“经由水路上岸,然后再找通道?”俞大猷仍是摇头,“数十人目标太大,很容易就会被发现,到时候倭贼将通道关闭,这数十人岂不是明晃晃的靶子,白白送死。”

“这层我也想过,大福船的喷筒射程可达数十丈,可以用它攻击停在港内的倭船,船一着火,倭贼必定会弃船逃入岑港,到了那时,就可以趁乱混入岑港内。”陆绎早已将此事仔细考虑过。

俞大猷在心中反复推敲这个战术,虽不能说无懈可击,但确实目前唯一的法子。

“只是这数十人深入岑港,太过凶险,恐怕能够全身而退不多。”他轻叹口气,如何选出个带队之人,也是问题。

陆绎此时起身,正色道:“言渊不才,学过拳脚功夫,水性尚可,请将军准许我带人潜入岑港。”

“你!”

俞大猷吃惊道,随即便是连连摇头。

“不行,绝对不行!……我岂能让你去涉险。”

“将军是觉得言渊功夫太差,没这个资格?”陆绎挑眉。

“不是……”

陆绎打断俞大猷,干脆利落道:“将军,既然你我都是习武之人,那不妨校场上见真章,我若胜过你,你就让我带人潜入岑港,如何?”

俞大猷师从李良钦学习剑术,武艺高超,连嵩山少林寺的武僧都败在他的手下,当下见陆绎竟然要和自己比试,不由暗叹这年轻人着实不知高低。

“你当真要和我比试?”他问道。

“真是。”

“也好!”俞大猷应承下来,“你若胜了我,便如你方才所言;但你若输了,就须听我安排,不得有异议。”

“一言为定!”

陆绎微笑。

连日休整,官兵也都闲来无事,听闻校场将军与那位锦衣卫比试功夫,顿时奔走相告,不消一顿饭功夫,把偌大个校场围得水泄不通,连腿脚不利索的官兵都拄着拐赶来瞧热闹。

岑福好不容易挤到里层,被挤出一身汗来,心情忐忑不安。自昨夜收到那张图纸起,陆绎就没怎么和他说过话,他只知晓大公子在灯前坐了一夜,却猜不透大公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眼下更不知晓大公子为何会突然和俞将军比武。

大概是看陆绎年纪轻轻,又是京城公子,即便自幼习武,只怕功夫也有限。俞大猷连衣袍都未换,颇随意地往兵器架旁一站,示意陆绎先行挑选兵器。

“我知晓将军擅长荆楚长剑,但真正精通的却是棍法。”陆绎微微一笑,伸手取过一根长棍,“还请将军多多指教。”

“不敢当!”俞大猷也取过一棍。

王崇古也闻讯赶来,挤进人圈,皱眉看着场内,只道是俞大猷性格耿直与陆绎闹出不快,弄得要上校场较量。

两人各持一棒,相距一丈,脚下微错。

俞大猷心中暗忖:他毕竟是陆炳之子,虽是要胜他,也须让他面上好看才是,就与他多过几招,算是点拨他端正。

当下也不使个门户,棍棒在手中耍了个花式,便朝陆绎侵去,直破大门打他的棍。

陆绎错身而退,倚他棍尾,直剃而下打他的手。

俞大猷翻身跃起,陆绎使了个喜鹊过枝,趁棍而上,棍身如影随形,无论俞大猷如何腾挪跳跃,始终摆脱不掉。

本只是想与他略过几招,倒未曾料他的功夫远远超出自己的估计,尤其陆绎轻功甚好,长棍在他手中愈发变得轻巧灵动,随心而走。俞大猷甩不开他,索性以进为退,使出马前斩草,连进三步,逼开陆绎。

两人这几下过招,王崇古已看出俞大猷棍势和缓,有歉让之意,显然并非因争执而比武,便稍稍放下心来。

周遭官兵吼吼叫嚷,为自家将军助威打气,声势浩大。岑福甚是不满,无奈孤掌难鸣,便是扯破喉咙也压不过众官兵的声响,面皮绷得紧紧的,盯着校场之上。

俞大猷望向陆绎,笑道:“功夫不错,再来!”

话音刚落,他旋手进五步,以腰力挑打,使出滴水献花,棍尾上挑,直打陆绎前胸的神封穴。陆绎以棍相揭,反而借他上挑之力,翻身腾挪,身轻如燕,自他头顶跃过,手中长棍走马回头,打向俞大猷脊背的风府要穴。

听背后风声,俞大猷侧身让过长棍,心下暗暗替他叫了声好,不禁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当心了!”他喝道。

长棍拖地,如蛇般蜿蜒前行,绵绵不绝,向陆绎下盘快速攻来。陆绎连退数步,将棍变流水打他棍,两棍相击,因力道生猛,发出金石之音,连打连揭,一时难解难分……

众官兵在旁大声助威,此时岑福也再忍耐不住,纵然喊不过他们,也纵身长啸为自家大公子助威。

接连数招之后,俞大猷横棍扫过,棍端划向陆绎胸前,堪堪划过,衣袍内有一物件被棍挑出,飞至空中……

陆绎原是要持棍格开,见那物飞出,顾不得多想,探身伸手去捞;俞大猷也未想到他竟不挡不避,待要收棍,已然来不及,长棍重重击在陆绎左腿。

腿上吃痛,陆绎单膝跪下,手上却已稳稳握住那物件,抬首笑道:“将军好棍法,是我输了。”

俞大猷却不以为然,伸手搀扶起陆绎:“若非你分心,我断然还无法取胜……说句老实话,以你这般年纪,在武学上便有此造诣,是我败了才对。”

“将军过奖,言渊实不敢当,今日切磋,将军果然棍法如神。”陆绎朗声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将军曾说,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你竟然看过《剑经》?!”

这着实出乎俞大猷的意料,方才陆绎所言,正是他所著《剑经》中的话。

陆绎笑道:“家父对此书赞赏有加,还特地抄写给我,要我用心读。”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饶得是俞大猷,饶得他明明知晓陆绎所言很可能是客套话,但听到陆炳这等高手也对《剑经》赞赏有加,着实令他心中欢喜不已。

自至舟山以来,俞大猷还未曾这般心情畅快过,当下挥手让众官兵散去,携了陆绎的手,又唤上王崇古,一起回到大帐中。

一进大帐,他便从腰间取了碎银,连声命祥子置办些酒菜来。

看见俞大猷难得有如此心情,王崇古也甚是欢喜,唤住祥子,笑道:“我原本存了一坛子酒,预备着攻下岑港后庆功时喝,现下将军心情好,你就去将我那坛酒取来。”

闻言,俞大猷笑道:“想不到你居然还私藏好酒,怎得,今日舍得拿出来了。”

“陆佥事您可能不知晓,他那条棍子连北少林的和尚都服气,”王崇古朝陆绎笑道,“今日能见将军肯在校场上低头,我自然要庆贺庆贺。”

“言渊也是从《剑经》中受益良多,才能勉强与将军对阵。”

“方才那一棍,可受伤了?”俞大猷问道。

陆绎摆手道:“不碍事,将军棍下留情,未尽全力,我怎会受伤。”

一时祥子将酒菜置办来,军中连像样的杯器都寻不到,酒以碗盛,三人吃着酒菜,畅聊起来。

“不知今日你连比武都顾不得,伸手去捞的是何物?看得这般要紧?”俞大猷好奇道。

陆绎自怀中掏出了姻缘石,放在掌中给他瞧。

“这是何物?”俞大猷皱眉道,“……我看就是块石头!”

王崇古也凑过来端详,猜测道:“莫非是名贵的玉石?生怕摔碎了吧。”

陆绎笑道:“不是什么名贵玉石,是一位朋友所送的姻缘石,听说灵验,我便带着。”

王崇古听得一楞:“以陆佥事的人品相貌,还有家世,何愁姻缘二字,愁得该是桃花太多才是。”

“大丈夫何患无妻!”俞大猷也不懂陆绎为何将此物看得这般要紧,“这若是在战场上,为了个物件,连命都丢了可不值。”

陆绎并不想多加解释,微微一笑,复将姻缘石收起,岔开话题道:“我记得将军是福建晋江人氏,不知这身好武艺师从何处?”

“我师从李良钦,”久未饮酒,俞大猷被王崇古的好酒钩起了酒虫,又自斟了一碗,边饮边叹道,“想当年在师父门下,除了练功,便是与师弟一块儿上山掏鸟下河摸鱼,真是畅快得很。”

“将军还有师弟?”

“我师父与旁人不同,不似别人收十几个或是数十个徒弟,他只收了我和我师弟两人,悉心教导。想来我们俩也是没出息,没给他老人家脸上添光。”饮了酒,俞大猷的话也密了许多,叹了又叹。

陆绎望了眼王崇古,后者耸耸肩,显然已经看惯俞大猷喝酒后的模样。

“您师弟现在何处?”陆绎顺着他的话问。

“不知晓……”俞大猷似乎想起什么,复把陆绎的肩膀拍了又拍,“大丈夫何患无妻,怎么着都能娶着婆娘,女人这种事,千万别钻了牛角尖。我师弟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