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锦衣之下(任嘉伦、谭松韵主演) > 第56章 提防(1)

锦衣之下(任嘉伦、谭松韵主演) 第56章 提防(1)

作者:蓝色狮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3:24:24

第56章 提防(1)

第56章 提防(1)

次日清早,今夏醒时药劲已过,两人预备下船回城。侍女说主人尚在歇息,无法送客,已备下小船送他二人离开。

小船晃晃荡荡地离开楼船,没有再生其他枝节,今夏坐在船舱内,在心中暗暗舒了口气。陆绎颇自然地往她身上一靠,头就搁在她肩膀上。今夏楞了楞,想起他还在发烧,忍不住用手探了探他额头,还是热热的,果然尚在发烧中。

烧了一夜,想来他定是难受得紧。

她身子不敢动,伸长了手将船舱的帘子放下来,挡住湖面上的风。

小船沿着水道进了城,在距离官驿最近的渡口靠了岸。下船后,今夏先按方子抓了药,才回官驿,赶忙去煎药。

此时,一只白鸽在陆绎窗边来回踱步,咕咕咕,咕咕咕,似乎已经等了好一阵子。

陆绎抱起它,照例解下小竹筒,然后将鸽子放入竹笼中喂些清水和小米,最后才取出竹筒内的纸条。

认出上面的字迹之时,他就颦起眉头,这是爹爹的字。

陆炳亲自写信给他,而非吩咐他人,说明此事相当要紧。

再往下看去:浙江巡抚兼直浙总督胡宗宪因反复上书请求不要杀掉汪直(倭寇头领),而被弹劾收受贿赂,包庇放纵倭寇。圣上不悦,密令彻查此事。此事稍有差池,胡宗宪撤职入狱,两浙必定大乱。陆炳要他尽快将扬州事宜结案,前往浙江全权负责彻查此案。

爹爹虽未明说,但身为人子,字中涵义陆绎岂能不懂。

好在扬州此案已近尾声,陆绎深吸口气,再次看向纸条上胡宗宪三个字——

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大明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人。进士出身,先任益都知县、余姚知县,后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整军纪,固边防。而后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临行前立下誓言:“我这次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在赵文华的大力推荐下,擢升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又加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可以调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

今夏端着汤药进来时,正好看见陆绎将纸条放在烛火之上烧掉。

“大人,喝药吧。”她把药放到桌上。

陆绎端起碗来,略吹了吹,便一气把汤药饮尽。她留意到他的眉头始终皱着,估摸着那张纸条里不是什么好消息,又或许是因为药太苦的缘故。

“对了……”放下药碗之后,他还在思量着什么,然后转头吩咐她,“阿锐并不知道我们已经察觉,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你千万不要在他面前露出马脚,一切要和平常一样。”

今夏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可惜他这个人惜字如金,要从他口中套出些什么来,并不容易。”

“打蛇打七寸,找到他的要害,就好办了。”陆绎淡淡道。

“他的要害……”今夏回想起上次遇见倭寇之时,阿锐扑倒上官曦,自己却身中暗器,“他把上官姐姐看得很要紧,倒不似作假。”

“是否作假,一试便知。”

今夏想起一事,从怀中掏出小瓷罐:“这是沈夫人留给我的,说是可以治疗倭寇的暗器之毒。你下次见到上官姐姐,不妨送给她几粒。”

“你为何不自己给她?”陆绎问道。

今夏沮丧道:“因为翟姑娘的事情,她以为我骗了她,只怕是不会再信我。你这等身份,自然是不会骗她的。”

“那倒未必,骗不骗人,和身份其实没什么关系。”

陆绎笑道,竟然开始宽衣解带,今夏愣愣盯着他。

“楞着干什么,替我从衣箱里拿件衣衫出来……”他边脱边低头嗅了嗅,皱眉道,“全是酒味,难怪我觉得头晕沉沉的。”

“你头晕沉沉是因为你在发烧。”

今夏到衣箱里去翻他的衣袍,一转头,看见陆绎,见他连贴身衣衫都脱了下来,脸唰得一下全红了。

衣袍飞过来,兜头兜脑地盖住陆绎,她则赶紧背过身去。陆绎将衣袍取下来,笑着摇摇头,边穿衣衫边叹道:“我疗伤的时候,你又不是没见过。”

今夏咕哝着:“当时情形危急,怎么能一样,你可不能养成这种习惯……”她话还未说完,就听见陆绎哎呦唤了一声,急忙转过身去。

他只穿起一边衣袖,大概是牵动了背部的伤口,皱着眉头无奈地看着她。

今夏赶忙过去帮着他将衣袍穿好。

“不能养成什么习惯?”他索性站着不动,看着她的手环绕过腰间替他系丝绦,唇角微微上扬。

今夏站在他身后细心地给丝绦打结:“就是、就是不能在我面前更衣。”

陆绎转身望了她一眼,不在意道:“你习惯就好,迟早得习惯的。”

今夏尚未想明白什么叫做“迟早得习惯”,就见他理了理衣袖朝外行去,急忙道:“大人,你还在发烧,你不歇歇么?”

“不。”

“我可以一起去。”她跟上去。

陆绎停下脚步:“不,你有件更要紧的事情……把这些衣衫洗了,上面的酒味一丁点儿都不能留下。”

“……”今夏难以置信,“我好歹也是六扇门的捕快……”

“所以我才把这件要紧事交给你。”他叮嘱道,“记得手劲儿轻点,别搓破了。”忍住不去揉她的脸,他转身快步出了门。

不愿今夏跟着自己,故意让她留在官驿中,因为陆绎想去见的人是阿锐。

以阿锐的性格,被任何人看破身份,他都会起杀念。今夏那三脚猫的功夫,压根不是他的对手,陆绎并不希望她去涉险。

今日天气晴好,乌安帮的渡头上船工们来来往往,搬货的,运补给的……陆绎扫了眼,大概能判断出上官曦在何处。

他想见的人是阿锐。

但他要找的人却是上官曦。

看见陆绎来到此地,上官曦眼中有一闪而过的诧异:在她与陆绎的私下交易中,见面一向都事先约定,而非这样突然闯来。

“陆大人,来此有何见教?”她探询的目光下,隐藏着警惕之意。

陆绎微微一笑,先淡淡扫了眼旁边的阿锐,才道:“没甚要紧事,只是来江南多日,案子一直不得头绪,心中烦闷。想着上官堂主是扬州人,不知今日可得空闲,带我领略一番扬州风光?”

他竟是来邀她游山玩水,上官曦不明白他葫芦里究竟卖着什么药,一时又不好推辞,思量片刻,含笑点了点头:“我近日杂事缠身,也正巧想出去走一走。只是我人笨口拙,不是个好向导,大人莫要嫌弃才是。”

“有上官堂主相陪,胜却良景无数,怎么还会嫌弃呢。”陆绎笑道。

阿锐面沉如水,一直静静站在一旁,见上官曦备马,他便也跟了过来。

“怎得,这位小兄弟是觉得上官堂主与我在一起不安全?”陆绎故意问上官曦。

上官曦回望了阿锐一眼,迟疑片刻,吩咐道:“你不必跟着,就在堂里候着吧。”

阿锐虽心中不悦,却不敢违逆,拱手退下。

前日在上千官兵围剿下,深入内地的四十余名倭寇已被尽数剿灭,此时的扬州城郊不再人心惶惶,春日暖暖,路上行人也比以往多了许多。

城郊西平山下,陆绎与上官曦信马由缰,听着山上传来的钟声,这钟声是为了被倭寇所杀的僧人而撞。

“你帮里受伤的弟兄情况如何?”他问道。

上官曦摇摇头:“不太好。”

陆绎自怀中掏出小瓷瓶递过去:“不妨试试这药,据说对东洋人的奇毒甚是有效。”

上官曦接过,问道:“大人寻我出来,就是为了此事?”

陆绎笑了,反问道:“怎得,与我单独出游,我一定是别有居心?”

“大人这是哪里话……”

“哈哈哈,玩笑话,莫往心里去。”陆绎笑道,“对了,说起来,今日那位小兄弟对你甚是忠心耿耿,他是打小跟着你的?”

“你是说阿锐,”上官曦摇摇头,“他是三年前我在董家水寨遇见的,正好救了他回来,他就留在帮里了。大概是觉得我有恩于他,所以……他虽年轻,但做事不毛糙。”她耸耸肩,阿锐平常话不多,说实话他心里真正在想什么她也不懂,只是觉得他做事十分稳妥,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十分倚重他。

陆绎点点头,叹道:“挺好,挺老实的,看着和少帮主差不多一般大,性子倒是千差万别。”

想到谢霄,上官曦心中百味杂陈,苦笑道:“谢霄他……此番大人肯网开一面,上官实在是感激不尽,否则以他的性子,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事儿来呢。”

“小事而已。”

陆绎以手搭凉棚,佯作遮日头,望了望远处野柳树林,可见有一人影隐在其间。他微微一笑:果然跟来了,看来他心里当真是十分紧张上官曦。

两人缓步上山,庙本就不大,无甚香火,仅剩的几个和尚跪在佛前念经超度亡魂。陆绎在佛前拜了几拜,然后行至募捐箱前,自怀中取了张银票,看也不看数额,便放了进去。

上官曦微微有些诧异,在她想来,陆绎这等高官之子,看尽官场倾轧,多半心无鬼神,便是礼佛也不过是应景而已。但今日看来,陆绎神情虔诚,浑然不似作假。

“大人,心中可是有所求之事?”她问道。

陆绎微微一笑,并不作答,绕大殿信步而行,停在地藏王菩萨面前——巨大的钟下,一尊小小的菩萨像静静而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他在蒲团前跪下,又拜了几拜。

上官曦在旁看着,心中愈发不解。

陆绎起身,朝她笑道:“上官堂主,不常到此处来吧?”

上官曦点头道:“平日礼佛,都陪着老帮主喜去大明寺,这里确实不常来,那边的香火也比这边旺。”

“庙再小,供得也是真佛。”陆绎说着,眼角瞥见一人影自外头闪过,遂朝她道,“走了一路,有点渴,我去后头看看可否有水井,你稍候片刻。”

上官曦未及点头,便见他径自大步行出去,秀眉微颦,总觉得此行陆绎甚是古怪,但究竟何处不对劲却又说不清楚。

一拐过墙角,陆绎便飞掠而出,几下腾挪,在寺庙后院截住了来不及走脱的阿锐。

阿锐立在一株银杏树下,面沉如水,死死地盯着他,风过叶动,连带着他脸上也是阴晴不定。

陆绎却压根不与他说话,面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容,慢条斯理地行到井边,自顾自打了一桶井水上来,掬水洗了洗,便转身走了,浑似没看见他一般。

阿锐有点愣住,不明白陆绎究竟何意,直至陆绎离开,他看到井沿上有一小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行过去近看,他的身子瞬间被定住,井沿上端端正正摆着是一枚薄薄的叶状金饰。

他认得,那是翟兰叶的。

回到大堂,陆绎心情甚是愉悦,朝上官曦道:“时候不早了,大概上官堂主还有许多帮务需要处理,可别为了我耽误了,回城吧。”

上官曦虽是一头雾水,但也暗自庆幸不用再陪着他瞎转悠,遂下山回城。

天下掉馅饼这种事情,今夏向来是不太敢去想的,她向来觉得,天下只要不下刀子,就已经是老天眷顾。

所以她洗完陆绎的衣衫,被刘相左差遣往衙门时,脑子并未想太多。

扬州衙门的人告诉她,近日在户籍调查中,发现有一无名氏在城北租了一间闲置半年的空房,据相貌描述与周显已很是相像。介于此案由六扇门负责,所以把空房地址给她,让她去查找线索。

于是今夏去了。

一间平常无奇的民房,她走进小院,空荡荡的;走进堂屋,空荡荡的;再走进里屋,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架子床,床幔低垂。

此前办案无数,掀开床幔的时候,今夏已经做好看见尸首的准备,可惜没有尸首,而是八口檀木箱子。

箱子上不仅有锁,还有官府的封条。

隐隐意识到了什么,今夏揭开封条,用随身的小三件儿开了锁,掀开箱盖——满目白银,一锭一锭,密密挤挤地挨着,她取一锭出去,看银锭底部,铸造纹样清晰在目,正是丢失那批修河款。

来到扬州数十日,始终没有半点线索,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夏深吸口气,缓缓盖上箱盖,开始环顾这屋子。

不留心便罢了,留心之后,她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她照原样归置好箱子和床幔,默默退了出去,在扬州城的街道上似漫无目的地逛了逛,最后回到官驿。

陆绎刚回到官驿,便看见今夏抱膝坐在石阶上面带忧色怔怔出神,对自己的脚步声充耳不闻。

“洗几件衣衫而已,不用这么委屈吧?”他笑问道。

听见他的声音,今夏才猛然回过神来,自石阶上跳起来,急道:“大人,你回来了!我有事……。”

“说吧。”

“这里……”虽已在陆绎的小院之中,今夏还是觉得不妥,“进屋说。”

陆绎倒无芥蒂,便随着她进屋内,看着她紧张地关门关窗,不由觉得好笑。

今夏仰头看梁上,低头又去检查床底,确认四下无人,却仍是忐忑不安:“这样说话,会不会被人听了去?”

陆绎想了片刻,指了指自己的床,诚恳道:“可以钻被子里说。”

今夏望了眼床,默了默,拖了他在桌边坐下,附到他耳边如此如此这般说了一通。

“银子找着了,好事呀。”陆绎不惊不乍,十分平静。

今夏疑惑地端详他神情,片刻之后,复附到他耳边,如此如此这般又说一通。

“嗯,箱子锁得好好的,封条也在。”陆绎边听她说,边点着头,“屋子被人打扫过,不超过一日光景……”

“嘘……”

今夏紧皱眉头看着他,下定决心般,附到在他耳边把最后一句话说了出来。

她以为陆绎会吃惊,至少应该微微惊诧,但他却异常平静。

“我早就知道了。”他的声音很轻柔。

“你知道!”今夏不解,眉间颦起,仔细思量着,“我知道此事与严世蕃有关,也许是他派人将银子藏起来,但我没想到这些银子压根就在钱库之中,这银子根本没丢!你知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扬州知府到管银库的吏司,再到扬州衙门、提刑按察使司……”陆绎顿了下,依旧很平静,“他们都知道银子没丢。”

“这是他们联手做的这个局。”

今夏胸膛起伏不定,愤慨不已。她知道严嵩权倾朝野,但时至当下,她才清清楚楚地体验到权倾朝野四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今日,银子为何突然冒出来了?

她低头看向陆绎,想起他在船上所说的话,骤然之间全明白了。

他说,那个人想把他踩在脚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