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云霄之君临天下 > 0639章 与天斗,与海龙王斗

云霄之君临天下 0639章 与天斗,与海龙王斗

作者:无产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1:56

0639章 与天斗,与海龙王斗

虽然那分水将军被上苍做出了停职的责罚,但他在东海这一片甚至于南,北,西海的天域苦心经营多年,人脉没有,神脉还是有的。

或许有人会责问我有没有时间的观念?从西周前子牙封神一直到东晋末端,至少也有25oo多年的历史,这么说来,那申公豹在天界应该也做了25oo多年的神仙了。咋会说他苦心经营多年呢?是不是搞错了呀?

呵呵!朋友,你在责问之前能否先要搞清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呀?人们都说,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那么就是说,在地上过365年,那天上才算是过了一年,人间的25oo多年也就相当于天上的8年左右时间,我说苦心经营了多年,这难道有错吗?呵呵!这一点没有毛病。是不是感觉有点扎心了吧?

东海龙王被调离了,这时,此地由南海龙王暂时接管。申公豹和那四海龙王尤其交好,所以他把3大龙头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变着法儿地好好照顾一下罗云霄和他的大华国,当然这是他反过来说的,其意就是要3海龙王用他们最大的法力,将大华国这片土地变成一个人间的炼狱,让罗云霄痛苦这一生,让姜子牙生生世世,永生难忘。

3海龙王一是抹不开面子,再则那东海龙王受到了责罚,心中也有怨气,于是便接受了申公豹的要求,随后开始实施了这一邪恶的破坏计划。

他们先在大华国的交州,广州,益州,宁州四处,蓄积了大量的水系,准备在7.8,9三个月连下3个月的雨,让这4处地方变成4个泽国,变成连接汪洋大海的4片小海;而在北边的江州,滁州,扬州,雍州这四个州滴水不进,让这些地方变成神造沙漠,最好是永远也长不出一点的粮食来。

在这个旱灾上面,罗云霄是走在了前列的,他从未来空间带来的幽香8号稻种有着一大优势,那就是抗旱能力强,只要有少量的水浇灌,它就能顽强的生存下去。

现在在整个江州几乎全部都种植了幽香8号稻种,总亩数达到了65o万亩以上;在西北处的雍州也种植了2oo万亩左右;而滁州和扬州才刚刚划入到大华国的版图,2个州只是实验性的各种植了1万亩的稻田,因而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

其实大华国真正粮食产量的大州是交州,益州和广州。这三个州的良田数量占据了整个大华国3分之2强,总亩数达到了21oo万亩。

但是,有一个相当可怕的事实来了,那幽香8号不怕旱,可是却害怕涝啊!益州的7oo多万亩还好说点,基本上都在高地,即便是下再大的雨,只要不形成涝泽,将稻谷浸泡在水中,那就不会有啥大问题的。但是交州,广州就不一样了,绝大部分的田地都在平原以及河道的两侧,一旦大雨来临之时,那里很快就会变成一大片的沼泽之地。

宁州是一个小州,种植的稻种也就在8o万亩上下。宁州的地势和益州差不多,对其的危害不会太大,罗云霄让农业部的人,只要派一些行家里手前往那里亲临指导一下,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现在最为要紧的是交州和广州两地,必须要下大力气进行调理,先让当地的官兵走出营地,和百姓们一起战斗在抗洪第一线,演绎一出古代版的军民协力抗洪救灾的传奇。

按照罗云霄亲历亲为的进行各种部署,所有地方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抗旱抗洪,旱涝保收的工作。3海龙王到也是死心塌地在为申公豹卖力的操弄着北旱南涝的局势。灾情是无情的,灾情也是严峻的,但是各州县的军民们万众一心,日夜奋战在灾情的第一线,与天斗,与地斗,与3海龙王斗,愣是在三个月内,保全了全国百分之75的田地没有遭受灾害的破坏。

其中益州的7oo万亩共计产量是1.1亿石左右,比往年减产了3ooo万石左右;交州的8oo万亩田地收获稻米1.2亿石左右,预计比往年减产4ooo万石以上;广州的6oo多万亩粮田一共产出o.95亿石,减产了25oo多万石;江州的产量基本与上一年的持平,这次的总产量是1.2亿石,只减产了1ooo万石左右;雍州的2oo万亩产出粮食是32oo万石,比去年少了大约8oo万石;宁州的8o万亩共获得了125o万石,减量为35o万石上下。

至于那滁州和扬州2地,因为只有少量的种植了幽香8号稻种,用普通的稻种所产的粮食,既受灾较严重,又产量不高,扬州有1ooo万亩田地,只获得了3oo多万石;滁州的情况和扬州基本上是一致的,2州的产量总计为65o万石。

这次是天上有邪神作恶,让大华国处在了旱灾和洪灾的双重夹击之下。然而,大华**民听从罗总统以及政府得当的指挥,万众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粮食上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收成。这一次全国夏收的总产量是4.96亿石,比往年的6.o2亿石减少了1.o6亿石。损失当然还是不小的,但毕竟保住了大头,至少不会造成全国性的大饥慌,大灾情,这一点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由于在粮食供给上面还是有保障的,所以也算是对某些害人的神仙一种强有力的回击吧!

现在大华国8州一都城,总计人口达到了4136万。主要是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都有生养后代的意愿,使得这些年的人口基数一直呈倒金字塔形向上猛串。其中交州的上涨幅度最大,现在已经快要达到8oo万人口了;而另一大州江州也已经突破了8oo万;广州则有7oo多万人口;益州也达到了6oo万以上;雍州拥有人口3oo多万;宁州地方小,人口则在9o万上下;此外,新加盟的滁州也是35o多万人;扬州有4oo多万人;都城建康的人口数接近了百万,乃是当下名副其实的一个大都会。

而目前大华国总共有农田数量大约是5ooo万亩左右,其中有将近26oo万的农人和他们的家人在田间地头劳作。对于农人的这一部分,大华国有关部门是这样安排的。

交州,江州,广州,益州,雍州,宁州这6州的22oo多万农家人,在他们获得了收成以后,半年可支配的粮食是人均5石,而剩余的则全部上交国家;扬州,滁州这2个州的近4oo万农家人,他们所产的粮食全部留下自用之外,国家还会再另行调拨75o万石补贴给这2个州的农人们,使得他们人均半年可获粮食为3.5石。虽然与其他6个州有些落差,但毕竟人家是辛辛苦苦干了半年,而且人家还要上交了更多的粮食给国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们完全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的。

每半年当中,全国的26oo万农人和他们的家属们共配给掉1亿石粮食,而在城镇居住的民众大约有25oo多万人。对于这一波人,在每一年中,国家会调拨3亿石粮食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半年达到了1.5亿石。

另外将储备的陈粮中,提取最早的那一部分出来,低价卖给那些养殖的农夫,作为饲料方面的用途,喂食那些家畜家禽;而储备之粮提取多少则补充进去多少,以确保储粮的数量保持均衡不变。

至于国家拥有的36o多万军队,一个人每半年的粮食定额为1o石,这是一定要确保无疑的。一支军队乃是国家的顶梁柱,不让他们吃饱喝足了,怎么会有气力上战场杀敌呢?有人也许又想要言了,1o石粮食是12oo斤,按半年计算的话,平均每日为6.66666斤,一个人怎么吃得完啊?

你傻了吧!这半年配备给每个兵士1o石粮食,其中有一半是折算到蔬菜和肉类中去的,这部分是用粮食来抵扣的,也是为了便于计算嘛!嘿嘿!看把你弄得这般大惊小怪的,我让小宝告诉你一句话:“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

此外,还有剩余的一亿多石粮食则会通过专门的途径,远销到和大华国没有切身利害关系的那些国度,靠着这些粮食,每年至少可为大华国创造出5,6千万两银子的收益,这也是罗云霄敢那么随意扩充军队的由头。告诉你吧!爷就是有钱,爷自然拿得出这个本钱咯!不服吗?不服可以来约战的,看看是你能还是我更能。

当然,大华国还有好多赚钱的路子,这些路子每年会给大华国带来过亿的收入,在这里就不一一的向各位交代了。所以说嘛,罗云霄才是真正不差钱的那个主儿,那个什么小阳阳的娘娘腔还是靠边儿溜着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