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云霄之君临天下 > 0558章 大华国的出口渠道

云霄之君临天下 0558章 大华国的出口渠道

作者:无产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1:56

0558章 大华国的出口渠道

这次是天有人作恶,让大华国处在了旱灾和洪灾的双重夹击之下。然而,大华**民听从罗总统以及政府得当的指挥,万众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粮食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收成。这一次全国夏收的总产量是4.96亿石,往年的6.02亿石减少了1.06亿石。损失当然还是不小的,但毕竟保住了大头,至少不会造成全国性的恐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粮食供给面还是有保障的,所以也算是对某些害人的神仙一种强有力的回击吧!

现在大华国8州一都城,总计人口达到了4136万。主要是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都有生养的意愿,这些年的人口基数一直呈倒金字塔形向猛串。其交州的涨幅度最大,现在已经快要达到800万人口了;而另一大州江州也已经突破了800万;广州则有700多万人口;益州达到了600万以;雍州拥有人口300多万;宁州地方小,人口则在90万下;此外,新加盟的滁州也是350多万人;扬州有400多万人;都城建康的人口数接近了百万,是当下名副其实的一个大都会。

全大华国现有农田数量大约是5000万亩左右,有将近2600万的农人和他们的家人在田间地头劳作。对于农人的这一部分,国家有关部门是这样安排的。

交州,江州,广州,益州,雍州,宁州这6州的2200多万农家人,在他们获得收成以后,半年可支配的粮食是人均4石,而剩余的则全部交国家;扬州,滁州这2个州的近400万农家人,他们所产的粮食全部留下自用之外,国家再另行调拨550万石补贴给这些农人们,使得他们人均半年可获粮食为3石。虽然与其他6个州有些落差,但毕竟人家是辛辛苦苦干了半年,而且人家还要交了更多的粮食给国家,在这一点可以说,他们完全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的。

每半年,全国的2600万农人和他们的家属们共配给掉1亿石粮食,而在城镇居住的民众大约有2500多万人。对于这一波人,在每一年,国家会调拨3亿石粮食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是半年1.5亿石。

另外将储备的陈粮,提取最早的那一部分出来,低价卖给那些养殖的农夫,作为饲料的用途;而储备之粮提取多少则补充多少,以确保储粮的数量不变。

至于国家拥有的360多万军队,一个人每半年的粮食定额为10石,这是一定要确保无疑的。一支军队乃是国家的顶梁柱,不让他们吃饱喝足了,怎么会有气力战场杀敌呢?有人也许又要发言了,10石粮食是1200斤,按半年计算的话,平均每日为6.66666斤,一个人怎么吃得完啊?

你傻了吧!这半年配备给每个兵士10石粮食,其的一半是折算到蔬菜和肉类去的,这部分是用粮食来抵扣的,也是为了便于计算嘛!看把你大惊小怪的。

此外,还有剩余的一亿多石粮食则会通过专门的途径,远销到和大华国没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国度,靠着这些粮食,每年可为大华国创造出5,6千万两银子的收益,这也是罗云霄敢随意扩充军队的由头。告诉你,爷有钱,爷自然下的起这个本钱咯!不服吗?不服约战呗!

当然,大华国还有好多赚钱的路子,这些路子每年会给大华国带来过亿的收入,在这里不一一的交代了。所以说嘛,罗云霄才是真正不差钱的那个主儿,那小阳阳还是靠边溜着走吧!

我们再来说说隔壁的东晋国,现在已剩下13个州郡,总人口在2700万左右,而全国共有田地数量是6000万亩下,可是这些田地有百分之80以,是掌握在皇室宗亲,大小地主以及各大山头匪寇的手。真正受东晋朝廷控制的田地数量也是在1200万亩左右,我们按照每亩一年出产5石粮食的量来计算,整个朝廷能够收到手的粮食大概也是3000万石下。

你总要给农人们留下一部分的粮食,不然都饿死了,谁来帮你种地呀?莫不成让那些武百官们亲自赤膊阵去种地吗?开什么西伯利亚玩笑!

东晋国有大小官员15000多个,人均俸禄按200石来计,这一项是300万石了;目前这个国家虽然弱小了许多,但瘦死的骆驼马大,整个东晋国还有兵马数量是150万左右,在这一块需要耗费粮食将近有1200万石左右;这样还剩下1500万石,有500万石是作为储备之粮入库封存的。还有1000万石才是卖给他国,以换取外汇补充国用,一年也是区区250万两银子而已。呵呵!的确有点250.

另外还有半个邻居是前秦,这个国家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的,整个国家的百分之90以是养殖牛和羊的牧民。家族的富裕和贫穷要看你家里头养了多少牛羊,牛羊数量越多的家族,他们家族的地位显得越高;这算是前秦的最大特色了。

那前秦再向西北方向延伸,那里的国度也多以畜牧业为主的,可以说几乎都是游牧民族。而罗云霄则是通过那南海尊尼,在海开通了一条走廊,把多余的粮食贩卖到马来半岛,爪洼岛等等的东南亚的各大部落去了,那里属于是地少人多,粮食缺,大华国的这些粮食正好解决了这里每年的饥荒潮。

再则有南海尊尼这个神一样的人物从斡旋,双方基本可以做到了钱货两清,只有极少几次是由于对方的某个部落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的银两,在南海尊尼的担保下,罗云霄是先发货,等对方有了钱再实施结账的。罗云霄如此大度的做法,很快在东南亚这些国家里竖起了很高的声誉和威望。只要是从大华国运来的粮食,在这个区域完全是供不应求的,这一亿多石的粮食也恰巧能填补该地区的粮食的空缺。

似乎扯得有些远了,我们回收。把目光再拉回到大华国的这一条线。

面讲述了那么多,想告诉诸位,目前大华国是处于一个怎样的位子。以大华国现有的实力,一对一的来,那是谁都不会放在眼里的,有那么许多后现代的武器,对于这个时空来说是逆天的。但是有句很经典名言,叫着双拳难敌四手。你再怎么厉害,也经不住对方几家联合起来对付你,他们可以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不便便,12个时辰不间断的和你玩车轮战术,算不把你累死,也得让你累到吐血,让你精疲力竭,这至少还是可以办到的。

罗云霄现在在家门口有了3个仇家,东晋国,前秦国以及那支从民国穿越过来的北洋军。若是一家一家的来到也很好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对于大华国来说,那都是小菜一碟,根本不在话下的。怕怕这3家突然之间兵合一处,组成了一个联盟来对付自己,那有点力不从心了。

现在为了防范着这一点,那自己要去外头寻找几家盟友,这些盟友最好都是东晋国,前秦国的敌人,这样,一旦南边烽火燃起,这些盟国在那前秦和东晋的后院起火,只要拖住他们的人马,不让他们全心投入,那么胜利的天平一定是属于自己这一边的。

要想达成这一步骤,在东晋西面的吐谷浑以及在前秦北地的敕勒是最好的选择了。敕勒又有赤勒、高车、丁零等等的说法。

敕勒民族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匈奴人称其为丁零,鲜卑人因其使用车轮高大的战车,称之为高车。汉朝击溃北匈奴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逐渐与原的汉人有了来往。到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动于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敕勒族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到4世纪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敕勒人大都已经向鲜卑靠拢。

吐谷浑,是国西北古之一民族。吐谷浑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4世纪初,慕容涉归死亡,其嫡子慕容廆继为单于,深与慕容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到陇,止于佨罕,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当代一个强大的部落。吐谷浑便由此而得名。

了解这段历史的罗云霄自然算是开了挂的,他可以根据敕勒及吐谷浑各自的特点,再以适合他们的东西以及相当诱惑的利益对症下药,使得他们没有还嘴的余地,直接接受大华国的结盟请求。想完了对策之后,罗云霄当下做出决定,将亲自去走一趟,出使西边的吐谷浑和北边的敕勒。

/html/book/33/33533/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