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云霄之君临天下 > 0636章 罗总统微服私访【11】

云霄之君临天下 0636章 罗总统微服私访【11】

作者:无产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1:56

0636章 罗总统微服私访【11】

罗云霄接着笑着说道:“黄小姐不必客气,依照你父亲的能力,做个区长还是有点大材小用了。不过他久疏官道,还需要好好的磨合一阵子,等他干出了一些名堂之后,再行提拔之事。”

黄慧莲带一点受宠若惊的神色说道:“罗总统如此看重小女子的父亲,让小女子感动不已。我坚信,父亲是不会为了官职大小而计较的,你只要给他一方天地,他会在那儿发挥自己的才能,发光发热,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切。”

罗云霄赞许道:“黄小姐之言真是令人感动啊!有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那父亲正如述所云,看来是一点也不会有错的。”

黄慧莲脸一颤,悠悠而道:“好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罗总统真乃高才,令小女子着实佩服的紧,能否请罗总统再为父亲来一首完整的诗赋?多多的拜托了啊!”说完,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罗云霄。

罗云霄不禁暗想:“怎么这个时空的女孩都喜欢拿诗赋来考验罗某啊?幸好罗某这里是开着外挂的,否则迟早会被她们给逼疯的。想想也真是好笑。”可想归想,人家已经在那里等候自己的回复,答案总是要给的。

于是,他便说道:“好吧!前不久,罗某路过一处石灰窑,从那白色的石灰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做了一首小诗。这首诗很切合黄区长的个性,呵呵!那我吟诵给你听。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石灰吟以石灰作喻,表明为官者要像石灰那样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与黑暗之势同流合污。这简简单单的四句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其感染力很强;尤其是表达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则更加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作为这个时代的才女,黄慧莲自恃还是甚高的,可现在她才发觉,自己和罗云霄起来,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至此开始,她对罗云霄从欣赏直接升格为了崇拜,从她那眼神之中就已经出卖了她。

对于女生的这种眼神,罗云霄见到很多,早就适应和习惯,也司空见惯了,因此,并未将这种带有爱意的眼神当着一回事。

然而此刻的黄慧莲就不大一样了,在她内心深处有一块极为柔软的地方,已经被这位出口成诗,相当儒雅的男子所征服,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渐渐在她的心头发芽生长,在今后的岁月,罗云霄的身边又将出现一个有力的争夺者。至于今后哪一位更能获得罗云霄千般宠爱于一身,我们先静下心儿,不妨的拭目以待吧!

在刚刚成立的大华国滁州庐江区一家酒楼的三层,这里正在举行着一个隆重的接风宴席。由于庐江区不久之前才由罗云霄口头表述,还没有形成正式的件下达,因而,整个区的领导班子目前还是一个空壳子,尤其是新任的区长黄见顺尚还在自己的老家江州信城溜达。于是,这次的接风宴席的整个仪式由州里面接手过来了。

参加这次接风宴席的各级领导有大华国总统罗云霄;大华国集团军副总司令贺天辰,步云飞;大华国国家资政南宫一梦,花千变;大华国集团军副总参谋长练红衣,步云海;大华国滁州州长纪若;大华国集团军司令总部总护卫长吴乘风;大华国集团军司令总部副总护卫长练紫蝶;大华国滁州副州长李安百,周基贤;大华国滁州州长幕僚习为民,邯水涛;特邀嘉宾神圣联盟头领富长安,刘自豪,舍大力和来自民间的黄慧莲,侯香玉。

在接风宴上,罗云霄由于众人的再三相邀之下,便起身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在座的各位,既然你们让罗某说几句,罗某就不再推却了。那今天不妨先来说说我们大华国国名的由来吧!我们的国家为何要称作为大华呢?这得从华夏之族开始说起。”

“华夏这一词最早可追溯至传说的炎黄两帝时期,那是在2500年前,炎帝和黄帝两族以及部分九黎族最先生活在华山和夏水(今汉水)一带,便自称为华夏,也可以单独称之为华或者夏。华夏族其实是我们汉族的前身。”

“那么如此说来,我们这些人全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人,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是华夏族的后裔,所以,我们这大华国便是由此而衍生过来的。”

“从今往后,我们大华国要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已往的新型之路。这是一条能够让广大的贫民百姓富裕起来,能够幸福起来,能够从此站立起来的道路,而不再走那条为了满足少数人的私欲,变成他们家天下的那条腐朽老路,那样的路会越走越窄,最终成为一条死路,一条不归之路。”

“至于为何要说它是一条死路,一条不归之路呢?我们从过往的历史来做一下分析吧!抛开先秦的历史咱们不去说了,因为那个时期的国家都不算真正意义的国家,根本代表不了华夏明。而真正开创后华夏文明的人是那秦始皇嬴政。”

“始皇帝嬴政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强者,这一点我们要给予一定尊重的。他是首位完成了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所建立的首个多民族央集权君主制国家,并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了皇帝的这个称号,是古今外第一个称作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了三公九卿,令他们来管理国家大事。而在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施行书同,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并修筑了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还修筑灵渠,把华夏大地推向了大一统的时代,为建立**主义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的局面。对华夏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是这样的一个强大无的国家,却只历经2世,长不过14年的时间,就被那汉高祖刘邦给推翻掉了,同时也成为有史以来最短命的一个王朝。”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这长达400多年历史的汉朝。从纪元前的206年到纪元后220年,汉王朝由高祖刘邦起始到献帝刘协终亡,经历24帝,一共执政了427年,可谓年代久长,声名远播。此刻一定有人会问了,汉承秦制,秦短命而亡,而汉却能长治久安,历经数百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啊?”

“那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个过程。汉朝继承的是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度,毫无疑问这个制度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至于秦的灭亡,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点,其一,秦代统治者的个人原因,那是残暴无度。其二,异常严苛的秦法(如那连坐制度)。”

“而汉代的前期,社会安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吸取了秦代灭亡的教训,在前期实行无为而治的制度,使得饱受战乱的底层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再者那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继续巩固大一统,政治对外打击匈奴,保证了外部安定,对内打击诸侯王族势力,保证了内部安定,他在思想采取董仲舒完善的儒家思想 经济让生产工具得以改进,都在促进汉朝的向前发展。”

“所以说汉朝的发展不只是因为继承了秦制,而是综合整治经济化等等各方面的原因。 所以呢,我们今后思考问题时,决不能局限在单一的表面之上,应该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只有这样做,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犯前朝的错误,才能那强汉还要强悍。”

“当然啰!汉朝它再强大,最终还是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那东汉灭亡有着它历史的必然性,同样也有着王朝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最后灭亡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外戚、宦官相继乱政,使得东汉末期皇权形同虚设。

其二是,后期的皇帝不得力,尤其那娃娃皇帝实在太多,如汉章帝刘炟,3岁继位;汉和帝刘肇,10岁登基;汉殇帝刘隆,不到1岁登皇位;汉安帝刘祜,13岁做了皇帝;汉顺帝刘保,12岁位;汉冲帝刘炳,在位时只有2岁半;汉质帝刘缵,8岁做了皇帝;汉灵帝刘宏,同样是12岁做皇帝;而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汉献帝刘协,也是在9岁登基的。整个东汉14任皇帝,竟有9个是15岁不到的小孩子。

其实汉朝灭亡最重要的一点是,黄巾起义导致了地方武装得兴起,使得央失去了控制,从而导致400多年的汉室江山瞬刻间便倾覆了。”

“汉室灭亡,给那司马家族捡了个大便宜,最终在三国那种乱云纷飞的年代里一蹴而,让司马炎登了最高的统治权力,并建立了两晋王朝,西晋和东晋。”

“说穿了,晋朝的社会制度仍然是一种陈旧的社会制度,它的政治制度也还是世袭君主制,与秦,汉2个政权在本质是相同的。而在这样制度下形成的产物注定是走不到终点的,那西晋的灭亡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而东晋走向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依我看,很快就会有答案了。”

“罗某现在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若是想实现世袭君主这样以家作为天下的制度,那必定是走不下去的,其灭亡是迟早的事情。我们大华国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要走的是一条全新道路,那是民主,自由,人人平等,而且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由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的国家,这也是罗某一直以来所期盼的。是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何想法?有什么想法不妨都能够说出来,而且罗某要求大家畅所欲言,不要藏着掖着,好不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