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鹤唳华亭剧本 > 9

鹤唳华亭剧本 9

作者:TXCW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0:31

9

eP09

1行宫-皇帝寝宫配殿/通政司印刷司黎明内

殿内一条案上摆放着七八只金丝笼罩。

一排宦官和内人们恭谨地站立在案几案的两侧。

王慎的手揭开了其中一个金丝笼罩,其下一道简单的菜肴。

王慎挟了一点菜肴放在一个碟子中。

萧定权拿起筷子想去夹碟中的菜,因为手伤,筷子跌落到了地上。

内人捡拾的同时,王慎换筷子挟起一点喂给站在一旁的萧定权。

萧定权:味道重了。撤掉。

一双手伸向了这道菜。

(切)京城,通政司印刷室。

油墨斑驳的超大案面上,放着一块活字雕版的铜底板。活字占据了底板大概三分之二的空间。

一只手伸过,果断地撤除了其中十几枚活字丢在一旁桌上。

手的主人顾逢恩朝一旁站立的十几个工匠点了点头。

(字幕 京 通政司工房)

一张洁白的皮纸(以树皮制成的洁白厚重的好纸,多为政府印刷所用)贴上了已经刷上油墨的雕版,一把刷子反复数次刷过白纸,字体的油墨透出了纸背。

纸张被揭下来放在一旁,一堆堆积得很高得印刷品上。

通政司司长拿起一张查看:嘉义伯,这样就可以了吧?

顾逢恩紧锁的眉头,望着窗外夜色,他仍在担忧这道来自太子的指令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切)案上最终留下了四个金丝笼罩。

王慎:这样就可以了吧,殿下?

两眼黑眼圈的萧定权边擦手,边点点头。

宦官乙从殿外走入,向王慎低语。

王慎:陛下还没起,殿下一夜没睡好,要不要先休憩片刻?到时小人差人去请殿下,不会误了晨省。

萧定权:不用了,我去陛下寝宫外面等着。早膳,让他们不要放凉了。

王慎:是。

萧定权往外走:王翁,回京的銮驾都准备好了吗?

(切)室内,通政司司长和顾逢恩站在一起。

案上的邸报已经装订好。这种已经装订好的官方新闻刊物,状似一个薄薄的毛订本册子,有淡黄色的封皮,其上印着“邸报”两个大字。大字一旁是本期的刊行日期:庚辰年三月十一。每个报叠前方摆放着“中书省”“门下省”“吏部”、“礼部”、“御史台”等各部门的木牌。

通政司司长:嘉义伯,陛下,是明天(看看渐明天色)——哦,今天回京吧?

顾逢恩:原定的一早。

通政司司长犹豫地看着案上已经装订好的邸报。

通政司司长:那晚上陛下就能看到了。

顾逢恩摇头,拿起了中书省的木牌,放在案上敲了敲。

顾逢恩:这位可是出了名爱看报的主。得看看人家(丢下木牌),肯不肯替我们留到晚上?

通政司司长有点急,指案上:那这——

顾逢恩:殿下的令旨是,只要在京各部衙门不知道,拖过明天廷试就可以了。至于陛下那里,他会承担。

通政司司长吃惊:承担什么?

顾逢恩没有正面回答,冷笑一声:哼,反正他也早就习惯了吧?

(切)宦官甲乙坐在配殿门内,宦官甲伸着头查看。

正殿门还没开,他看见正殿外站立等候的萧定权,太子仍用左手握着右臂。

远处宦官甲缩回了头:伤成那样,侍膳问安的差事也没耽搁了。我是真佩服,这站了得有大半个时辰了吧?

宦官乙:都十多年了,早习惯了吧,比这等得久的日子多的是!

殿门外传来了轻轻拍掌的信号声和殿门开启的声音。

内人os:殿下请进殿——

宦官乙:诶,圣人起身了,(吩咐配殿内内人)你们快去预备早膳。

远方传来晨钟的声音。

第一缕阳光漏下,投射到檐下日晷,卯时中(六点)。

2行宫-李柏舟住处晨内

十几个妙龄内人端着金丝笼罩的早餐,雁行入室,将它们放在长案上。

笼罩被揭开,其中不乏珍味,并非萧定权检查过的那几道菜。

数个妙龄宫女正在将长桌另一端的菜夹到盘中,送到几案的另一头。

案前坐的是李柏舟。

他举着筷子正想动手。

紫袍玉带的齐王手捏着一份邸报走入。

齐王:中书令!

侍女们皆停下手中动作退避至一旁。

李柏舟看了他一眼,没有起身,继续吃着早饭。

齐王没有得到回应,愤愤地翻开了报纸。

齐王读出首页上的内容:十日郴(音琛)州天降陨石;十一日户部侍郎朱缘平调吏部……十一日京郊农户喜得六子(翻页)后头还能有什么?

他往后又翻了几页,将邸报丢在了李柏舟面前的桌子上。

齐王冷笑:后头什么都没有!到头来连几个铅字都没换到,(将腰间玉带解下扔在椅子上)我拿着这东西有什么用?!

李柏舟不为所动,短暂沉吟。

李柏舟:军队名册都没有到手,就隐掉了亲王获玉带的新闻,(摇头)这不是陛下的作风。通政司长是顾思林的旧部下——

齐王醒悟过来:太子?

李柏舟将邸报拿到一旁:大王吃过早饭了吗?

齐王:还吃什么早饭?我这就找陛下去!

李柏舟吩咐内人:去给大王添双筷子。

齐王焦躁地想说话,被李柏舟打断了。

李柏舟:陛下那里,臣已经让人送过去了。教训他的事,也留给陛下吧。

齐王:不过抹掉一段我的新闻,能教训什么?!

李柏舟:大王!先安心吃饭。

3行宫-皇帝寝宫晨内

皇帝身后是一堵高大的屏风,隔开了内外。

他面前的案上摆放的四道简单的早膳,已经动用过。

内人从金盆中拧干了巾帕。

萧定权用左手接过,双手捧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接过巾帕拭手。

陈谨从一个刚入殿的内人手中接过了她送来的邸报。

皇帝瞥了一眼萧定权郁青的眼圈:太子昨天,又没有睡好吗?

萧定权:臣……

皇帝没等他说完:这是什么?

陈谨:陛下,是今天的邸报。

皇帝:怎么送到这里来了?

他随手接过报纸。

邸报的报头。

萧定权有些紧张地盯着他手中的报纸。

皇帝暂时没有打开。

皇帝半玩笑:那个姑娘,就那么合你的心意?

萧定权盯着他手中的动作,没有回答。

皇帝放下了筷子,随手拿起了报纸。

陈谨提醒:殿下,陛下在问殿下话。

萧定权:是。

皇帝笑笑:是什么?

皇帝盯着报纸的神情改变了,他往后翻了几页,脸色越来越难看。

皇帝抬起头目询萧定权。

萧定权:这是臣的授意。

皇帝不可思议地:你的授意?

萧定权:一切责任,臣愿意一力承担。

皇帝站起身,将报纸甩到了他身上:你承担得起吗?

萧定权察觉到了什么不对,他也翻了两页,突然惊愕地抬起了头。

萧定权:爹爹,这是从哪里来的?

皇帝:哪里来的,朕还要请教你啊!

4御史台衙门日内

一双手捧着一份邸报,正在为众人朗读。

御史甲:兵事将引,齐藩当行。

他手中报纸的标题:兵事将引,齐藩当行。

御史台衙门的大厅中,坐着五六个年长御史,还站着五六个年轻御史。

御史甲:上头说天长营即将调动,这是陛下在疑忌中书令。——而中书令是大王的党羽,大王为天子所忌,不日就要离京。

何士昭重重一拍案,众人吓了一跳。

何士昭:好啊!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御史们回过神,愉快地议论纷纷:正是!

我们递上去的奏本都能砌道墙了吧!

两道!两道!

他早就该滚了!

陆英os: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众御史的目光投向了坐在堂中央的陆英,他手中也拿着一份邸报。

何士昭:是衙门里的吏员拿来的啊。

陆英:吏员是从哪里拿来的?

何士昭:吏员还能从哪里——当然是通政司啊。

陆英皱眉:真是通政司吗?

何士昭:陆中丞是什么意思?不是通政司,谁敢刊这些东西?

陆英起身,往外走。

何士昭:陆中丞要去哪里?

陆英:帝相不和、亲藩党争,谁敢刊这种诛心之论——我也想知道啊!

御史们的情绪转低落,忧心地看着他的背影。

5行宫-皇帝寝宫日内

李重夔已经入殿,站立在一旁,现在邸报握在他手中,他在阅读。

萧定权看着李重夔,仍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萧定权:爹爹,这——不是我!

皇帝:陈谨!

陈谨:小人在。

皇帝:是朕昏聩了吗?!刚刚说这东西是他授意,是谁来着!

陈谨尴尬地:是——太子殿下。

萧定权:我是让通政司不要刊发昨天的一切消息!

萧定权:可这个我真的不知道,爹爹——

皇帝怒喝:称陛下!

李重夔已经阅读完,将邸报恭敬地放回案上。

皇帝盛怒之下反而冷静,冷笑:重夔,从前朕教导过他,为君御下,诛行不诛心。要紧的,不是管着人家怎么想,是要管着人家怎么说,和怎么做。

皇帝看着萧定权,冷冷咬牙:可是这一次,朕既想诛行,也想诛心啊!

李重夔和萧定权都没有敢说话。

皇帝的语气还是平静的:告诉朕,你心里头到底在想些什么,才会干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

萧定权嗫嚅:我心里……

他抬起头似乎是想解释,但最终没有说什么,又垂下了头。

皇帝没有等到回复,看看手边,抄起了一旁案上一物,掷到了李重夔的脚下。

萧定权的目光投向了地面。

那是一条马鞭,他抬起头惊惶地望着皇帝。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对李重夔下令:你替朕问他!

6行宫-李柏舟住处日内

坐在案边的齐王放下了手中的邸报。

齐王诧异地:这份邸报怎么跟我看到的不一样?哪里来的?

李柏舟:自然,还是太子殿下。

齐王:太子昨天摔傻了,他会干这种蠢事?中书令,你实话跟我说——

李柏舟打断了他:陛下相信是太子干的,那当然就是太子干的。有什么不对吗?

齐王站起身:陛下是圣主,怎么会相信?!岳丈这次的险,冒得也太大了吧!

李柏舟仍然在吃饭,没有回答他。齐王恨恨,转身打算离开。

李柏舟:大王到哪里去?

齐王:我去见陛下!

李柏舟:大王想好见到了陛下,怎么说,怎么做了吗?

齐王:我还能够怎么说?只能一口咬定这是太子干的,现在满朝都以为我是乱臣贼子,还以为我要走——我冤枉死了!

李柏舟:陛下是圣主,不错。可圣主先也是现在主!

齐王止步。

李柏舟:现在主的心思,大王如果不明白的话,光凭着陛下一己私爱,能走得远吗?

齐王疑惑了。

李柏舟:臣请问大王,陛下眼下最忌惮的是什么?

齐王:当然是顾思林拥兵自重。

(切)皇帝寝宫内。

萧定权跪在地上,李重夔手捧着那条马鞭,站在他的面前。

李重夔:殿下说,是殿下授意通政司削减了昨日的新闻。

萧定权:是。

李重夔:殿下又说,并不知道宣扬调军的新闻到底是谁加上去的。

萧定权:是。

(切)

李柏舟:臣请问大王,陛下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齐王:眼前之欲,应该是天长卫吧。

(切)

李重夔:殿下的话,有谁可以证明吗?

萧定权:通政司司长,还有……没有了。

李重夔:嘉义伯,到哪里去了?

萧定权:他回京准备廷试了。殿帅,这事他全不知情。

(切)

李柏舟:那陛下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

齐王没有回答。

李柏舟冷冷地:调度不顺!

李柏舟:他担心太子为了协助顾思林,故意放出了这条新闻。担心我真拿这条新闻当口实,扣住军队名册不放。担心这次我和太子会一唱一和,让他调不走,这支军队!

(切)

李重夔:那殿下觉得,这事还能够怎么解释,或者还会是何人所为……

皇帝下意识看了看身后屏风。

皇帝突然动怒:李重夔!你是在袒护谁,给朕好好问话!

李重夔沉默一秒,语气变得冰冷生硬:殿下是想阻碍天长卫入承州,免掣长州都督之肘吗?

萧定权呆住了:臣万死不敢怀此大逆之心!殿帅可以回京查问,一定还有另一份邸报!

李重夔:邸报都用铜版活字刷印,殿下完全可以——

萧定权急了:不,不是的!

李重夔:加几个字,印成两个版本。

萧定权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险恶的、无法辩解的圈套。

萧定权:陛下!臣确有干碍舆情之罪,但,臣真怀逆心的话,早膳时就不会承认——

皇帝:诡辩!

在一旁踱步的皇帝夺过了李重夔手中的马鞭。

殿中人紧张地神情。

(切)

齐王:可陛下为什么一定就会认定是太子?

李柏舟起身:因为他心中有愧!他觉得自己负了太子(将玉带捡起,交到齐王手上),太子也一定会负他!这就叫做,(用手指敲了敲齐王的心口)诛心之论!

齐王因震惊,无言以对。

李柏舟:大王现在知道见到陛下,应该怎么说,怎么做了吗?

7行宫-皇帝寝宫日内

陈谨跪在了皇帝面前,一手扶住了他的手。

陈谨低声:陛下,储君千乘之尊,还请慎刑。

一殿宫人跪地。

皇帝冷笑:他倒是,得道多助。

萧定权不敢说话。

皇帝情绪比刚才平静了一些,他丢下了马鞭。

皇帝吩咐李重夔:先让人回去,回收和缴销所有已发邸报。

李重夔:是。

皇帝:然后,拘捕通政司司长——

皇帝:和——嘉义伯。

萧定权惊惶抬头。

萧定权:陛下,逢恩明天——

皇帝:廷试,你和他,就都不要去了!

皇帝转身欲回内殿。

萧定权呆了一秒,突然拾起了李重夔手中的马鞭,快步绕到皇帝面前跪下。

萧定权:陛下,给他一个机会!

皇帝想绕开他,萧定权再度膝行追上。

萧定权匆忙地扯开了外衣和中衣的衣带,从袖口中抽出整个右臂,袒露出右肩和右臂。

他艰难地举起了马鞭。

萧定权:臣愿右袒待刑,请陛下严惩!

皇帝再度想前行,但目光停留在他右臂骇人的伤口上。

他迟疑了一瞬,因而驻足。

陈谨想再劝解:陛下——

李重夔在皇帝身后向他摇了摇头,示意殿门的方向。

一干人无声退出,掩上了殿门。

殿内只剩皇帝父子两人,数秒对峙。

萧定权祈求地:爹爹,就信我一次——

皇帝有了一瞬间的动摇,他伸出手去。似乎是打算接过萧定权手中的马鞭。

殿门外突然传来了匆忙的脚步声和陈谨的声音。

陈谨os:大王,大王现在不能进去——

他显然没有拦住齐王,殿门被推开了。

一身素服,没有戴冠,双手托着玉带的齐王快步走入。

齐王扫了一眼狼狈的萧定权,安下心来,他走到皇帝面前跪下。

皇帝皱眉:你放肆!

齐王向皇帝举起了玉带。

齐王:陛下,臣有罪当诛!臣请缴还御赐,即日离京!

皇帝看着脚下,一个捧着马鞭,一个捧着玉带,都衣冠不整的两个儿子。

萧定权愕然看着齐王。

8卢府-书房日内

卢世瑜的书房中,架上器玩书籍已清空,只余下一堵屏风,是马上要远行的场景。

捏着邸报的陆英,形色匆匆正准备离开。

迎面撞上了匆匆而来的一人。

陆英焦急地:老师回来了?老师看了今天的——嘉义伯?

来人抬头,是一样一脸焦急的顾逢恩。

顾逢恩:陆中丞?卢尚书呢?

陆英:不在府中。

陆英看到了顾逢恩手上捏着的邸报。

陆英:嘉义伯,行宫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

顾逢恩:昨天的事我知道,现在的事,我也想问啊!

9行宫-皇帝寝宫日内

檐下日晷,巳时初(九点)。

(切)殿内萧定权和齐王并排跪在皇帝面前。

皇帝:你有罪,还当诛?

齐王:是!位卑恩重,臣有罪。逾距恣意,臣有罪。贪妄虚荣,臣有罪。没有力拒御赐,令朝野(看了看身旁的萧定权)忧疑,现在引发出了这样的非议。臣罪,当诛!

皇帝看着他手中的玉带:东西,是朕赏的。你(指太子)不满,你,(指齐王)也不满。(提高了声音)你们都有罪,那朕算什么!

萧定权和齐王一齐俯首。

齐王:臣知罪,臣请陛下收回御赐,严惩臣躬,平息事态。

皇帝:严惩你,能够平息什么事态?

齐王迟疑了片刻:严惩臣,至少中书令,会有所顾忌吧……

萧定权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惊愕不已。

皇帝:你知道自己,现在在说什么吗?

齐王泪流满面:臣知道,臣说这话,可以诛心。可臣先是陛下的臣子,是爹爹的儿子,如果因为臣误了陛下的大事,臣万死不能谢陛下!

皇帝呆住了,喃喃:朕的大事……

他的视线再次投向了屏风。

李明安和李重夔从殿门快步走入。

皇帝:你不在营里头——

李明安向皇帝耳语了几句,皇帝脸色促变。

李明安为难地低声:陛下,需不需用非常法?

皇帝:你现在就是杀了他,又有什么用!

他突然住口,怒目萧定权。

皇帝:太子,把衣服穿好了。

萧定权:陛下?出什么了事?难道是——

皇帝:你真的想知道?

萧定权意识到了不该询问这个问题。

萧定权惶恐地:不,臣不想……

皇帝向他欺近了几步,居高临下:吕翰刚刚说,天长卫将士名册遗失了,再补拟需要两个多月。

齐王望向萧定权。

(闪回9-16重新拍)李柏舟对齐王:这一次,臣还真得和太子殿下,一唱一和,站在一起了。(闪回结束)

萧定权:借口——这是——!

萧定权突然回应了齐王的目光,齐王转过了头。

皇帝:是借口,可这个结果,一样称了你的心意吧?

萧定权痛苦摇头:陛下如是想,臣有死而已。

皇帝不再理睬他,吩咐李重夔:告诉中书令,叫他不用随銮,先回京准备明日廷试事宜。

李重夔:是。

皇帝:你,一会跟着朕一起走。

齐王:是。

皇帝:太子就先不要回去了,留在这里——

萧定权:陛下!

皇帝:把谢罪疏准备好。廷试之后,这件事情,朕得给臣工一个交代。

萧定权:陛下,臣——

皇帝从齐王手中取回了玉带,丢到了萧定权身上。

皇帝:还有,你这么看重这东西,朕还给你。

萧定权没有回答。

皇帝:带上它,去奉先帝陵吧。

萧定权和齐王震惊过度的脸。

李重夔愕然:……陛下?

皇帝:什么时候回京,等朕旨意。

皇帝提脚准备离开。

萧定权扑上去拉住皇帝衣袖:陛下,是要舍弃臣吗?!

皇帝没有看他,他的声音不可听出任何感情。

皇帝:朕说过,君子死而冠不免。太子穿好衣服,给自己,留点体面。

萧定权愣住了,他放开手。

他看着皇帝离开。

10卢府-书房日内

陆英和顾逢恩坐在卢世瑜的书房内。

陆英:玉带换兵权?欠妥之极!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他这么做,欲置殿下于何地?殿下无论动静行藏,都是死路啊!

顾逢恩:真能压住昨日之事不宣扬扩散,确是无法之法,所以我也没有阻拦殿下。只是不知什么人阴毒至此,想出的这种诛心之策。我只怕李柏舟用这个(甩下邸报)当借口,阻碍移军。以陛下的脾气,只要多想了一点,殿下,百口莫辨。

陆英:衙门里头,我会先前往商议。但这事——

顾逢恩:殿帅不动,只有我去查了。查得出来,或许,还有转机,查不出来的话——陆中丞,殿下安危,只能靠清流了……

陆英沉默了片刻:非英避险,非英辞难,嘉义伯,只是希望事态,不要恶化到那种程度。

顾逢恩:我明白。我会努力!

他站起身。

陆英喊住了他:如果陛下已经看到这份邸报的话,嘉义伯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顾逢恩点点头。

(切)屏风后,手捧着一函书的陆文昔,惊愕的脸。

11李柏舟府邸日内

已经返京的李柏舟,和赵壅一道坐在堂上。

赵壅不停在吃蜜饯:你叫我去印那东西的时候,我肚皮都快气炸了。没想到还当真管用,你们读书人的九曲心肠,真是弯弯绕绕!

李柏舟:天心,要是安平伯也能看懂,那可就太吓人了。是不是啊,许贡士?

客厅上还坐着第三者,青衣的许昌平。

李柏舟:这回又多得许贡士献策。许贡士从来没有见过陛下,怎么就能洞察天心至此呢?老夫,都有点毛骨悚然啊!哈哈哈。

许昌淡淡一笑:中书令谬赞。天心,也无外乎人心而已。

李柏舟笑:我常和大王讲,许贡士是白衣卿相,明日后入仕,前程无量啊!

许昌平笑笑:将来贡员能得偿所愿,定是托仰庇于中书令。

李柏舟:那是自然!老夫怎么舍得,将许贡士拱手让人啊?

赵壅嫌一次次从食盒里拿蜜饯过于麻烦,索性到了一大把,拢到了身边。

赵壅插嘴:如果那乌鸦嘴再去闹腾大王,怎么办才好?

许昌平:安平伯说的乌鸦嘴,是御史台吗?

12御史台日内

脾气暴躁的何士钊在陆英身边来回走动着。

何士钊:拿玉带来做买卖?开国百年闻所未闻!我定要跟陛下讨到个说法。不然,还要这身冠带何用!

陆英:天子骄纵齐藩,非止今日,也非止此事。就算没有这次的邸报,人心也早就纷乱了。

年轻御史陈九思:陆中丞说的对!这本来就不是一份报纸的事。齐王一天不走,朝廷就一天不得安宁!

陆英点点头,取出写好的本章,看着何士钊。

陆英:英想进谏,让陛下早履先前承诺,早令齐王之藩!这是我写好的弹章,诸位如与陆英有同心,请于章上联名!

何士钊率先表态:这名我头一个就要签!

他起身上前,展开奏章,略一扫视,便提笔在空白尾页“臣 陆英”的名字后面,写上了“臣 何士钊”几字。

一堂御史们七嘴八舌:我等愿意追随!

他们起身,依序来到案前,提笔签名,本章之后的名字越来越长。

陈御史最后方提笔,但尚未签名便又迟疑放下。

陈九思:御史台联名,这事可不小……

何士钊不满:陈御史,你怕了?

陈九思摇头:下官是怕此举对殿下无益,反而有害。

他还是在奏章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臣 陈九思。

陆英低叹:有害有益,望他努力吧。

13街道日外

顾逢恩携属下驱驰过街市。

顾逢恩:京里最大的印局是哪家?

属下甲:二公子,在城东,我认得路。

14李柏舟府邸日内

李柏舟:御史台现在去批逆鳞,陛下只有更忌惮太子。我倒乐见其成,安平伯想多了。

赵壅:我这个人就是想得多,未雨……那当然好!

李柏舟:许贡士在老夫这里用了午饭?

许昌平:贡员还要回去准备明日廷试。不敢叨扰。

两人对视一眼,有所了然。

李柏舟:也好。

许昌平行礼欲退下,又突然转过身。

许昌平:陛下认定了太子有罪,御史台去批逆鳞才会适得其反。可是,安平伯不要怪贡员多心。报纸,你是在哪里印的?

赵壅:就是京里最大的那家印局。

许昌平:用的是活字?

赵壅:当然是活字。

许昌平:雕版都已经拆除了吗?工匠都已经遣散了吗?

李柏舟:许贡士多虑了,这点事安平伯还是办得好的——

赵壅摇头打断:我给了他们数万钱,当然得印完了再遣散啊,不然钱就白花了!

李柏舟:数万钱?

赵壅:京里几十个衙门,我怕不够你们用啊!

李柏舟看着他手边小山一样的蜜饯,霍然起身。

李柏舟:连这种东西都要囤积,你这个市井……!

李柏舟看了看许昌平,忍住了喝骂的话。

李柏舟:来人!

家人甲应声而入。

李柏舟:带人去,把没发的邸报全都烧了,雕版都拆掉,工匠都给我抓起来,不许走落一个!千万不能叫御史台的人知道!

赵壅起身:怎么了?我知道地方,我来带路!

李柏舟:安平伯坐好了,不要说话。

许昌平起身:除了御史台,还有个人,要赶快派人去截住!

15街道日外

顾逢恩快马驱驰过街市。

属下甲:就在前头——还有两条街就到。

顾逢恩催马。

16京师印制局日外内

院外招牌:京师印制局。

白昼的印局院中数百份数百份新印的邸报报页,被家人甲指挥着李柏舟的家人们投入火中,浓烟与火光大盛。

(切)室内。

家人们将十数个雕版整版整版的倒扣,上千铜活字混杂成了一堆。

17京师印制局-院中日外/内

顾逢恩的人马在京师印制局外止步。

两属下推开院门,院中已经空无一人。

顾逢恩入内,院中只余余烬,两属下用脚踢了踢灰烬,其中并没有残存纸张。

(切)顾逢恩入室,室内只有四下散乱的铜活字,版面已空。

属下甲向顾逢恩:二公子,已经无迹可循。

顾逢恩目光掠过了十数块已空的版底,从活字堆上捻起一枚铜活字,用拇指擦了擦上面的油墨。

顾逢恩:人呢?

属下甲摇头。

顾逢恩重重一拳砸在了案上。

大门被推开,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顾逢恩按剑,警觉地示意属下不要出声。

顾逢恩与属下悄悄地绕到了门后,堵住两侧。

门被推开了。

顾逢恩拔剑,架在了来人的脖子上。

来人(陆文昔)低声惊呼。

顾逢恩蹙眉:什么人?

18京师印制局日外

追逐顾逢恩的十几人马,包围住了京师印制局门外。

卫士甲:都已经处理干净了吗?

家人甲:是。要不要就在这里拦下嘉义伯?

卫士甲:只要他没有证据,就不是中书令的事了,去把他的行踪告诉给——

他向家丁甲低语了几句。

家人甲点头:是!

家人甲:还有,刚进去的是什么人?

卫士甲:一个女子,不用管她,走!

19京师印制局日内

顾逢恩站在室内,头戴短幕离的陆文昔站在他身旁。

顾逢恩:陆姑娘不是离京了吗?

陆文昔摇了摇头:还没有。

顾逢恩:我和陆中丞的话,陆姑娘听到了?

陆文昔点点头:妾去帮夫人收拾行装……

(闪回9-10重新拍)

顾陆二人离开。

陆文昔从屏风后绕出。

她捡起了桌上遗落的邸报阅读,面色越来越凝重。

(闪回结束)

顾逢恩:陆姑娘知道卢尚书去了哪里吗?

陆文昔:他一早就不在府中,妾也不知道。

顾逢恩蹙眉。

顾逢恩:陆姑娘到这里,是为了?

陆文昔没有回答,她摸了摸裙带边的荷包,触手处是那枚金印的形状。

顾逢恩:姑娘和我一样,也来晚了一步。

顾逢恩恨恨踢一脚院中余烬:连纸灰都还没凉,嗨!

陆文昔走上前去,大概数了一下空板的数目。

顾逢恩: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线索了。

陆文昔沉吟:嘉义伯查过没有,这里有多少铜版,多少工人,一个时辰能印多少数目?

顾逢恩:铜版二十多块,工人听说大概十几个。应该都已经被带走了。

陆文昔:妾不是这个意思。人数不少,版数也不少,各衙门的邸报也都已经领过了,(伸手拈了一下熄灭不久的余烬)可他们为什么还一直印到了现在?

顾逢恩若有所悟,抬起头望着她。

顾逢恩:陆姑娘是说……?

20李柏舟府邸日内

李柏舟豁然站起身:你说什么?

家人甲沮丧地回复:小人们确是把京师印制局的人物都处理干净了。没想到……(为难地看看赵壅)安平伯要的数目太大,他们自己印不过来,就悄没声地把手头一份活转给了另一家印局。

李柏舟讶异而愤怒地指着仍老实坐着的赵壅。

李柏舟:上天好生,竟将你也覆载其中!

赵壅哭丧着脸:我又哪里想得到啊?

家人甲继续回复:嘉义伯不知怎么,就顺藤摸瓜抄到了下家。听说他赶到的时候,那边还在热火朝天地开着工呢!嘉义伯当下就把人扣了。

李柏舟:知道他们供出什么了吗?

家人甲:这些人应该不知道详情,三司长官现在都在行宫,嘉义伯一个人没这个能耐。可如果上报给陛下,让朝廷来查的话——

赵壅:现在怎么是好?我去跟陛下说,我来担当!

李柏舟烦躁不堪:担当?你掉十回脑袋也担当不起!别说陛下,陆英他们抓着这个机会,放得过大王吗!许贡士!

家人乙:许贡士已经走了。

赵壅哭了起来:哎呀,我的大王啊!

李柏舟:安平伯不要说话!(吩咐家人)去!找御史台的陈九思,要他来见我。还有,调度齐王府和我府所有私卫,务必扣留嘉义伯到廷试之后!城门堵不住,就在行宫宫门堵!

21街道日外

顾逢恩和陆文昔,和属下并驰在街市上。

手上抓着一份文件的顾逢恩勒马。

顾逢恩:人我已经派人关押。这份供状,我马上到行宫去交给陛下。请陆姑娘,先报知令尊结果。

陆文昔:嘉义伯一定要现在去?不能等陛下返京?

顾逢恩:你不了解陛下,等他返京,恐怕我既见不到他,也见不到殿下了。

陆文昔点头:嘉义伯请多小心。

顾逢恩看看街市:李柏舟的人,还没胆子动我。

顾逢恩调转辔头欲离开。

陆文昔:嘉义伯!

顾逢恩回首示问。

陆文昔:嘉义伯刚才说连你都见不到殿下,那他……?

顾逢恩沉默一秒,摇头:他也是人,谁真能够习惯啊?

陆文昔:习惯什么?

顾逢恩没有回答,陆文昔看着他们策马离开。

22行宫-皇帝寝宫配殿日内

地上已经扔了几张写废的纸。

萧定权在伏案,书写谢罪疏。纸上已有几字:皇太子臣萧定权……

王慎:陛下真会让殿下去奉陵吗?

萧定权没有回答。

王慎:陛下怎么会这么绝情?要是皇后殿下还在的话……

萧定权停顿了片刻,但是没有说话,他写下了下一笔。

王慎:殿下,不要写了!

萧定权没有回答,仍然在继续。每写一笔,他都要搁笔休息。

王慎忍不住,从他手中夺过了笔。

王慎:殿下口述,小人来代笔!

萧定权还是没有回答,默默从王慎手中取回了笔。

他望向窗外日色,云影飘移,已是午后。

他开始认真地书写下一个言字旁。

23春明门(北门)日外

午后,云影下。

一份通关文书写下了顾逢恩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他们前面,顾逢恩驻马,属下甲缴给守卫填完的通关文书。

一行人正欲策马离开。

一只手(卫士首领)接过了通关文书。

卫士首领看了一眼:明天就是廷试,阁下现在,是不是不要随意走动的好?

十数卫士从城门另一侧策马而出,包围了顾逢恩。

顾逢恩:不放心的话,你们不如陪我一道去随意走动走动?

卫士首领:今天我们没有工夫奉陪,所以请阁下也不要出这道门。

顾逢恩:否则?

卫士首领:否则的话——

众人按剑。

顾逢恩点点头,佯做下马,突然从身旁卫士某的腰间拔出剑,从马上居高临下抵住了卫士首领的咽喉。

卫士们呼啦一声围了上去。

顾逢恩:我是国家的伯爵,我的姑父是今上天子!

卫士首领:嘉义伯的身家,世人皆知,不必自报。

顾逢恩:那就好,我还怕你们认错了人!

他手中剑向下压了一分。

顾逢恩:我现在手一抖,我的姑父也许会很生气,我也许会丢了功名,也许会丢了爵位。但我不会和你一样,丢了性命。你家主上许给了你什么?财货?妇人?跋扈?横行?这些确实都是好东西,我也喜欢。

他手中的剑往下按了一分,鲜血用剑下冒出。

顾逢恩:可是也得有命,才能够承受啊!

一行人暂时没有动作。

顾逢恩:慢慢想吧,留下这颗脑袋,至少还有慢慢想明白的机会。

卫士首领没有回答。

顾逢恩:都给我,(高声)退下!

卫士首领权衡了片刻,挥手,一行人散开。

顾逢恩冷哼一声,提剑策马欲转身。

卫士首领:嘉义伯说的那些东西,下官都不喜欢!我家主上,也什么都没有许给我!

顾逢恩疑惑蹙眉:下官?

卫士首领从怀中取出了一块牙牌,向顾逢恩亮出。

牙牌上是“控鹤”两个朱字。

顾逢恩脸色煞白:你们是?!

卫士首领:我家主上只是命我,办好拘捕嘉义伯的差事!陛下有旨!通政司长和嘉义伯淆乱朝纲,一并缉拿!顾逢恩!还不下马!

顾逢恩迟疑了片刻,下马。

顾逢恩:殿帅呢,为什么他没有来?!

24行宫-皇帝寝宫日外

李重夔跟随着皇帝走下玉阶。

皇帝看了一眼日晷,未时初。(下午一点)

皇帝:李柏舟到京了吗?

李重夔:应该早到了。

皇帝:分开了他和吕翰,让明安去稳住营里。

李重夔:是。

皇帝:明天廷试之后,公布对太子的处分。

李重夔:陛下,奉陵之说,还需再斟酌……

皇帝怒:要你多嘴!

李重夔不敢再说话。

卢世瑜的声音从阶下传来:陛下想要太子殿下,去奉先帝陵?

皇帝抬头,看见来人,蹙眉。

●тт kn ●¢ o

皇帝:卢尚书,怎么到这里来了?

仍穿着尚书官袍、捏着两份邸报的卢世瑜站立在阶下。

卢世瑜:愍太子被废黜前,曾离京奉昭陵两月。陛下是想让臣工,都想起前朝旧例吗?

皇帝:卢尚书已经致仕,有些事,就不要再过问了。

卢世瑜:殿下或许有错,殿下或许有罪,查证之后都可以按照国法来惩处。陛下为何要行这种,诛心之术?

皇帝:卢尚书,朕尊重你是太子的业师,但也请你注意辞令。

卢世瑜:臣带来了两份邸报,一份干干净净,一份不堪入目,想请陛下过目后再行评断。

皇帝:不用了。朕马上就要离宫,要查也等回京后吧。

皇帝准备离开。

卢世瑜突然高声:陛下不肯相信殿下,还是因为三年前之事吗?

皇帝脸色改变,止住了脚步。

卢世瑜:殿下只是为了见孝敬皇后临终一面,绝没有危害君父的心思!

皇帝的脸色是阴郁的:旧事。卢尚书以为,朕真的会记那么久吗?

卢世瑜:那陛下到底是为了什么?!

皇帝从卢世瑜的手中抽出了一份邸报。

皇帝:人同此心,卢尚书,你的公子要是做出这种事来,你又会怎么教训他?

卢世瑜平静而悲哀地:臣,教训不到了。小犬故世后,臣一直在后悔,当初不该对他逼迫过甚。看到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就会想起他。看到一样的书法,就会想起他。什么都不用看到,还是会想起他。想起,后悔,还要假装不再介怀。那种时候,臣的身体,就像被车裂了一样。

皇帝没有说话。

卢世瑜:臣请陛下,稍念父子之情,不要重蹈臣的覆辙。毕竟人生在世,不可选择的只有父母;不可强求的,只有儿女了。

皇帝沉默了一秒:卢尚书放心,朕是不会——

前方的卢世瑜突然抬起了头,望向皇帝身后。

皇帝:——后悔的。

(切)皇帝身后的玉阶上,萧定权呆若木鸡地站立,他的右手提着一只笔,表情难以言喻。

25春明门(北门)日外

顾逢恩:你们是从行宫来吗,殿下现在怎么样了?

卫士首领没有回答。

顾逢恩:我有要事要面见陛下!

卫士首领:明日廷试之后,陛下如果宣召,嘉义伯自然可以见到!拿下!

顾逢恩端起了剑,是防卫的姿态。

卫士首领掏出一块手巾,擦了擦脖子上的血迹。

卫士首领:持械抗旨,同于谋反。(出示了染血的手巾)嘉义伯丢掉的,可就不光是功名和爵位了吧?嘉义伯,为难下官不要紧,但不要让武德侯为难啊!

顾逢恩迟疑了一瞬,一卫士已夺取了他手中的剑。

一行人上前,按住了顾逢恩。

顾逢恩突然:我跟你们走,但此物,一定请转交殿帅!

他挣开束缚,从属下乙的怀中取出了供状,递给卫士首领甲。

卫士首领未接。

顾逢恩恳求地:告诉殿帅,无论何情,望保国本!拜托了!

卫士首领终于接过。

顾逢恩和两属下被带走,他频频回望,直到看到卫士首领驱马驰过了城门。

26行宫-皇帝寝宫日外

宦官上前,向李重夔说了几句话。

李重夔抬头,他的视线中,皇帝、萧定权、卢世瑜三角箕据。

李重夔有些为难,但还是上前。

李重夔:陛下,大王来报,返京的銮舆已经准备好了。

皇帝:卢尚书想走的话,可以跟朕一起走。

卢世瑜:陛下,是当真相信此事是殿下所为,还是想用殿下来安抚军队?

皇帝瞬间阴沉了脸色,阴鸷地望着卢世瑜。

萧定权观察皇帝脸色:卢尚书,你已经致仕,没有资格在这里议政!

卢世瑜对皇帝:玉带也好、军队也好、储君也好,都是天下的公器,不是一人的私产!

皇帝明显在隐忍。

萧定权:卢尚书,你是外臣,胆敢妄议天家家事!

卢世瑜:臣请陛下,轻术而重道!

皇帝勃然大怒:卢世瑜!你平日就是这么教导太子的吗?!

萧定权绕到皇帝面前,跪下。

萧定权:陛下息怒!

皇帝大怒:你的谢罪疏写完了吗?!

萧定权:臣会写完的!殿帅,马上送卢尚书出宫去!

卢世瑜:殿下,当着圣天子的面,请殿下自辩。五伦之亲莫过父子,有什么话是不能说清楚的?

皇帝:把他锁到配殿去!

两宦官上前:殿下,殿下请——

卢世瑜:臣教给殿下的书道,一样不是做这种事用的!殿下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

萧定权看着卢世瑜:是我错了——

众人呆了一秒。

萧定权:老师,走吧!——是我错了!我不应该强留老师的!

卢世瑜呆住了。

两宦官已经架住了萧定权,他即将被带离。

萧定权几乎是祈求地:明天就离京,就算此生勿复相见,让我至少能够设想老师平和安乐,让我至少可以用这个来安慰自己!老师,走吧!算我求你了!

两宦官架走萧定权,他的声音渐渐远去。

卢世瑜愣住,他的眼里有了泪光。

皇帝冷漠地:看来,在他心里头,天地君亲,都要排在你这个师的后头啊。

卢世瑜悲哀摇头:陛下这么说,对殿下不公平。

皇帝:公道,不是有你们,在替他讨吗?

卢世瑜沉默片刻:臣,告退了。

27春明门(北门)/行宫宫门日外

卫士首领驱驰过城门。

他看了看手中供状,再看了看远处山下遥遥可见的行宫殿檐。

他在城外停泊的一辆车边停下。

将牙牌和顾逢恩的供状递入了车窗。

片刻后,车窗帘幕揭开了。

许昌平的脸。

许昌平:人,扣一晚,廷试前再放。

许昌平:东西,我回去交给中书令。为防万一,銮驾返京之前,你还是带人到行宫宫门守着。

(切)行宫宫门外,李柏舟的侍卫紧张地盯着每一个走过的人。

除了一列内人出示给守卫牙牌,然后捧着漆盒入宫们以外,并无异状。

遥遥的行宫殿角,传来了钟磬的声音。

(切)

许昌平:只要拖过了廷试——

车帘又放下了,遮住了他的嘴角浮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28行宫-皇帝寝宫日外

殿外日晷,未时末。(下午三点)

阶下,还京的銮舆已经准备好。

随驾的臣工等待着。

戎装的齐王抬起头,看了看寝宫配殿紧锁的殿门。

29行宫-皇帝寝宫日内

皇帝在屏风边背面站立。

陈谨入内:陛下请起驾,大王在殿外恭候戍卫。

皇帝点点头,向殿门外走去。

殿门内传来了萧定权的声音。

萧定权os:陛下!——爹爹!

皇帝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

陈谨望向了内殿的殿门。

30行宫-皇帝寝宫配殿日内

萧定权慢慢走到了门边。

他想伸手推门,但又缩回了手。

隔着一堵殿门,他蹲跪了下来。

萧定权:爹爹,就要走了吗?

殿门外没有回应。

萧定权独自一人对着门,开始倾诉。

萧定权:臣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爹爹。爹爹早上问臣,到底在想什么。臣真的能够说吗?爹爹……真的想听吗?

殿门外没有回应。

萧定权:大哥获玉带的事,如果堂而皇之登上了邸报。臣工面前,臣要怎么再当他们的储君?臣很惶恐。爹爹想诛的,是臣这颗心吗?

殿门外没有回应。

萧定权:李都督带走天长卫,很多人都会觉得,是为了节制武德侯吧?他是臣的亲舅舅。这件事堂而皇之登上了邸报,明堂之上,臣要怎么再当天子的储君?臣很害怕。爹爹想诛的,是臣这颗心吗?

殿门外没有回应。

萧定权:爹爹的难处,臣懂,臣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可还是会有人,各怀心思,借题发挥吧?不管他们是扬弃臣,还是支持臣,那种乱局,臣都不想看到。臣很担忧。爹爹想诛的,是臣这颗心吗?

殿门外没有回应。

萧定权:那个姑娘,臣真的很喜欢她。因为她,臣第一次觉得,能当这个太子,真好。不是这个身份,怎么遇得上她,怎么配得上她?本来臣以为,就算陆中丞和李刺史是故旧,只要臣诚心、臣努力,爹爹万一怜悯了臣,那样的话,臣就算折断手臂,也会再拿起弓,和大哥争到底。可臣没有想到,李刺史是为了天长卫来的。爹爹不会再恩允,他也不敢跟臣再有半分瓜葛吧?臣不想再奢求,为了保全那个姑娘。臣也不敢再奢求,为了保全自己。臣一夜没有睡着,臣很惭愧。爹爹想诛的,是臣这颗心吗?

殿门外没有回应。

萧定权:其实这些都不要紧,臣想得最多的是——

他对着那扇门,滑跪到了地上。

(切)门的那一边,空无一人。

31行宫-皇帝寝宫外/配殿日外/内

皇帝扶着齐王的手上车。

帘幕放下了,遮住了皇帝略无表情的脸。

齐王得意洋洋,环视了一圈四周。

四周的臣工和宫人们都低下了头。

他的目光投向了寝宫配殿紧闭的窗户。

(切)萧定权仍然保持着对门跪地的姿势。

(切)钟鼓声停。

御辇的车轮开始向外驶去,辘辘的车轮声。

(切)萧定权闭上了眼睛。

身后传来了王慎的声音。

王慎os:殿下,殿下。

萧定权抬头,他的眼中有未能妥善隐藏的泪水。

王慎:殿下,陛下没有走。

萧定权抬头,窗户已经被王慎推开一条缝隙。

王慎:是李刺史来了。啊,他还上了——

萧定权惊异的神情。

32行宫-皇帝寝宫外/御辇内日外

御辇确实已经停下。

李重夔乘马,在外戍卫。

稍远处马上的齐王同样一脸惊诧地看着御辇。

(切)李明安坐在车内,皇帝的右前侧(参乘的位置)。

皇帝手中拿着一份油墨尚未干的新印邸报,和顾逢恩手持的那份调查报告,正在阅读。

皇帝蹙眉:赵壅?

李明安点点头:如果真是安平伯,那接着查下去的话,后面的人……

皇帝用手中的报告微微开启了车窗,看了看车外一脸焦虑的齐王,他攥紧了手中的报告。

皇帝:明安。

李明安:臣在。

皇帝:你现在是军人。不要忘记,兵不涉政,尤其是——朕的家事。

李明安愣住了。

李明安片刻后回答:臣知罪。

皇帝握住他一只手:明安,朕能够信任的人,只有重夔和你了。

李明安:臣不会辜负陛下。

皇帝点点头,将邸报和报告书递给李明安。

皇帝:你带着这东西,到营里去,告诉吕翰,再敢拖延,不用等到长州,(语气转凌厉)朕现在就会把他和赵壅明正典刑,再兴大狱彻查幕后元凶!

李明安:臣遵旨!

李明安正准备下车,皇帝又喊住了他。

皇帝:明安,你一直在宫里头。这东西,你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李明安愣住了:是……有人送来给臣的。

(切)车外,阶下,内人行列的最后,一身内人装扮的陆文昔抬起了头。

(闪回9-18重新拍)

印局外,顾逢恩直接将供状交给了陆文昔。

顾逢恩:中书令也好,控鹤卫也好,我们分开后,我会去引开他们。陆姑娘,请你千万设法去趟行宫,李刺史会听你的话。殿下安危,就全拜托给姑娘了!

(闪回结束)

(切)配殿的窗打开了,萧定权站在窗内,望向御辇。

在内人装扮的陆文昔眼中,他现在只是一个高高在上,距离遥远的影像。

33行宫-皇帝寝宫日内

殿外日晷,夕照之下,寅时末(近午后五点)。

皇帝带着李重夔入殿。

皇帝绕过了屏风。

皇帝:名册都交出来了吗?

李重夔:是。

皇帝放眼前望,屏风后的地上,仍然摆放着前晚的地图,和满地棋子。

皇帝弯腰捡起了一粒白子,终于长长舒了口气。

李重夔:李刺史就在殿外。陛下——

皇帝:朕不见他了,跟他说,明天不要跟着回京,留在这里处理好后事。

李重夔:是。

皇帝:让人回去告诉逢恩,明天,好好考试。

李重夔:是。

皇帝:还有……

皇帝望着眼前地图,没有往下说。

李重夔沉默了片刻:臣这就去请,太子殿下。

34行宫-皇帝寝宫外隐蔽处日外

殿檐外传来了暮鼓和归鸦的声音,华灯已初上。

李明安站在皇帝寝宫丹墀下侧的隐蔽处。

陆文昔站在他的身旁。

李明安:一个女孩儿家,简直无法无天!要让人知道了,别说你,连令尊都要获罪!

陆文昔:小女——

李明安:在宫里头,自称小人。

陆文昔:小人听说都督在这里,没有别的办法,只好——

李明安:你是怎么找过来的?

陆文昔:小人说自己是登华宫的内人,逢齐王妃之命来办差,他们查验了牙牌就没有多盘问。

(闪回9-26)

行宫宫门外,李柏舟的侍卫紧张地盯着每一个走过的人。

除了一列内人出示给守卫牙牌,然后捧着漆盒入宫们以外,并无异状。

这列内人中,陆文昔站在最后,她向守卫出示了上书登华的牙牌。

(闪回结束)

李明安:你这胆子,怪不得令尊把你交给了我!你这身行头,是从哪里弄来的?居然还有牙牌?

陆文昔愣了,紧张拽着她腰间的荷包。

(闪回4-23重新拍)

陆文昔:殿下,这身衣服……

萧定权:你先保管吧,日后到了宫里,再还给我。

(闪回结束)

陆文昔没有说话。

李明安看着她叹了口气:我要回营里,你跟我出宫门。

陆文昔:是。

李明安离去,陆文昔欲跟上。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陆文昔的荷包从她圆领紫袍的裙带上滑落。

35行宫-皇帝寝宫日内

殿内,皇帝翻看着刚刚递上的请罪疏。

题头:皇太子臣萧定权诚惶诚恐,伏请……

字迹是一贯的俊秀和工整,一丝不苟。

卢世瑜os:臣教给殿下的书道,也不是用来做这种事的!

皇帝放下奏疏,叹了口气。

皇帝自语:君子死而冠不免。人要有体面,字,也是一样啊……

李重夔:陛下,殿下在殿外等候昏定。

皇帝点点头。

殿门打开了,萧定权入殿。

李重夔和一干人等悄悄退后。殿内暂时只剩皇帝父子两人。

萧定权走上前,向皇帝行礼:陛下,臣——

皇帝等待着他的言辞。

皇帝:朕——

萧定权说的却是官话:臣恭请陛下圣安。臣请问,圣躬安和否?

皇帝:朕躬——安。

萧定权始终垂着头。

皇帝看着他,想说什么,但始终无法出口。

数秒异常尴尬的沉默。

皇帝的视线停留在他的手臂上,终于打算开口。而萧定权想结束这份尴尬,竟成了两人同时开口。

皇帝:你的手——

萧定权:陛下事务繁忙——

萧定权:臣不敢打扰,臣先告退了。

在皇帝眼中,他的态度是冷漠的。

皇帝:……去吧。

皇帝看着他离开的背影。

(闪回9-29重新拍)

皇帝一脚已经迈出了宫门的门槛。

身后传来的萧定权的声音。

萧定权os:其实这些都不要紧,臣想得最多的是——在爹爹的心里,我到底算是什么?

皇帝下意识地拈起了刚刚带出来那枚白子。

萧定权os:爹爹想诛的,是我这一颗……

(闪回结束)

寝宫内,皇帝看了看手中棋子,再看看儿子的背影,如烫手一般,突然将那颗棋子又丢回了案面上。

36行宫-皇帝寝宫日外

宫门已经在眼前。

李明安:回去告诉令尊,事已无碍,不要轻举妄动。

陆文昔:是。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荷包所在位置,发现空了,突然止步。

李明安:什么?

陆文昔:小女——小人要回去——小人的一件东西,大概刚刚落在丹墀下头了。

李明安:什么东西,丢了就丢了,先走!

陆文昔:是绝不能丢的东西。李刺史请先行,小人已经认得路了。小人去找到就回来。

李明安:轻重缓急都——你和令尊的脾气,怎么都这么——

李明安看看天色:闭门前,找不找得都得出宫!

陆文昔:小人明白。

37行宫-皇帝寝宫外隐蔽处昏外

暮色迟迟,归鸦声声。

陆文昔一路匆匆前行,遇见人时步缓退避。

皇帝的寝宫在望。

从丹墀上走下的宫人,她们手中已经持起了灯笼。

陆文昔在适才和李明安一同站立过的丹墀下寻找,却什么都没有找到。

她看了看已晚天色,大急,终于决定放弃。

天色昏暗,宫灯不明,白玉栏杆外视觉的死角。

急于出宫的陆文昔轻轻撞上了一人的右臂。

来人立刻护住了右手。

王慎赶上,看了陆文昔一眼。

王慎厉声呵斥:大胆!

陆文昔紧张站定,看着最后一丝天光落了下去,周围暮色四合。

闭宫门的钟声传来了,她神情绝望起来。

王慎提灯照亮。

陆文昔看清,站在面前的是萧定权。

他的左手上,拿着的正是陆文昔丢失的荷包。

陆文昔紧张而惊诧。

38行宫-皇帝寝宫夜内

皇帝仍在坐在案前,他在整理文件。

皇帝:重夔——

李重夔:臣在。

皇帝站起身,将文件递给了他。

皇帝:这个,你看着办吧。

李重夔:是。

皇帝离开前:还有……陆英的女儿,你让人去查查生辰,叫人再报上来。

皇帝走远。

李重夔回过神来,对着他的背影:臣遵旨。

39行宫-皇帝寝宫夜外

陆文昔低着头。

萧定权站在她的面前。

以王慎为首的一群宦官都围了上了。

王慎紧张地:殿下,殿下不要紧吧?

萧定权没有回答。

王慎:你是哪处的宫人?!

陆文昔不知所措:小、小人是——

王慎:来人!

两个宦围了上来。

王慎:把这个无法无天的奴子,即刻送到主管女史那里去,叫她严加管教!

两个宦官已经围近了陆文昔。

噤若寒蝉的陆文昔的身影。

陆文昔:——殿下!

(第九集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