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鹤唳华亭剧本 > 11

鹤唳华亭剧本 11

作者:TXCW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0:31

11

eP11

1卢世瑜宅日内

卢世瑜宅书房中。

陆文昔画的屏风。

卢夫人还在整理出京的行李。

侍女甲请示地:夫人,要把这道屏风折起来吗?

卢夫人看看屏风上的题诗。(已经补充完整)

卢夫人:先放着,大人大概是想把它,留给一个要紧的人。

(特写)萧定权的诗句:代云陇雁浙江潮,人有**犹待招。

侍女甲:这书道的名字,大人思前想后,到底想出来没有——我们可马上要走了。

卢夫人笑笑:谁知道他?等着他回家,再问吧。

2丹凤门外广场日外

宫人中,跪地的陆文昔睁大的眼中,一滴泪水直直滚落。

3丹凤门外广场日外-东华门日外

禁卫隔离,御史于外。

卢世瑜躺在血泊中,看着头顶明媚青天。

萧定权从车上跳下,推开阻塞的禁卫和御史,跌跌撞撞跑到卢世瑜的身旁。

萧定权蹲跪到他身边,不知所措地低声呼唤:老师?

他看到了卢世瑜胸前涌出的鲜血,伸出颤抖的双手紧紧捂住了他的伤口。

萧定权无助地:老师——疼吗?

卢世瑜望着萧定权的脸,轻轻摇摇头。

萧定权:老师等等我,我去叫太医——

卢世瑜望着萧定权的脸,再度轻轻摇摇头。

卢世瑜:十五年,五千日——臣跟殿下讲过那么多道理,最后自己却违背了它们,以臣子的身份胁迫了君上。臣,实感惭愧。

萧定权哽咽地不断摇头:不……不……

二人的身后,不断传来呼唤御史们呼喊“老师”的声音。

(切)东华门外得到了卫士某传递出消息的顾逢恩,惊恐地睁大了眼睛,望向了丹凤门的方向:老师?

他身后的进士们:老师?!

(切)这些声音,已近弥留的卢世瑜似乎也听见了,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个平静无力的笑容。

卢世瑜os:为人师表,一世至此。臣还是不知道,今日所为,错否,无错否?

萧定权的声音:老师……不要走……是我错了……不要走……

卢世瑜os:金生丽水,玉出昆山。错铸丽水,玉碎昆山。物若摧折怎辨美媸;人不摧折,何言善恶——

卢世瑜:殿下新创的书道,很美,很好,就叫——金错刀吧。

一世恪守君臣礼仪不愿逾矩的卢世瑜,在生命最后一刻放下了防线,目带怜惜地看着自己毕生精心呵护的学生,那一双为鲜血玷污的手。

在他模糊的视野里,看见了从前在值房点茶时,萧定权满怀期待地伸向自己的手。

卢世瑜吃力笑笑,向想像中那双洁净的手,伸出了手。

他颤抖的手没有触碰到萧定权的手,于半空跌落。

萧定权双目血红,眼中无泪。

他依然徒劳地按压着卢世瑜的伤口,保持着跽跪的姿态,守候在卢世瑜遗体旁。

4丹凤门外广场日外

顾逢恩和进士们的声音:——老师!

几十个进士跟随顾逢恩一道跑回了广场。

御史们也开始向卢世瑜的遗体前涌动。

5丹凤门城楼上日外

皇帝的视野中,看到的为卢世瑜死而激愤的御史与进士们一同向前,逼压得禁卫步步后退。

皇帝将目光转向了正在守护着卢世瑜的萧定权。

他的表情怜悯有之、担忧有之、也有更深藏不可言喻的情绪。

最终归于沉重的一声叹息。

李柏舟走上前:陛下,新科进士去而复回,言官也不肯退去。其势难止,请陛下速做决断,下旨全部——

皇帝点头,平淡地向他招手:中书令,你来看看。

李柏舟不明所以地走到了皇帝的身旁。

皇帝指指城下的情景:小半个朝廷,和天下的读书种子都在这里,还有朕的太子。你现在让朕拘捕谁?怎么拘捕?

皇帝:朕知道中书令势力绝伦,不怕获罪于天。朕的胆子,可还没有这么大。

李柏舟的脸色陡然改变,他仿佛明白了什么,难以置信看着皇帝(他也意识到皇帝意识到全部人和事可利用,以作为马上要对自己动手的借口)。

皇帝:重夔,先把你的人都叫回来。

李重夔:臣遵旨。

皇帝转而继续看着城下的萧定权。

皇帝:也把太子——先请回来。嫌事情不够大吗?

在他的身后,李柏舟向城下的禁军甲使了个眼色。

禁军甲会意,转身离去。

6丹凤门外广场日外

两宦官走向仍半跪着的萧定权。

宦官甲:如果殿下不肯回——

宦官乙:硬架回去也不成啊——

宦官甲:说是圣旨——

宦官乙:你觉得他现在还会听吗——

两人迟疑着上前,正要说话和动作。

萧定权突然起身,转身向城门的方向走去。

两宦官面面相觑后,跟随上。

7丹凤门城楼上日外

仍着白衣,披散着头发的萧定权,登上了城楼。

他衣上和手上沾染的鲜血,令皇帝微反感的蹙眉。

萧定权没有看皇帝,声色冷淡。

萧定权:水。

宦官甲乙捧来了金盆和巾帕。

萧定权将双手放入了盆内清水中。

水中的鲜血升腾弥漫,如同云雾。

看着血色云雾散开,萧定权语气平静。

萧定权:中书令说得不错——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李柏舟微微失色。

萧定权从盆中抽出了手,被稀释的血水顺着他的手指滴落在城楼的青砖地面上。

他抬起头,向李柏舟淡淡一笑。

萧定权:本宫记住了。

在他的眼中,自这一刻起,李柏舟已经成为于公于私都必须铲除的对象。

皇帝有深意的目光,看着这两人。

萧定权:君子死而冠不免,何况只是奉陵——去取本宫衣冠来。

8丹凤门外广场日外

禁卫们在李重夔的指挥下,逐渐撤回宫门内。

御史们和返回的进士们跑到了城楼下卢世瑜的遗体旁。

顾逢恩俯身,将卢世瑜跌落的冠带为其戴正,又解下身上的绿袍,悉心覆盖到了他的遗体上。

露出袍底白襕衫的顾逢恩,于卢世瑜遗体前郑重下跪。

进士们纷纷仿效,脱下了身上的绿袍,广场上一片缟素的白色。

一片白色中,唯有最后一人尚着绿衣,行走缓慢,

刚刚回到广场,

并不为所动地站立着注视这一切——许昌平。

9丹凤门外广场日外

前方街道又有了脚步声。

宫人群中跪地的陆文昔已经呆滞的面容。

身旁的宫人们开始议论:

——那不是刑部尚书吗?他亲自来,是要兴大狱吗……

——怎么办,我们不会有事吧……

(切)陆文昔茫然抬头,她的眼中,红色官服、腰围金带的张陆正亲率一群刑吏向丹凤门方向匆匆行进。

10丹凤门外广场日外-丹凤门城楼上日外

几十个刑部士卒抵达了丹凤门广场驻跸,张陆正仰头看看城楼上的李柏舟。

(切)李柏舟向他点头回意。

(闪回)李柏舟踩着满地珊瑚的碎片:为保万无一失,还要再去找一个人——

李柏舟的家人甲对张陆正:中书令说了,还要借尚书一臂之力——火快灭了,就再添些柴,人心散了,就再收一收。(闪回结束)

(切)张陆正一挥手,刑部士卒走向了围着卢世瑜遗体的进士们和御史们。

陈九思看了张陆正一眼,有了底气,继续鼓噪。

陈九思:刑部来缉拿,我等与其无名枉死,何如奋力一争,和卢尚书一样垂名青史!

陈九思转向城楼,高呼。

陈九思:陛下,储君无辜,臣等恳请,严惩齐——

话音未落,顾逢恩已经冲到了他面前,扬手照他脸上重重一拳。

陈九思倒地,伸手抹抹一嘴的血,看着攥拳的顾逢恩。

顾逢恩态度轻蔑:我在里面都听到了——从头至尾,就是你在滋事!

进士们将愤怒的目光一致投向了陈九思:对!就是这个小人的声音!

进士们围上前去,开始对陈九思拳打脚踢。

陈九思一面阻挡一面后退:你们——都还是白身,敢殴辱朝廷命官——你们的前程,都不要了吗——

顾逢恩一脚踢了过去:命官?先有命才能当啊!

陈九思吐出了两颗牙。

顾逢恩带着进士们迫近。

顾逢恩:你背后的人,我腾出手会慢慢收拾。但是现在(一手拎起陈九思的衣领)你不先自己剥了这身官皮——

陈九思无法喘息,突然从身旁一个刑吏的身上拔出了刀,挥向顾逢恩意图抵抗。

顾逢恩反手拧住了刀,急怒之下按在了陈九思的脖子上。

顾逢恩:我就先剥了你这身人皮!

鲜血自刀刃下冒出。

陈九思:你敢——饶命!

一只手牢牢拧住了顾逢恩的手。

争夺中,陈九思颓然倒地,连滚带爬跑出去没有多远。

又被激愤的进士们围住踢打。

进士们:已经作乱,还想再行凶?!

顾逢恩的目光迎向了夺刀的许昌平的目光。

顾逢恩打量着许昌平身上的绿衣。

顾逢恩:刚才也是你——

(闪回)廷试时,顾逢恩眼中,站起的进士们当中。

独坐着,在奋笔疾书的许昌平。(第十集)(闪回结束)

顾逢恩的刀刃挑向了许昌平绿衣的衣领:给我——

许昌平不为所动:不肯随势从众,在嘉义伯的眼里,我也与他同罪了吗?!

刀刃挑断了衣带,露出了其下白襕衫的领口。

顾逢恩:脱了!

许昌平放下了手,任由顾逢恩手中的刀刃指向自己。

许昌平:为什么要带他们回来?太子殿下刚刚做的,还有什么用?

顾逢恩:你也有脸,提太子殿下?

许昌平:施恩之人,怎么提不得?

顾逢恩咬牙:幺么小人!

许昌平没有理睬他,环视一圈,提高声音:国有国法!——我辈不自珍重,岂能望天子珍重?!自安身,岂能使恩师安心?!历经二度会试一度廷试至此,诸位难道真想一世都——赤足踏在雪地中吗?!

进士们止步。

11丹凤门城楼上日外

城下一场小型骚动,发起者又是顾逢恩,齐王不乏幸灾乐祸。

齐王自语:顾二,还是这个脾气啊——刚才的廷试,也是他最先——

皇帝皱眉看看齐王脸上尚未洗去的墨。

萧定权已经穿回了冠带,他正在整理玉带,现身看看齐王,平静地发号施令。

萧定权:传本宫令旨,拘捕为首滋事的进士顾逢恩。还有,去告诉他们——

陈谨不知所措地以目光请示皇帝。

皇帝点头:先关到宗正寺去吧。

齐王不可思议地望着萧定权和皇帝。

萧定权没有回应他,冷淡地倚楼往下观望。

(切)广场上,宦官甲指挥着。

陈谨:太子殿下令旨——本科进士,再有借临奠之名,行要君之实者,不论首从一律拘捕除名!——他就是你们榜样!

两禁卫压制住了不忿的顾逢恩,将他带离。

进士们犹豫,终于有人率先穿好了衣服,余人也开始仿效,站回到了许昌平身边。

(切)顾逢恩被带离,走过众宫人之前。

宫人甲:那不是嘉义伯,怎么连他都……

宫人乙:殿下还是不敢触怒……

宫人丙:没见识,这哪是不敢?自然先保自己要紧,老师算什么,表哥又算什么?

内人甲:那陆中丞就更算不得什么了……

内人丁压低声音:听说还是未来岳丈呢,这下子……

临近崩溃的陆文昔突然起身,

向外走去。

宦官甲:又是你!拦住她!

陆文昔一把将他推了个趔趄,跌跌撞撞从混乱的人群中跑出,越跑越快。

12丹凤门城楼上日外

萧定权看着顾逢恩被带离,看着进士们都穿好了衣服。

他回过头,自己戴上了一身衣饰中最后缺失的冠。

并以冷淡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旁观的齐王,和他脸上的墨,冷冷一笑。

萧定权:告诉过你,修身养性,谨言慎行。

齐王没有回答。

萧定权:告诉过你,伤害他们,我不会饶恕。

齐王没有回答。

萧定权:可到头来,你还是没改掉,喜欢拿人血来粉饰盛典的毛病啊!

齐王失色:陛下?

萧定权:没有旨意废黜本宫,你就还是本宫的臣子。你的毛病——天子不教导,我来匡导!

齐王:我……

萧定权:放心,本宫先不查邸报到底是谁印的,也先不查廷试延时,士子罢考到底是怎么回事。本宫就要出京,时间仓促,来不及了——

萧定权:你知道——她现在已经能够说话了吗?

齐王不解的神色。

萧定权震怒:那个姓吴的宫人!

(闪回)垂拱殿上,戴着一只多宝耳环的吴内人仇恨的目光。(闪回结束)

齐王想起了她,徒然改变脸色。

齐王:你是储君,你不能——

萧定权:对,我不能够涉政。可你不要忘了,我东宫还有詹事府和两春坊的班贰。今天他们就会发起议论,他们发起,三司就必须按流程主导。重开本宫冠礼时尚服张氏坠楼一案——合理合法合情!

齐王大惊失色,看着皇帝,对萧定权:当着天子威胁臣下,你不怕……

萧定权:我还应该怕什么——你告诉我?

齐王看看城楼下卢世瑜的遗体,语塞。

萧定权:你觉得,是本宫会先出京?还是此案真相会先大白天下——你,被削爵?禁锢?赐死?

齐王后退几步,靠近皇帝,求助地:爹爹,爹爹——陛下——

萧定权笑出了眼泪:有所为,真是——容易太多了。

13丹凤门城楼上日外-丹凤门外广场日外

兄弟二人的对峙中,张陆正悄然登楼,向沉默旁观的皇帝行礼。

张陆正:刑部尚书臣张陆正拜见陛下。

他的到来,皇帝只能想到一个原因,是而询问李柏舟。

皇帝:是你叫他来的?

李柏舟摇头。

张陆正:臣来,与中书令无关。

张陆正:陛下,卢尚书是臣座主。今日星陨,臣请令臣部内僚属,先护送其遗体回府。

(切)城下,越过御史们的刑吏,走向了卢世瑜的遗体。

皇帝许可:去吧。

张陆正:还有,臣身为司法首长,听说今日有人于此地——

齐王:乱法滋事,要君坏典!御史台和新科进士……

张陆正摇头:——行谏议之事。

李柏舟失色。

张陆正无视李柏舟目光,继续:言辞或稍激烈,行为或稍逾矩。臣引领部内僚属,来协助——抚慰疏散。

李柏舟变色,狠狠瞪了张陆正一眼:他们内外应和毁损廷试——避重就轻,张尚书是想为这些人开脱吗?

张陆正全不在乎他的警告。

张陆正:中书令——网开三面,成汤之道。首恶已办,胁同何必再苦苦追求?

李柏舟惊怒。

皇帝看看城下跪拜的御史们:叫他们都先——

张陆正摇头:陛下——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水流,天下哪有这样道理?此大事,陛下不疏根源淤塞,自危者又怎会自退——?

皇帝的目光随着他转向了齐王。

李柏舟意识到被背叛,惊怒:张陆正,你敢——!

皇帝默默瞥过的一眼,让李柏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他硬生生地咽回了后半句话。

张陆正:就算臣再携百倍部属,亦难疏解。臣只求挂冠而去,免成邦国罪人。

他摘下了头顶冠带。

皇帝看了一眼惊惶的齐王,以及萧定权一身整齐的冠带。

终于下定了决心。

皇帝走到了城墙上,眼望城下御史们和进士们。

皇帝:朕此口谕,同于诏书——

众人安静了下来。

皇帝:储副仁孝,朕实体察。出京之语,终此不提。

皇帝:谏臣忠烈,朕实体察。无心之罪,只惩首恶。

皇帝:士子赤诚,朕实体察。廷试受扰,乃朕失德,此事,朕向尔等——致歉!

城上下众人期待着皇帝最后的话。

皇帝:齐藩——

齐王和李柏舟一脸紧张地等待着。

皇帝提高了声音:本次谏议事源——前日射柳宴,朕曾赐其玉带一条,并加褒语——彼乃吾家可造材,再加砥砺,或可更进一步!——至此时此地,面对天下臣工士子,朕对其考语不做更改!

齐王和李柏舟一同松了口气。

皇帝:今国处争战,京畿道数卫营亦处整顿中,彼虽为皇子,亦国家臣!朕有意命其出京,常驻京营督查整顿事务,以为砥砺。

齐王变色:陛下?!

皇帝不为所动:更进一步,然后之藩,或将稍有裨益于家国。

齐王大惊失色,双膝跪地:陛下?!

城下的伏跪和呼喝声:圣天子——天恩——浩荡!

皇帝没有理睬齐王等人,继续嘱咐张陆正。

皇帝:张尚书,你下去告诉他们,叫他们该回衙回衙,该回家——回家去吧。

14卢世瑜宅日内

屏风前,

一双跌撞慢慢走近的皂靴。

整理着书籍的卢夫人抬起了头,

诧异地看着一身宫人装扮慢慢走近的陆文昔:……昔儿?

陆文昔跌跪在了卢夫人面前:都是我……都是我……

卢夫人:你这是?

陆文昔的眼泪:他们都回不了家了……都是我……

她晕倒在了卢夫人怀中。

卢夫人摸了摸她的额头:怎么这么,这孩子是……?

院外传来了家人甲的哭声:这是——大人?!尚书大人?!不是说了就要回家了吗?!

15丹凤门城楼上日外-丹凤门外广场日外

时近黄昏,

城楼下,

御史们和进士们已经退散。

城楼上,余萧定权和齐王。

齐王冷笑:殿下,现在满意了吗——

萧定权回之以冷笑:不,我非常遗憾。

齐王哼了一声,转身下楼。

独余萧定权孑然一身矗立危楼之上,望着脚下空旷广场。

广场上卢世瑜的血迹。

萧定权低语:全部的事,都非常……

他双腿一软跪坐在了地上。

斜日落入檐角,

檐下的铁马叮咚,

归巢宫鸦声声。

16卢世瑜宅夜内

残阳坠落檐角,

鸦啼声。

躺在内室床上,额上敷着手巾的陆文昔,半昏迷中痛苦的神情。

室内传来卢夫人的恸哭声:十五年前,先帝召你进宫——我就知道终会有今日!跟他比,亲儿算什么?老妻又算什么?!你还回来干什么?冤孽啊——!

陆文昔眼角的一点泪水:卢尚书,爹爹,哥哥……都是我……

17刑部衙门夜外(这是一个迷惑性的隐藏情节——表面上李柏舟已经开始进一步迫害陆英。但其实是皇帝派遣李重夔调查廷试延时的隐情,但其后仍然决定先佯杀陆英父子,用以和萧定权的政治交易。张陆正亦隐瞒了此事,并没有告诉李柏舟。)

树影外的残阳,

鸦啼声。

刑部衙门院中地面的青苔,

戴着锁镣的双足,锁镣从上摩擦经过。

戴着锁镣的陆文普,被两刑吏推搡挟持着一路走向刑部大狱。

狱前某处室内,

重重的棍杖锤楚声,

被阻塞的了呼号声,

吏甲:里头什么人?这会动刑?

吏乙:御史台的——

吏甲:不是说刑不上大夫吗?

吏乙:扰了廷试,还大(大)夫,只剩大(带)夫了——

室内询问声(李重夔):说!国典滋事,是受谁的指使?!

受刑者(陈九思)的痛呼声:没有人,不知道延时了……

陆文普不由驻足,担忧惊恐地望向室内。

再度响起的棍杖声和痛呼。

吏甲:看什么?!就轮着你了!

陆文普不肯前行。

吏乙提起手中多出的另一副铁撩:等不及了?

他扬起镣铐,重重击打在了他的脚踝上。

陈九思os:不知道——延时——

李重夔os:泼醒,再杖!

陆文普倒地后,被拖离:尚未立案,这是官法——还是私刑?!!!

18东府夜内外

萧定权的皂靴,虚弱地踩过廊下的地面。

两宦官扶架着萧定权的手臂,沿着廊下将他送回东府的寝宫。

王慎在后紧张跟随:殿下……殿下……?

甫一入室,萧定权便开始不甚清醒地吩咐。

萧定权:酒——王翁——拿酒——

王慎:殿下,嘉义伯他——?

萧定权口齿凌乱,几乎不能成句:他在宗正寺、避避风头、好。

王慎提醒:殿下现在不能回来,陛下面前,殿下得去说清楚——

萧定权:是圣主、比你我、都清醒。我现在什么都不想想,我累了,要睡一觉。

小宦捧来了玉壶春瓶和白瓷酒杯,

王慎斟了一杯酒。

萧定权推开了他持杯的手,提起酒瓶,张开嘴将一整壶酒倒得满头满脸都是。

他湿漉漉浑身颤抖地倒在床上,蜷缩起了身体。

萧定权喃喃:千万不要叫醒我。

19刑部大狱夜内

被拖拉过监室地面的泪流满面的陆文普,犹在不住回头:尚未定罪,是官法还是私刑?!

吏甲没好气地在他肩上又一击,暂时截断了他的声音:这是私刑!

吏甲:这又是什么人?

吏乙:一样,搅了廷试的……

吏甲:怪事。读这么多年书,临了闹个什么?

吏乙:还有更怪的,跟那个搅了的说还是——

陆文普勉强抬头,看着前方监室内并未受刑的陆英:……爹爹?

陆英点头,悲哀的眼神:痴子。

20张陆正宅夜内

一盆精美巨大的珊瑚。

珊瑚后,突然冒出了张韶筠的头。

张韶筠绕着它正仔细地研究。

张韶筠:没考上也有没考上的好处,不然我今天也在那里,是站好还是不站好?是脱好还是不脱好。爹,你说是不是?

张陆正在一旁喝茶,没有理会他。

张韶筠自顾自喋喋:爹,你又收了中书令的礼,又帮太子说了话。你到底打算把我姐姐许给哪家?齐王有王妃了,姐姐嫁去只能当侧妃,何况他马上要离宫了,能不能回来还难说。我看还是太子实惠——

张陆正不满看了他一眼,但仍然没有说话。

张韶筠越遐想越兴奋:姐姐是太子妃,太子殿下就是我的姐夫。日后,我也就是顾思林一流的人物,哈哈哈——

张陆正终于忍不住将茶盏重重砸在了案上。

张韶筠吃吓,掰断了一根珊瑚的枝条,发现安装不上后,手忙脚乱地将它丢进珊瑚丛中销赃。

张陆正站起身斥责:蠢如鹿豕!幸得没有考上,入了朝你也是死在人家手里的角色——

张韶筠委屈地嘀咕:我是说——

家人甲匆匆入室:大人,有客要见大人。

张陆正蹙眉:这么晚了——

家人低语:是中书令。

张陆正横了张韶筠一眼:回书房去,下科再不中,我剥你的皮!

张韶筠:刚还说幸好没考上呢……出尔反尔……

21张陆正宅夜内

客室,

李柏舟已经反客为主占据居中主人的座位。

张陆正从内室走出,人尚未至,先向他拱手行礼请罪。

张陆正:下官有失迎迓,还请中书令恕罪。

李柏舟一笑:晚到就晚到,不算什么罪过。

他继而摆摆手,阻止了欲坐到他下首客座的张陆正。

李柏舟:晚到了,还想登堂入室倚栏杆,就不好了吧?

张陆正凛然一惊,停止了落座,如在朝堂上一般,躬身站立至李柏舟的下首。

李柏舟把玩手中的茶盏:一家女尚不吃两家茶。张尚书既然吃了我家的鱼,就算有几根刺,也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吧?

张陆正:今天形势,下官实在是为了大王着想啊。当众逼死东宫的老师,东宫是不会放过大王的——

李柏舟一掌重重拍在几案上:卢世瑜自找死!——就算有谁逼他死。张尚书是觉得,凭我之力保不住大王吗?!

迫于他的淫威,张陆正躬了躬身,继而迟疑开口。

张陆正:下官不敢分辨——但有一语想请教,不知——?

李柏舟没有表态。

张陆正:有传言说,陆英要当东宫的岳父。

李柏舟:早过去了,何况今天他犯下的——

张陆正:殿帅的人,今天到户部调了陆英的黄纸户籍——是要为太子妃造册吧?

李柏舟皱眉沉吟。

张陆正:他本来就跟下官龃龉,殿下又是未来主。下官难处,也请中书令体察。

22晏安宫夜内

黄昏的晏安宫中,默坐的皇帝。

皇帝拿起了一封奏疏。

皇帝:这是什么东西?

陈谨:是殿帅的人送过来的……

皇帝开启,查看,皱眉(陆文昔的户籍信息)。

他咳嗽了两声后。

殿外传来了赵贵妃的脚步声和哭泣声。

赵贵妃:陛下,陛下当真要舍弃大郎了吗?

陈瑾尚未及奉旨阻拦,满面泪痕的赵贵妃已经自行入殿,向皇帝的书案边走边自顾自地控诉。

赵贵妃:京畿卫是什么地方?顾思林带出来的人,个个如狼似虎,恨不得生吞活剥了大郎。陛下叫大郎去那里,还不如直接送他去长州跟着——

她说话期间,忍无可忍的皇帝已经拿起了案上的一只笔,向赵贵妃扔了过去。

皇帝:就送他去长州,跟着顾思林吧!秘书郎,拟旨!

笔打在了赵贵妃的裙子上,染出了一团墨色。

陈谨看看赵贵妃,低声:陛下,秘书郎丁忧了——

赵贵妃颓然跪地。

皇帝:你们背着朕折腾的事,不要以为朕就全不知道!你那个混账爹,算什么分位上的东西?!朕的家务事他掺和?!朕的国是他也敢掺和?!干的那些事,真要计较,他长着十颗脑袋都不够砍!

赵贵妃呆住了。

皇帝:让他去京营,那是便宜了他!你们平素仗着朕偏宠,以为太子好欺负?!兔子急了还要咬人,何况他根本不是——是只乳虎!

(闪回)城楼上,抛下了玉鱼的萧定权,决绝刚烈的表情:有抗旨阻碍者——杀无赦!(第十集)(闪回结束)

皇帝越说越愤怒:他母亲是配天皇后,他是朕的嫡长子,宗法礼教舆情全站在他的后头,何况还有他舅舅手上——二十万兵!你们算什么?你们又有什么?

赵妃双膝一软,瘫倒在地:陛下——

皇帝站起身,指着窗外:不自量力的东西!朕告诉你,十二年八千次,今晚他头一回没来昏定。

皇帝:卢世瑜在他心里头的分量,只怕朕这个爹都比不上!他护住他表哥是想干什么?齐王不走?不走太子今天就敢掘地三尺,把你们干过的那些好事都挖出来替他老师陪葬,你信——

皇帝突然开始了剧烈的咳嗽,然后向后栽倒过去。

陈谨连忙扶住了他:陛下!

赵贵妃惊而起身:快!快!开那边的抽屉——陛下!

23东府夜内外

廊下,匆匆走去的王慎等人的皂靴。

(切)寝宫内半低垂的帘幕中。

一双手撼动着酒醉的萧定权。

萧定权迷糊的意识与梦境。

一片黑暗中。

隐隐有人呼唤“殿下”的声音。

暗夜之中,三年后的自己身穿甲胄,甲胄上都是血迹,驱马驰于宫中。

萧定权os:老师,我又做那个梦了。年越成长,经过的事情越多,我反而越来越不明白——你告诉我,君是天,臣是地。父是天,子是地。

马上的萧定权环顾,宫中空无一人。

萧定权os:可天地之间,人在哪里?

身着甲胄二十三岁的萧定权看着十七岁的萧定权跑过了丹凤门广场,锤门大哭。

十七岁的萧定权:开门啊!爹爹——爹爹——

24晏安宫夜内

一片黑暗之中。

皇帝惊悸:……卿……卿卿?

赵贵妃立刻握住了他的手:陛下,妾在这里。

殿外隐隐传来了哭喊声:爹爹——爹爹——

皇帝:是太子?

殿外齐王的声音渐渐清晰:爹爹,全部是儿之罪!

皇帝慢慢挣开了眼睛。

赵贵妃一只手紧紧掐着他的虎口,一手熟稔地帮他顺着气。

皇帝稍微平静了下来。

赵贵妃流泪:陛下!

皇帝:太子呢——

陈谨:殿下酒醉……实在叫不醒……

齐王在殿外:爹爹,请赐儿一死,请保重御体!

皇帝默然。

赵贵妃拔下了簪环:陛下,中书令不安分,大郎跟着受池鱼之殃,陛下严惩他,妾无话可说!

皇帝躺在床上,从赵贵妃的手中就着水咽下了早已配伍好的丸药。

赵贵妃握住了皇帝的手:妾和大郎,确实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陛下一人庇佑,求陛下千万保重——

皇帝的态度稍微温和下来。

皇帝:朕还死不了。

赵贵妃饮泣:那群人偏选今日,其心可诛!如果不是他们,陛下怎么会——

皇帝甩开了她的手:你不用到朕面前来套口风——

赵贵妃跌跪在地。

皇帝:朕也不避讳告诉你,这事到底是谁捣鬼,查了出来,朕自然要抓,也自然要杀!不然,朕这龙椅,让出来你们坐吧!

皇帝持续轻微的咳嗽。

赵贵妃连绵的呜咽声:陛下,妾有死而已——

齐王的哭声:爹爹!娘——爹爹他还好吗?

皇帝咬牙叹气:骁骑卫也是他岳丈带过的,叫他滚到那里去吧。赶紧滚,不准再进宫来,朕看着他心烦。

25晏安宫夜外

晏安宫外的廊下,夜风涌动,赵贵妃眼中泪水已经干涸。

赵贵妃对着夜色伸出一只手,一反复,平静地告诉身后跟随的姜尚宫。

赵贵妃:你说得对,陛下的手心,到底还是——

姜尚宫:离宫尚有回归日,之藩就再无相见时了。山雨欲来,留下太子抵挡,大王全身避开。圣心向背,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吧。

赵贵妃冷笑:卢世瑜死了,顾思林是虎狼,毕竟远隔千里,不能插翅飞回来。礼制?宗法?我们没有,可是我们有陛下——剩下的,就只有陆英了——

26晏安宫夜内

皇帝一人独靠在床头。

皇帝问陈谨:你说,妻儿到底算什么?

陈谨没有回答,尴尬笑笑。

皇帝:问你,也是朕糊涂了——拿过来吧。

陈谨默默奉上了案上的奏疏。

皇帝打开,上面是陆文昔的信息。

华亭陆氏女,名文昔。

父陆英。

兄文普。

弟文晋。

……

皇帝:笔。

陈谨双手递上的朱笔,一行一行,抹杀了这些信息。

奏疏上,一片血色。

皇帝折断了这只笔,抛至一旁。

然后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手心手背一反复。

烛光跃动中,皇帝的眼中,莹然微有泪光。

27齐王府夜外-东府夜内-卢世瑜宅夜内

月下,

沿着小径朝假山走去的齐王妃和李柏舟的脚步。

李柏舟os:回来就这样?

齐王妃os:爹爹也说说他吧——

(切)齐府后苑假山石前,一片芍药环抱的绿茵之上,

愤愤舞动的剑影。

齐王os:出尔反尔、首鼠两端、人尽可君!

三剑削断了花丛中三株系着细小金铃的芍药。

铃声清响,芍药巨大的花瓣委地。

然后一剑掷入草坪,

正插到了李柏舟的皂靴前。

齐王妃斥责地:大郎,你这是怎么——?

齐王打断了他:泰山当初为何去找此人?不是他最后落井下石——!

李柏舟拍拍齐王妃的手:先回去,我跟大王说几句话。

齐王妃恨恨离开。

李柏舟将剑拔起,踏着落花走上前。

李柏舟:就是他人尽可君,所以才要大王来做这个君啊。

齐王一声冷哼:连臣都当不成了,还君?

李柏舟:不过大王也不要因人废言,再口不应心,有句话他说的不错——今日事,陆英万一无恙返,势必取卢世瑜代之。

他望了望头顶清明月色。

(切)月色下,睡梦中一脸惊悸的萧定权:别走……

李柏舟os:他活着,东宫再娶他的女儿……

(切)卢世瑜宅,躺在床上半昏迷的陆文昔:是我……

李柏舟os:食人之食,再吐出来的人,只是可恨。食人之食,就定要死人之事者,才是可怕!他活着,大王返京,可就难了……

(切)李柏舟晃了晃手上的剑,剑刃于月光下闪过一道寒光。

李柏舟:陛下,确实御体欠安?

齐王点点头。

李柏舟:那就再好不过了——

齐王怒:中书令,你这是人臣该说的——?

李柏舟:君王抱恙——大王真不懂吗?有些事,今晚看来就必须得办妥了。

28刑部衙门夜内(这一场依然是迷惑性的隐藏情节,处理成不露各人正脸效果。表面上是李柏舟的拷问,实际还是李重夔的。)

适才监室内,

棍杖暂停,

地上俯伏者(陈九思),血已浸透身上青袍。

堂上的声音(李重夔):还不招?

俯伏者(因为缺了两颗牙)口中荷荷:陆中丞……不知道延时了……

李重夔os:嘉义伯今天说——你不先自己剥了这身官皮,他就剥你这身人皮。——他过个嘴瘾,可本官不是。官皮,本官替你——

卫士甲上前,从俯伏者背上直接扯下了鲜血黏连的青袍。

陈九思的惨叫声。

李重夔os:人皮,本官也替你——

卫士乙将一整套刀具铺在了地上,雪亮锋利的弯刀直钩。

卫士乙抽出了其中一把。

(切)陈九思恐惧的悲鸣划破室外夜空:下官说——知道,知道是延时,是有意——

29宗正寺日外

清晨的阳光投射。

几只麻雀在草地上蹦跳,即将跳入用木棍支起的笸箩的陷阱。

一只手拉着木棍上的线,即将收网。

突然传来了门开的声音,和脚步声。

麻雀受惊,扑棱棱飞走。

手的主人顾逢恩不满地抬头,望着来人。

顾逢恩:你吓跑了我的雀——殿帅?

李重夔面无表情:庚辰科进士顾逢恩接旨——

30晏安宫日内

一双筷子丢到了案上。

案上仍是简单的四五道菜。

皇帝咳嗽:味道重了!

陈谨低声:小人有罪。

皇帝看了看殿外窗格下站立的一个人影:太子起来了?

陈谨:殿下已经起来了……

皇帝:叫他进来。

陈谨有些尴尬:陛下——殿下一早就出宫去了,外面的,不是殿下……

皇帝蹙眉望向窗外。

31京师日外

一辆四围都遮着帘子的车,正在宦官某(长和)的驱使下,向卢世瑜宅的方向驶去。

32晏安宫配殿日内

皇帝书房内。

一只新添加的香炉,香烟缭绕。

皇帝面前,站立着李柏舟。

皇帝:中书令一夜没睡?这么早就进宫来了?

李柏舟:是,陛下,臣送来了——这是昨日在场数名御史台官员的供述。

皇帝暂未接,语带嘲讽。

皇帝:中书令用的哪家刀笔吏,一夜之间,断狱倒快。

李柏舟认真地:兹事体大,又牵扯国储、亲藩和礼部,臣不敢怠慢。

皇帝接过他奉上的卷宗,没有翻看:真的单是陆英?还是别有隐情?

李柏舟:——众口一辞,确是陆英由倡导发起,故意滋事。太子殿下——

皇帝看着李拜舟,等待他的下文。

李柏舟:操行如水,事前确实毫不知情。

皇帝点头,这才翻了翻卷宗,低语:选他当风宪长官,看来真是朕的失误啊——

李柏舟:陆英长子陆文普,昨日与乃父唱和,带头罢考,也已经一并移交刑部审查了。其家人或者知情——

皇帝:中书令,我们,要做到这一步吗?

李柏舟:破坏国家重典,如同损毁国家宗庙。事关国体,更关——天威。

皇帝没有反驳,提起朱笔在卷宗上画了一个血色的圈。

皇帝:让刑部便宜行事,先行缉拿吧。

李柏舟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香炉,他轻轻吸了口气。

皇帝一样看着这只香炉。

33卢世瑜宅日内外

卢府庭中,穿着孝服的家人们往来奔走,准备着梯子、绳索,和卢世瑜生前的官服。

(切)堂中,双目红肿的卢夫人坐在交椅上,

看着一旁素服的陆文昔,正在整理一身来宾使用的细麻所制的缌麻孝衣。

卢夫人的态度尚算平静:你还病着,起来干什么?

陆文昔:小女躺不踏实。

卢夫人:别麻烦了,他要活着,也不会想让他的学生再来的——

陆文昔仍在低头整理着缌麻:总有人要来。

卢夫人:陆中丞和文普那里,也要托人去问问。

陆文昔:小女已经去请托李刺史——

门口传来了一阵喧闹脚步声和人语声:真不在?

卢夫人不由皱眉。

家人甲匆匆跑上。

卢夫人:什么事?

家人甲:夫人,刑部的人来了。

卢夫人:人都已经——他们还来这里干什么?

家人甲:他们问陆中丞的长女在不在?

陆文昔手下一颤。

卢夫人惊而起身:祸不及妻孥,怎么连她都——

家人甲:跟他们说不清楚,已经进来了!

卢夫人:你从后头先走——

陆文昔:覆巢之下,夫人——我能去——?

卢夫人:走!

卢夫人向门外走去。

陆文昔:夫人——

家人甲:姑娘,快走吧。

她被家人甲半推半请离开。

(切)卢夫人走到了灵堂外。

卢夫人:居丧之家,何人无端喧哗?

刑部衙吏:卢夫人,下官等正在缉捕钦犯,请夫人行个方便,许下官入内搜查!

卢夫人冷笑:我这里,钦犯——只有里头躺着的那个人。你们带圣旨来,就随你们棺椁一起抬去!

34刑部衙门日内

杜蘅和张陆正坐在衙内。

杜蘅正在翻看皇帝的手诏。

杜蘅:酷烈了些吧?圣旨上也没有这么说啊?

张陆正:便宜行事——杜侍郎不觉得这四个字大有深意吗?陆英的狱事下来,就是九族伏诛的事情,人早晚都要抓,何必让下头人多走一趟路呢?

杜蘅摇头:但是这么做,人家会以为张尚书,有私心的。

张陆正:我和陆子华是有些旧恶,人所尽知。为,坏我一人名声。不为,坏我一部名声。杜侍郎,做不做为,我也很为难啊——

杜蘅笑笑:下官不是说陆子华,是在说他女公子。万一他无事,人家女孩儿无端进了趟大狱,以后怎么嫁人?张尚书也是有女儿的人,能体谅,还是体谅吧。

张陆正拿过杜蘅手中皇帝的手诏放回了案上。

张陆正凑近杜蘅的耳朵,轻轻说了几句话。

杜蘅蹙眉:御体?是真的?

张陆正点点头。

张陆正:杜侍郎,你觉得陆子华,还会万一无事吗?

35卢世瑜宅日外

家人甲打开了后门,左右张望,无人。

家人甲:姑娘从这里……

陆文昔出门,向前面的巷道走了几步,忽然奔跑起来。

卢府后门外埋伏的几名刑部衙吏突出。

刑部衙吏:是从卢尚书府家出来的!追!

陆文昔已经跑到了街口。

适才的车正向街口驶来。

另一批刑部衙吏从另一端赶过,呼喝:去那边看看!

走投无路,陆文昔手足无措之际。

从身后被人拉上了车。

(切)车内,陆文昔惊愕望着车中人。

36卢世瑜宅日内外

站在卢府屋檐的仆役口中颂扬着“卢公世瑜”的名号。

卢世瑜的一领红色官服在他的手中迎风招展。

(切)卢夫人还挡在门前。

刑部衙吏:夫人,下官们也是奉命办差,请夫人不要妨碍!

卢夫人:这里就要为逝者招魂,请尔等也不要妨碍!

刑部衙吏语气已经不善:夫人一定不肯通融,休怪下官——

几个衙吏上前,向庭中硬闯。

家人们上前拦住了他们。

卢夫人:你们张尚书!——也是把老妪叫师母的人!你们去问问他,他老师的魂魄,今天到底能不能回这个家?!

(切)仆役松手,卢世瑜的官服从檐角迎风坠落。

(切)一只左手伸向空中,接住了官服。

众人转目望去。

一身白襕袍的萧定权双手托起了红色的官服。

萧定权平静地:我来临奠。告诉张陆正,不准再来,打扰我的师母。

37京师日外—赵王车内

刑部的衙吏团团围住了陆文昔所上的车。

衙吏:胆敢妨碍钦案?(踢了一脚车辕)还不下车!

车窗开了,一只手递出一物。

衙吏甲接过。

(特写)一枚双鱼金佩。

衙吏甲乙面面相觑:这是……

驾车的长和跳了下来,夺回金佩:送你拿回去看?

衙吏甲:五大王?五大王怎么会来这里?

长和:五大王行止,要跟你们报备?!

衙吏甲:小人们是奉圣旨在办差,这又是钦犯刚刚跑过去的地方……

长和:钦犯要是跑遍京师,你们还把路面都铲了吗?!

车内赵王的声音:长和——住口。本王是来临奠的。

衙吏甲:五大王和卢尚书无缘无故,为什么要来祭奠?

长和不满地:过堂吗?

赵王os:本王一直临卢尚书的帖,在心里他就是本王恩师。恩师丧仪,为什么不能来?

衙吏甲为难地:五大王的车就在这里,要是也沾上了嫌疑,下官怎么跟上头交代,还请五大王体谅……

赵王一只手打开了车门:那我下来。

衙吏甲:多谢五大王——

赵王:不过,我体谅你们,你们也体谅我。这车既然沾上了嫌疑,我也不要了,你们拖回刑部卸了拆了仔细查吧。长和——咱们走着回宫去——

赵王一脚踏下车,长和把马鞭扔到衙吏甲手里,上前扶住了他的手。

长和:还有别忘了,叫你们张尚书赶紧具本,参五大王妨碍公务!要欺压就得欺压到底,千万别让我们大王翻过身来——这要是齐王府的车,你们敢吗?!

衙吏甲:下官不敢!哦,下官是说不敢对五大王——

衙吏甲向车门内悄悄张望,恍惚确无他人。

长和:这车你们到底要不要?!

衙吏甲犹豫了片刻。

衙吏甲将马鞭送还长和:小人们冒犯了,请五大王恕罪。

他挥手,众人退下。

(切)赵王坐回车内,安慰的:好了,好了,没有事了。

车内,蜷缩在一角,被赵王披风挡住的陆文昔惊魂未定地看着他。

赵王:姐姐,我们先去哪里……

陆文昔:回家——我要回家。

赵王看她一秒,沉默地点头。

38卢世瑜宅日内

萧定权手捧卢世瑜的官服,只身走进了卢世瑜的灵堂前,将官服覆盖于灵前。

他郑重摘冠,脱鞋。

披上了陆文昔刚刚准备好的缌麻。

香案上设置着卢世瑜的灵牌,其上只有五字:华亭卢世瑜。

往事走马一样浮现。

(闪回)

——在幼年萧定权的眼中,卢世瑜饮下了自己递上去的拜师茶。

——少年萧定权的眼中,筵讲时,自己向卢世瑜行礼后,卢世瑜恭敬而认真地还礼。

——少年萧定权向老师交上了习字,他的手指不慎被墨汁染黑。卢世瑜提起朱笔,在其上不佳的字勒红,一页纸上已经有两个红字,萧定权忐忑地打量着卢世瑜严肃的表情和放在他手边的戒尺。卢世瑜皱眉后,却放下笔,向萧定权和蔼一笑,点了点头。

——卢世瑜的注视之下,少年萧定权在金盆中洗手,清水中墨色升腾缭绕。

——墨色突变成血色,清水中鲜血升腾缭绕。

萧定权的记忆,停留于昨日卢世瑜向自己伸出,而又跌落在半空的染满鲜血的手。

(闪回结束)

萧定权从袖中取出了卢世瑜送给他的那一柄旧戒尺,扬尺向自己右手掌心奋力击下,直到掌心染满鲜血。

他终于恸哭失声,跪坐于地,泪水滴落入掌心伤口中。

(切)他的身后,卢夫人默默地注视着他。

39卢世瑜宅日内

卢夫人端着清水和白布走入书房。

已经除服的萧定权抬起头,声音嘶哑:师母,我无颜来见师母……

卢夫人态度寡淡:王土之上,殿下来去随意,只是罪臣妻,不敢当此尊称。

萧定权痛苦地转过了头。

他看见了摆放在书房中的屏风。

愕然起身,走近了屏风。

(特写)屏风上的诗已经补齐。后两句是清秀的簪花小楷。

萧定权os:戴云陇雁浙江潮,人有**犹待招。

陆文昔os:世间多少金谷客,数声鹤唳念遥遥。

萧定权突然转身:是她……师母——她没有走,她还在京里?

卢夫人点头。

萧定权:她人……现在哪里?

卢夫人:那孩子再要强,也是个姑娘家。朝廷的事我不懂,殿下若有余力,能否设法保全她?

萧定权的瞳孔一瞬收缩:刚才的人,是冲她——?!

卢夫人没有回答,只是拿起了白布,想为萧定权包扎伤口。

萧定权愣了一秒,后转身,大步跑出了门去。

40齐王府日外

案上放着瓶瓶罐罐,

李柏舟用小天平,在配伍熏香。

齐王:陛下怎么答应得这么痛快?还把案子交给了张陆正。他跟陆英是死敌,陛下不清楚吗?

李柏舟:圣天子光明烛照,有什么不——大王知道我在陛下那里闻到了什么吗?

(闪回)皇帝面前的香炉,李柏舟吸了口气。(闪回结束)

齐王摇头。

李柏舟将用天平称出的各种香材放入容器:零陵、龙脑、麝、藿、檀。

齐王疑惑:锦囊香?正当方子啊。

李柏舟:方子对,只是所有的配伍——(将天平秤下剩余的香材一股脑都倒了进去)——全部都重了一倍。

齐王蹙眉。

李柏舟:这么重的熏香,是为了盖住药气。陛下昨晚,绝不止吃了娘娘那一次药。

齐王蹙眉。

李柏舟:御体抱恙,这于我们是大好时机。病中的君王,会比平时更看重权力,也会比平时更害怕失去权力——

李柏舟:想要取得,就得施恩。害怕失去,就要立威。所以陆英满门——必死。

41卢世瑜宅门前日外

萧定权骑着皇帝所赐黑马,向陆英宅的方向疾驰。

(特写)他紧紧抓着缰绳的受伤的手。

(闪回)陆英家中,隔着一道门。萧定权:可待的意思,不应该是可待追忆。是——请你,再等等我。(闪回结束)

(切)载着陆文昔的赵王的车,从正前方驶来。

陆文昔os:回家——我要回家。

(切)萧定权的马和赵王的车,擦身而过。

щшш?t tkan?co

(第十一集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