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驿路星辰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确定总御

驿路星辰 第一百二十五章 确定总御

作者:清饮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8: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确定总御

这名官员推荐的明含章,但有些人不知道明含章的底细,大家都纷纷看着他,让他解释明含章的出身,籍贯。

官员解释道:

“可能有些人知道,而有些人却不知道,明含章的来历也是出自明氏皇族的一个支系,他是太祖皇帝的一个儿子、在战争年代立下卓越功勋的明昌文的嫡系后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间发生了所谓的‘反叛和谋杀’的事件,导致明昌文继承皇位的资格被取消,剥夺带兵权利。”

严世海大惊失色,然而刚才皇帝已经批评了他,他不敢再非常正直的问不合时宜的话了,虽然这样问会更容易得到问题的实质,但他收敛了,可是问话依然还是直来直去:

“请林聪枢密使,能够给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当时的事件,它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最后时刻是何种结局,导致了什么样的悲惨命运?”

林聪枢密使看了皇帝一眼,目光中询问的意思非常明显。

明智诚非常干脆的回应道:

“本来过去的事情,已经逐渐解密,这也是需要下一步解密的目标之一,以后大家能够看到的,既然现在有大臣等不及了,林聪枢密使,你就直接说出来好了。”

不得不说明智诚今天的变化非常大,和以前的过了今天不管明天的做派大相径庭,让大家很是感慨。

也让林聪感到惊诧,心说皇家的私事就这样被暴露出来,合适吗?

他还在犹疑的时候,严世海催促了起来:

“怎么,林聪枢密使,陛下已经同意你说出来了,你还有什么迟疑的,这可不像你的为人。”

如此一来,林聪枢密使只得说起了过去的历史事件:

“当时这个事件被定性为‘八月事件’。由于当时两个大营在文明皇帝太祖两侧南北对持,已经到了即将结束战斗的时间点,南北将要汇拢,经此一战全国各地大局已定,可以马放南山高枕无忧了。

“但是到了夜里子时,从北大营冲出一彪人马杀向南大营,有人慌慌张张跑回南大营向主帅仁宗(明厉文)报告,从北大营窜出一彪人马,向南大营攻来。

“而与此同时,虞定邦的长子虞怀乡去向太祖告密,他说明昌文看着义军即将大功告成,要夺胜利果实了,所以他们紧急出动军队要灭杀仁宗,已经围杀了过去。

“太祖一听就非常震怒,让一令官飞驰出营门把明昌文叫到营中一通臭骂,并褫夺兵权,罢黜一切军务。”

严世海听到这里,感觉到更奇怪了,怎么不让明昌文辩解一句话呢,自始至终明昌文没有一句辩解,这是为何?想到这里,他字句铿锵的追问道:

“那明昌文怎么说,怎么不见他说一句话呢?这中间肯定有什么缘由,他如果说出来应该能揭发出来一个大的历史案件,我敢以性命保证!”

话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是臣子能够说得清楚的,所以皇帝及时拦住了林聪的话,自己开口解说道:

“这本身成了一场公案,涉及国家大事,我也是最近才得到确切消息,太祖留下了当年的事情经过,以及自己的反思,告诫后人遇上大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不要把事变表面看着很平常的事情,简单的按到一个人身上,一是对当事者无益,二是给自己造成污迹,洗脱不干净,污迹对皇帝来说,尤其影响深重。”

严世海继续紧紧追着不放,他要下定决心把这段历史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于是问道:

“陛下,后来到底是怎么样了,请给臣一个明示。”

明智诚也是无奈,深吸一口气,缓缓吐了出来,他幽幽道:

“据虞怀乡交代,他在北大营中,看见一队军兵持着武器气势汹汹杀向南大营,向仁宗奔去,意图谋杀仁宗皇帝。而虞怀乡见此情况,赶紧隐身在一个马槽后面躲过一劫。

“明昌文辩解说得到虞定邦的报告说,仁宗要杀他,他要先下手为强。太祖问虞定邦可有这回事?虞定邦就不承认和明昌文见过面,刚一进南大营就发现事情不对,急忙向仁宗报告了。

“太祖在事后反复思虑事情的经过,认为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留下了自己的判断:一,事情可能和虞定邦父子有关,因为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事情的经过;二,可能真是明昌文作孽,要杀仁宗,而太祖不想杀子,放过了明昌文一条性命;三,也可能真的和仁宗有关。

“只是后来军务繁忙,这一仗过后,文明帝国草创,各方事件不断涌现,所以不到两年太祖积劳成疾,终于驾崩了。”

皇帝明智诚说完话后,众大臣一阵沉默,心里就像翻开了浪花一样,翻天覆地掀起惊涛骇浪。

南宫长云看到大家都不吱声,这也不是个事,站出来道:

“诸位同僚,不知道大家对明含章是什么态度,对他的家事是什么态度?说来听听。”

严世海直言道:

“要我看,这件事如果没有查出来的话,可能历史上又将出现一场‘玄武门之变’,皇帝的子嗣强弱相当,各有军队,也有可能导致刚见雏形的帝国分崩离析,这也说不定,要说仁宗是次子,……他的功劳也不小,由其荣登帝位可说是众望所归。”

原本严世海想说长子是明昌文,按照长幼次序来排顺序,轮不着次子明厉文,一想皇帝还在上面稳排大坐,说了不是触霉头吗?所以赶紧话到嘴边又换成……他的功劳也不小,由其荣登帝位可说是众望所归。

之后,严世海一直冷汗津津,他心里说:

“陛下已经告诫我了,我还是这么执着,再要如此下去,非得害死人不可,以后应该把心事放开,坚决不能再这样了。”

不过,他又接话道:

“我认为明含章可以作为一个侯选人,以作遴选之用,我复议宣鹤的提议。”

“臣附议。”

“臣也复议。”

就这一会时间,一大半大臣都复议宣鹤,这件事也就算定下来了,等到明含章到来后,大家一见面应该很快会喜欢上这个中年人的。

明智诚说:“既然诸位大臣多数人一致同意明含章出任总御,那么这个就定下了。下面传旨意。”

“起旨传诏令,诏令一:承天奉运,皇帝诏曰:天祚降临明氏皇族,至今已二百三十有二年,按照年限来算,朕在位已有五载,五年来朕夙夜忧叹,深感精力不济,兹决定于九月二十日退位,由明含章接替总御职务,钦此。”

“诏令二:各位臣工,伴朕五载劳苦功高,全部留用,各司其职,勉力为公,亲理诸民,使民众务必兢兢业业,熟于耕织,克勤克俭,家庭富裕,以致国泰民安,永享畅乐,钦此。”

“诏令三:各位臣民务要安居乐业,上下同心,勿使恶人当道,在此期间如发现有作恶多端,败坏良风良俗,已经查出交各有司按罪论处,各巡检司理应尽职尽责,恪尽职守,会同巡防营严查犯罪,钦此。”

连下三道圣旨,明智诚感到心气耗去了大半,他宣布道:

“三道圣旨,下发到各个乡村,各郡各府各县,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多粘贴几张,务使民众看到,以安民心。散朝吧,南宫先生你们留下来,咱们再谈谈相关事体。”

已经到了寅时,今天这时间可以塞的得满满的,处理了半天事物,各个大臣散朝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向外走去,一边嘁嘁喳喳议论纷纷,转眼间大殿已经空荡荡的。

明智诚感觉精神恍惚,语气苍然失措,万般无奈,唉声叹气道:

“几位先生,不知道你们累不累,咱们移驾到隆裕宫吃饭,边吃边说?还是稍作歇息?”

李明阳一看皇帝脸色苍白,血色全无,不觉快人快语的说:

“陛下,我看你是不是累了,要不咱们就在这里边吃边聊?”

季奉康立马不悦,心想皇帝的饭岂是你能吃的吗?当时就说:

“陛下,我们不累,在这里简单的把事情说过,我们几位就出去吃饭了,不再打搅陛下用膳,我们都是乡野粗民,在外面习惯了,皇宫内院很拘谨的。”

南宫长云倒是笑着说道:

“陛下,你如果不留下我们几个,我们明天也会和你商量一系列的事情,这后续的事情很多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说完的,我看陛下今天的作为非常不错,我建议陛下可以退下来后担任一个重要的职务,但是可没有现在的一言九鼎了,不知陛下愿意不愿意担任?”

明智诚神色一凛,坐直了身子,赶紧问道:

“南宫先生,打算让朕担任何种职务,不妨说来听听?”

南宫长云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说道:

“我考虑议会中议长的职务,陛下可以担任,这议长呢,分为国家院或者是贵族院,和民族院或者是平民院,让陛下你担任贵族院的议长,你看可行不可行?”

听南宫长云如此说,议会分两院,明智诚一高兴当时就拍案定下来:

“朕认为分成贵族院和平民院会好些,原因有二,其一,国内贵族势力众多,不是一会半会就能消灭的,平民院也是现在先这样叫着,等时机成熟再把贵族院改成国家院,把平民院改做民族院,这样一来会比较合适,南宫先生认为呢?”

不单南宫长云认为这个皇帝有真才实学,其他几个修真者也这样认为,因为南宫长云才刚刚把议会的设置说了出来,明智诚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划分的。

当个皇帝可真不容易,不但日理万机,思索各项事务,总揽政事,而且文辞如此出众,如果处在国运昌隆的时代,命运该会好很多,但是谁也不能选择自己的时代,只能按部就班来接受命运裁决。

南宫长云开怀大笑,意兴充沛,虽然凡人大众需要饭食供应身体所需,但他已能忍受食物消耗之后身体的补充。

他笑着抛出了明光闪闪的香饵,说道:

“那行,就按陛下的意思吧,过渡期五年,最多十年,我可不想在这个地方一直待着,还得回家办重要事情呢。陛下,如此说来,愿意担任贵族院的议长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