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曹操刺董
很快,丁原手下吕布成了董卓策反的对象。吕布本来是以弓马娴熟骁勇善斗知名的,在丁原手下做的却是文职工作(“以布为主簿”)。
主簿一职,是掌管军中钱粮政务、书信往来等杂事的官吏。让一个功夫盖世天下知名的男儿,去从事抄抄写写的文案工作,吕布心底的郁闷可想而知。
史料记载的丁原被杀,远不及演义之精彩,只是“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寥寥数语而已。
说丁原是吕布义父,完全是出自罗贯中的杜撰,为了名马财帛之物,就可以痛下杀手,只是为了突出吕布“三姓家奴”的卑劣与无耻,小说家言而已。
历史上,这种“被无耻”的事情数不胜数,似乎东汉末年发生的特别多些。其实,吕布杀丁原的真正诱因是“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
史料记载的丁原被杀,远不及演义之精彩,只是“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寥寥数语而已。
说丁原是吕布义父,完全是出自罗贯中的杜撰,为了名马财帛之物,就可以痛下杀手,只是为了突出吕布“三姓家奴”的卑劣与无耻,小说家言而已。
历史上,这种“被无耻”的事情数不胜数,似乎东汉末年发生的特别多些。其实,吕布杀丁原的真正诱因是“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
从一介属吏,一跃而成为秩比二千石的武职,董卓开出的价码不可谓不高。卓“诱布令杀原”,吕布不但有机会摆脱枯燥的文案工作,而且从此会平步青云个“令”字很能说明问题,作为大汉官吏,服从上级命令并没有错。
入京之后,刘辩拜董卓为“司徒,假节钺”,“假节钺”的董卓有专门伐、斩杀大臣的特权。卓“令”吕布杀丁原名正言顺,最多是有越级指挥之嫌。
而且董卓在入京之初,完全是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他的命令完全可以视为统治者的意志。吕布杀丁原并非助纣为虐,至少,事情发生时不是如此。
解决掉丁原后,就剩李璟这个政被将军了。此时的李璟刚接到何进的消息,料想何进此时已然身亡。去了洛阳也无济于事。李璟便不在理会。
董卓可不知辽东发生何事,叫来自己的智囊李儒道:如今我已然有定鼎洛阳的实力,但何进这老匹夫,竟还招了李璟入京以为节制。
这世人不知李璟如何厉害,想必文优应当知晓。李儒道:自然,前些日子,鲜卑的探子来报,步度根,蒲头二人已被李璟连同轲比能,和连二人所败。
昔日拥兵十余万的一个顶级部落,如今不过区区五万左右,以李璟的实力相信不出三年便可将鲜卑之地尽入囊中,是个极为厉害的人物。
文优所言极是,但何进这老匹夫,竟还招了李璟进京。此人比丁原难缠多了。文优该如何是好?李儒道:不如将李璟的功绩,公之于众,加封其为幽州牧,进封燕侯,幽州是多族汇聚之地。
若李璟接受了幽州牧的封赏,没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定无法南下。我等利用这些时日,根基早已稳固,不惧李璟矣。
董卓道:此计甚好,于是在朝堂之上,为李璟请功,刘辩此时就是个傀儡,群臣摄服于董卓的淫威,不敢有和异议。
于是加封李璟为幽州牧,燕侯,李璟如今不过才二十三岁,便已达到许多人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
李璟大破异族的消息传遍大汉。有欣慰的,也有不安的,当消息传到幽州之时,上下一片欢腾。
幽州临近辽东六郡自是知道,辽东六郡的待遇有多好,但六郡已饱和,不能再接收百姓,如今李璟任幽州牧,定能将幽州打造如辽东一般的世外桃源,如何能不欣喜。
李璟将在外征战的将军全部召集回来。等来年再出兵剿灭步度根。
此时的襄平城也是如此。陈氏听说李璟又升官了。心里极其高兴。一边埋怨李瓒没用,到了如此年纪还不如李璟的官大,一边有夸赞李璟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因当为更多的百姓造福。
右北平郡太守府中,公孙瓒一脸的愁容道:如今幽州境内文有刘虞,武有李璟,再难有我容身之处,乱出将临,我等该去何处。
公孙瓒的谋士关靖道:如今内有刘虞施仁政使异族尽附,外有征北将军以武力镇压异族。今有加封为幽州牧,总领幽州军政大事,我等在幽州无立锥之地。
主公不如我等去并州,并州刺史丁原被杀,如今的并州群龙无首。相信以我们的五万骑兵占领并州并不难。
但如今天下还是尊刘氏,董卓肯定不满于现状,待其更进一步时,天下必然不容,此时才是我等图谋并州的时候,如今只需广招兵马。反正也不打算在幽州呆了,也不怕得罪李璟。
李璟来到幽州的治所蓟县,见到了这位大汉的名臣刘虞。将幽州牧的大印交给李璟后,便辞去幽州牧的职务,董卓将其封为宗正,不日将赴京师。
幽州下辖涿郡、广阳、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十郡一属国78县。约於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接壤。
李璟将整个朝鲜半岛都打下来了。分为带方郡和汉江郡。李璟将全家都迁到了蓟县。日后蓟县就是自己的大本营了。
需要好好经营,李璟任幽州牧后封荀彧为别驾,程昱为治中、荀攸为主簿、田丰为功曹等都称为从事。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将荀彧封为上谷郡太守。颜良带领五千“铁浮屠”与赵云一万五“龙骧军”驻守上谷郡,防范乌桓难楼。荀攸为广阳郡太守,田丰为代郡太守,程昱为渔阳太守,李璟的父亲李瓒为涿郡太守。
右北平公孙瓒为太守。吩咐几人将辽东的政策搬到幽州来。原本的辽东六郡都由其余人接替。
董卓飞扬跋扈、嗜杀成性,篡位之心毕露无遗,鸩杀少帝,绞死唐妃,夜宿龙床,成为各路诸侯的公敌。剪除这个巨奸大憝,形成了人们的一致要求。
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曹操刺董卓的行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袁绍秘密与司徒王允联络,要王允“乘间图之”,搞掉董卓。但此时的王允方寸已乱,无计以出,在约请群臣的生日酒宴上,不禁“掩面大哭”,感染得“众官皆哭”。
在这样束手无策、哭声不绝的场合中,曹操带着“抚掌大笑”声,鹤立鸡群般地出现了。
他识见不凡地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这充分显示出曹操不是无能为力,而是胸有成竹。“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便以群臣反衬了曹操。
曹操说出了谋刺之计,并分析了能够成功的条件:一是董卓颇为信任他,他可以接近董卓;二是王允有七星宝刀一口,可以借用;三是有“虽死不恨”的无畏精神。
这些现实条件的分析,在显示曹操的胆识之外,又表现出他的谋略。这跟一般勇而无谋的刺客相比,自有高下之分
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得知董卓在小阁。“操径入”,说明曹操能够自由进出,这是难得的行刺条件。情节为之一起。“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不敢下手,情节略为一伏。
曹操以“马羸行迟”的遁词搪塞了董卓“来何迟”的疑问。董卓要吕布“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俩剩一,这给曹操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操暗忖曰:‘此贼合死!’”。
情节出现转机。“即欲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情节处于僵持状态中。但是董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而且“转面向内”,情节开始松动。
“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正当情节大踏步向前推进时,飙风急雨,骤然而至。
“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情节陡然一转,为人所始料不及。作者补充一笔:“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更增添了情势的紧张性,令人屏气敛息。
曹操行刺未遂,阴谋败露,一切都将付诸东流,成为伍孚第二。就在这闪电般的瞬间,曹操“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捅刀”顷刻变为“献刀”,反映出曹操敏捷的应变才能。
“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本来七星宝刀是用来行刺的,现在却使濒于绝境中的曹操得以解危,情节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操解鞘付布”,这个简单的动作意图,是曹操为着在董、吕面前增强献刀的真实性,用心很深。虽然曹操已经越过险境,但远未步入坦途,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董卓猛然醒悟,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