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帝王收集公司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卜算子

帝王收集公司 第三百七十三章 卜算子

作者:没毛大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27

第三百七十三章 卜算子

第三百七十三章 卜算子

那喆伸出大拇指,笑嘻嘻的说道:“刺史大人果然是明白人,我们兄弟巴巴的跑来献上神药,绝对不是想害您。只是因为刺史大人对我们多方照顾,还给了我们一个巡检司的官职,所以我们才拿出神药‘头孢’的。”

钱弘亿摆摆手说道:“那先生,崔公子,你们得到巡检司的官职,是用烈酒的配方换来的。我们之间是公平交易,已经两清了。这次你们献上神药,肯定会有别的事情。钱某只要能办到,就绝对不会推辞的,请二位直说吧。”

钱弘亿目光炯炯的看着兄弟二人,崔道述开口说道:

“刺史大人,我们确实是有要事请您帮忙。不过这件事情干系重大,还是从长计议吧。”

“哦?”钱弘亿动容的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情?烦请二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吧,崔公子就不要卖关子了。”

崔道述慢条斯理的的说道:“盐,海盐的生意。不知道刺史大人是否感兴趣?”

钱弘亿立即就站起来,用锐利的目光盯着崔道述,“崔公子,你真是胆大包天啊,连盐这种生意都敢涉足,难道你就不怕某家把你抓进大牢,然后抄了你们崔家吗?”

那喆乐呵呵的说道:“哈哈,刺史大人不必动怒,有事大家坐下来慢慢谈可好?”

老者缓缓走到屋子中间,隔开了钱弘亿和兄弟二人。

“二位公子,十郎可不是跟你们说笑,如果你们真敢做海盐的生意,我们明州刺史府是肯定会抓你们的。”

崔道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云淡风轻的说道:“刺史大人不必动怒,且听听崔某讲述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做决定吧。”

钱弘亿剧烈的咳嗽起来,老者急忙走过去,替他按摩着后背。

钱弘亿咳嗽了好一会,才平静下来。他坐下来,平复了一会,才用嘶哑的声音说道:

“二位,某家是有些焦急了,就请你们说说具体事宜吧。”

崔道述笑着说道:“不瞒刺史大人,我们巡检司的船队出海时,在千里之外发现了一座无人荒岛。这座海岛上面有一座巨大无比的盐山,估计海盐能有几千亿斤。就是开采百年,也不会挖完。”

钱弘亿和老者面色大变,二人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崔道述继续说道:“刺史大人,我们想以三十五文的价格,向明州刺史府出售这种海盐。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

钱弘亿急切的问道:“三十五文?你确定是这个价钱?”

崔道述缓缓点头:“不错,就是三十五文。而且这种海盐品质十分好,比市面上卖五六十文一斤的海盐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那喆补充道:“这种海盐洁白如雪,吃起来没有苦涩的味道。唐国的国主李煜,亲自给这种盐题写了匾额,上面写着两个字,‘雪盐’。”

钱弘亿有些不淡定了,他问道:“难道你们已经把这种海盐卖到唐国去了?”

“是啊,我们已经卖了不少给唐国了。唐国几年前失去淮南之地后,就断了海盐的来路。他们只能高价从大宋买盐。国内怨声载道,唐国的百姓根本就吃不起高价劣质的海盐。而且唐国也负担不起这样巨量的钱财消耗。我们卖给唐国的海盐,质优价廉,在唐国非常受欢迎。”崔道述解释道。

钱弘亿用手摩挲着下巴,低头沉思起来。老者瞪着兄弟二人,就像一只出来觅食的猛虎,蠢蠢欲动。

那喆和崔道述毫不在乎,崔道述品尝着茶水,那喆站起来,观赏着墙上悬挂的字画,嘴里啧啧称赞:

“这是吴道子的真迹啊!‘吴带当风’,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崔道述放下茶盏,也站起来,和那喆一起观赏这幅吴道子的画作。二人小声交谈着,讨论着这幅画的用笔特点。

钱弘亿思忖良久,抬起头来,静静的观察着兄弟二人。

那喆发现了钱弘亿在看着自己,就笑呵呵的说道:“刺史大人,我十分喜爱这幅画作。不知道您是否能忍痛割爱,我会用一首曲子词来换这幅画。”

钱弘亿不动声色的问道:“那先生是大才子,这首曲子词肯定非同寻常,不如说来让某家开开眼界。”

那喆点点头,对老者说道:“烦请老人家准备纸笔,我写下来,请刺史大人指正。”

老者立即行动起来,很快就在钱弘亿的书案上铺好了纸张,然后又磨好了满满一砚台墨汁。

那喆走过去,挽起袖子,挑选了一支中号的毛笔,然后饱蘸浓墨,在纸张上面书写起来。

钱弘亿小声念道: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钱弘亿读罢,倒吸了一口凉气:“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已经赶上谪仙人啦!那先生,这首《卜算子》,不知是何人所作?”

那喆微笑着说道:“先祖容若公所作。刺史大人,这首曲子词,可能入您的法眼?”

钱弘亿急忙说道:“当然当然,绝妙好辞啊!那先生,墙上的吴道子真迹,请您拿走吧。我马上让人装裱这幅字,然后就挂在画作的位置。”

钱弘亿仔细观察着那喆的字迹,然后好奇的问道:

“那先生,这种字体我从来没有见过,不知有何来历?您能否给某家解释一番?”

那喆谦逊道:“这种字体是先祖容若公所创,我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写得非常不好,惭愧,惭愧。”

原来那喆是用赵孟頫的行楷字体写的这首曲子词,就如同李煜一样,钱弘亿也很有眼光,开始和那喆讨论起书法来。

二人热烈的交谈着,不时提起笔来,在空白的纸张上写几个字。崔道述见状,在心中暗笑,三哥这个伪文青,对付钱弘亿这样的知识分子,还是很有心得的嘛。

不过三哥的字写得确实不错,一手漂亮的赵体字,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唬唬宋朝初年的土包子,还是足够了。

钱弘亿显然也是个文艺中年,他提起笔来,在纸上不停的临摹着赵体书法,显得十分痴迷。

那喆在旁边观看着,不时指点几句。

老者见场面很和谐,就放松下来,走到崔道述对面坐下来。

他目光炯炯的盯着崔道述,缓缓开口说道:

“崔公子,售卖食盐干系重大,老朽想知道,你们每月到底能运来多少食盐?”

崔道述答道:“我们巡检司的船队现在船只稀少,运输量还不行,所以不能大量的供货,这需要刺史府的帮助。如果刺史府能组织一支船队,交给我们巡检司经营,那样就会有海量的食盐供应明州,甚至整个吴越国全境了。”

“崔公子的胃口很大啊,竟然想占据我国的全部食盐市场。你们不怕国主发怒,灭了你们吗?”

崔道述微笑着说道:“国主为什么要灭了我们?难道因为我们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海盐?这桩生意对你们吴越国有多大的好处,就不用我细说了吧?想必您心里一定很清楚。”

老者点点头:“不错,这桩生意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你可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如果你们在吴越国大量的卖盐,会招来无数人的觊觎的。

我们吴越国也不是铁板一块,各位王子,世家豪门,各地的军将,都有自己的势力。如果他们一起发难,我家十郎也难以抵挡啊!”

崔道述云淡风轻的说道:“老人家不必担心,我们居住在海岛之上,他们就是有再多的兵马也鞭长莫及。如果他们跨海来进攻,我们会有无数种办法,让他们有去无回!”

老者将信将疑:“崔公子不是在说大话吧?如果他们举全国的水师来进攻,就凭你们这样弱小的势力,能抵挡几时?”

“如果老人家不相信崔某的话,过几天可以随崔某出海一观。我们会组织几艘战船,给您老人家演示一番,让您了解一下我们的战斗力。您看这样可好?”

老子捋捋胡须:“崔公子如此笃定,看来巡检司的战船一定有过人之处了,老朽会跟你出海一观的。但愿崔公子不是在吹嘘。”

这时,钱弘亿和那喆已经结束了探讨书法,两人都有些疲累,就各自回到座位,坐下喝起茶水来。

过了片刻,钱弘亿放下茶盏,缓缓开口说道:

“二位,关于售卖海盐的事情,关系重大,本官要好好考虑一番。但是如此利国利民的好事,我是不会反对的。不过这生意会断了许多人的财路,他们不敢对本官如何,但很有可能某些人会找你们拼命的,你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啊!”

那喆和崔道述对视一眼,崔道述坚定的说道:“刺史大人,我们既然敢做这样的生意,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谁敢阻挡我们的脚步,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