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帝王收集公司 > 第二百八十章 烤鸭

帝王收集公司 第二百八十章 烤鸭

作者:没毛大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7:27

第二百八十章 烤鸭

第二百八十章 烤鸭

很快,徐铉就带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身材不高,长相其貌不扬,可以说有些猥琐。

他恭敬的向李煜和周娥皇见礼,然后问道:“不知陛下招微臣上来,有何吩咐?”

李煜问道:“陈卿,我来问你,我国每年能出产多少铁器?”

陈磊想想说道:“大约一千多万斤吧。”

崔道述在心中暗笑,一千多万斤,折合成后世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六七千吨,都不够后世一个乡镇小钢铁作坊的年产量。

李煜又问:“那每年能开采出多少铁矿石?”

陈磊答道:“陛下,矿石的产量没有统计过。”

李煜也知道,一般工部只统计铁器的产量,是不会计算开采了多少矿石的,自己确实有些为难陈磊了。

他继续问道:“陈卿,如果想加大矿石的开采,你有什么好办法?”

“回禀陛下,只有多加人手,没有别的办法。”

李煜看看崔道述,崔道述急忙说道:“陛下,不如你们唐国把矿山交给我们,我们有许多大型的器械,可以快速的开采铁矿石。我们可以负担采矿人员的全部费用,并按照铁矿石的产量,按一定的比例,付给兵部生铁和武器。这就叫矿石换兵器。”

李煜眼睛亮了,唐国只要把矿山交给崔道述,不用花任何费用,就每年能得到大量的生铁和兵器,这是绝对划算的生意啊!

李煜看看韩熙载,韩熙载缓缓的点点头:“陛下,老臣同意这桩交易。我们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就能获得大量优质的兵器,这件事情如果成了,是一本万利的好事。”

周娥皇不解的问道:“崔公子,我们唐国不用花一文铜钱,就能得到大量的武器,你们不是赔了吗?”

崔道述自信的说道:“回禀皇后娘娘,我们赔不了。二哥魏 宏业的冶铁技术十分先进,我打个比方吧,就是如果唐国的工匠冶炼出一斤生铁,需要花费一百文,而我们的工匠,采用了二哥魏 宏业的技术后,只需花费十文。您说我们能赔吗?”

屋子里面的人都非常震惊,他们的想法是,如果唐国能获得这样的技术该多好啊!可是人家是不会泄露出去的,这绝对是不传之秘啊。

周娥皇又问道:“崔公子,你为什么和陛下做交易?为什么不和临近的吴越国做交易?”

崔道述笑着说道:“皇后娘娘,如果我告诉钱弘俶,我们崔家在明州能生产出百炼钢,你说他会不会动心?我们崔家会不会被灭门?我敢和他交易吗?”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崔道述之所以敢和唐国交易,是因为唐国和吴越国是对头,他们之间隔着吴越国,不是直接接壤,所以崔道述根本就不怕唐国敢起贰心。

李煜思忖片刻,然后说道:“韩尚书,这件事情,就由你负责吧。你明天召集兵部、工部、户部的人员,和崔公子商量出一个章程出来,尽快的开始‘矿石换兵器’的事情。”

韩熙载答应下来,说下午就开始操作此事。

李煜摆摆手,陈磊马上告辞出去了。

李煜又好奇的问道:“崔公子,你大哥和二哥都是奇才,你其他的兄长都如何啊?”

崔道述继续说道:“陛下,三哥那喆您见过了,四哥杜大雷,为人诙谐幽默,而且是器械方面的奇才,他能制造出很多种大型的器械,比如说采矿的器械,用来搬运重物的起重机,还有大型的床弩等等。”

? Tтka n? Сo

韩熙载立即问道:“床弩?他做出来的床弩,和我们唐国的床弩有何不同?”

崔道述反问道:“韩尚书,你们唐国的床弩,需要多少兵卒,才能操作啊?”

韩熙载想想说道:“大约三、四十人吧。”

“我们的床弩,只需要八个人。”

“啊!这怎么可能!”韩熙载惊呼出声。

李煜紧紧的盯着崔道述,看他怎么解释。

崔道述微笑着说道:“韩尚书,我兄长杜大雷,是器械方面的奇才,他制造出来的床弩,十分小巧,可威力不减,八个人就能轻松的操作。这些床弩可以安装到战船上面。

你想想,如果北方的大宋来进攻你们唐国,而你们的战船上面,安装了许多的床弩,在大江之上,万箭齐发,把大宋的水师打得屁滚尿流,你们还用担忧吗?”

李煜非常兴奋,他一拍桌子,站起来说道:“崔公子,如果床弩真的有用,寡人就大量的购买!”

崔道述点点头:“陛下,过段时间,我会运来几架床弩,供你们试用,如果唐国的水师觉得满意,我们就会大量的提供,要多少有多少。”

徐铉问道:“这床弩不会很贵吧?崔公子,你可不要狮子大开口呦。”

崔道述摇摇头:“不会的,我们不要钱,唐国用木材来交换就行。”

韩熙载问道:“交换的比例如何?”

崔道述低头思考了一会,然后说道:“一船木材,换十架床弩。”

李煜想想,这生意很划算啊!木材根本就不值钱,派出一些囚犯,让他们上山去伐木,根本就花不了几个钱。而床弩的采购费用,大约是五百贯左右。如果用木材换床弩,简直是太便宜了!

这时,曹德舜带着几个伙计走进来,把一些冒着热气的菜肴摆在了桌子上面。

曹德舜笑呵呵的说道:“请陛下和皇后娘娘尝尝这些新菜品,为全聚德指点一下。”

李煜点点头,拿起筷子,看着他面前的一盘菜问道:“曹先生,这菜品的名字叫什么?”

崔道述看看这盘菜,在心中暗笑,酒楼叫‘全聚德’,当然得有烤鸭了。

曹德舜恭敬的答道:“陛下,这是我们全聚德的招牌菜式,名叫‘挂炉烤鸭’,您品尝一下吧。”

李煜见白色的瓷盘中整齐的摆着一片片色泽枣红,油润发亮的肉片,旁边有几个碟子,里面分别是薄如纸张的面饼,还有葱丝,豆芽,黄瓜丝,萝卜丝,酱料。

曹德舜走过来,手里拿着筷子,他笑呵呵的说道:“陛下,让草民来演示一下,这烤鸭是怎样吃的。”

李煜点点头,曹德舜用左手取了一张面饼,然后往上面分别挟了豆芽、黄瓜丝、葱丝、萝卜丝,最后夹起一片鸭肉,蘸了一点酱料,放在薄饼上面。

他用薄饼包裹住里面的东西,然后放进嘴里,咀嚼起来。

李煜看明白了,也照着做了,自己卷了一张,马上送进嘴里,咀嚼起来。

过了一会,李煜连声称赞:“不错,非常美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而且配着几种蔬菜,显得十分爽口,好吃,好吃。皇后,你也尝尝吧。”

周娥皇见李煜赞不绝口,也自己卷了一张,开始小口吃起来。

“很好吃啊!好像鸭肉有一种清香的味道。”

曹德舜解释道:“皇后娘娘说的不错,这鸭肉是用枣、桃、杏等质地坚硬的果木为燃料,精心烤制出来的,是有一股淡淡的果木清香。”

崔道述想到,这后世的北京烤鸭始于明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也就是现在的金陵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采用炭火烘烤,使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皇宫取名为”烤鸭”。

公元十五世纪初,明朝迁都于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明万历年间的太监刘若遇在其撰的《胆宫史·饮食好尚》中曾写道:”……本地则烧鹅、鸡、鸭。”说明那时烤鸭已成为北京风味名菜。

周娥皇吃过之后,示意其他人也尝尝,韩熙载和徐铉立即急不可耐的自己卷了一张,开始大嚼起来。

而崔道述和齐九娘却没有动,周娥皇不解的问道:“崔公子,九娘,你们怎么不吃啊?”

崔道述笑着说道:“回禀皇后娘娘,这烤鸭是我四哥杜大雷弄出来的,我们经常吃,所以今天就让给韩尚书和徐侍郎吧。我怕这一盘不够啊!”

徐铉一边嚼着,一边含混不清的说道:“这就对了嘛,崔公子果然善解人意,知道徐某是个老饕,自己就不吃了。徐某承情之至。”

李煜问道:“崔公子,你适才说你四哥杜大雷,在器械方面是奇才。难道他对美食也很擅长吗?”

齐九娘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她气鼓鼓的说道:“陛下,这杜大雷就是一个吃货加二货,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煜愕然,他和周娥皇对视一眼,不知道齐九娘为什么生气。

崔道述无奈的摇摇头,只好出面解释道:“回禀陛下和皇后娘娘,我四哥杜大雷为人诙谐幽默,经常和齐九娘开玩笑。他们之间有点小矛盾,不是什么大事。九娘,我说的对不对?”

齐九娘见崔道述瞪了自己一眼,就低下了头,小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杜大雷经常说一些怪话,惹奴家生气,所以奴家就对他有些不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