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极品赘婿 > 第二百一十一章:朝会!

大明极品赘婿 第二百一十一章:朝会!

作者:翱翔九天的小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05:10

第二百一十一章:朝会!

太和门外。

寅时初。

咚~

“入朝!”

一声钟响,伴随着太监的喊声,从太和殿内的老太监开口,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自太和殿内,延绵向外一条长龙,数以百计的太监,站在雪地中,高声呐喊着。

话音还在空中回荡,负责把守太和门的武将,挥了挥手道:“开宫门!”

嘎吱,嘎吱~

那两丈余高的红漆木门,一扇门足足有千斤之重,需要十名将士合力,才能推得动。

中间的御道大门缓缓推开,站在太和门外御道上的,只有一人,朱标头戴冠翼,一身赤红色的蟒袍,手中抱着一块玉圭,这不是他第一天上朝了。

十几年来,具是如此。

在朱标监国之前,这太和门的御道大门,是不开的,因为没人从这里过。

而随着两旁小门被推开,朱标双手举着玉圭,缓缓向内,他走在中间,走在前方,左侧是五部尚书,左右侍郎,右侧是在京勋贵,高品级武将。

无论左右,同朱标行进的速度,保持一致,双方隔着一定的界限,却是无一人敢逾越雷池。

直到朱标领着众官员走到太和门广场的阶梯时,止住了脚步,身后的群臣也跟着站住。

“圣驾至,拜!”

那太和殿内的老太监高喊一声,外边的小太监也跟着齐声呐喊,只是片刻间,如洪钟般的声响,在整个太和门广场震颤。

朱标居中,双手举着玉圭,缓缓躬身,九十度鞠躬,而身后的文臣武将们,则是悉数朝着阶梯上的太和殿跪拜,山呼万岁!

“归!”

那老太监又喊了一声,只见这时,朱标手持玉圭,迈步向着上方走去,步履矫健,这几个月的时间,他只感觉自己的身体前所未有的舒适。

那些往日折磨他的病症,消失的干干净净。

虽然还要早早起床,来主持着三日一次的朝会,但毕竟其他时间,有功夫偷闲睡觉,恢复还是可以看见的。

面色红润的朱标向前走着,各部尚书也纷纷向上一步,三段高的阶梯上,朱标的位置在太和殿门外,那个最高的阶梯,他站在太和殿外,背对着龙椅,面朝百官。

而各部尚书则是在第二个平台上,以及如今在京的为数不多的勋贵们,可以站在第二个阶梯上。

第三个阶梯平台,就是阶梯的最下方,广场!

朱标朝着太和殿内端坐的朱元璋躬了躬身,只见朱元璋微微点头,他们父子二人,又不知道在心里盘算着什么大戏。

而这一次的,丑角是谁?主角又是谁?

转过身,朱标将手中的玉圭向上拱了拱,面朝百官的方向,开口道:“西北战事不断,朝廷山高水远,肃州至嘉峪关防线,五镇之地,兵甲不过四万余人。”

“粮草不过百日之用,察哈台汗国,不遵王命,不听教化,圣喻,朕虽迟暮之年,亦有当年之勇。”

“察哈台虽距京师,千里之遥,固有其土,其民,不知理国,挑起战火,朕思量日久。”

“决意尽起京营之兵,携万民之勇,守祖宗之地,驱敌于关墙之外。”

“接着,户部尚书杨靖,户部左侍郎,赵勉,兵部尚书,沈溍,兵部右侍郎茹瑺,留五军都督府武定侯郭英,守备皇城内外,留曹国公李景隆,守备金陵形胜。”

“为表朕与敌寇,誓死破敌,尽起各营兵马,一十七万,号五十万大军,驰援西北。”

“暂令,东宫,提兵三万,于洪武二十三年,二月十五为先锋军于西安驻扎。”

“待朕统军所过,再行进军。户部当紧密筹措,行军所耗,兵部当严格检验出征将士!”

“旨意所到之日,洪武二十三年,六月之前,齐备粮草,军械,钦此!”

朱标并没有要处理什么国事,也没有让各部的人出来奏事,堂而皇之的站在那里,宣读着最高行政命令,圣旨!

只是他的声音还未落下,边上的各部臣工,交头接耳,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朱元璋已经释放了迁都的信号,如今又要让朱标领军三万,打着驰援西北的名义,去西安暂时驻扎。

从大明朝建国之后,除了第一次北伐收复燕云之地外,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御驾亲征过了。

一个小小的西北察哈台汗国,他们对大明朝的威胁,小的可怜,真的值得朱元璋去御驾亲征嘛?

还是说,他打着御驾亲征的旗号,去做强行迁都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朝廷迁都,那可是天大的事情,代表着朝廷的重心会发生偏移。

无论是经济首先,还是军事首先,都会发生极大的偏移,如今朝廷在东南沿海,所有的外敌,对大明都城,有着千里之遥的纵深防御。

山高路远,各地都有兵马阻隔,可以说,按照这个情况下去,只要内部不乱,外部很难冲破大明的三道防线攻到帝都城下。

众臣还在迷茫之际,下方的徐赝绪,躬身出班道:“启禀陛下,东宫,臣徐赝绪,有本启奏!”

徐赝绪躬身上前,站在阶梯的下边,黑夜中,也看不清楚他的表情变化,朱标摆了摆手道:“允奏!”

“西域三十六国之地,自汉武始,终为我华夏之地,然前元朝廷,裂土封王,建立四大汗国,察哈台汗国于西域之地,阻塞丝绸之路。”

“为朝廷发展所虑,臣献国策一本,望它能使陛下,更加了解,西域之地于华夏之重要,于中原之重要。”

“几千年来,我族之敌,尽皆来自北方,西北之敌虽少,然臣殚精竭虑,遍览历代疆土,西域,可为西北之门户也。”

“若得西域,朝廷便有更多养马之地,西域大马,更胜中原之马,若能于西域划分郡县,以行控制,则我朝与北方压力,必将大为减弱。”

“自舆图上观,若北方草原,同时获得西域,辽东之地,则中原华夏,必将疲于应战,天下皆敌。”

“倘若我朝同时控制西域辽东,则对北方草原,形成夹击之势,三面合围之态,及至那时,战否战,合否合,皆在我朝之手。”

“进可三路之兵,犁庭扫穴,退可封锁草原,饿也饿死他们!”

徐赝绪是没上过战场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是勋贵出身,武将集团的文官。

他爹是大明开国第一名宿,是万人敬仰的中山王,耳濡目染之下,战略目光还是有的。

更何况,这番话,也未必是他说的。

“臣此策,可为我朝控制西域之先行之策,百十年后,西域与中原,再也无法脱开联系,独善其身。效法云南之地,永绝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