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极品赘婿 > 第一百八十六章:死,你也要搬过去!

第一百八十六章:死,你也要搬过去!

“官官相护,贪腐成风,似乎一个当官的如果不贪腐,他就无法在官僚集团中混下去。”

“一群浑浊之鱼,在这浑浊不堪的水下,突然出现一条生长在清水下的鱼,他们会如何做?”

“他们第一步会先把这个清水中的鱼,给变成他们的同类,变成在浑浊之下生存的不堪。”

“倘若那清水鱼,不接受他们的玷污,那他们就会党同伐异,排除异己。”

“河南之地,朝廷每每减免赋税,百姓依旧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百里之地,树皮都被啃光。”

“在这南京,在太和门外边,在午门外边,就在这天子脚下,百姓们却过着被粉饰出来的太平。”

“朝廷的衰弱,国力的衰弱,各地揭竿起义,狼烟遍地,历代先贤都在思考,如何传承千秋。”

“可无论强如汉,盛如唐,富如宋,焉有千年国祚,他们认为,商君愚民之术,志在统一思想,弱民之术,国强民弱,被奉为治国之道。”

“疲民之术,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浑浑噩噩,蹉跎一生。”

“辱民之术,一打击自尊自信,二邻里检举揭发,使其终日生活于恐惧之中。”

“贫民之术,除了生活之必须,掠夺其财,既圣上疯狂印刷钞票,既民间私印宝钞,河南已有,大半麻袋宝钞,而无法国府之景。真可谓是,人穷志短!”

“五者若不灵,杀之!”

“可是就没有人想过,长此以往,盛世是统治者的功劳簿,乱世是统治者的断头台。”

“为何会这样?这样的制度,所有人都在歌功颂德,那些藏在阴暗的角落中,真的是强大的吗?真的是太平的吗?”

“余不敢言,不敢妄言,驭民之术,可否称为,养奴之术?把天下的百姓,都变成奴隶。”

“告诉他们,你们是这个国家的,这片土地的主人,可他们又何时做过主人?”

“告诉他们,朝廷不会因言获罪,而那些没有获罪的,不过是他们说的话,某些人愿意听,而那些获罪的,掀开了某些人的遮羞布!”

“百姓的忍耐是很强的,但在滚烫的水,也有冰冷的那一天,每一个朝代的灭亡,与朝廷和百姓离心离德,脱不开干系。”

“无论是大明律上的律条,亦或是大诰上的案例,都是给那些弱民,制定的规矩,强者,只会践踏规矩!”

东宫的书房中,声音很大,赵晨也确实是受够了,他改变不了别人转变观念,也改变不了自己转变观念。

就好像在长江上,他脑海中蹦出来的那一瞬投江的念头一样。

信仰什么的,希望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因为看见了黑暗的人,是不会再去相信光明!

“说的好啊,说的好啊。那你知道,大明律和朝廷的规矩,是谁定的吗?”

朱元璋坐在了原本朱标坐着的位置,朱标则是站在一旁,端着茶盏,自饮自斟,只有赵晨跪在书案的前边,书房内,再无其他人的影子。

“不是陛下定的,莫不是我定的?”

赵晨出言反讽道,谁定的重要吗?你不还是按照这个来的?说那些,给自己找借口的话,越抹越黑,越黑越抹,何必呢?

“嗯,说得好,骂的好啊,这如果放在十年前,你这番话,会让你死的很惨,你知道吗?”

朱元璋突然开口大笑两声,但旋即面色一凝,一双火热的眼睛,盯着赵晨。

“你有治国良策,可以拿出来,让朕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如张天师说的那般,又或者,你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朱元璋翻起脸来,那是毫不留情,挥手一甩,书案上的东西都被扫空,摔在地上,乒乓乱响。

赵晨跪在地上一动不动,治国良策?他哪里有什么治国良策?他本就不是政治学出身的,而且,本身他作为民的一员,就不喜欢,不可能喜欢那种驭民五术的东西。

劳心劳力一生,结果什么也没剩下,你手中的钱,只是一张纸,你住的房子,只是一个落脚地。

你用尽了全力,疲惫的回忆往昔,你所得到的,只有吃进肚子里,排泄出去的,才是真的得到的!

“回去吧,朕也没有多少时间,上元节那天,把你的治国良策送到宫里。”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赵晨可以离开了。

正当赵晨刚刚起身,走出书房不久,朱标低声道:“父皇,他反应很激烈。”

“如果反应不够激烈,那才是有问题,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个小子,他不适合在朝中做官。”

朱元璋暗暗摇头,赵晨的性子太尖锐了些,委实不适合在朝中做官。

“那父皇的意思是?”朱标一知半解的,神色狐疑。

双手背在身后,朱元璋望着已经走出东宫院墙,那消失在视线中的背影,长叹一口气道:“你去西安府,带着他一同前往,再让他历练历练。”

“等他足够圆滑了,日后也好成为你的助力,告诉蒋瓛,在周王宫,在安排两个人盯着,既然那个人露了,就不能再用了!”

朱元璋语气平静,似乎这一切,所有的一切,他都能够洞若观火,看的清清楚楚,一丝一毫都藏不住。

朱标躬身道:“儿臣已经和蒋瓛说过了,他那边还在安排。只是,父皇,宝钞的事情,如果他不在京师,随儿臣去了西安,那这宝钞,要交给谁……”

缓步向外走着,朱元璋面色极其平静,抬腿迈出了书房,心平气和道:“都城会留在西安,他在西安,自然就是在京城。”

“明年开始营建,洪武二十七年春,迁都西安。倘若父皇没有撑到那一天,你也要把都城迁过去!”

朱元璋说后半句话的时候,似乎用尽了力气,叮咛嘱咐的口吻说着。

他只去过一次西安,并不能说他对那个地方情有独钟,也不能说他喜欢那里,他也清楚西安缺粮,但在政治因素面前,缺粮显得微不足道。

“儿臣省的。”

朱标颔首道。

朱元璋走在东宫的院墙内,左右眺望着,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子,快步跑了上来,冲到朱元璋身边,双手一伸抱住了朱元璋的大腿道:“祖父,祖父,吃糖人!”

“都多大孩子了,还吃糖人,他没有请先生嘛?”

朱元璋看着眼前抱着自己的孙子,回头看了眼朱标,真的怪他太忙了,儿子都照顾不过来,更何况是孙子了。

朱标低着头不说话。

思虑片刻,朱元璋摸了摸朱允熥的脑袋,看了眼身后的朱标道:“去西安的时候,把他带在身边。那个小子虽然没上过学,道理还是讲的很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