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大清 > 第326章 太后是凤

浴火大清 第326章 太后是凤

作者:爱喝啤酒的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41:10

第326章 太后是凤

第326章 太后是凤

清廷迁都一事,并不是王文韶突发奇想,而是早已有之。

早在当年咸丰时,为躲避英法联军,咸丰不得已狼狈跑到承德,那时就有迁都的建议。

云南学政张锡嵘和恭亲王奕欣二人,就建议迁都关中,而且还是洛阳。

此后当时的湖广总督,也曾建议迁都,甚至咸丰一度动心,并下了两道谕旨做了部署。

只是,此时咸丰心中理想的新都并不是洛阳,而是西安。

最后,由于早早死去,迁都又受到皇亲权贵们的强烈反对,朝廷最终只好作罢。

而在三十五年后,也就是甲午年,北洋惨败,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到不仅要赔款两亿两白银,而且还要割让台湾和辽东,群情激愤,上书光绪皇帝,也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康有为在上书中就明确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迁都的想法也就再度被正式提了出来。

这一次,同样遭到了强烈反对,最终依然没成,只不过,这也让慈禧开始动了迁都的心思。

关于迁都何处,争议也不少。

有人主张西安,有人主张太原,还有人主张洛阳,唯有康有为主张迁都上海。

而慈禧比较认可的是洛阳,甚至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去年,慈禧还给河南巡抚景星下达懿旨,要景星安排河南知府文悌,让他在洛阳勘察地形,修建行宫,以备临幸。

慈禧在给景星的懿旨中说,“近时各国连衡谋我中国,终有难于忍让之时。”

“京师密迩海口,诸军不敢轻言开战,彼得乘势要挟,诸多牵制碍手,近有人奏,洛阳形势完固,欲令尔等借修万寿宫为名,踏看地基,修建行宫一所,预备临幸等因当由。”

文悌是戊戌年因反对新政被光绪罢官,慈禧再次垂帘后,又官复原职的官员,对于慈禧的懿旨哪能不尽心竭力。

经过一番紧张的勘察后,文悌将勘察的“府境形势险要大略,绘画成图六幅,另缮写图说一扣”呈报给慈禧。

这份禀文,实际上就是一份迁都洛阳的“可行性报告”,只是最终不知何故,也不了了之。

慈禧点点头道,“你们说的都在理,原本哀家只是觉得一来山西贫穷,难以供给军需,以及西狩所需用度;二来,山西距离京师过近,一旦滕兴甫从京城撤出,洋人恐怕旦夕可至。”

“如果洋人一路追来,宋祝三等人又守不住娘子关,那时若再想走,恐怕就难了”

“哀家只是想着,咱们去西安,那里会更绝安稳一些。”

“不过,你们既然又提到迁都一说,有件事也就同你们说说,伱们也参详参详。”

已经处理完最棘手、也最不好启口的事情,慈禧的心情不进很平静,甚至还稍稍有些愉悦。

慈禧理了理鬓间落下的发丝,好整以暇地说道,“张香涛给哀家上了一道密折,他告诉哀家,洋人要他给哀家传个话,说是洋人要哀家的銮驾尽快回京,似乎洋人有议和之意,只不过洋人是要在京师谈。”

“张香涛以为,此时万不可回京,那样难免签下城下之盟,莫不如就此迁都,张香涛还说,湖北荆门适于建都,如果朝廷同意,他将全力协助,并称朝廷从此可再不受列强兵锋胁迫,此乃万年之大局。”

虽说张之洞建议在荆门建都,而不是洛阳,这让王文韶略微有些诧异,可王文韶还是说道。

“太后,张香涛心思稠密,他说荆门合适,想必不会差的,臣以为可行。”

“虽说长江上也可通行兵舰,可洋人若是在想要朔江而上威胁朝廷,不仅要深入内陆腹地,长江沿途还有众多险要水道阻隔,再加之江水河道深浅不一,小舰可通,大舰难行,臣以为,那里确是建都的好去处.”

载漪也急不可耐地打断王文韶的话,继续劝阻,“太后,臣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哪里,此时万不可迁都!”

慈禧看向荣禄,荣禄思索着说,“太后,臣也反对此时迁都。”

荣禄少见地和载漪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让慈禧不能不谨慎。

慈禧沉默了一会说道,“既然你们不同意迁都,此事就暂缓吧,那咱们还是说说这驻跸之地。”

见慈禧不再提迁都一事,载漪一颗心才又放下,忙说道,“太后,臣以为驻跸太原就好。”

“山西表里山河,东、北、南皆有大山阻隔,西边又和陕西仅一河之隔,地势险要,进退自如,臣和荣大人的看法一样,臣也相信滕兴甫定能在这大山里挡住洋人,绝不会让洋人进入山西肆虐。”

“至于粮饷军需,以及西狩用度,这也好办,张香涛不是说,秋赋他会依然解给朝廷吗,就让他送来山西就好了。”

有些失望的王文韶白了载漪一眼说道,“驻跸太原并不妥当。”

“娘子关虽说险要,可也总要有强军防守,武卫军已经残破,虽说各路人马加起来还有数千人,可他们屡战屡败,西狩途中若非滕兴甫派人赶来救驾,后果不堪设想。”

“而娘子关一破,洋人须臾可至太原,所以山西绝非驻跸之所。”

“再说张香涛要向山西运送秋赋,道路险阻,也不易及时送达,臣以为还是西安妥当。”

载漪已经看出来了,只要是自己赞同的,王文韶这老匹夫就一定会反对,虽然恨的牙痒,可也没有办法。

载漪把目光看向刚毅,见刚毅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心中忍不住又是一叹。

没有了刚毅冲锋陷阵,自己在慈禧面前就是孤家寡人。

又想到今天议事,慈禧把这个一向和自己不对付,又是一个坚定主和派的王文韶找来,其用意不用想也知道,不由有些灰心丧气起来。

见二人争持不下,慈禧又看向荣禄,荣禄是一直主张去西安的,只要荣禄说话,慈禧就会立即做出决定,那时载漪在反对,也是无用。

总之,不管去哪里,只要离洋人远一些就行,西狩途中的一幕,已经将慈禧彻底吓怕了。

不想,荣禄对慈禧一揖后说道,“太后,初起不知道滕兴甫意欲移兵太行山,所以臣建议驻跸西安,如今即将有滕兴甫大军赶至,臣也认为太后还是应该留在山西为好。”

载漪没想到荣禄的态度会出现反转,不由喜形于色,正要开口,荣禄又说道。

“如果太后以为太原不妥,臣以为,太后不妨暂在太原停留一些时日,然后再继续南下,移驾平阳府。”

“那里不仅东有上党的前锋军阻挡洋人,后有中条山,又距离风陵渡较近,一旦事有不虞,太后立即就可赶至风陵渡过黄河,转道前往西安。”

“而且,张香涛的秋赋恐怕短时间还到不了,据闻英夷西摩尔现就在汉口,意图阻止张香涛向朝廷解送秋赋。”

“而太后沿途会经过平遥、介休一带,那里晋商众多,筹措银子也较为方便。”

仅仅是载漪一个人,阻挡不了慈禧离开山西的想法,可在加上一个她最信任的荣禄,就完全不同了,更何况荣禄这个折中的法子,似乎很稳妥。

“不妥。”

没想到,王文韶不仅和载漪怼上了,这一次竟然连荣禄也不放过,这让载漪和荣禄都有些诧异。

王文韶对荣禄一拱手说道,“荣大人,老夫以为太后不可去平阳,平阳的名字不吉利,荣大人难道忘记‘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句话了?”

王文韶的话,将载漪气的笑了起来,在荣禄张口结舌地看着王文韶说不出话时,载漪嘿嘿笑着说。

“王大人不要忘了,太后是凤,可不是什么虎!”

载漪的话,不仅让王文韶说不出话来,甚至引得慈禧也不由莞尔。

感谢:20180927104339797、20230415804、20230412948-ac、我吃土豆片、望书思烛、20170202172749389、拉伊库兹布祖维奇、土鳖192、云海100、-天-、湿妹好银荡、爱看小说的瘦医、深蓝等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