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大清 > 第214章 洋鬼子这是要包咱们的饺子啊

第214章 洋鬼子这是要包咱们的饺子啊

第214章 洋鬼子这是要包咱们的饺子啊

“根据侦查情报汇总后,我们还得出一个结论,洋鬼子的大炮总数,现在不会低于一百门。”

卫靖海做完敌情通报,合上文件夹,重新坐回到座位上。

“他娘的,洋鬼子这是要包咱们的饺子啊!”刘十九首先说道。

滕毓藻没接刘十九的话,而是扫视着众人严肃的面容,沉声说道,“现在的情况很清楚,即便咱们把所有能战斗的人员都算上,也只有联军的六分之一。”

“火力方面,算上缴获的大炮以及在东局子和城内拿到的大炮,炮兵团新成立了第三营,全团现有七十五毫米野炮十八门,山炮三十二门,算上一、二、三三个团配属的炮兵哨,还有五十七毫米速射炮三十六门。”

这一次搜集到的火炮数量足够多,而且刘长发的炮兵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日夜操练,也培养出了足够数量的炮手,为了弥一、二两个团的炮兵火力不足问题,滕毓藻下狠心将胡殿甲三团原有的那个炮队撤销,三个团都配置了一个炮兵哨,每哨统一配置十二门五十七毫米格鲁森山炮。

滕毓藻端起会议桌上的一杯凉茶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虽然咱们还有几十门火炮,可是咱们炮弹不多,留下再多的炮也用处不大,相反,还会拖累咱们的行军速度,所以多余的大炮都已经运去香河了。”

“此外,咱们还有三十六个没良心炮,不过,没良心炮其实算不得炮,它的射程最大才有三百来米,而且还发射准备时间长,当不得炮这个名称,充其量也就是炸药抛射器。”

“咱们唯一有些优势的,就是咱们的马克沁重机枪要比联军多,可同样因为弹药的原因,咱们一般情况下,还要限制使用,不能完全发挥出重机枪多的优势。”

滕毓藻站起身,一边在地上踱着步,一边点燃香烟说道,“情况就是这样,目前的局势下,我们已经到了需要马上做出抉择的时候了,你们说,咱们是要在天津城同联军死战到底呢,还是突围脱困,以待后战?”

滕毓藻的话,让众人不由面面相觑起来。

从卫靖海的敌情通报来看,联军占有兵力和火力的绝对优势,在没有后方支援的情况下,留在天津这座孤城城同联军死磕到底,无异于以卵击石,最后失败的一定是前锋军,而且搞不好就是一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可要说就这么撤走,这些人全都有些不甘心,现在的巷战,虽然不敢说前锋军占据绝对优势,可在经过事先巷战突击训练,又配备了十分利于巷战的武器,尤其是在和联军逐屋争夺时更方便的大量大刀、短枪和滕氏手榴弹这些巷战利器,打巷战至少会让联军付出要比前锋军高得多的代价,战损比都不一定是一比二,很可能会是一比三。

胡殿甲试探着说,“兴甫,咱们能不能再打几天,再多宰些洋鬼子再撤走,而且,裕中堂可是要咱们坚守天津城的。”

裕禄有过话,而且还说要给朝廷上奏折也要说及此事,就是滕毓藻在认为无法坚守天津城时,可以自行决断何时撤离。

可滕毓藻并不准备把裕禄的话,现在就告诉这些将领们。

滕毓藻摇头说道,“我们坚守天津这座孤城,无疑只有三个目的。”

滕毓藻吸了一口香烟思索着说道,“第一,是有裕中堂的钧令;第二,是要保证天津城的百姓安全离开;第三,是尽可能给联军以重大杀伤,最终达到让这些列强们不愿再继续打下去。”

滕毓藻忍住就要说出来的“让列强不得不主动要求谈判”这句话,这样的话会很打击士气,虽然最会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滕毓藻接着说道,“现在看来,这三个目的我们都达到了,我们坚守天津十多天,虽然时间并不算太久,可不仅掩护天津城的百姓们安全撤离了,也为裕中堂在北仓布置阻击阵地赢得了充裕时间,至于给联军的杀伤更是不小,这些天下来,保守估计,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否则,他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天津增派兵力。”

“既然我们已经初步达到目的,我们也就没必要再继续留在这座孤城,等着被联军围歼。”

滕毓藻将“围歼”两个字说的很重,在座的将领们都听明白滕毓藻的意思,仔细想来,如果他们真的死守天津这座孤城,等待他们的最后的命运,恐怕也只能是这两个字。

滕毓藻提高声音说道,“你们说,是留下前锋军继续消灭更多的洋鬼子好,还是咱们在这天津城一次同洋鬼子拼光了好?”

由于前世的原因,滕毓藻一直称呼八国联军为联军,而几乎所有人都称呼他们为洋鬼子,不过这一次,滕毓藻觉得说出洋鬼子这个词更能和这些将领们产生共鸣。

刘十九有些不情愿地说道,“当然是留下咱们前锋军更好,如果没有了咱们前锋军,就凭宋庆、马玉昆那些不争气的,这洋鬼子还不翻了天了,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说得好!为了不让洋鬼子翻天折腾,咱们就应该想办法留下咱们这支同洋鬼子能战敢战的前锋军,继续狠狠打这些入侵的强盗们。”

滕毓藻高声说完,语气已经变得十分果决,立刻又说道,“所以,今天找你们来司令部开会,并不是商议撤不撤的问题,而是怎么撤,什么时候撤的问题。”

在滕毓藻看来,留给他的时间很紧迫,不容他再拖延下去,既然要走,达到目的就应该立即撤离,决不能拖泥带水,悠游寡断

李显策忽然说道,“大人,洋鬼子在城西防守严密,依我看,就是怕咱们的侦查人员发现他们的伏兵,剩下的四、五万洋鬼子一定就在城西躲藏着呢。”

见李显策首先开始按照他的思路开始思考如何撤离,滕毓藻在心中不由暗暗给李显策点赞。

李显策不仅忠诚可靠,还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还最能跟上自己的脚步。

胡殿甲摇头道,“依我看,这也不一定,洋鬼子如此明显地做出围三厥一的架势,又故意在西面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搞不好就是在故弄玄虚,实际上他们在西面并没有多少兵力,而是把重兵集结在其它方向,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一种推测和可能,真实情况还需要继续侦查。”

胡殿甲所说,并非不可能,这种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的战例不枚胜举。

一时间,在座的将领们以李显策和胡殿甲为首,分成两派,互不相让地争论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