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大清 > 第151章 主动出击

浴火大清 第151章 主动出击

作者:爱喝啤酒的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41:10

第151章 主动出击

第151章 主动出击

滕毓藻看向卫凝波,又扫了一眼吴佩孚,“这也包括你们,你们都要从你们各自的角度去思考总结,也要写战斗总结,也包括这一次的战斗”

“报告。”

门外李金昱的报告声,打断了滕毓藻的话头。

参谋会经常有事情,尤其是有军情要汇报,一般情况下,作为参谋的李金昱平时是不需要在门外报告的,只不过今天的情形特殊。

滕毓藻早就存了试探这些人的心思,许多话自然不能被人听到,所以不仅外面的警卫被要求要站在门外十米外,任何人有事也都要先报告。

听到是李金昱,卫靖海急忙走出房间,然后又很快皱着眉头回来。

“大人,咱们派出去的侦查人员回来报告了大沽口方向来援联军的军情。”

滕毓藻摆摆手,“大家抓紧吃饭,吃完饭咱们去作战室。”

被充做作战室的正堂里,室内除了桌椅,原有的大部分东西都已经被搬走,桌子上不仅摆放着五六台磁力电话机,室内最具现代感的还是一面墙上挂着的一张大大的手绘直隶地图。

这幅地图可不是大清朝的那些所谓舆图那样简单,而是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等高线的可以用来指挥作战的现代军事地图,这幅地图应该是大清第一张现代军事地图,这是《北洋武备学堂》的学生们用手工绘制出来的。

武备学堂有测绘课的课程,这是他们利用假期测绘所得,不过,北洋各部军中那些将领们没人看得懂这些地图,所以这幅地图绘制完成后,根本就没有刊印,而是被扔到库房里无人问津。

上次搜刮《北洋武备学堂》时,被滕毓藻在一大堆舆图中发现,立刻就如获至宝地带了回来。

作战室里的参谋们已经不是那么三四个人,而是有七八人,滕毓藻知道,不仅这些人,厢房里还有十几人,这些人都是卫靖海从聂士成武卫前军的随营学堂里选拔出来的。

站在地图前,滕毓藻示意卫靖海把侦查到的情报向大家说一遍。

卫靖海拿起一根粗糙的细木棍,指点着墙上的军事地图说道,“咱们派出去的骑兵侦查人员报告,向东退走的洋鬼子都是俄军,这股俄军并没有一路退往大沽口,而是在大安附近遇见了一股千余人的洋鬼子援军。”

“汇合后的洋鬼子已经在大安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停了下来,估计他们是在等候正源源不断从大沽口赶过来的洋鬼子联军大部队。”

“另外,咱们的侦查人员发现,洋鬼子虽然已经占领了军粮城,可北塘至军粮城一线还有义和团和大沽口撤下来的练军在不断破坏铁路,洋鬼子正派出部队在清剿他们,暂时还没有打通那一带的铁路线,他们的援军现在还只能从大沽口步行赶来。”

“现在,正有一股约二、三千人的洋鬼子正在赶来的路上,由于洋鬼子有骑兵,咱们的侦查人员不敢靠的太近,无法搞清楚他们的具体人数,通过旗帜知道,这股洋鬼子援军不仅有俄军还有美军和日军。”

“还有,这股洋鬼子一路都在急行军,大部队在前,另有约千余人的日军在后面五里左右跟随,护送着很多大车和驮马,还拉着十几门大炮,押运的应该是他们的补给物资。”

“按照这股洋鬼子的行军速度,如果连夜行军,今天后半夜就能和退走的洋鬼子残部汇合,明天中午就能赶到咱们这里,情况就是这些。”

滕毓藻把目光从地图上挪开,看向围在周围的这些将领,“联军的援军又来了,伱们都说说吧,这仗应该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老子还没杀过瘾呢,他们来的正好,咱们就在这东局子,摆开阵势和洋鬼子再好好干一仗。”

刘十九一挽袖子,他的大嗓门首先响了起来。

刘玉枳点点头说,“既然咱们是要守住东局子,就要马上开始修建工事,我看过了,武卫前军和练军只在城墙上堆砌了一些沙袋,而这道城墙是夯土建的,很不坚固,甚至南面的墙体还有一个坍塌下来的大缺口,那里只有六尺来高,很容易就爬上来。”

“而且,这股援军拖来十几门大炮,打起来,这城墙恐怕不济事,咱们需要马上在东局子之外挖掘战壕修建工事。”

刘玉枳说完,众人都点头认同。

刘长发上前一步说道,“大人,咱们现在一营的炮兵阵地离东局子还有些远,是不是把我带来的二营向前再移一移。”

“二营的火炮是否换装了?”滕毓藻看着刘长发问道。

建立炮兵团之初,一味只追求火炮的威力,忽视了灵活性,所以昨天滕毓藻就交代刘长发,把两个营的火炮都换成更轻便,更易于拆卸分解后携带的山炮,只不过刘长发还有些舍不得那些野炮,最后,滕毓藻也只好同意刘长发的建议,暂时只把二营的火炮换成了山炮。

“已经换装了。”

滕毓藻正要开口,卫靖海插嘴说道,“如果二营再靠前修建炮兵阵地,莫不如干脆把炮兵阵地就建在东局子内,这里地势宽广,炮兵阵地设在里面,安全是没问题的。”

滕毓藻点燃一支烟问道,“你们都同意他们几个说的?”

见众人点头,滕毓藻思索着说,“打仗最忌讳被动防御,按照你们的意思,咱们就是死守东局子了!”

李显策心中一动,问道,“大人的意思是咱们主动出击,在外面迎战这股洋鬼子援军?”

“大人,这股洋鬼子合在一处有四千多人,咱们在野外同洋鬼子交战,要获得大胜,恐怕伤亡会很大!他们如果再有援军赶来,东局子恐怕就守不住了!”卫靖海急着提醒道。

滕毓藻点点头,“你顾虑的很对,咱们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懂得保护自己,总要以较小的伤亡换取大的胜利,否则东局子恐怕收不了太久。”

“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和这股援军面对面硬攻硬打,那一带有大片田地,而且种的都是高粱”

吴佩孚不由眼前一亮,忍不住插嘴,“老师的意思是咱们打洋鬼子的埋伏?”

滕毓藻赞赏地看了吴佩孚一眼,“对,就是这个意思,咱们不能被动困守在东局子里,咱们要主动出击,打出去。”

滕毓藻接着开始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众人都不禁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刘十九更是兴奋起来,“好,这个办法好,这样老子的大刀就又可以好好开开荤了。”

“凝波,大家如果再没有意见,就按照这个想法制定详细一些的作战方案吧。”

交待完卫靖海,滕毓藻又开始询问,王德成的情况。

这件事是刘十九派人联络的,刘十九告诉滕毓藻,王德成不仅完全同意,而且还很高兴,回话说,今天傍晚前他就会带人过来。

滕毓藻点点头又对卫靖海说道,“既然这里就要成为战场,东局子里的物资就需要马上转移走,尽快运回西沽交给琼琳。”

卫靖海掏出钢笔,又打开皮夹子开始记录。

现在不仅是卫靖海、刘玉枳、李显策、李玉林、刘长发、薛谦这些北洋武备学堂出身的军官,每人都配发了钢笔,就连吴佩孚这个秀才和能大致读一些简单的东西,但只是勉强能写出歪歪扭扭毛笔字的刘十九,也都有一支钢笔。

“这里的东西今天夜里,就要抓紧运走,各部不足的弹药配足三个基数就可以了。”

所谓弹药基数,就是弹药基本携载量,基数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弹药,实际上也适用于所有战斗补给品。

它的含义是在标准战斗情况下,一个单位,最小到个人和单个车辆规定的补给物品的携载量。

比如一个士兵在投入战斗以前将携带一定数量的弹药,食品,水等等。

携带的数量是由后勤部门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最佳值,前提就是既不严重影响运动,又能保证一定的持续战斗能力。

这个基数,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不同单位的基数也自然不会相同。

比如越战时美军单兵m16步枪的弹药基数是20个18发弹匣另加200发条状弹夹,总共560发子弹,重12公斤左右。

同时期一个105毫米炮兵连的弹药基数是1600发高爆榴弹,320发照明弹,60发白磷燃烧弹,36发反人员霰弹和24发增强型常规弹。

此时西方的基数标准载重量上要比后世的低一些,步枪配单基数大致在一百五十发,重机枪是1000发,炮弹则在800发左右。

“另外,这一次同联军打白刃战,突击大队的大刀发挥了很大作用,它特别适用于会武艺的人,尤其是练过大刀,让找来的东局子里的工人,在拆卸机床设备的时候,再打制一些大刀,这里的钢材都是枪炮钢,都是上好的钢材,不能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为了拆卸走一些修械所用到的小型车床,不仅连夜雇佣了一些东局子的工人,甚至还招募了一些进入前锋军的修械所,这一次,卫靖海把他们都带了过来。

“还有,大洋留下十万,缴获的那些俄国人的马匹,都交给骑兵营,日本人那些矮马,一部分留给炮兵,其余的全部作为随军驮马”

“炮兵二营的山炮不要放列,做好准备,晚上随军出征,一营的野炮阵地,立刻转移进东局子。”

滕毓藻林林总总交代了一大堆,又有些歉意地对刘玉枳说道,“玉轩,你带一个营和骑兵营护送这些物资赶会西沽,把二团那个营换回来,就划入你的一团,你带去的这个营就留在西沽。”

滕毓藻这么做,是因为留在西沽的李显策那一个营,没打过什么大仗,有这个战斗力较强的营留在李玉林那里,李玉林手中的部队就有了自保的力量,滕毓藻会更安心一些。

那里可是存着滕毓藻穿越以来,搞到的全部家当,这是前锋军日后发展壮大的最大本钱,绝不容有失。

最后,滕毓藻又对刘十九说道,“王德成带人过来后,只要会武艺使过大刀的,就暂时不要编入其它中队,你单独成立一个大刀队,就由王德成做中队长,相关军官你和凝波商量吧.”

感谢:20181109195119795、跟风者哦、121224234703276、江jsj、三峡风1951、地灵人杰杰、20200907102753168、20220313161636348、夏雨枯木、竹楼玉荷秋、深蓝等书友月票、推荐票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