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半称心 > 第42章 四世同堂

半称心 第42章 四世同堂

作者:小虾米·海米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34:27

第42章 四世同堂

留住了客人,老奶奶又踮起两只小脚出去端来花生毛嗑笸箩,抓给大家吃。然后坐到了吕老师身旁。

“老人家,您多大年纪啦?”出于礼貌,吕老师跟老奶奶唠起了家常。

这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太太今年85了,一辈子生了10个孩子,中年时老伴病故,经历了战争、饥荒、疾病,最后10个孩子就只剩下刘倩爸爸这个老儿子。

刘倩上头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一家人住在这三间小平房已有30多年。孩子们小的时候,奶奶带着三个孙子住东屋,爸妈带着两个闺女住西屋,虽然不算宽绰,却也可以维持。自打大哥结婚,家里的居住格局就开始转变。

大哥刘刚27岁那年结的婚,也算是大龄男青年了,大嫂吴桂芳是大哥农机厂的工友。如果不是大哥性格活泛讨女孩子喜欢,就刘家这条件,又是家中的老大,娶媳妇那可是个不小的难题。

娶媳妇就要有新房,爸妈躺炕上商量了好几个晚上,最后决定率两个女儿搬到东屋,老太太,老两口加俩儿子挤炕上睡,在屋子靠北墙位置再焊一个上下铺铁床,拉个帘子,给两个闺女住。姐姐刘俪比刘倩瘦小一些,加上刘倩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很晚,就主动把下铺让给了妹妹。

老二刘强一看这情景,撇撇嘴说:“这哪是住人,简直就是装饺子!”

他妈说,咱家就这条件,你爱住就住,不爱住自己想辙去!

刘强一赌气,还真想出了辙,卷起行李搬到了厂里男职工宿舍住。这还是通过他师傅帮着说的情,给厂后勤科长买了两条烟才住进去的,男职工宿舍是专供外地职工住的,他一个本地人根本不具备申请条件。

住进宿舍,没有爹妈管着,刘强像匹脱缰的野马,成天跟初中的一帮同学还有厂里的一群小青年儿在一起玩各种开心。穿上喇叭裤、花衬衫、尖皮鞋,留长头发还烫了羊毛卷,戴蛤蟆镜。学会了抽烟、喝酒,扛录音机跳迪斯科。站在马路边,看到漂亮的姑娘走过就齐声起哄。遇到姑娘不理不睬,他们会大失所望,如果姑娘骂他们一声“臭流氓”,则欢欣鼓舞。或者,骑上自行车去郊外飚车。他们太年轻了,工作又太轻闲了,旺盛的荷尔蒙实在无处释放。

可是,刘强住进厂里不到半年就出事儿了,也不是啥坏事儿,是件烦恼的喜事儿,他把师傅的女儿曲娜肚子给睡大了。曲师傅喜欢刘强,不然他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师傅的女儿。生米做成了熟饭,这熟饭刘家得吃下去,而且还得偷着乐。肚子不等人,急于办喜事,曲家就不能再提啥聘礼的事了,一切全由刘家说了算。

可是,刘家再怎么占据主动地位,房子总是一个逃避不掉的问题。二儿媳进门,眼见就多出两口人来,没有个安稳的住处哪行。

婆婆跟吴桂芳商量:“桂芳,我和你爹寻思,把你和大强子那间房从中间隔开,给老二结婚用,住里边还是外边可你俩挑。”

吴桂芳脸立即就拉下来了:“当初嫁刘强的时候,就图他家有房,谁知道这才半年就缩了一半儿。在娘家挤得喘不过气儿来,结婚到了婆家还是个挤,这婚结得还有啥意思!”

话是这么说,道理还是懂的,也知道公婆但凡有二分章程也不会这样做。两口子躺炕上讨论了两宿,决定还是选住里边,相对安静些,不然将来老二有了孩子,免不了出出进进的,甭想睡个安生觉了。再者,老二都捷足先登了,他们这当大哥大嫂的也不能太落后,该把造人计划列入日程了,安静无扰,是他们当下的“刚需”。

屋子间壁完,又打了两样简单的家具买了被褥等物品。这时候,曲娜的肚子已经实在等不起了。领了证,没有热闹的婚礼,两家坐在一起吃顿饭,就算把婚结了。刘家白捡个儿媳妇以为占了大便宜,曲师傅因为找到了称心的女婿也暗中志得意满。

很快,刘家的小院里便失去了往昔的宁静,婴儿的啼哭声一浪高过一浪,刘倩晚上学习要用棉花堵上两只耳朵。老奶奶抱了重孙,心花怒放,儿子儿媳妇又都没退休,老太太自告奋勇伺候孙媳妇月子,帮着带重孙子,屋里屋外忙活,两只小脚足下生风。

又过了不到一年,老大媳妇吴桂芳也生了,是个丫头。弄瓦之喜也是喜,可是两口子躺炕上没事儿闲唠的时候,吴桂芳还是觉得叫老二媳妇比下去了,孩子抢你前边生,又是个男孩,爷爷奶奶和太奶奶看俩孩子的眼神儿明显不一样,装都装不像。

揣着这样的小心思,妯娌俩时不时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不愉快,有时候为屋里屋外谁碰谁一下都会“叽咯”半天。婆婆看在眼里,只能装作看不见听不着。兄弟两个夹在中间,是耗子钻风箱里两头受气。

这边矛盾丛生,那边更大的矛盾又摆在面前。老三刘钊也到了婚配年龄,可是这个老三虽然模样长得不差,但是性格却不像俩哥哥,内向,凡人不接语。他技校毕业,在新华书店工作,白天摆弄书,晚上回家除了吃饭,就是捧本武侠小说看。爸妈跟他着急,托亲戚朋友介绍了几个对象,姑娘看小伙,第一眼都能相中模样,可一听家里的住房条件,都转身跑掉了。

可是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姑娘却找上门来,姑娘自报家门,说姓肖,跟刘钊是笔友,坐火车跑了好几百里来到凤凰城要见刘钊。老奶奶第一眼看见这姑娘,就喜欢得不行,拉着肖姑娘的手,把人家的身世家境彻底调查一遍。姑娘家里姐妹三个,她是老小,幼师毕业,现在正在一家幼儿园实习,业余爱好是看书和写诗。可是,她的诗只能写给自己看,写了一整本,从来也没有发表过。刘钊就不一样了,他的朦胧诗《远方》在报纸上发表了,“奶奶你不知道,那诗好像就是写给我的,句句话都写到了我心里。我就跑到报社,跟编辑磨了半天嘴皮子才要到了刘钊的通讯地址,开始给他写信。一通信我才发现,刘钊真是个大才子啊,性格奔放学识渊博文采飞扬!”

通过肖姑娘的讲述,家里人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小院里居然藏着个大诗人!原来老仨的闷葫芦里还藏着这么多鬼把戏!

“大诗人”下班回家,见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姑娘,以为又是大妹刘俪的同学,也不搭言。听姑娘自我介绍说是肖盈盈不远好几百里专为自己而来,眼睛立即放射出光芒来。此前,他们书信往来已经有半年之久,只是谈诗歌,谈人生,谈理想,没想到他的笔友竟是这样一位美丽的姑娘,像踏遍千山万水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侠女任盈盈。

肖盈盈见到刘钊本人的第一眼,芳心也不禁为之怦然一动,这不就是她的心中偶像梦中情人大侠令狐冲的现实版嘛!

左邻右舍听说肖家来了个神仙一样的姑娘也纷纷上门看热闹,这个说借个盆,那个说借根针。看过之后回到自己家,啧啧称赞,说刘家老三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不像他那两个哥哥毛手毛脚的,除了撩丫头没别的本事。有道是亲戚盼好邻居盼倒,见刘家喜从天降,羡慕加嫉妒,一定要找到他家的不如意来寻求个心理平衡,那俩不争气只争房的哥哥就是刘家的硬伤。

肖姑娘说,这次来凤凰城,就不打算回去了。她二姨家就在凤凰城,二姨父是化纺厂的厂长,厂里新开办的化纺幼儿园正在招老师,这可是天赐的良机呀!昨天化纺厂幼儿园已经决定去她就读的那所幼师学校招她了。

肖姑娘和刘钊很快进入了热恋状态,结婚必须要列入日程了。即便暂时不结婚,人家姑娘来了,俩人谈谈情说说爱,连个私密的空间都没有怎么行。

爸爸妈妈躺在热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又开始琢磨老三的婚房问题,最后决定,就在院里窗前搭一个小偏厦,不能太大,放下一张双人床走过个人就行。

主意已定,老刘师傅就开始四处捡拾砖头,然而光靠捡拾猴年马月才能盖起个偏厦?又去拆扒工地,买人家拆下来的廉价砖头,两个哥哥又从厂里顺出水泥木料,爷三个就开始动工盖小房。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施工,小偏厦里里外外已经有模有样了。两米高,可以抬起头。斜棚顶,下雨不会存水。还安了一个双开门的小玻璃窗,可以透进光线照进夕阳。一铺小火炕,睡两个人富富有余,生了孩子都能住下。墙面用石灰粉刷一遍,火炕铺上席子,立即显得亮堂起来。婚房就建成了。

邻居们又纷纷来家里参观,直夸刘师傅有妙招。两个嫂子都说,比我们住的都好,不受打扰。婆婆说那你们哪个跟老三换,又谁也不作声了。

偏厦是去年上秋建好的,借浩荡的秋风吹干了墙皮炕面。春节前,刘钊和肖盈盈办了热热闹闹的婚礼,住进了这个属于他们的爱巢。

小偏厦墙皮薄,又四不靠,取暖只靠小火炕底下烧的柴。上半夜炕热,烙得人躺不住睡不着,早晨起来,炕已经冰凉,放在炕前水盆里的洗脸水都结了一层薄冰。好在相爱的人在一起,身上再冷,心也是热的。

夏晓荷听了老奶奶的讲述,看了刘倩这个四世同堂拥挤不堪的家,暗想,自己的家与之相比还算是宽绰的。城里人的生活,也不都比乡下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