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半称心 > 第123章 孟凡秀家的糟心事

半称心 第123章 孟凡秀家的糟心事

作者:小虾米·海米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34:27

第123章 孟凡秀家的糟心事

送走江水萍,夏晓荷的生活又归于平静。

这天中午,她正准备去食堂吃饭,忽然接到周宇的电话。

这个时候,周宇找她,会有什么事情呢?

“晓荷,你猜谁在我这儿呢?”

周宇竟然卖起了关子,看来心情不错。

“我哪猜得出,是跟我有关吗?”夏晓荷反问道。

周宇:“孟凡秀啊!我记得上高中时你俩可是形影不离的一对儿啊!”

夏晓荷:“哦!是秀儿啊!我有好久没见到她了。她去你那里,是有法律上的问题要咨询吗?”

周宇:“你先别问这么多了,中午有空吗?出来一起吃个饭,见面再具体说。”

夏晓荷:“秀儿来了,我必须有空啊!”

高中毕业这些年,夏晓荷和孟凡秀一直保持着联系。

这个总爱挽着她胳膊,偶尔还慷慨地捧给她一小把动物饼干的女同学,在夏晓荷的记忆里是暖色调的,像春天的阳光和轻风。

在物资匮乏青春萌动的年代,那捧甜香的小饼干,既慰藉了夏晓荷食物困顿的胃,也温暖了夏晓荷情感缺失的心。

尽管曾经因为“丢钱“的小插曲二人之间出现过短暂的隔膜,但重新修复的友谊小船很快就再次扬帆起航了。

大学时,她们互通信件,有什么心里话都彼此倾诉。夏晓荷甚至把自己与周宇报考同一所大学的初衷,对周宇的单相思,都没有向孟凡秀隐瞒。

孟凡秀说,我就是你夏晓荷的一个树洞啊!

回凤凰城后,但凡有机会,两人都会见上一面,或隔一段时间通个电话。孟凡秀所有的经历夏晓荷都知道。只是,夏晓荷自己的生活也经历着太多的坎坎坷坷,对孟凡秀的遭遇常常深感爱莫能助。

孟凡秀考上了财经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工商银行城郊储蓄所工作,嫁的丈夫孙绍平是她的同事,孟凡秀是女追男,两个人奉子成婚。这些小秘密,孟凡秀当然也不瞒着夏晓荷。

银行那些年效益好,员工福利也不错,两口子婚后很快分得了单室住房,又有了宝贝儿子,一切都那么顺风顺水,一家三口的小日子本应该向着幸福甜蜜的方向发展。

可是,命运这只无形的手偏偏要在寻常人家生活的甜蜜里加点盐,加点醋,加点苦,再加点辣,然后逼迫你喝下这五味杂陈的一杯酒。

儿子贝贝一周岁时,一般大的孩子都开始牙牙学语了,可贝贝却对外界毫无反应。两口子带孩子去查听力,听力没问题。医生建议挂个精神科,诊断的结果是自闭症,也叫孤独症。

孟凡秀告诉夏晓荷,听到这个宣判,她当时死的心都有了。如果自己的死能够换回儿子的健康,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赴死!

抱头痛哭之后,两口子抱起孩子,走上了四处寻医问药的漫漫征程。花费了太多的心力和金钱,却收效甚微。

孩子11岁那年,丈夫孙绍平彻底心灰意冷了。

他说,秀儿,咱别瞎折腾了,这孩子是老天看咱俩善良,特意派发给咱的,咱好好待他就是了。趁年轻,咱再给他生个弟弟或妹妹吧。

孟凡秀却不肯放弃。她说,我儿子孙贝宁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大眼睛,看我们的眼神全是内容,只是不愿意表达出来。我想,一定是有一层窗户纸还没有捅破,咱当父母的必须帮他呀!

于是,两口子又到处找训练机构,请中医针灸。只要听说哪里有治疗自闭症的,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江湖游医,二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带上孩子,打起背包就出发。

到后来,贝贝看到银针就吓得瑟缩到墙角,捂起眼睛,发出狼一样的哀鸣。

秀儿,放过可怜的孩子吧,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行吗?见儿子惊恐万状,孙绍平一个大男人掩面呜呜呜痛哭起来。

孟凡秀也绝望了,无奈地把孩子送进特殊教育学校。

两年后,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健康可爱的女儿。

有了女儿妮妮,父母便无更多的精力照顾儿子贝贝,这副重担就落到了姥姥身上。

贝贝15岁那年,姥姥在接贝贝放学的途中突发心梗,送进医院人就不行了。

目睹了姥姥在自己身边发病,离去,贝贝受到强烈刺激,病情更加严重,在课堂上和午休时不断重复着“姥姥走了,姥姥走了,姥姥走了”,扰乱了同样存在各种智力问题的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特殊教育学校也呆不下去了!

孟凡秀只得向银行请了长假,在家照顾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容,孟凡秀老家所在的城郊乡大部分农田和农户宅基地已经被征用,菜农进城住进楼房成为市民。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身无长技又失去了土地,生计成了大问题。

孟凡秀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各分得了一套双室住宅。哥嫂进城后,一开始靠打零工为生。后来,两个哥哥做了保安,两个嫂子在大夏里做保洁,正应了“男人的尽头是保安,女人的尽头是保洁“这句话。

шшш●тTk án●co

老父亲孟庆山在一家民营服装加工厂打更,收入勉强够维持自己生活。因为年龄大没有与企业签任何劳动合同,自然也不会有退休金,所以只能一直打更下去。

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在一天夜里突然中风。虽然老爷子没有医保,但是兄妹三人还是极力救治。扔进医院两万多元,老爷子命是保住了,却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说话口齿也不清晰。

兄妹三人各家有各家的难处,谁都没有能力照顾一个半身不遂的老人,只得又各出钱,为他雇了一个住家保姆。

保姆刘姐是个46岁的乡下女人,丈夫几年前癌症去世了,儿子正在上大学。看起来比较干净利落,人也低眉顺眼老实本分。

刘姐果然把老父亲照顾得很好,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日三餐也做得应时应晌。

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

前不久的一天,刘姐突然打电话给孟凡秀,说老爷子不行了。

三兄妹赶去时,父亲已经走了。

办理父亲后事这三天,刘姐忙前忙后,甚至亲自给老父亲里里外外换上“装老“的衣服。

刚刚失去父亲的三兄妹很是感动,都说事后一定要给刘姐加一个月的工钱。

办完了丧事,三兄妹坐在一起研究父亲留下这处房产的处理问题。按照市价,怎么也能卖上二三十万。

两个哥哥说给秀儿吧,她两个孩子,老大又有残疾,用钱的地方多。

两个嫂子虽然不太情愿,但是碍于情面,也不好说啥。

孟凡秀则表示,父母生养了三个孩子,他们留下的房产理应三兄妹均分。况且,按照过去的老理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儿“,她还不该回娘家分财产呢。

正当三兄妹互相谦让,一时拿不出定论之时,刘姐拿出的两样东西却让他们瞠目结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