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寻龙天师 > 第990章 卫道子

寻龙天师 第990章 卫道子

作者:风尘散人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19 02:32:04

第990章 卫道子

第990章 卫道子

那些黑乎乎的东西,都是些长约二十公分、宽度约只有一公分多一点的竹片。

竹片不似这些巨石建筑,能承受得住时间的打磨,哪怕是在封印下,保存状况相对良好,也不可能完全不变样,碳化、腐朽之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这是——尺牍!

也就是竹简的竹片。

而且是民间用来书写书信的竹片,这从长度可以看出,一尺左右的基本都用于民间,而三尺左右的则用在诏书上,两尺左右的却是用来抄写经书的,这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看来……这确实是我家那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他应该是商代的人,在绝大多数人的意识当中,大概都以为商代的书写材料是甲骨和钟鼎,毕竟现在挖掘出的商代文字都是出现在甲骨和钟鼎上的,这绝对是个错误的认知,甲骨只用于占卜等,而钟鼎则都是礼器,是重器,当然,也有可能是炊具,但总归这都是非常规材料,之所以发现的都是它们,原因就一个——这些东西能扛得住时光的打磨。

实际上,商代的主要书写材料也是竹简,这从甲骨文中提到的“册”、“典”等就可以看出,保存不下来就是因为它的材料是竹子,而这里因为封印的原因,天官留下的竹牍记载竟然保存了下来,放出去绝对是举世第一份,价值不可估量……

当然,它对于我的价值来说更大。

竹牍上是用毛笔写出来的一个个小字,这也很正常,虽然相传毛笔这东西是蒙恬发明的,按说出现于战国时期,实际上这同样也是错误的认知,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毛笔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甚至,在距今六千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就有人发现了毛笔的雏形。

我也问过茳姚,她们那个时候用的确实就是毛笔,只不过不是现在的狼毫笔,也就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做的毛笔,而是用兔子毛做的,名为兔毫。

实际上,兔毫在书写上要优于狼毫,只不过原材料已经没地方找了,古人常言制笔以中山兔最好,肥且毫长,大概就是现在太行山里的兔子,然而现在的制笔行家压根儿在太行山里没发现这种兔子,全国的所有兔子,毫最长的反而成了长江那边的兔子了,原因可想而知,古人言笔锋杀尽中山兔,可窥一斑。

有一种夸张的说法叫做,兔毫制笔,蕴藏了晋唐书法的一半秘诀。

可见这书写效果的差距有多大!

哪怕是落在我们家这种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传承上,它仍旧有了优势,竹牍上的文字是用墨写上去的,最不易产生变化,能保存很久,文字用的就是祭文,那些怎么看都晦涩的古怪文字,竟然生生写出了一种飘逸感。

我看过很多的祖先留下的手札,这位老祖宗的书法可能是最棒的,虽然竹牍**,可上面的字迹倒还算清晰,不影响阅读。

可惜,竹简已经散开了,竹片散落成了一堆,在羚羊精把它们带回来的时候,更是混淆在了一起,顺序完全打乱了。

无双拿出的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看了几眼,祭文我是认得的,对方并没有使用天官巨阙和玄黄九葬里那些高深的祭文,只是因为内容的不连贯性,上句不接下句,根本无法阅读!

“读祭文就已经够吃力了,更不要说读现在这样的祭文,这个整理工作也是个不小的工程量。”

我叹了口气,又睨了一眼羚羊精带回来的那些薄薄的石板,保存的相对完好,可上面的文字却不认识,正是我们收到的那些金子卡片上的文字,可能现在全世界也就只有钱光启还能辨认这种文字了,于是乎,我只能收敛起心思,将竹牍重新收拾好了,起身道:“休息的差不多了,咱们也该回去……”

话未说完,茳姚的声音忽然在我心头响起:“你再取出那些竹牍来,我还想看看上面的文字……”

这娘们……一直在潜水,很少冒头,忽然说话还真是吓了我一跳。

她,不认识祭文!

难道说……

我心头一动,又取出了几支竹牍,放在一起,让她对比着观摩。

须臾后,她长叹一声:“果然是……卫道子!”

卫道子?就是封印这里的天官吗?

她……知道这个人!!

这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因为年代的不准确性,我只知道封印这里的祖先是商代时的人,可殷商存国六百年,他具体是哪个时期的人就不清楚了,茳姚虽然是殷商王女,未必就一定知道他。

何况,我早已从茳姚口中了解过——礼官,在殷商时代其实和朝廷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

真正走上政治舞台是在周代制定周礼之后,礼官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

而在殷商时期,负责占卜、祭祀的基本都是殷商的王族,礼官相对而言更加隐蔽,只有一部分人和他们有接触,更多的则是闲云野鹤,所以就算茳姚也说不出那个时代的礼官一门门庭状况如何,到底有多少族人,高手又有多少。

“你……认识他?这个……卫道子……”

“……”

“不认识……但我听说过他,在王后妇好宫闱之内,存着一些他的书信,我曾见过,笔迹与这个一模一样,虽然那些书信使用的不是祭文。”

茳姚的情绪有点激动:“没想到居然是他,他……可是个传奇人物啊!!

早在武丁王即位之初便已名动天下,天文地理无一不精,无一不晓,能通五行之变,甚至,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战略大师。

武丁王即位之初,遍访天下名士,多数都被收入囊中,唯独这卫道子,数次拜访,不肯出世,反倒二者成了好友。

那时,周边有朔方、土方等蛮族扰边,来去如风,我大商勇士常常捕捉不到他们的踪迹,朝中大臣皆认为伐他们无利有害,于是武丁王与卫道子夜谈。

卫道子言,必伐之。

于是有了后来的分兵之策,不断小规模用兵,最终平定西北。

也是在那时,卫道子与王后妇好认识,妇好亦无数次的请教卫道子,留下了很多书信。

再后来,当那些碧眼蛮人来的时候,王后妇好受了重伤,我临危受命之际,曾听她叹息——可惜了,卫道子已不在人世,否则,或许有更妙的破敌之策。”

“……”

卫道子。

我深深的记下了这个名字。

“除了这些呢,还有没有别的了?”

“……”

“呃,我知道的大概只有这些了。”

茳姚顿了顿,随即语气有些奇怪的说道:“不过,听说这个人……性格相当的恶劣啊!!武丁王与王后妇好都对他的才华推崇备至,可每每提及此人人品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武丁王怒骂那是个鸟眼贼,王后妇好也是咬牙切齿的说,不过一苍髯皓首、硕鼻鼠牙的匹夫……

咳咳,果真说起来,你跟你的历代祖先相比,人品和性格应该是最好的了吧?”

这……都什么话!

鸟眼贼,这是嘲笑眼睛小?

至于什么苍髯皓首,硕鼻鼠牙什么的,这就更过分了,鼻子大点怎么了?大板牙大点怎么了?

……

我一阵无语,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苦笑了一声,挥了挥手,对那羚羊精说道:“带上两个孩子,跟我们一起走吧,这地方要变天了,跟着我们……是你们唯一的活路!”

……

(连续搞了十来天,让我休息一天,今天先一更吧,明天恢复两更,很抱歉这个月没办法按计划恢复到三更了,因为月中和二十号以后我有两个事儿——一个是得去喜马拉雅总部录音,大概五天时间,一个是去鲁迅院学习,为期七天,时间都很紧迫,我需要存存稿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