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寻龙天师 > 第829章 随侯珠(下)

寻龙天师 第829章 随侯珠(下)

作者:风尘散人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19 02:32:04

第829章 随侯珠(下)

第829章 随侯珠(下)

随侯珠?

这种声名显赫的东西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如果说随侯珠这个名字还有些冷僻、不够耳熟能详的话,那么与它齐名的另一件重宝一定是家喻户晓的——和氏璧!!

所谓珠联璧合,这里头的珠,指的就是随侯珠,而壁,就是和氏璧了。

和氏璧的来头自不必多说了,孩子们的课本里都有这东西,现在都快变成学前教育内容了……

至于这随侯珠呢,与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叫做随国的小国有关,这个小国又叫曾国,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湖北,始祖是西周开国大将南宫适。

相传,随国君主在旅游途中遇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国君仁慈,救下这条蛇后将之放生,不久后,这条大蛇衔着一枚宝珠献给随国君主,只说我乃是龙王之子,如今特来报恩。

大蛇献的宝珠,正是这随侯珠,因此,这颗宝珠也叫做灵蛇之珠。

这颗宝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到现在根本没有定论,有人说它是珍珠,还有人说它是萤石,众说纷纭,而这颗宝珠也早就失传了。春秋战国时期,随国是楚国的附庸,最后被楚国所灭,随侯珠应该就是在这个时期落入了楚国手里,根据史书的记载,楚王在会见秦国使者的时候,曾拉着秦使看楚国的宝贝,随侯珠就在其中。

这也是随侯珠在史书古籍里最后一次出现,而后就下落不明了。

“别告诉我……你们家族的诅咒和随侯珠有关系。难不成……这东西在你家里?!”

老白一下子站了起来,又觉得自己表现的有些过敏,坐下来摩挲着下巴悠悠说道:“说不得还真有可能呢,曾经有人做过推测,像随侯珠这样的重宝不会莫名其妙的遗失,秦灭楚时,必定是重点搜刮对象,可能最后落入了秦国,然后跟着始皇帝一起进了始皇陵……

你家老祖宗温韬当年就霸占着关中,唐陵被他挨个儿问候了一遍,最值钱的始皇陵就在他眼皮子底下,难保他没打歪心思,始皇陵可是有不少盗洞呢,以你家老祖宗的尿性,始皇陵的盗洞里肯定有他的杰作……”

无怪乎老白失态,那玩意价值太大了!

我们迄今为止也算是见过不少宝贝了,完整的柴窑瓷器、付慧城手里的那只玉蟾蜍,随随便便挑出一样来就够死刑了,可跟李降龙说的随侯珠一比……什么都不是!!

那玩意虽说没传国玺那么玄乎,但也仅仅是次一等而已!!

兴许是老白的眼神太过热切了,硬是把李降龙这种女强人类型的人都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不敢与之对视,偏过头稍稍躲开老白的视线,这才轻声说道:“随侯之珠,卞和之壁,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随侯珠是充满吉祥寓意的,如果得到的真是这东西的话……我们家的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像这样的东西,根本不是私人能持有的,关系网再硬也没用……”

“那你提什么随侯珠呀!”

老白撇撇嘴,没好气的说道:“害老子白激动一场,就差拉上鹞子半夜摸你家里……不,是去你家里好好开开眼了。”

李降龙道:“我不会平白无故的提随侯珠,害我们家落魄至此的虽说不是随侯珠,却和随侯珠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说此一顿,她平复了一下心绪,和我们说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同样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仍旧与随国有关系。

自打灵蛇献珠,随君得宝后,相关的事情很快流传开来,并且很快流传到了楚王宫里,楚王对随侯珠生出觊觎之心,想以城易珠,随君觉得灵蛇献珠,此珠有关随国国祚,于是拒绝了。

当时正值春秋争雄时,列国吃相还没那么难看,大国都在忙着收小弟,没到开始兼并小弟的战国时期,随国作为楚国的附庸,楚王自然不能开列国先河,为了一颗宝珠就主动向随国发动战争,虎狼之态过于明显是容易被群殴的。

楚王没办法打随侯珠的主意,于是……就盯上了那条献珠的灵蛇,发动无数江湖异人,要取这灵蛇的所有珍藏。

后来,一个捕蛇人在云梦大泽寻到了这条灵蛇,约了许多江湖中人,四下焚烧湿木,浓烟四起,直把大蛇熏得无法动弹时,才手持利刃,一拥而上,将大蛇斩杀。

利刃分尸之前,大蛇忽的抬头,对着捕蛇人与众多江湖术士“嘶嘶”的吐着毒信子,而后竟口吐人言,说道:“今日你们杀我取宝,不外乎贪婪而已,始自贪心起时,大祸便已临头,绵延不绝,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不信你们且待明日便知……”

众人哪管它说的这些,话刚说完,利刃加身,大蛇被斩成几段。

蛇窝里并没有什么珍藏,反而当捕蛇人剖开蛇腹的时候,里面竟有一颗拳头大的猫眼石,很是奇异,通体翠绿,却生着一只金色的眼睛,金光璀璨,一看就是了不得的异宝,那猫眼石与大蛇血肉长在一起,赫然正是大蛇身体的一部分,应是苦胆,偏偏那大蛇整个腹腔里都没有蛇心!

捕蛇人取了苦胆,返回楚国献宝,第二日刚踏入楚王宫时,左右忽的冲出无数刀斧手,伴随着一声令下,将一干人等尽数剁成肉酱。

原来,楚王怕这些人传出他杀蛇取宝之事,成为诸国的笑谈,这才起了杀心。

如那大蛇所言,这些人果真没能活过第二天。

“这是一则秘闻,收录在我们家的百宝录里,看过的人都说,那大蛇应该不是什么龙王之子,甚至都不是蛇,可能是一种我们根本就没见过的神奇精怪,它的心脏正是随侯珠,它献给随君后,所以腹中无心,而那金猫眼则是大蛇的蛇胆,虽然不如随侯珠珍贵,但也是一等一的奇珍!”

李降龙叹了口气,说道:“根据我的多番查证,这金猫眼……正是我们家苦难的祸根所在!”

我问道:“那这颗金猫眼现在还在你们家里吗?温韬到底是从哪儿盗出来的?”

“早就不在我们家里了,这颗猫眼石很古怪,根据我的一些查证,我家祖先在盗出这东西以后,这东西就缠上了他,无论是谁触碰,立刻变得滚烫,稍稍一摸,便烫的皮肉酥烂,唯独我家祖先可以拿在手里把玩,不会有任何异样。

这么诡异的东西……我家祖先老早就想着撇开了,可是……无论他丢到什么地方,这东西第二天就会好端端的出现在他枕头边儿上,他想尽了办法都摧毁不了。

我们曾经找到一些有关于他的记载,是他身边的文士写的,上面说,我家祖先在得到这东西后,时常会盯着它发呆,然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得,显得失魂落魄,嘴里喃喃自语着说——我迟早死在它的手上。”

李降龙道:“至于这金猫眼的来历……其实是他从伍子胥的墓葬里盗出来的!”

老白抓了抓头,咕哝道:“这这这……不是说金猫眼是在楚国么?怎么又跑伍子胥的墓葬里了?对不上吧?”

“对的上!”

我说道:“伍子胥本身就是楚国人,楚平王杀了他的家人,他这才叛变投到吴国,在吴国发家后,伍子胥曾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掘坟鞭尸就是这么来的……

看来,这颗金猫眼是陪葬在了楚平王的墓葬里,被伍子胥得到,随后又成了伍子胥的陪葬品?这样一来,就可以说得通了!”

关于伍子胥的墓葬位置,也是个不解之谜,他生于现在的湖北襄阳,死于现在的江苏胥口,两个地方都有他的墓,哪个是真的就不好说了。

如果真如李降龙说的,温韬是从伍子胥的墓里盗出了金猫眼的话,估摸着那两个地方都不是什么真墓……

“根据我得到的一些线索来看,这颗金猫眼的诡异,不仅仅是在捕蛇人和我家祖先身上表现过,在伍子胥的身上同样表现出来过……”

李降龙说道:“伍子胥是被吴王夫差给赐死的,这就不用多说了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伍子胥识破,建议夫差杀掉勾践,结果夫差非但没有杀掉勾践,反而赐伍子胥‘属镂之剑’,让他自杀。

伍子胥大怒,说当初你老子阖闾要和我平分天下,我都没干,一心辅佐你们爷俩,结果现在你听信谗言要杀我,好,我死之后,请把我的人头挂在东门上,我要看着勾践灭吴的那一天。

伍子胥挂首之处,就在现如今苏州的胥门,我曾专门跑去这个地方做了许多调查。当地一些书香门第藏着很多古书,我搜寻到半个西晋时的誊抄古本,上面记录着这样一件事,说这伍子胥的脑袋挂在东门上后,一直不曾腐烂,栩栩如生,那双眼睛像是两颗猫眼石一样,金色的瞳孔冷冰冰的注视着整个古城,直至勾践灭吴时,据说当时头颅还生出了可怕的变故,发生了一些诡异的事情,最后是越王勾践亲自登上东门,把人头请了下来,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才埋葬掉的。

至于勾践破城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古本上没后续的内容,说是在上个世纪被毁掉了,保存着的这个古本的人说,那时候他还很小,眼睁睁看着他父亲和那些抢书的人撕扯在一起,拉拽争夺古本,古本被撕成两半,他父亲也被抓走了,回来没过多久就死掉了。”

“确实诡异,而且这来历也弯弯绕的厉害,几经转手啊……”

我听后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要破开这金猫眼的诅咒的话,应该得找到这东西吧?偏偏这东西应该是随着温韬进了地下,你追查温韬之事,也是为了这个?”

见李降龙应下,我觉得脑袋有点大了,想了想,又说道:“我们在刘去疾墓里发生的那些诡异事情疯熊应该都跟你报告了吧?温韬破开刘去疾的墓葬后,几乎是直扑陶望卿的尸骨去的,看他们当时的那番表现,明显是做过充足的准备。

那么……温韬执拗的寻找一个死去的女人的枯骨,是不是也跟这金猫眼有关系?”

“是这样的。”

李降龙说道:“我调查我家祖先的事情已经很久了,知道的比较多,自从他从伍子胥的墓葬里得到金猫眼后,他就开始变得怪异起来了,好像是预料到了自己的悲惨结局,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些事情。

根据他身边文士的记载,每到深夜时,他会极其痛苦,屋子里传出阵阵哀嚎声……

后来,我循着一些踪迹,找到了有关于他住址的一些线索,他住的宅子……几经易手,竟然一度修复传承到了明末老朱家的秦王手上,清兵入关后,大掠关中,宅子被掠夺一空,落入八旗贵族手里,其中有一块笏板,据说是温韬使用过的,在八旗贵族里几经易手,一直到清末时,落在了****代善的手上,然后被府上的败家子弟给发卖了……

循着这条线索,我不断追查,好不容易追回了这块笏板,是从一个英国人手上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

笏板上,有我家祖先的留下的字迹,我见过他的真迹,很确定那就是他亲手写下的,上面提到了陶望卿……

然后,我就听说你们也在寻刘去疾的墓葬,这才动了心思,做的不到的地方,多海涵。”

说此一顿,李降龙咬了咬牙,一字一顿的说道:“那块笏板上记载的内容很少,只有一句话——陶望卿,只有她能救我,只有她能让我脱离苦海……一定要找到她!!”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