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这些是谁教你的
第85章 这些是谁教你的
第二日一早,云鹃轻手轻脚进入林如玉的闺房,隔着床幔低声问,“姑娘可醒了?”
一夜好眠的林如玉应了一声,“码头有消息了?”
“是。”
云鹃将纱幔卷起,挂在床两边的银钩上,开心道,“泰叔派人回来报信,说咱们开往望萍镇的货船刚竖起桅杆,就被张家和宋家带着司仓书佐徐大人给拦住了。发现咱们船上装的是粮食和衣物后,徐大人责备两家一顿,还让他们各捐一百五十石赈灾粮。”
计划成功的林如玉穿衣起身,想着司仓书佐徐露元的事。
司仓书佐,顾名思义,就是主一地仓廪出纳的官员,这个官职虽品阶不高却握有实权。宣州药商接下了衙门的征调清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放在四家药商仓库内属于征调清单上的草药已归司仓书佐管辖。所以,徐露元有权调看林家船上货物。
但是,在张宋两家没有真凭实据,徐露元也没向林家求证的情况下,就气势汹汹地带人去翻林家的货船,发现林家装的不是药材后,徐露元顺着林家给他搭的梯子,却没有狠狠宰张宋两家一笔,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卧龙堤决堤后受灾的十三县中有七县归宣州管辖,所以目前抗灾任务最重的就是宣州。粮、药这两项对宣州衙门来,自是多多益善。他本可以借着张宋两家的错误,筹措至少大几百石粮食在太守面前邀功,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为什么?难道说徐露元还有别的打算?
雨莺给姑娘梳好垂鬟分肖髻,系上粉色丝带,又在左髻上插了两朵栀子花,笑着问道,“姑娘看这样可行?”
林如玉抬眼欣赏铜镜中自己头上的白色栀子花,微微点头,“很好。”
七月二十一,是林如玉祖父的忌日,但因母亲接到了外祖母病重的消息,急急带着自己和阿衡赶往沔州,没能赶在正日子去祖父母坟前祭拜。
今日是个宜祭拜洒扫的日子,母亲要带着她和弟弟去祭拜祖父母。祭拜去世的亲人,戴白色的栀子花最合适不过。
在此之前,林如玉还有事情要做,“张语珍从我这里拿走的首饰,可都送回来了?”
雨莺鼓起腮帮子,“只送回来了些不值钱的,剩下的说是早就弄丢了。”
只挑着值钱的丢,呵。
林如玉吩咐道,“去告诉祥叔,若我大姑母过来,不要惊动母亲,我去前厅见她。”
云鹃带着两个端着铜盆的小丫鬟进来,伺候林如玉洗漱,好奇问道,“姑娘怎知大姑奶奶会过来?”
“张家在码头丢脸损了粮,大姑母不来才怪。”林如玉没用小丫鬟们帮忙,自己挽袖洗脸。
融合了两世的记忆后,因后世的十七年记忆占了主导,林如玉还是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想连脸都让丫鬟给自己洗。
果然她刚洗漱完,雨莺就跑了报说林大姑来了。
一身清爽的林如玉笑了,“走吧,随本姑娘去前院会一会张家二夫人。”
憋着一肚子火的林大姑见到林如玉,劈头盖脸便骂,“你娘呢?做了亏心事就躲着不敢见人了?让她出来!”
林如玉侧步避开扑头盖脸喷过来的口水,四平八稳地给林大姑行了个礼,“姑母一早登门,当着我的面指摘我母亲的不是,是为哪桩?”
古语有云:对子骂父,是为无礼。
对女骂母,当然也是同理。
被侄女面斥无礼的林大姑更怒了,“我无礼?我无礼!我倒要出去请乡邻们评评理!”
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家事就该关起门来解决,不能让自家成为外人谈论嘲笑的对象,这是大夏人的共识。林大姑之前常用这一招拿捏林母,但林如玉却顺着她的话道,“大姑想让哪些乡邻评理?不劳您亲自跑一趟,侄女将人请过来,请他们坐在这儿听您当面论礼。您看这地方够不够大,不够的话咱们换个更宽敞的地界?”
气焰嚣张的林大姑皱眉,上下打量以前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嫡亲侄女。这丫头出去几日回来,怎跟变了个人似的?
不论怎样,跟个娃娃掰扯都掉架子。林大姑甩脸子喝道,“我跟你个还没出阁不懂人事的小丫头说不着,去把你娘叫出来!”
林如玉四平八稳,“我娘正在准备祭拜祖父母的祭品,大姑若觉得我们母女做错了什么,不如跟我们一块去趟林家祖坟,面告祖父祖母?”
心虚的林大姑声音小了,“是你们使诈坑骗张家在先,去哪说理我都不怕。”
林如玉点头,“那就请大姑去随我们一块去拜祭祖父母,把事情讲给祖父母,请二老给您做主。”
咬牙切齿的林大姑忽然反应过来,不对啊!“当我跟你们一样不孝么?七月二十一那日我早就去过了!”
林如玉秀丽端庄的小脸上尽是钦佩,“大姑母果然有孝心,祖父和祖母在世时没白疼您。”
林大姑被侄女这话噎得心口疼,有心甩袖就走,可想到家中疾言厉色的公婆,脚又迈不开了。
林如玉见她还不走,便继续道,“大姑既然来了,便将这张单子带回去吧。这是语珍表姐从我这里偷走或借走的首饰,请大姑催促她尽快给我还回来。”
林大姑捂着胸口,悲痛欲绝,“你这丫头非要气死我么?我这些年当真是白疼你了……”
疼我?呵。
林如玉一脸委屈,“正是因为您疼我,我才将这福分报还到表姐身上。偷是犯法的,借的东西是要还的,我此举正是要替您督促语珍表姐做一个言而有信、恭谨守善的好姑娘,难道侄女做的不对吗?”
林大姑紧抓前襟,真想喷面前的小妖精一脸血,“娇娇跟大姑说实话,这些话是哪个黑心肝的教你的?”
谁教的?是上一世的惨痛经历,是十七年历尽人间冷暖的自悟。
林如玉笑意不达眼底,“看您这意思是不想接单子了,雨莺,把单子送到张家去,交到张老夫人手上。若张家不还,就送到衙门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