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 第255章 T10001

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255章 T10001

作者:流水成觞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26:21

255.第255章 T10001

吴桐目前的权限极高,机密资料库已经对她开放权限,便于她查阅所需要的资料,如果需要额外资料,还可以吩咐出去,有专业资料员帮她收集汇聚。

吴桐查阅着碳纤维这个板块的资料,国内上个世纪75年,在国际氛围严峻,技术严密封锁的恶劣情形下,但是当时的技术先贤们,就已经有了一定技术突破,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重大跨步。

只是随着改革开放,国内风气崇尚向外,很多人对西方技术的盲目崇拜,在对面成熟产品的冲击下,国内碳纤维领域,可以说二十余年没有新的进展。

后来,国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在努力做着变革。

从2000年,进入新世纪开始开始,国内碳纤维技术开始转向技术多元化发展,放弃了原来的硝酸法原丝制造技术。

科研工作者采用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一步法湿法纺丝技术获得成功,利用自主技术研制的少数国产T700碳纤维产品慢慢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碳纤维需求量的日益增长,碳纤维已被列为国家化纤行业重点扶持。2005年全球碳纤维市场仅为9亿美元,而预期2013年就可达到100亿美元,十年后,2023年以后有望达到400亿美元,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也将进入全新的时代。

碳纤维产业化采取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现在才基本实现了相当于隔壁小日子T300的国产碳纤维规模生产线,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企业形成了T700以上水平的百吨生产线。

是技术的革新,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是T700碳纤维材料能够满足国内普通商业,或者一些非重点需求的使用,但是想要上战机,想要战机达到更高机动性能,碳纤维材料性能还要更上一层楼,目前的T700和刚刚3K的工艺,俨然是不够的。

碳纤维单根直径超细微,单根不足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到五十分之一,强度却是铝合金的4倍以上,是钢的7-9倍。

国际上已经有了更先进的T800,12K,24K,甚至48K的技术,国内的技术和生产设备,都还有长足进步空间。

吴桐迅速学习研究,吸收着特殊调取过来的碳纤维领域的资料,迅速地理解、掌握,并且记录下她在研究过程中,新的知识与旧有储备碰撞,产生的片段灵感火花。

等吴桐将整个碳纤维板块目前的基础梳理完全,新的研究方向,比她预期的更顺利呈现在她的眼前。吴桐自然没有犹豫,抓住这丝灵感的曙光,开始推演起来,将大方向拟定出来。

有了明确的大方向做依据脉络,在数学功底更上一层楼后,吴桐建立起数学模型,更加的游刃有余,依凭数学模型的周密,新型碳纤维制造,以及与之进行复合材料的细节,逐渐被填充趋向于圆满着。

吴桐并没有寻求简易,直接在T700的工艺上进行推陈出新,这样是能快速做出一定突破,但是也有相应地局限性。想要一时得到更好性能的材料,吴桐还是不厌其烦从碳纤维最根本的组成开始走起。 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吴桐在纳米尺度上,改善了碳纤维的微结构,重新界定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微晶尺寸、以及沿纤维轴方向的强度和模量,增强了碳纤维单丝可拉伸曲线,这是短纤维到长纤维的技术突破象征,也是高能纤维产生的基础。

高能纤维,能够在高温,物理稳定性高,才是复合材料形成的基础。

·····

灵感来临,把握机会突破才是关键。吴桐给家里发了个信息,有了些灵感,近一段时间会在校闭关研究课题,具体情况,安雯书会帮她和家里简单交代的,她重新启用了校内宿舍,在独属于她的空间内,全力以赴的开启绝对推衍,进行全面完善的研发推进。

在家人迁移到上京来后,吴桐近期基本都是回家,保持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学校宿舍已经有些日子没用过。不过,后勤部门并没有因此敷衍,定期都会有人打理,更换备用物品,预防的,就是吴桐此时此刻,突发的需求。

学校更不会,因为吴桐近期回家,而取消吴桐的宿舍居住权利。若不是怕太过显眼,他们对吴桐的支持,再翻一倍,都是在所不惜的。毕竟,邀请一个国际如吴桐这样的顶尖学者的代价,可是要比吴桐这样,不太计较条件,实打实的自家孩子,索要代价高太多。

高能碳纤维材料的设计出来,吴桐又重新进一步推导了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好的结合体,环氧树脂,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了强氧树脂材料,再来界定他们的最佳结合比例,进而达到比强度和比模量性能的优越提升,以及超纤维合股技术···

一个个难关在吴桐的推衍下被攻克,被吴桐命名为T10001,最终高达48K的超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诞生。这种超能复合碳纤维材料,预期力学性能优异非常,拉伸强度,拉伸模量,体密度,线密度···都是目前国内T700材料的翻倍强度,更领先于国际T800的各种性能参数。

按理说,又一次的推导出一种跨越式的超级材料,吴桐该高兴才是,但是此时推演出这种超高强度的材料,吴桐却是在高兴之余还有些头疼!

绝对高性能的材料,也代表着对加工工艺的绝对高要求,目前国内的生产设备水平,达不到加工T10001的技术,实验室小型制备,也要进行制备仪器的改进。

从实验材料,走向生产线规模化生产,也会是一大需要突破的重大关隘。

只有形成数以吨为单位计算的规模化生产线,他们才有能够上战机,上航天器,去进行大量使用的可能。她期待的,垂直起降战机,才有下一步研发布局的前提。

这些大家伙的使用量,都是非同一般,想要供给上足够的用量,非成熟工艺不能达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