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之能源大亨 > 第218章 星源集团实现收支平衡

星际之能源大亨 第218章 星源集团实现收支平衡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08:14

218.第218章 星源集团实现收支平衡

第218章 星源集团实现收支平衡

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总的供能功率突破5亿Kw后。

完全满足了广大客户们的能源需要不说,还有至少1亿Kw的空闲功率,可存储到能量主干道中,便于将来的利用。

再然后。

星源集团放慢了扩张的步伐,停止了疯狂的加班,恢复了每周双休的制度,平时工作日的上班时间,不允许超过十个小时,会强制要求下班。

还鼓励员工们多谈恋爱多相亲,解决个人的对象问题,已经有对象的赶紧生个小孩,陪产假什么的全都批准。

一系列的举措下来。

原本充满内卷氛围的星源集团内部,一下子像是佛系躺平了般,发生相当大的转变,乃至让一部分的员工很不适应。

话说这是怎么回事?

星源集团难道不需要卷了么?到了可以躺平享福的时候了么?潜在的竞争对手不需要继续防范,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这似乎还没到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的地步了吧?

李星阳有没有做过最慎重周到的考虑?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星阳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方面星源集团的员工们,已经连续加了好几年的班了,该好好的休息放松一下,不需要再这么拼了,最困难艰苦的阶段已经过去,后面只需巩固优势即可,不需要一直保持高度紧绷的状态,可以去兼顾个人的生活,好好享受生活了。

另一方面,蔚蓝星的能源市场,星源集团已经占据了一大块,尤其是太空能源,实现了绝对垄断的地位,把最重要的黄金轨道,全部占据了下来,没有任何公司可以挑战。

所以李星阳的能源帝国扩张速度,不需要过于盲目的扩张,导致带来严重的能源浪费,只需根据能源市场的增长,再满足这些市场增长的需要即可,没必要太过超前。

比如说如今的市场能源需求是4亿Kw,那么有个5亿Kw的供能功率就够了。

如果到年底的能源市场需求增加到了6亿Kw,那么星源集团总的供能功率,增加到8亿Kw至10亿Kw就完全够了。

反正只要永远比能源市场需求,多个两三成的冗余即可。

如此对星源集团的员工们而言,完全可以做的到不说,平时甚至都不需要怎么加班,轻轻松松就能搞定。

因为光能收集转换器的量产,是颇为容易的事情,产能可迅速提高到每天十台乃至上百台,只要有这个需要。

而一台光能收集转换器的发电功率就是100万Kw,制造成本在3亿左右,以后会降低到一亿、八千万乃至更低的地步。

还有能量中继卫星与星环反射器,它们的成本也都不算高,只要两三亿的样子,未来会少于一亿,产能也比较乐观,完全够用。

后面的星源集团,要想提高供能功率,只需增加光能收集转换器的部署数量即可。

再配套的增加一些L型星环反射器、能量中继卫星的部署,成本都不是很高。

实在不行!

必须要往太空中部署大型星环反射器的话,其造价也就300来亿,但可承受非常大功率的光能通过,哪怕是10亿Kw级别。

造价最贵的内部使用了大量超导电容的巨型能量中继卫星,其造价也就500亿的样子,但目前用到巨型能量中继卫星的地方还不是太多,以后每年搞个1座出来即可,反正也就是星源集团十天不到的营收而已,每年搞个一座还吃得消,何况后期其制造成本还会降。

总之。

星源集团扩张的节奏,与能源市场的发展速度进行锚定之后。

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星源集团十几万的员工们顿时感到非常轻松,不仅加班时间大幅减少,偶尔还会因工作量不大而提前下班。

给员工们的加班费都降低了不少。

然后超导材料工厂生产出的超导材料,自留的比例可以降低至40%,另60%可对外出售。

超级光伏板的产能不仅不需要增加(主要是光能收集转换器用不到那么多的超级光伏板),甚至可以出售一部分给别的公司。

但最重要的还是能源市场这块,4亿Kw级的消耗功率,一天就要售出近百亿度的电,哪怕刨除消耗再打些折扣,每天的卖电收入,35亿左右还是有的。

这终于超过了超导材料的日销售收入,成了星源集团的营收支柱。

即从今天开始,星源集团把自己定位为能源企业,是绝对的名副其实,不是什么材料企业、光伏企业,不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此外还一个好消息是,历经长达数年的收不抵支、入不敷出后,从7月下旬开始,非常破天荒的,星源集团的收入与支出,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偶尔收入大于支出,出现了正向的现金流积累。

集团财务账户上的现金流,在一番疯狂扩张后仅剩800多亿的数据,终于不再下跌,而是有了个缓慢增加的趋势,不会再濒临枯竭乃至要背上负债的状态。

故而星源集团公布出这个消息后。

十几万的星源集团员工非常高兴。

也引起了舆论的关注热议,让大批经济学家们写出文章分析。

“去年的这个时候,星源集团的债务接近了1万亿,如同一个超级大雷,而今年星源集团的扩张速度没变,卖掉铂金彗星剩下的近万亿现金,又是半年时间,差不多全部花光,估计要很快去银行借钱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收支平衡,简直不可思议,还是说,能源行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暴利?”

“能源当然属于暴利行业!尤其是星源集团霸占临近太阳的黄金发电轨道后,一座制造成本三亿的光能收集转换器,一天就可发电2400万度,一个月就能收回自身的成本,再过个二三十天,就能把配套的星环反射器、光帆反射器的成本也赚回来,平均回本周期只要两个月,只要能源能全卖的出去,理论上一年可以增长64倍,跟兔子的繁殖效率一样夸张!”

“不仅如此,星源集团的能源价格降到5毛一度后,虽然星源集团的收入减少了,但也降低了运输成本,降低了月球矿物的价格,所以原材料成本也明显降低了,让光能收集转换器、能量中继卫星等设备的制造成本都跟着下降,支出就减少了,因为能源便宜了,涌入太空的创业者也更多了,能源消耗就大幅增加,巧妙实现了‘开源节流’这两个看似不可能的目的,只要以后星源集团继续降价,那么工厂制造的成本还会降低,能源的销量也会暴增,星源集团的净利润只会越来越多,不可能再收不抵支,那个长久盈利的拐点,星源集团已经跨过,未来只会一帆风顺,不可阻挡!”

“天才,李星阳简直是商业上的天才,每一步都出人意料,不同寻常,从今以后,星源集团几乎没有有求于银行的地方了,债务越滚越大是不可能的,星源集团向我们经济界证明了,不扩大负债也是有可能高速扩张的,证明了太阳就是最大的金融系统,只要离太阳越近,越能得到更高倍的收益……我想经济学家们若能研究透星源集团的成功奥秘,打造出一个‘太阳经济学’的学科,我想以后无数的富人,会争相奔向那一颗颗的恒星,千方百计的跑过去,因为恒星就意味着财富,规模最庞大的超级财富。”

“太阳经济学?如果这个学科证明是科学的、实用好用的,是符合常识的真理,那么我们很快就会移民其他恒星,尤其是那些有投资想法的富豪们,会带头踏出步伐,将人类文明的种子播洒开来,甚至只需几百万年时间,便成为银河系的霸主,占据每一个的角落。”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