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之能源大亨 > 第189章 发电功率1亿KW

星际之能源大亨 第189章 发电功率1亿KW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08:14

189.第189章 发电功率1亿KW

时间进入到更炎热的7月份。

但也是从这个月开始。

李星阳的星源集团,像是按下一个加速按钮,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

首先是太空光伏基阵的建设,又开展了一波疯狂的搭建工作。

数量从五十多座,陡然暴增到了足足100座,让蔚蓝星1800多公里的太阳同步环绕轨道,达到一个近乎饱和的状态,无法增加更多的光伏基阵,因为密度过高的话,很容易发生碰撞意外。

而这项扩张工作,仅前期物料准备就用了三个多月,囤积了无数的超级光伏板与配套设备,6月份则搭建了一个多月的桁架结构。

7月份的疯狂搭建中,居然只用短短20多天,就完成了四十多座光伏基阵近5000万平方米超级光伏板的铺设——这相当于50平方公里的面积,平均每天完成2平方公里多,用到了大批太空机器人与在太空作业的宇航员,搭建过程极其高效,如同一个个繁忙的太空工地,每天一个变化,简直令人咋舌。

到7月底。

太空中一百座的光伏基阵,全部就位,蔚蓝星上的人们抬头看天,会发现正方形的红色光环后方,还有个如同珍珠串的不连续圆环,有足足一百颗的大‘珍珠’,而每颗珍珠都代表一座光伏基阵。

都可一天24小时的接受到太阳光照。

每座都能带来100万Kw的发电功率。

乘以一百座的数量,那就是足足1亿Kw的发电功率!

有数据统计,现如今的华国,国内全部发电设施的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了35亿Kw之多。

但装机容量不等于实际发电能力,华国去年的电力消耗刚好超过13万亿度,相当于15亿Kw功率的发电设备,在一刻不停的进行发电,即平均用电功率为15亿Kw。

即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如今的发电能力,达到了华国平均总用电功率的1/15。

这是个相当了不得的数据了,以一家民营企业之力,实现太空发电能力1亿Kw,绝对可以用牛叉二字来形容。

更令人吃惊的是,如此庞大的太空发电能力,居然超过七成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多余电力还能以光能的形式,注入到能量主干道中存储。

综合的能量利用效率预计能做到超过90%,浪费的比例非常低。

其中月球采矿活动会消耗3500万Kw左右,现今每天都可把180多万吨的矿物送到蔚蓝星地面。

已经开始建设的太空城市项目,要消耗1000万Kw左右,每天要运送近50万吨的物资进入太空。

华国民航市场投入使用的光能客机,现今增加到了100艘之多,都在一天到晚的不停工作,平均每天跑5至8趟航班,日飞行频率是传统飞机的两三倍,故而需要消耗约1000万Kw的功率。

还有太空工厂、灯光秀广告、全城演唱会等使用场景,也会消耗上千万Kw的功率。

即暂时处于较空闲状态的发电功率,只有3000万Kw左右。

但随着从月球开采出的月矿还在指数级的增加。

随着光能客机,正在快速吞噬民航与高铁载客市场。

随着太空城市与一座座太空工厂的加速建造成型。

这3000万Kw的空闲发电功率,估计都等不到年底,最快可能三四个月后,就会得到全部的利用,甚至可能又出现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到那个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两个。

一是赶紧开始建设第二条的能量主干道与配套发电设施,尽快把发电总功率提高到10亿Kw以上。

第二个办法则是在不增加光伏基阵数量的情况下,增大光伏基阵的面积,比如从110万平方米增加到220万平方米,意味着发电能力增加一倍,缺点则是光伏基阵越大,灵活性越低,不便于做出姿态调整,故而能不大幅增加面积,还是不要增加,而且带来的成本增加也是比较大的,性价比不高。

不过!

一百座的太空光伏基阵全部就位之后。

对星源集团而言,至少在今年内,不必过多担心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了,保证勉强够用是没有问题的。

而通过销售电力,现在星源集团每天的卖电收入,也创纪录的达到了10亿元之高,超过了出售超级光伏板所带来的利润,仅次于超导材料带来的营收,成了星源集团三大收入支柱之一,且在朝着最核心的业务支柱去发展。

等将来的太空能源设施的发电功率,增加到10亿Kw、100亿Kw级别,卖电收入定会成为集团的营收主力,每天进账百亿都是轻轻松松。

不过这里指的是集团正常业务中的营收主力,如果把一些偏门项目也统计在内,赚钱主力的位置不一定能保住了。

比方说太空陨石捕捞业。

而这个时候。

星源集团太空陨石研究室的专家韩步州等人,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的1973X6铂金彗星,已进入了距蔚蓝星不到10亿公里的范围内。

且越来越近。

大概三个月后,会接近到6亿公里左右,这个时候,1973X6彗星,会加速到一个较合适的速度,并与蔚蓝星保持一个轨道切角最小的夹角,如果这个时候,星源集团的采矿飞船,能够抵近这颗彗星,再撒网兜住拖拽,能省很多力不说,还能明显缩短将其带到蔚蓝星附近的时间,堪称黄金窗口期。

而其它的出手时机,虽然也能达成目的,但都没这么省时省力。

所以李星阳比较希望,集团的员工们,加班加点,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先组装出‘星环反射器’,并送入到太空中。

然后在九月底前,就建造完工采矿飞船“战天号”,并完成矿工与驾驶船员的各项培训,做好首次执行太空捕捞任务的一切准备。

最后在十月初,正式起飞采矿飞船,进入太空,加速到每秒约800公里的速度,直奔着1973X6彗星而去,用十天左右抵达,操作一番,再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拖回。

如此,在2028年底前,星源集团的债务问题就会得到彻底解决,不至于被拖到下一年。

于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星环反射器跟‘战天号’采矿飞船,能不能提前完成建造,十月初就出发去执行太空捕捞任务?

“李总,星环反射器的组装进度达到了70%,采矿飞船的完工度达到了82%,都比预定的进度快得多,我们甚至有把握在九月中旬就全部完工,下旬就去执行任务,十一月底之前,就把1973X6彗星带到蔚蓝星附近,十二月份就把它切割销售的干干净净!”

专家韩步州道。

“好!那就按这个节奏跟步骤来,接下来每位员工都要进入高效工作状态,尽全力提前完成各个节点的工作。”

李星阳拍了拍手道。(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