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之能源大亨 > 第148章 太空城市,太空工厂

星际之能源大亨 第148章 太空城市,太空工厂

作者:明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08:14

148.第148章 太空城市,太空工厂

第148章 太空城市,太空工厂

赚钱了。

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设施,终于开始大把的赚钱了。

虽然每度电只卖1块。

虽然目前从月球开采并运到蔚蓝星的矿石,每天只有10万吨。

但以每吨月矿消耗500度的电力算。

星源集团每天可进账5000万元之多——虽说还远远比不上超导材料、超级光伏板所带来的收入,但依然非常可观。

而航天工业集团那边,正在研发一款载重量达到2000吨,可容纳十个太空货柜的小型星际运输舰“大力神号”,天地运输能力,较‘巨龙号’空天飞机有十倍的提升,但使用时,需要两束以上的光柱供能,有效功率不得低于50万Kw,但可以大大提高运输上的效率。

后期执行往返运输任务的,全部换成‘大力神号’的话,每天从月球开采并运送到蔚蓝星的月球矿产,可增加到100万吨以上。

星源集团的卖电收入,也将增加到每天5亿元以上。

这就不只是用‘可观’二字来形容,而是星源集团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主要营收来源了。

届时就可以正式宣布,星源集团确实是一家能源企业,实至名归,并不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另外,随着月矿开采量越来越大。

对能源的需求也越大。

目前星源集团搭建的太空光伏基阵,才刚刚达到三座,总发电功率300万Kw。

“到今年底,光伏基阵必须增加到五座,总发电功率,必须达到500万Kw,现在国内的那些光伏巨头,已经开始大批量的生产出超级光伏基板,这方面的产能瓶颈已经没有了,光伏基阵可进入到快速建设期了。”

“能量中继卫星跟浮空继能器的产量也得提高,每个月加起来十来颗的数量,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必须增加到30颗以上才行。另外考虑到高并发的使用场景,能量中继卫星,要增加平行光透镜的头数,变成两头、三头、四头最多五头的卫星,可同时给多台装置供能,从而减少能量中继卫星的部署数量。”

“人才招募方面,如果集团员工还是不够用,等这一批的上万人才,全部培训完成后,再招一批一万多人才进来,让星源集团的员工总数,突破10万人大关,但相关的配套工作要提前做好,要从政府那边,租下大批的公租房,或者签订长期租房协议,从普通房东手里租房,至少租五年以上,期间房租不能上涨,总之要解决好新员工的居住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或者租金涨的太厉害,那就要考虑,往周边的低房价城市,迁移部分工厂和员工,用脚投票,警告那些想用房价房租薅我们羊毛的人。”

集团的一场高层会议上,李星阳做出多条的指示。

各部门高管纷纷点头称是,按照他的指示,做出调整与工作安排,高效的执行下去。

哎~

靠在老板椅的靠背上,李星阳眯着眼,忍不住皱起眉,太阳穴一阵的微微作痛,旁边的助理徐蓉,走过来帮他揉了揉,缓解了一番。

头痛,确实有点头痛了。

虽然现在的星源集团,又增加了每天数千万的卖电收入,广告领域也颇有收获,增加了一些进项,可谓蒸蒸日上。

但员工人数增加了,扩张速度加快了。

苏虹市的房价却在短短的半年多内,从均价2万不到,暴增到了5万,向着一线城市看齐,这貌似跟星源集团没什么关系,但就是冲着星源集团来的,还想让星源集团来背房价上涨的锅,毕竟星源集团发展的那么好,带来了那么多的高薪就业岗位,房价不涨一涨,怎么证明苏虹这座城市的发达?怎么体现出自己的身份,如何让本地的百姓,为此而骄傲自豪,从中沾到一分光?

答案只能是房价上涨。

对于这种行为,李星阳是厌恶至极,多次表达了不满,甚至考虑要把工厂搬走,换个城市发展,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市政府当即给星源集团,提供了3万多套的公租房,租金非常便宜,还立刻开工建造了几个楼盘,建成后,又会有超过2万套的公租房,也给星源集团的员工租住,租金也不贵,帮忙解决星源集团员工的居住问题,安抚住了李星阳。

到这里,李星阳不应再有什么不满,问题基本解决了,不管苏虹的房价怎么涨,星源集团,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何必扫了大家的兴?

但他仍然不会接受这种结果,凭什么骂名星源集团来担,那些食利之徒们,却好处占尽,让许多想在苏虹市落户的员工们,落户的梦想直接破碎,数百万的外地打工人,承受房租上涨之苦,甚至不得不离开这座城市。

这公平么?

反正李星阳绝不会接受!

怎么办,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难道真的只能用脚投票,把工厂跟员工,迁移到房价更低的城市?

摇摇头,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不管工厂搬到什么地方,房价都会跟着上涨,这是由人们的贪婪本性决定的。

唯一的治本之策,是把目光,放到广阔无垠的太空之中,建造太空城市,以后让星源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住在距地面近千公里轨道的太空城市里,每天上下班乘坐空天飞机往返,单次的通勤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而如同一个旋转圆筒的太空城市,重力系数只有地表一半,员工们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

另外幼儿园、学校、医院、商超等设施一应俱全,就是长期定居在太空城市中,也没什么问题。

还有就是造价,在太空之中,建造一座至少能容纳十万人的太空城市,以1亿吨的重量算,每吨花费1万元,就意味着上万亿,这个建造成本,恐怕不比苏虹市五万一平的房子便宜吧?性价比在什么地方?

李星阳没必要出于对房价的不满,而砸更多的钱,去建造更昂贵的太空城市吧?

话虽如此。

但太空城市的作用,不单单只具有居住的属性。

太空城市的旁边,可配套多座的太空工厂,可以对从月球运来的矿石原料,进行加工冶炼,再把冶炼出来的钢铁、稀土金属、金银铜等成品,运到蔚蓝星,价值更高不说,还避免了环境污染。

况且还有许多高纯度、高物理特性的新材料,只能在太空失重环境合成出来。

即非常适合搞配套的太空工业,带来大量的高薪就业岗位。

还能发展太空医疗和疗养,微重力环境下,人体负担会大大减轻,十分利于病情的好转,提高疾病治愈率,明显延长人类的寿命。

以及发展太空观光和旅游等。

如此多的有前途项目,哪怕太空城市的建造成本高昂,但依然有利可图,潜力巨大。

最重要的是,李星阳不打算独自承担这么大的投资,甚至不打算出一分钱,他只要提供建设方案与技术支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那边承担即可。

于是李星阳拿出手机,给航天工业集团的赵长虹打了个电话,花了点时间,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怎么样赵领导,心动了吧?1万亿的资金投入不算多,但得到一座至少能容纳10万人的太空城市,一边创造基建需求,拉动国内经济发展不说,还可发展配套的太空工厂,对月球矿产进行加工,减轻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运输成本。还能发展太空疗养、太空旅游,每年赚一两千亿没有压力,五到十年就能回本,而且这也是在拓展我们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是在太空中开疆拓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哪怕投资成本高点,也完全能接受。如果再通过这种方式,把一些城市高高在上的房价打下去,人口出生率估计也有救了。”

优点。

李星阳例举出一大把的优点,全力进行蛊惑。

“小李,我承认我心动了,但这么大的项目,我做不了主,我要写一个详细的方案,再向上面汇报,快的话,估计三五天就能得到上面的指示了。”赵长虹道。

“好吧,我等你几天。”

李星阳道。

很快。

短短两天过后。

赵长虹打来电话,无比兴奋的道:“小李,《太空城市计划》立项成功了,上面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了一致的通过,而且只建一座太空城市没意思,成本降不下来,要搞就搞十座!第一批就至少要移民100万人!后面增加到500万、上千万,全力进军太空,把无垠广阔的太空,变成我们国家的新领地,还有太空工厂、太空医疗、太空旅游,这些太空产业,全都要搞起来,把经济全面搞活,不能再死气沉沉的下去!”

“好好,这是英明之策,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李星阳连连点头,笑着竖起大拇指道。

……

《太空城市计划》顺利得到了立项。

预示着大基建活动,要从地面跑到太空,正式进入到了太空基建时代。

也可以预见,当基建能力本就强悍到爆表的华国,要跑去太空中疯狂搞基建的话,任何人都不用感到怀疑,估计很快就能看到成果,即将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不过又考虑到,这个项目,可能会对国内的房价,造成较为剧烈的冲击,故而还是没有大张旗鼓的公布出来,只有一些小道消息流出,但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信,太空城市太遥远了,不可能的事情。

李星阳能理解这样的保密考虑,那些表示坚决不信的,让他们不信好了,反正最多过两年就能看到成果,届时不管苏虹市的楼市均价,涨到八万还是十万,星源集团的员工们,反正是不会接盘,一套都不会购买,宁愿去太空城市里居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