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昏君!秀翻全场皇帝 > 16、泽皇·乌龙书案!苏辙:属实是我怨种老哥

16、泽皇·乌龙书案!苏辙:属实是我怨种老哥不识抬…

贞观文臣魏征:泽皇陛下,请不要拿俺开玩笑。另外,在这里俺想对陛下说,臣不是您的将军,臣现在病得很重,身体抱恙,抱歉不能出使他国。另外,对不起,陛下,臣说话刚刚重了。臣现在只会花言巧语了,臣刚刚的话重了,臣向您认错了,下次保证不会了。

就当陈泽以为这个话题都要中止的时候。

整个大屏幕上,忽然又飘来了一句不属于皇帝的弹幕。

屏幕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忽然意识到,貌似这君臣两个,闹别扭有些严重?

“不是吧?”

“魏征真和太宗陛下闹别扭了?”

“公然在这上面,和太宗陛下对着干?”

大明金陵皇宫,常务副皇帝朱高炽眨了眨眼,这猛然一个瓜下来,有些让他猝不及防。

“噗嗤!哈哈哈……”

姚广孝顿时乐不可支,有些幸灾乐祸道:“看样子,好像是,我们的文贞公,真的对太宗陛下推倒他墓碑的事情,耿耿于怀呢。”

“大师,你不会在上面这样说朕吧?”

朱棣也有些哭笑不得,却忍不住看了一眼姚广孝。

“陛下,您太高看贫僧了,陛下您又没有做对不起贫僧的事情!哦,就算陛下做了,贫僧也不会这样的,陛下放心。”姚广孝连忙掩藏笑意,解释道。

朱棣嘴角抽动:“大师,不用点朕。朕应该做不到那种推你墓碑的举动,朕应该会厚葬你。”

“别,别!陛下,这么个大喜日子,就不要这样说了。说得贫僧心慌慌,贫僧到点了,自己会找地方圆寂的。”姚广孝直接麻了。

呃。

朱棣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然后,好像忽然理解了李世民和魏征矛盾的起因了。

……

大陈泽皇:哈哈哈,那什么?口误口误,大家有没有要继续来朕这边签到报名的。没有大家先安静的看朕的表演先?

陈泽表示,这样的台前小片花应该多来点。

不然单单看他的昏君剪辑,有什么意思啊。

无人回应,好像众人都去消化李世民和魏征又一次矛盾的瓜了。

陈泽也没有什么失望的,目光继续汇聚昏君大舞台。

大陈绝书令:起始——乌龙书案。

而这个时候,昏君大舞台的屏幕上,在略过了陈泽一些成长过程中浮光掠影的精彩剪辑后,在高高俯瞰大陈中京皇宫的图景上,满满汇聚了这几个字。

大庆十五年,大陈官员赵乌龙忽然弹劾大陈内阁次辅徐东阳的《致仕乞骸书》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在徐东阳家中搜出大量对泽皇不敬之书信往来,随即弹劾徐东阳对泽皇不敬,不忠,不孝!泽皇大怒,下令追回已致仕的徐东阳缉拿归案,召集三司会审此案,随后该案件徐东阳供认不讳,引起泽皇勃然大怒!

大庆十五年七月,泽皇下令次辅徐东阳凌迟处死,族皆弃市,年幼孤儿发配边疆。其他有牵连的132名官员给予降职罢官处分。整个案件牵连人数多达几百,仅判死刑者就有三百余人。造成了大庆朝堂动荡!由于是被赵乌龙揭发,赵乌龙凭借此功顺利进入内阁,被民间称为乌龙书案!引发大陈官场极大震撼,儒林狂怒恐惧不已。

然后……大幕开启,直接就在机械的朗读声之中,属于大陈的乌龙书案,直接就在诸天皇帝们面前上演。

嗯?嗯?嗯!?

这个案子的声音一落下,

当即让无数人惊异不已。

“什么情况?大陈乌龙书案!?”

“这和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有什么联系吗?”

这似是而非的描述一完,当即无数北宋以后的、大明读书人们便是惊讶连连,直呼好家伙。

北宋苏东坡:竟能如此相似?

北宋佛印:像!很像!不过,好像东坡老弟啊,你比人家幸运啊。凌迟啊!阿弥陀佛!好家伙,都姓乌,一个是书,一个是诗,竟然有这么大的差距吗?书比诗字多,罪就重吗?

北宋苏辙:岂止是像!我直呼好家伙,难以追陪新进啊!老哥!真的,快省省吧!别犟了!看看人家的结局,看看你的结局,还不赶快谢主隆恩!感谢陛下的不杀之恩!臣现在都直接要感谢陛下的不杀我全家之恩!陛下,王宰相,臣的老哥,他平时就爱吹点牛,真的是无意冒犯,无意冒犯啊!

视频还在缓缓播放。

可是弹幕已经变得非常热闹了起来。

尤其是苏辙一出来,吓得连连直接要在屏幕上都跪下了。

此刻他直呼庆幸, 幸好他的怨种老大哥,是碰上了心地善良的元丰皇帝赵顼啊,不然他捞也捞不过来。

北宋苏洵:老三,老二什么情况?

苏洵也懵了,他虽然有三女三子,但长子长女次女都早夭了,因此在他心目中,苏小妹老大、苏轼老二,苏辙老三。

北宋苏小妹:老弟,你怎么回事?六弟你五哥到底怎么回事?

苏家人也都连忙出来了,有些紧张,实在是苏辙这一连串话,有些吓人。

建中靖国赵佶:啧啧啧,泽皇你这个《乌龙书案》一出,苏大家这个《乌台诗案》就纯洁的像是一个小孩子,瞧瞧,你把我们的苏大家一家子,吓成什么样子了。还是父皇仁慈,真的,同样是皇帝,父皇在你泽皇跟前,就像是上古圣贤,不,就是上古圣贤。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这是乌台诗案吗?这是乌台诗案吗?怎么朕觉得是《张晋彦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吕留良文选案、谢济世注大学案、胡中藻《坚磨生诗钞》案,这些名声赫赫、名声在外的案子呢?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天王,本王觉得,您倒是列错了。与这些案子的惨烈程度一比,本王觉得泽皇也能够称得上仁慈圣贤了。

爱新觉罗·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乾隆皇帝:……

洪秀全这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打假,以及冯云山的附和纠正,立即让顺治、康熙、乾隆三人,以及嘉庆、道光、咸丰等皇帝们感觉被内涵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