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 第571章 游击队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第571章 游击队

作者:星辰蝼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35:35

第571章 游击队

然而此联电一出,不光整个京城哗然,关内大大小小的军阀全体懵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大眼瞪小眼:段芝贵……哪号人物?哦想起来了,就是之前京城任命,去吉林当督军的那老傻子啊。

尤其是京城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一齐都懵了:

因为此时实质性的掌控者是直系,从冯国璋到曹锟,乃至那位鼎鼎大名的玉帅吴佩孚,都傻眼了!

这个段芝贵,明明是皖系的人,他们原先将他安插到吉林去,本来是利用皖奉之间的矛盾,把水搅浑……他们就能顺理成章的往东北插入势力;

但后来,张雨亭和姜飞澜不仅联手解决了矛盾,还顺手铲除了势力之内的一些不听话的幕僚。

于是冯国璋紧接着又出一计策,就是让奉军一块前往山东,做“武力干涉”状,以求争取巴黎和会上的利益。

然而张雨亭是压根没没账,那个早就被视为弃子的段芝贵,反而从关外卷土重来,以南下的姿态直奔山东。

而此时,山东的督军郑士琦,正因为绵延在胶州半岛上的战事焦头烂额。

先是德国人来了,紧接着又是日本人来了,两拨人在青岛打了一仗……日本没打赢跑了。

但后来在欧战期间,铃木秀树趁着战事吃紧无暇东顾,接连把胶州半岛的多个军事重镇,港口等都拿到了自己手中。

郑士琦一听来者是段芝贵,首先愣了一愣之后还是向他的驻地滦州,发出了联电。

毕竟,这郑士琦也是属于皖系……两人就算再有什么矛盾,也只是派系之间的事。

段芝贵收到联电甚至连看的机会都没有,瓦西里直接从他手里抢走,以最快的速度传往锦州的指挥部去了。

“这个郑士琦,我怎么印象不太深呢……”

姜诚抓了抓下巴,一脸迟疑地询问张廷兰。

尽管因为身份使然,他对民国将领们很是熟悉;但也是有一定的知识盲区的。

这个姓郑的,无疑就是他的知识盲区……一点都没听说过啊。

“他一样属于皖系,而且在我部南下期间,还跟段芝贵协同我在湖南战场作战。”

孙烈臣快速回答着。

在姜诚的支持下,他很快拿稳了锦州的地盘……这位六大爷是打心眼里对姜诚感激的,所以段芝贵带领白俄团南下期间,他是天天都会来这边报到,看看有什么帮得上忙的。

姜诚抓了抓稍稍生出些胡子茬的下巴:“原来如此……难怪这封电报上,口口声声说的都是什么同门情谊,避免干戈之类的。”

孙烈臣无声地点了点头,但是一旁的张廷兰却双眉拧紧:“这种事,反倒是不好办啊。”

一旁的刘润川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是啊飞澜,就按现在的局面看,段芝贵一旦沿线攻击山东,势必会引起整个皖系的反扑……”

“白俄团人数虽然众多,但是千里奔袭山东,局面很容易被形成掐断后方补给的困局。”

待话说到这里,姜诚先是笑起来了:“对啊!我就是想到了这个,才派白俄团出击的!”

啊!?

整个指挥部的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

奔袭山东,中间是隔着直系皖系,以及保定派和洛阳派的几方人马——

补给就不用想了,光直隶的大大小小军阀,直接把山海关到滦州之间的交通要道一切,甭管是哪一支部队,再想得到补给,都千难万难。姜诚就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让白俄团上。

要知道,这伙人当初在黑省是打家劫舍,被吴俊升一路撵到吉林来,后来在吉林落脚后,又在姜诚的地头上兴风作浪。

他们有什么补给?一根毛的补给都没有……靠什么打仗活命?游击队——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一人一匹马,身上背着枪扛着掷弹筒,就带着近身三天的干粮,依旧能靠过硬的战斗力,给自己争出一片天下来。

若不是当初姜诚的坚壁清野政策,他们哪儿能跌这么大的跟头?而山东那种地方,气候远比东北温暖,而且相对富庶……更适合他们打游击战。

出发之前,姜诚刻意向瓦西里颁布了“十条不准”——

但偏偏给他们漏了一条不准打家劫舍,姜诚甚至还授意过他的白俄团长,遇上地主老财和有钱的乡绅,抢就是了。

“你的意思是?”

张廷兰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跟这些凶残的毛子打过交道……姜诚是靠着严明的纪律,以及高薪高待遇管好了他们;

可一旦入关情况可不一样了——

哪个能管的了他们?

段芝贵叔侄么?

不可能,瓦西里在刚到奉天的第二天,就跟段芝贵因为战术问题大干一仗;这些个异族,一旦入关,光是想想他们那脱缰野马般的阵仗,就足够让人毛骨竦然了。

“如此,会不会激怒京城方面?”

在大概了解具体情况后,孙烈臣颇为担忧:“万一……冯国璋用这个做借口呢?”

张廷兰刚张了张嘴,一旁的姜诚却先说着:“成不成的,先看济南的周边的第一战吧!”

…………

姜诚并不愿意把话说的太满且太早——主要是目前而言,他自己不敢确定战略目的是否能达到。

就目前山东的情况,那位山东督军是压根不够看的。

别说瓦西里,就是小伊凡带领一队兵,都能把他从济南城撵出去打个屁滚尿流。

他现在担心的是两大变数:洛阳的玉帅吴佩孚,以及胶州半岛上的小鬼子。

是的。

光凭目前的武力干涉,以及腐朽的北洋,他们想收回山东全境基本是扯犊子。

但如果拿到济南府,跟鬼子就有了分庭抗争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在直皖决战的关键时刻,他们提前占据山东,就能保证未来第一次直奉大战,不至于整个奉军跌大跟头。

而且……想要拿下山东,姜诚关键是看上了济南的钢厂。

据说德国人的钢铁技术,在二战结束之前都是全球称霸——他们在占领青岛之后,曾在山东投资建设了一家近现代化的钢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