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 第199章 刻意为之?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第199章 刻意为之?

作者:星辰蝼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35:35

第199章 刻意为之?

第199章 刻意为之?

“给钱算什么话?拿就成了!我们也就是让家里人,给准备了点吃的罢了,没啥金贵玩意!”

姜诚早就想拉拢一批自己的军官势力,现在可是最好不过的机会了,“来来来,同是一期的不要客气!”

他这一番敞亮的话语,说的几人皆是眉开眼笑,当下上前没人拿了一包干粮一包老咸菜;

“哟,小哥你家这条件是真优渥啊!”

“光听讲武堂有人说你们这几个有钱有势的……今天可真真是见识到实力了啊!”

他这也不算完全的恭维,这年头细粮还真是个稀罕物,就算讲武堂内也不是天天能保证细粮的。

摆手一笑并不在意,姜诚偏头看着东西还多,赶紧猫下腰又扔给他们一人一袋吃的:“自己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包里都给我塞满满的。”

眼看东西分差不多了,姜诚又道:“咱们几个结伴走,互相还有个照应。”

说完回身要跟妻子他们告别,才是发现海蕙心揽着哭哭啼啼的蔡婵娟早就走到月台另一边去了,注意到他的目光,这懂事的姑娘一边安抚孕妇,一边对着他连连摆手,好像在说:

快走吧你,家里有我照顾呢!

对她颔首感激一笑,回身招呼大伙赶紧上车。

蔡远宗却急着拽住他,给他和弟弟一人塞了一个钱袋:“出门在外的有备无患,千万别紧紧巴巴的啊!”

月台上几乎已没人了,他俩也就没再推辞,随着众人快步小跑上车。

一看这拥挤的场面,这几个富家公子都有点犯愁。

这年头又不存在什么卧铺车厢,倒是有单间车厢,可讲武堂给派的都是最普通的硬座票。

“怎么坐啊?”

吴泰勋拎着行李最先嘟囔了一句。

“怎么坐?拿大屁股坐啊!”

姜诚不以为意地把背包铺盖卷往身上一甩,径直往车厢内走:

这条件还差了?

记得初中那会儿从太原坐火车到东北玩,绿皮车还不如现在的条件,车厢里挤的都是人,那真是啥味都有——

要说在现代坐绿皮车的几乎是社会底层;

而民国的火车可是稀罕物件,真正的穷人远门一辈子都难出一趟,好不容易出趟门基本是靠大腿和驴马车。

而且起码不存在什么“站票”,人人有座已挺好的了。

“来来,车票的号码在这儿。”

张汉卿也是不动声色地背着包跟上来。

待他们落座,姜诚才是发现依照车厢和座位的号码落座,他和他的弟兄们虽然都在一个车厢,座位却并不挨着,好像是刻意把他们分开似得。

更奇怪的是,黄永安他们的车厢并不在这里,而是在相隔4节车厢的11号车厢;

而车厢里出除了他们,根本看不到任何一个学兵。

讲武堂一期目前的在册人数是205,听起来人数似乎并不多,但这年头的火车运载量能有多大?

刚才他大概数了一下,这列火车一共11节客运车厢……除去单间车厢和餐车车厢,大概6节车厢;

如果按照每节车厢100人左右来算,两百多个学兵如果按照寝房不同来分别安排的话,还是挺有难度的。

是对他们“单独照顾”了,还是……

“为啥不把咱都弄到一块呢?”

最机灵的蔡远明也是觉得不对劲了,他左右都挤满了人,一脸艰难地对姜诚发问。

无声摇了摇头,姜诚在暗想是不是那个郭鬼子打算考察他们的临时应变能力?

月台上嘹亮的哨声此起彼伏,火车头的方向发出一连串尖锐的轰鸣,车子开始缓缓移动,很快驶出火车站加速。

窗外的雪野一望无际,寒气很快让窗子升腾起白白的雾气看不见了;姜诚隐隐感觉到了倦意,摇摇晃晃中他是越来越困。

左右挤着的旅客早就合眼假寐,姜诚还是喝了点水硬撑了一会儿把这阵困顶了过去。

伸起脖子想四下看,可除了左手边的蔡远明,他谁都看不到,也关照不到。

整个车厢的座位坐满了人,过道内更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

他大概盘算了一下哥几个的座位——

似乎还真是,每排左右两行的座位各一人。

这么巧合的安排,说郭鬼子不是故意的他才不相信。

“小哥,伱是当兵的吗?”

坐在姜诚对面的年轻人跟他搭话了。

自己穿着学兵的未挂衔制服,特征还是挺明显的。

“哦,当兵的。”

姜诚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句,脑子里正在过南满道的运行和沿线各站。

不比上次参谋部安排的军列,民用的列车运行速度要缓慢,而且从奉天到山海关,沿线经行的各站肯定都要停……

那么加上这些时间,他们到山海关车站最少得用时三天。

要知道车站距离山海关可有一段距离,急行军都得数小时。

再加上郭鬼子定的集合地点,似乎并不在山海关,而是在……

他正在脑子里过山海关周边的地图,并再次确定集合地点的位置时,对面的那年轻声音突然高了几分,仿佛是怕他听不清似的:

“小哥,就算你是当兵的,这行路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出门在外的。”

嗯?

被他的话语骤然拉回了注意力,姜诚一怔:“什么?”

他这才注意到年轻人穿一身中山装,应该是个学生,大概二十左右。

仿佛是注意到他骤起的戒备,年轻人拧了拧被左右旅客挤得酸麻的手臂,笑了笑:

“一看你们这就不是经常出远门的人,东西还能乱丢在过道上啊?”

姜诚捂脸苦笑:“那你这应该是总出门子的了——”

“咱也不把要紧东西往铺盖卷里塞啊!”

年轻人对他又是笑了笑,大概是因为无聊,也可能是因为年纪相仿,他俩攀谈了起来。

这小伙今年20,名叫孙正楠,跟他同是新民老乡;今天到奉天坐车是要去京城读大学。

一听是老乡姜诚乐呵了,而且民国年代的大学生可不得了,各个都是值得拉拢自己门下的人才。

他俩便开始了天南海北的聊,从时局到新民建设等等聊了一个遍。

“小哥你是不知道,新民新上任的那个守备官可了不得,到处搞建设,还让部队修路等等……新民的老百姓现在可崇拜着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