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重生科技强国 > 第171章 样机

重生科技强国 第171章 样机

作者:疯子C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2:01:18

第171章 样机

以往任何重大项目,最先开始的就是立项。

立项工作,往往就要好几年。

随后,便是方案论证,这个过程往往又要好几年。

再接下来,才是建造一两架原型机。

原型机首飞,经过差不多一两年的测试,才开始建造试验性飞机。

试验性飞机经过一系列测试,进行改进,最终关键设计评审工作全面完成,然后详细设计阶段工作完成,接下来才是定型、命名。

这个过程,就是进行十年、十五年,都是很正常的事。

前前后后,一款飞机,直到服役,三十年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现在,蔡晋竟然已经搞出来了。

这种事,怎么想,都像是天方夜谭的事。

“蔡晋先生,你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可是你并没有研制过飞机,对这方面不了解。”老者忍不住说道。

他参与了歼十研制,又参与歼二十研制。

一款先进飞机研制的困难,老者非常清楚。

哪怕现在中国已经远胜于以前,但是要研制一款新一代飞机,同样也是要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歼二十,按照现在大家统一的标准,是属于第五代战斗机。

而按照中国武器研制的原则,服役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

中国现在都在研制第六代战斗机了,预研第七代战斗机,探索第八代战斗机!

作为航空领域的专家,老者其实也知道,那些退役的老式飞机,改造成无人机,是蔡晋拿出的方案,现在证明蔡晋在无人机领域,也是专家。

但是这是新一款飞机,完全不一样。

那种老式飞机改造成无人机,不需要改变气动布局。

但是一款新型飞机,启动布局都是需要重新开始,去探索最好的气动布局。

“其实我已经有一架制造成的样机,目前正在亚轨道上,目前已经开展为期十天的测试。”蔡晋淡笑道。

事实胜于雄辩。

说再多,还不如直接看到实物。

主持会议的领导说道:“蔡晋同志,可以让这架样机降落到指定地点么?”

“没问题,就是直接降临到这里空地,都没问题。”蔡晋说道。

当然,直接降临到这里,那是不可能的。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后,蔡晋便让这架空天战机,前往目标机场。

到现在所处的亚轨道,那需要比较长时间,但是从亚轨道返回,飞抵目标机场,那就相当容易了。

蔡晋他们刚刚抵达目标机场时,空天战机当着众人的面,表演了一把垂直降落,稳稳地停在了停机坪。

一个个专家露出骇然之色。

这种垂直起降,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垂直起降技术诞生以来,这项技术就是航空领域备受瞩目的发展技术之一。

而它也应用在战斗机上面,比如英国的‘鹞’式飞机、俄国的雅克-36、雅克-141,再比如现在大名鼎鼎的F-35“闪电”战斗机!

而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使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机机动灵活,具有常规飞机无可比拟的优点,但是同时也有缺点,首先就是航程短,飞机的起飞重量只能是发动机推力的83%~85%,这就使飞机的有效载荷大大受到影响,影响了飞机的载油量和航程。同时,飞机垂直起飞时发动机工作在最大状态,耗油量极大,也限制了飞机的作战半径!

但是这项技术,依旧备受重视,一旦这项技术发展成熟,那么对于海军航空兵而言,简直是如虎添翼。

可是现在,一架飞机就这么在他们面前,表演着垂直降落技术。

而且一看,还是成熟技术!

随后,这架飞机滑翔,驶入到一处机库。

毕竟天上的侦察卫星,太多了。

保密方面,还是有必要的。

技术方面的专家,开始仔细地看着这架空天战机。

与传统战斗机不一样,这架战斗机很明显就是机身瘦身一大圈。

没有座舱,这意味着这是一架无人机!

没有导弹挂架,意味着这架无人机不具备发射导弹的能力。

而在之前的会议,他们已经知道,它只搭载了一门激光炮。

“蔡晋同志,这样的一架飞机,真的可以在亚轨道持续巡航20年?”领导有些不敢相信。

只是听数据,那么根本就没有任何感受。

亲自见的话,那么就有直观的感受了。

与歼20相比,这就是弟弟中的弟弟。

“这款空天战机,是无人操作,通过人工智能或者地面指挥,一旦启动自动模式,那么一切都会由人工智能主导。”蔡晋解释了一下:“它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材料,总重量也就两吨,采用核电池,可以持续提供能量,四组推进器都具备三百六十度旋转”

“从理论上说,别说持续巡航20年,要是材料能够抵挡得了各种射线腐蚀,就是持续巡航百年都不是问题。”

太空中,各种射线,可是会对材料产生伤害的。

“核电池!?”一位航天专家不由得震惊说道:“你研制出成熟的核电池技术?”

核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寿命长的特点,而且其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等影响,因此,它可以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使得核电池在航天技术备受瞩目。

但是目前而言,核电池技术,始终处于探索阶段,还不是成熟的技术。

现在中国最先进的核电池技术,就是应用于月球车上面,使得月球车可以持续工作30年!

但是现在与蔡晋的核电池技术,相差就不是一点半点的。

要是有了这么成熟的核电池技术,那么今后的卫星寿命,起码是二十年起步,那么到了后面,估计马马虎虎都还能运行二三十年。

卫星寿命普遍偏短,不就是因为燃料不够,电池板寿命有限,使得一旦燃料耗尽,电池板寿命到了,卫星就成了太空垃圾。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发射深空探测器,安装核电池,那么深空探测器就可以飞得更远,寿命也会更加久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