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512【失策】

庶子无敌 512【失策】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512【失策】

开平帝似乎没有发现众人之间的暗流涌动,他那双细长的眸子盯着沉默云,沉声道:“你派人随同内监去灵州,将那个混账东西带回来,朕要亲自问问他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臣遵旨。”沉默云躬身应道。开平帝摆了摆手,皱眉说道:“关于灵州刺史的继任人选, 众卿家有何建议?”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大梁十三州,灵州面积最广地位最重要,历来皆是封疆大吏中独一份的位置。想要坐上这个极其显要的官位,资历、人脉、能力和家世缺一不可,皇帝信任则是最重要的条件。正因如此,这个人选的范围就变得非常狭窄,而且在开平帝没有表露倾向之前,群臣都不愿主动出头。皇帝似乎早就料到这个局面,他看向因为年轻而在殿中显得格格不入的裴越,淡淡道:“裴越,你这次揭发薛涛有功,朕想听听你的看法。”裴越心念电转,冷静地说道:“陛下,臣举荐荥阳知府赵显宏继任灵州刺史。”他知道今天事情的发展已经偏离自己的预想,原本是要在最后时刻将赵显宏推出来,但是莫蒿礼先逼迫他露出底牌,开平帝又将矛头先对准他。虽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可能要落空,但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他在皇帝眼中一贯表现出来的坦荡人设。开平帝若有所思地望着他,又问道:“为何会举荐此人?”裴越不慌不忙地说道:“荥阳城居民数十万,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又有刺史府在头上掣肘,赵显宏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依然能将荥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其人能力上佳。他出身钦州东阳,与灵州本地乡绅没有太深的瓜葛, 符合朝廷用人的标准。再次, 赵显宏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灵州泰川知府、刺史府长史、荥阳知府, 既通军事亦擅文治。最后,在薛涛凌压整个灵州官场,可谓万马齐喑之时,赵显宏依然能忠于陛下,臣觉得他具备接任灵州刺史的条件。”众臣听他娓娓道来,虽然这个年轻人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几乎没有人露出赞同的表情,包括私下与他关系莫逆的洛庭。开平帝沉吟道:“赵显宏?朕有些印象,往年灵州那边呈上年节贺表,他的名字就排在薛涛的后面。众卿家可有其他的人选举荐?”王平章起身说道:“陛下,臣举荐丰城侯李柄中为灵州刺史。”裴越皱了皱眉。“讲来。”开平帝幽深的目光看了一眼裴越,然后望向今年六十五岁但是依旧硬朗的军头。他对王平章的态度引人深思,依仗的同时也会不断制约,避免他在军中一手遮天。当初他的嫡亲兄长被立为太子,然后又顺利登基,那两年可谓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如果没有王平章的全力支持,他很难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谋得大宝之位。王平章作为从龙功臣, 终于完成数十年来众多勋贵想做却又做不到的事情, 那就是凭借开平帝登基之后的器重和赏赐,将裴家从大梁军中第一豪门的宝座上拉下来。开平帝需要用他来不断削弱开国公侯的势力,同时也会防止他成为新的参天大树。简而言之,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绝非重用或弃用那么简单,而是相互利用、相互制约乃至于纠缠和角力的过程。如果没有以莫蒿礼为首的文官集团进行平衡,他们很可能会走上彻底决裂的结果。诚然,开平帝身为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用一道圣旨剥夺王平章身上的光环,但是对于一个志在平定天下成就千古霸业的皇帝来说,他不能承受那样做的后果,也没有时间再去重复一遍这些年来的布局。

王平章绝大多数都在主动后退,譬如仁宣五年时任御史中丞的洛庭在百官面前弹劾他,事后他主动上表自辩,而且对洛庭没有任何恶言。这是因为他明白开平帝的心意,洛庭需要一个扬名的机会,为他次年进入东府做铺垫。但他也有不退的时候,譬如开平三年监察御史柳真纠集一群同僚当朝弹劾,他便态度坚决地乞骸骨告老还乡。之所以他的应对如此激烈,是因为他看穿这件事是路敏在挑战自己的威信,而开平帝自然乐于见到这种斗争,故而他必须让龙椅上的那位明白自己的底线。今日面对开平帝审视的目光,王平章略显恭敬地说道:“陛下,李柄中历任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和京军南营主帅,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他都能够胜任灵州刺史。”相较于裴越的长篇大论,王平章这句话堪称简略,但是殿内群臣的神情却显得有些古怪。谁都知道李柄中是魏国公的心腹,而且李子均已经死于裴越之手,几年前那件事早已烟消云散,只要他继续留在京都,迟早会有重新进入中枢的希望。即便灵州刺史再尊贵,终究远离朝堂,而且上任之后便再也没有进入两府的可能,王平章这个举动的确耐人寻味。开平帝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赵显宏的优势是他久居灵州,对于当地的情况更加了解,而且和朝廷的重臣关联不深,便于开平帝直接控制。但是现在李柄中远赴灵州,意味着王平章会失去一条臂膀,在谷梁返京进入西府之后,军中的格局能够更快地平衡。毫无疑问,这个调动更能引起开平帝的兴趣。裴越察言观色,很快便意识到皇帝的倾向,于是主动开口道:“陛下,臣反对。”开平帝微微一怔,旋即问道:“你反对什么?”裴越果断地说道:“丰城侯是武勋,调任灵州刺史不合朝廷规制。”右执政洛庭心中苦笑,亦拱手道:“陛下,此举的确不妥。”大梁朝堂上文官和武勋泾渭分明,一直以来都是两个不同的升迁体系,这也是当年高祖设立两府的初衷,本质上还是要用这种对立来避免出现军政大权操于一手的权臣。洛庭开口自然很有分量,但是王平章似乎毫不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