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248【此心谁知】

庶子无敌 1248【此心谁知】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248【此心谁知】

如何封赏?

这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复杂且艰难的问题。

大梁的确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开国时以裴元为首的一众英杰也只是国公之爵。然而这里面有一个必须正视的区别,那便是大梁的疆域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不断扩大。立下大功的人不计其数,但从未有人像裴越这般,在非常不利的局面下以极小的代价取得灭国之功。

三国鼎立的格局持续数十年,裴越以一己之力打破僵局,这样的功劳连裴元都无法相比。

正常来说,封王才是最合理的选择,否则无法对拼死奋战的将士们交代。

但很多朝臣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封王和公侯之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王爵可以开府设臣,尤其是像裴越这样有实权的功勋,封王不仅仅是爵位的提升,更意味着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

原本热切的大殿陡然间冷寂下来,只有一些人小心翼翼地交换眼神。

刘贤对此早有预料,此刻他不禁感到一阵浓浓的无趣。

这些人终究还是不明白朕和裴越的志向啊……

他暗自叹了一声,直截了当地道:“裴卿之功,不封王不足以表彰!”

这句话就像一颗巨石猛然砸入平静的湖面,顷刻间引发群臣骚动。

“陛下,国朝从无异姓王之先例,此举恐违祖制,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其实封王也未尝不可,但还是要等卫国公返京述职之后再行定夺。”

“陛下,眼下最紧要的是派遣官员南下,避免南境局势再生反复。”

大殿内仿佛西城的闹市一般,诸多大臣对刘贤的旨意表示反对,好在他们清楚裴越这次的功劳不容半点质疑,因此不敢对裴越本人不敬,只是围绕着祖制和大局等方面做文章。

场面上仿佛一边倒,如盛端明和简容等人并未站出来争论,这是因为他们不想将裴越放在火上烤,至少在裴越表明态度之前,他们不会冒失地为他争取这个王爵。

刘贤心里难免有些烦躁,这些人根本就看不清局势!

现在不是裴越主动想要封王,

他派来的信使压根不提功劳,只让朝廷派人南下,足以说明他早就料到朝中部分人会有的反应。如果想要安裴越的心,避免天南地北距离遥远的君臣起了嫌隙,刘贤心知肚明自己一定要做出表态。

他十分不解下面那些平日里精明睿智的饱学之士,为何就不明白这个非常浅显的道理?

如果裴越心怀不轨,他没有这个王爵便不能拥兵自立?

真是一群蠢货。

“够了!”

刘贤清亮的声音传遍殿内,脸上浮现几分怒色。

那些鼓噪不休的大臣这才停下来,一直沉默不语的洛庭眼神微微一亮。

刘贤平复着翻涌的心绪,正要一锤定音之时,忽然有一位内监出现在大殿一侧。

其人惶然地道:“启奏陛下,太后娘娘凤体抱恙!”

群臣哗然,朝会戛然而止。

……

“母后!母后!”

刘贤满面焦急地冲进景仁宫,后面跟着召来的十余位太医。

“母后——”

刘贤后面的话堵在嗓子眼,映入他眼帘的景象并非吴太后躺在榻上,而是神色淡然地坐着,不紧不慢地品着香茗。

刘贤只是年轻稚嫩,但心思并不愚笨,只略想一想就明白这件事的原委,目光陡然冰冷。

他扭头望向那个战战兢兢的内监,咬牙道:“好个欺君的狗才。”

内监双膝跪地,恐惧地道:“陛下饶命!”

“拖出去打死!”

刘贤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周遭的景仁宫女史们面色大变,因为皇帝陛下素有纯孝之心,对待这座景仁宫中的一草一木都极为爱惜,更遑论当着太后的面杖毙她的人。

“皇帝。”吴太后微微蹙眉。

刘贤恍若未觉,冷厉的目光射向身后的侯玉,一字字道:“你也要抗旨不遵?”

侯玉大惊失色,哪里还敢去看吴太后的脸色,招呼宫人将那内监拖了下去。

一路惨嚎不断。

刘贤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转身对吴太后行礼,虽然礼数一如往日恭敬,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套动作中带着几分愤怒,然后便听他面无表情地说道:“请母后安。”

吴太后眼中飘起一抹伤感,区区一个太监的性命不至于让她介怀,而是刘贤的举动意味着当年言听计从的儿子变成了干纲独断的君王,或者说正朝着这边方向转变。

她按下心里的怅惘,淡淡道:“免礼。”

母子二人对面无言。

良久过后,吴太后摆摆手道:“你们都退下。”

“是,太后。”

一众人等行礼告退,内殿陷入肃然的沉寂之中。

吴太后缓缓起身,来到刘贤面前,望着这张越来越成熟稳重的面庞,不疾不徐地说道:“你以为,哀家这是在干涉外朝政事?”

刘贤低头道:“儿臣不敢。”

吴太后自嘲一笑,道:“也是,这终究是你们刘家人的天下,哀家不过是局外之人,又有什么资格教导皇帝陛下。”

这话很重,让刘贤有些难以呼吸。

他的孝道从来不是做给外人看的,兼之当年犯过很多错误,是吴太后为他遮风挡雨指点迷津。更不必提为了保住他争储的希望,当年还只是贵妃的吴太后在宫中如履薄冰二十年,事事筹谋几乎耗尽了心血。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刘贤这是愚孝,但唯有身处局中才明白吴太后为他登基即位付出了多少。

往事浮现脑海,刘贤跪下说道:“母后息怒,儿臣若有这等忤逆想法,定叫天打雷劈!”

吴太后微微一怔。

她无比复杂地叹息一声,伸手将刘贤搀扶起来,喟然道:“哀家知道你信任裴越,哀家也承认裴越对于国朝功勋卓著,但你不该如此急迫地封王,更不能主动提出这个赏赐。”

刘贤放缓语气,尽量平静地说道:“母后,您也认为裴越有不臣之心?倘若他真有这个念头,儿臣给不给他这个王爵又有多大的区别?他即便不是王爵,也能汇聚各方将帅之心,也能凭借强大的名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吴太后道:“哀家并非是指不能封王,而是你选择的时间不对。眼下裴越还在南周建安,你若迫不及待地给他封王,等于是将南境广袤的疆域送到他手里。即便要封王,也得等南境彻底平定,等裴越返回京都,届时你便可以让他卸下军职,然后在京都做一个闲散王爷。”

她顿了一顿,语重心长地道:“人心易变,你从先皇手中接过这座江山,谨慎一些并非坏事。”

刘贤定定地望着吴太后,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当年他无比敬重母后的手段,对她的判断从无质疑,因为事实证明她的选择历来正确。

然而……

他摇了摇头,做着最后的努力:“母后,儿臣想要尽快给裴越封王,原因有三。其一,是让裴越明白儿臣对他的信任和期许,此举能方便他更好地替朕收服江南人心。其二,要让边军将士看见朝廷对他们的重视,即便他们达不到裴越的高度,也会因为朝廷不吝封赏更加用心国事。”

“最后,儿臣当然知道裴越的名望已经达到顶峰,这个王爵不仅是嘉赏他的功劳,也是让他身上多一道约束。儿臣不曾亏待他,大梁亦不曾亏待他,他又怎能背弃儿臣的信任!”

这番话掷地有声,他的目光无比清澈且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