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243【得失寸心知】

庶子无敌 1243【得失寸心知】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243【得失寸心知】

“没想到会是徐公第一个在我面前挑明此事。”

对于徐徽言极富煽动性的建议,裴越不置可否,清澈的眸光中浮现淡淡的笑意。

徐徽言感慨道:“老朽只是一时有感,国公姑妄听之。其实梁国朝堂上应该早就有了你是权臣的论调,但在老朽看来,国公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权臣。虽然你手中的权势乃是贵国两任皇帝赐予,但能够抓稳这些权力,皆因你一次次亲冒矢石不惧生死。王平章死后,梁国再也没有武勋能够压你一头,莫说守城十年的萧瑾,便是广平侯也做不到。”

裴越从容地道:“确有几分道理。”

徐徽言心中略感讶异,他很难想象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二十岁的年轻人。

年龄并非关键,而是裴越在听到这个提议之后仍然能够保持绝对的镇定。

古往今来,年纪轻轻便执掌天下权柄的人不是没有,譬如前魏的太宗皇帝,便是十五岁登基,不到二十岁便一统天下大权在握。但即便是这位史书上的千古一帝,能够做到这一步也离不开他的身世背景,而裴越当年仅仅是处境艰难的一介庶子,如今面对君临天下的诱惑,竟然可以做到泰然处之。

这份定力委实罕见。

徐徽言轻叹道:“相较于走上谋反之路的王平章,国公身上的军功更加耀眼,而且你在民间的名望如日中天,可谓实、势、名皆至。国公身边的那些将帅,心中未必没有老朽的想法,只不过因为他们心怀敬畏,故而不敢开口罢了。”

裴越淡然一笑,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依徐公之见,我该如何为之?”

徐徽言眼中精光熠熠,从容地道:“一个字,拖!拿下建安不等于平定南境,想要彻底完成这件事,三五年都是等闲。卫国公坐镇于此,便可以不断消化本地势力,将这里真正转化为你的地盘。当然,贵国皇帝肯定不会坐视,就算他真的信任国公,朝中那些大臣也不答应。简而言之,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将国公调回去,再让其他人来接手南境诸事。”

裴越颔首道:“没错,届时我又将如何应对?”

徐徽言微笑道:“国公就算不能全部掌握数十万大军,至少能控制住十余万精锐,有这些人作为支撑,难道还找不到推辞的理由?南北相距数千里,一来一回需要数月时间,只要让使臣来回跑上几趟,国公便能奠定基础。到最后,无非就是贵国皇帝撕破面皮,

那时国公君临天下可谓水到渠成。”

裴越悠悠道:“徐公这番展望确实令我心生向往。”

徐徽言微微一窒。

所谓听话听音,到了他这个境界当然不会浮于表面,裴越这句话貌似赞同,实则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这一刻他终于露出不解的神情。

忠臣并不少见,史书上关于骨鲠之臣的记载俯仰可拾,但是一位大权在握、拥趸甚众、机会摆在面前且注定会遭受天子猜忌的年轻国公,竟然可以完全无视唾手可得的至尊之位,这样的人千载难寻。

无论如何,徐徽言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国公可曾想过,南境平定之后,梁国肯定会马放南山,届时你又如何自处?养寇自重关键在于寇,你替刘氏皇族荡平天下,那位年轻的天子为了自身和后代考虑,又怎会继续留着一柄神兵利器?”

他顿了一顿,郑重地道:“刀有双刃,可杀敌亦可伤己啊。”

裴越点了点头,凝望着老者的双眼,平静地道:“其实在来建安之前,我便想过徐公会有怎样的暗手。如今看来,你的境界确实要比其他人更高一层,在如此被动的局面下仍旧想着挽狂澜于既倒,不愧当朝首辅之名。”

徐徽言面色不变,问道:“国公此言何意?”

裴越悠悠道:“南朝之内忧外患,从七十余年前立国时便已埋下祸根,至今仍旧无法解决。归根结底,门阀势力遍布朝堂军中,权贵们穷尽奢靡之能事,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无法解决内患,朝野上下便不能形成合力对抗外敌,这便是建安之乱爆发的根源,也是方谢晓选择投降的原因。一言以蔽之,你们内部势力错综复杂,面临外部重压时必然分崩离析。更何况百姓苦权贵久矣,此番建安城落入叛军手中,大半个月竟然没有一兵一卒赶来勤王救驾便是明证。”

徐徽言一声叹息。

裴越继续说道:“徐公的建议听起来很美,但却是一颗有毒的果子。如果我按照你的建议去做,君临天下未必能成,但一定会遭到北面的强硬打击,最终肯定会兵戎相见。我能在建安城中与徐公坐而论道,或许有我个人能力的原因,但本质上是依靠大梁的支撑。这一来一去此消彼长,所谓坐北朝南不过是虚妄的幻想而已。”

何其敏锐且灵透的心思。

徐徽言面上浮现一抹苦涩,摇头道:“老朽当然有一些私心,但并非是想陷国公于绝境。实不相瞒,清河徐氏传承千年,老朽不忍毁在自己的手里。倘若国公自立门户,徐家或许能延续门楣,当然,老朽也会遵从国公的想法先朝己身砍上几刀。”

裴越对此不置可否,实际上在徐徽言先前开口的瞬间,他便猜透对方的真实意图。

之所以没有直白地揭穿,不过是想给对方留点体面,毕竟接下来处置那些千头万绪的琐事,如果有徐徽言相助会事半功倍。

一念及此,他放缓语气道:“其实我能理解徐公的立场。于你而言,南朝终究是铭刻在血液中的正统。你所言种种,无非是希望大梁精锐自相残杀,然后利用这个空隙重新组织起本地的力量。在战事进展的同时,你还可以借着我这把刀清洗南境根深蒂固的门阀势力。”

望着面前老者逐渐发白的脸色,裴越缓缓道:“如果我真按你的建议去做,仅仅依靠麾下十余万精锐就能掌控南方广袤的疆域?徐公这是一箭三雕之策,一者可令大梁国力受损以解眼前之危,二者可让我背上叛臣贼子的罪名继而失去后方的支持,三者解决南朝自身的顽疾。”

徐徽言沉默良久,艰难地道:“让国公见笑了。”

裴越却没有讥笑,而是认真地说道:“所谓权谋, 无非是法、术、势之中的术,但术终究是小道。今日我能坐在这里,并非是我有多么擅长谋划,根源在于大梁强而南朝弱。徐洋关之战,我朝南军损失惨重,但是远不至于伤筋动骨,而平江一战剿灭你朝禁军,建安城便再无可用之兵。故此,大势煌煌,无人可逆。”

他轻声一叹,幽幽道:“徐公身处绝境,仍旧尝试为南朝找到一条生路,我只会敬佩不已,何谈嘲讽之言?只不过,还望徐公能够明白,我与大梁陛下将来可能存在的龃龉,并不会影响我现在做出的决断。”

徐徽言静静思忖,忽而抬头问道:“老朽十分好奇,国公心中志向究竟为何?”

裴越端起茶盏浅浅饮了一口,云淡风轻地说道:“徐公是否记得两年前在四方馆中,你我曾经有过一番长谈?”

徐徽言一怔。

往事如烟,悄然而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