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212【长风破浪会有时】(八)

庶子无敌 1212【长风破浪会有时】(八)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212【长风破浪会有时】(八)

大梁,蒲圻城北方,镇南大营。

巩城侯郭兴虽已年过五旬,但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双臂可开三石之弓,乃是南军之中闻名遐迩的神箭手。

然而此刻他那双如鹰隼一般锐利的双眼中,却涌起极为浓重的忧虑和踟蹰。

他看着主位上神态从容的襄城侯萧瑾,斟酌道:“军机大人,是否调动祁年大营补防天沧江上游?”

萧瑾不慌不忙地道:“老侯爷觉得南朝真敢大举兴兵?”

郭兴道:“按常理来说他们当然不敢,毕竟前年才在江陵城下吃了一场大败。但如今西吴以举国之力犯境,我朝京军两营同赴西境支援,陛下和朝堂诸公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西边,这种情况下南朝又怎会安生?”

他微微一顿,语重心长地说道:“南朝送给卫国公的假情报,五峰水师在天沧江上游的进逼,以及南朝往宁国大营调兵遣将的种种举动,这些都足以说明他们想要趁火打劫,否则何必浪费钱财做这些布置?”

萧瑾平静地道:“本侯昨日收到一封急报,或能解答老侯爷心中的疑惑。”

郭兴忍着心中的躁郁说道:“请军机明言。”

萧瑾徐徐道:“南朝往江陵城送来一封国书,乃是庆元帝御笔所书。他在国书中用词较为严厉,指责我朝既然已经收下那两千万两白银的赔偿,且两国已订立友好盟约,为何还不将南岸的十万大军调回,不将江陵、汉阳二城双手奉还?”

他微微勾起嘴角,眼中亦有几分冷厉。

对于大梁而言,这封国书显然带着非常明显的盛气凌人之意,如果不是西吴大军犯境施加极大的压力,大梁南军怎会容许周人这般得寸进尺?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这封国书似乎也能说明南朝这两个月频繁动作的原因,想要通过种种施压的举动,在不牺牲一兵一卒的前提下夺回天沧江南岸的领土。如今大梁在西境与吴军陷入僵持态势,在南周君臣看来北面的人肯定不愿意腹背受敌。

郭兴沉默片刻,缓缓道:“军机大人,南朝君臣历来言而无信,阴谋诡计不一而足。关乎江陵、汉阳二城,我朝不可能再给出去,他们理应清楚这个底线,因此这封国书不过是虚与委蛇,为的是迷惑军机大人。”

萧瑾微微一笑,

淡然道:“本侯已经命人回复南朝使臣,告诉他再多等一段时间,本侯会将这封国书送往京都,等候陛下的决断。”

wшw tt n ¢o

郭兴原本有些皱眉,但很快又领悟过来,望着萧瑾说道:“军机大人这是缓兵之计?”

萧瑾敛去脸上笑意,点了点头,轻叹道:“其实我知道老侯爷以及庄夏、张齐贤等虎将,对于我这个以前从未踏足过南境的南军主帅不太信任。”

郭兴摇头道:“军机大人言重了。”

萧瑾亦不争辩,顺着之前的话题说道:“我此举确实是缓兵之计,也是无奈之举。朝廷很难承担起两场相同规模的国战,既然西境之战已成现实,那么南军只能尽力避免战事的发生。或者说,尽量拖延时间等待左军机率军击败西吴大军。”

郭兴垂下眼帘,他当然明白萧瑾的判断很正确。

南军将士并不畏惧周军,但问题在于两场国战同时爆发,朝廷不一定能支撑起前线大军需要的后勤供给。开平帝休养生息十五年,给大梁留下极其深厚的底蕴,但是从开平四年开始,先是西境南北两线大战,然后是南境江陵之战,又有北方荒原蛮族作乱,这些变故不断削弱着大梁的国库。

战时需要所有人勒紧裤腰带,这根弦如果绷得太紧,大梁境内很可能出现动乱。

萧瑾继续说道:“另一方面,南军如今的兵力比较空虚。前年江陵之战前,南军五营加上江陵守军,总兵力足有三十五万人。拿下汉阳城后,南岸守军增加到十万,北岸五营的老卒合计不到十九万人,祁年大营更是只剩下两卫不到三万人。”

郭兴知道他所言不虚,南军兵力减少是因为前年大战的损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普定侯陈桓领军北上勤王救驾,然后顺势补入京军南营。

虽然各营都有招募一些新兵,但是没有经历过战火淬炼的新兵显然比不上百战老卒的实力。

郭兴缓缓道:“卑职明白军机大人的为难之处,只是南朝动兵乃是必然,卑职之意,我军可以主动出击,力争一战打痛南朝君臣,这样或许有可能压制住他们的蠢蠢欲动。”

萧瑾反问道:“万一战败呢?”

郭兴语塞。

战场哪有必胜之说,可是明知道对方将要举起刀枪,总不能任由他们从容布置,这便是萧瑾与南军本土将帅最大的分歧,也是郭兴代表其他将帅今日与萧瑾商谈的根由。

郭兴沉声道:“军机大人,南军将士勇毅敢当,且面对周军占据心理上的优势,在局部战场上即便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不会处于劣势。再者,我军不需要大举出动,只要拿下一两场战事的胜利,南朝君臣自然明白利害轻重。”

萧瑾微微皱眉道:“依老侯爷之见,我军要从何处动手?”

郭兴正色道:“以江陵城为依托,东出直逼南朝临江大营!”

萧瑾望着对方稍显热切的眼神,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他很清楚这些骄兵悍将的想法。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战功不可或缺,顺势打消南朝君臣的意图更是一举两得。然而他身为南军主帅,必须从全局考虑,一旦战事陷入僵局,或者主力被南朝军队缠住又将如何?

一念及此,他诚恳地说道:“老侯爷,如今南朝亦在犹豫之中,他们也要考虑出兵之后落败的风险。如今朝廷承担的压力极大,所以本侯认为最好的应对乃是以不变应万变。 在西境战事决胜之前,无论南朝如何咄咄逼人,只要他们不敢越过天沧江进犯,我军都要保持克制。”

郭兴眉头皱起,却又无可奈何。

他不是谷梁更不是裴越,面对有天子剑傍身,集右军机、南军主帅和钦差大臣于一身的萧瑾,今日的劝说已经是极限,不可能再进一步。其实他也能理解萧瑾,因为南军于他而言十分陌生,并非当初镇守虎城时培养出来的忠耿心腹。

从萧瑾将天沧江南岸十万大军的提调之权交给蔡迁便能看出,他始终对南军的实力存有疑虑。

一旦战事爆发,南军将帅是否会让他如臂使指犹未可知。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萧瑾选择较为保守的策略并不出奇。

节堂内一片沉默肃然,忽然一阵急促仓皇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死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