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205【长风破浪会有时】(一)

庶子无敌 1205【长风破浪会有时】(一)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205【长风破浪会有时】(一)

大梁文明元年,三月初九。

灵州,天水府,荥阳城。

距离谷梁领军出征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城内的百姓们几乎每天都在翘首以待前线的捷报。半个月前北线传来剿灭西吴主力骑兵的消息,即便刺史府没有出面操持,城内亦是张灯结彩欢欣鼓舞,踊跃捐献钱财者不计其数。

这些土生土长的灵州人很清楚守不住边关的后果,这个时候若不能万众一心,所有的家业都将毁于西吴军卒之手。纵然有一些潜藏的西吴探子试图搅动风云,也遭到太史台阁精锐密探的凶狠打击,很快便消失无踪。

今日荥阳城再度热闹起来,因为在无数人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的等待中,京军援兵终于到来。

满城百姓夹道欢迎,虽然入城的并非全部京军,仅仅是作为代表的数千锐卒,他们也得到规格极高的礼遇。

外面喧嚣至极,刺史府内的气氛还算平静。

灵州刺史唐攸之与两位京营主帅相互见礼,然后分主宾落座。

寒暄过后,京军南营主帅、普定侯陈桓主动问道:“请方伯介绍一下前线战局。”

唐攸之面带微笑,从容地道:“二月十七日,左军机亲自领兵在东庆府高山县虎尾原附近,击败西吴北路军骑兵主帅,阵斩及俘虏一万五千余人,重创西吴北路军,解除长弓军城的危机。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调度,成功诱使西吴中路军进攻古平军镇,并在三月初三日取得古平大捷。”

两位京营主帅不约而同地露出震惊的神色。

唐攸之继续说道:“此战我军大获全胜,粗略统计吴军损失三万余人,主帅周德威狼狈逃回。经此一战,西吴虽然还保持着兵力上的优势,但这几日不敢再主动进攻。左军机如今就等着二位侯爷携京军驰援边境,然后与西吴展开决战。”

西营主帅、南安侯苏武迟疑道:“好教方伯知晓,京营这一路可谓日夜兼程,将士们非常辛苦,不宜立刻出兵,总需要休整数日,否则难以发挥战力。”

陈桓目光幽深地望着苏武,没有反驳这个说法。

唐攸之似乎早有预料,问道:“不知京营休整需要多久?”

苏武沉吟道:“至少需要三天。

唐攸之毫不犹豫地道:“那便三天。左军机另有嘱咐,接下来京营不需要加急赶路,从荥阳城往边关这段路程,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便可。”

苏、陈二人颔首应下。

唐攸之道:“粮草早就准备妥当,本官已经命人送往城外营地。”

苏武感叹道:“有劳方伯费心。本侯还有一事不明,不知方伯能否解惑?”

“侯爷请问。”

“本侯在来时的路上亦收到了先前的那份捷报,既敬佩左军机的领兵之能,亦好奇虎尾原一战的细节。据本侯所知,当时左军机麾下仅有两万余步卒,究竟是如何做到击溃西吴两万骑兵?”

唐攸之心中一动,平静地道:“本官亦不清楚战事细节,侯爷不妨见到左军机后当面询问。”

苏武不再追问,聊了一阵前线局势后,他与陈桓便起身告辞。

入夜,恢弘巍峨的荥阳城终于恢复了静谧。

一辆普通的马车进入普定侯陈桓下榻的宅邸,唐攸之走下马车,望着亲自出迎的陈桓,微微一笑道:“冒昧登门,还望侯爷见谅。”

陈桓却仿佛早就料到他会来,沉静地道:“离京之前卫国公便说过,唐兄会来找我。”

唐攸之心领神会地道:“如此说来,我们那位年轻的国公爷早就有了万全之策。”

陈桓侧身道:“请。”

两人步入书房,外面亲卫重重戒严。

屋内烛光明亮,只闻低语之声。

……

千里之外,大梁京都。

清晨的阳光唤醒大地,城内各处逐渐人声鼎沸。

皇城景仁宫中,吴太后坐在窗前,两名贴身宫女正在为她梳妆。

珠帘外面,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垂首禀报道:“启奏太后,西军接连取得大捷。左军机谷梁在虎尾原之战后,又在古平军镇西面会战西吴名将周德威统领的六万大军,凭借藏锋卫的奇兵出击,一举击溃周德威的部属,吴军仅有两万余人逃回去。虽然此战还不至于让西吴伤筋动骨,但敌军的士气已然大受打击。”

吴太后沉默片刻,缓缓道:“也就是说,我朝西军必胜?”

男子不疾不徐地道:“只能说我军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西吴各路主力仍在,安阳龙骑更是不容小觑。野外决战,西吴的重装骑兵很难应对,关键在于左军机是否有破解之法。”

吴太后望着铜镜中的女子,虽然保养得体但早已掩盖不住岁月留下的痕迹。

她抬手阻止宫女的动作,继而道:“谷梁这一仗过后若是能活下来,即便离开西府也会成为朝堂上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今裴越大权在握声势喧天,倘若谷梁再携大胜之势回朝,谁能制衡那位年纪轻轻的卫国公呢?”

男子心中一紧。

身为銮仪卫暗部的主官,他当然清楚横亘在天家面前的难题。

卫国公裴越的确忠心耿耿,而且没有他坐镇西府操劳不休,后方军务的处理绝对没有可能如此高效。如今西军在谷梁的指挥下扭转局势,让双方进入一个势均力敌的状态,不单单是前线将帅和士卒的拼命,也离不开裴越在后方的禅精竭虑。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裴越手中的权力实在令人难安,更何况他的岳丈也不是省油的灯。

比如……虎尾原之战的真实状况。

吴太后仿佛能猜到他的心思,话锋一转道:“哀家记得你那日说过,谷梁之所以能先声夺人,以步卒击溃西吴骑兵,仰仗的是那两种神秘的火器。”

男子面色肃穆地道:“是,太后。”

吴太后面无表情地呵了一声,缓缓道:“虽然皇帝已经命人在研究火药,但据哀家所知,朝廷这边的火药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威力,谷梁所用的火器是否向朝廷报备过?”

男子摇头道:“回太后,左军机不曾说过。”

吴太后又问道:“西境战场上出现的火器,威力与南薰殿当日震塌房屋的火药相比如何?”

男子低头答道:“虽然不知左军机拿出来的火器如何能够做到那般效用,但是单论威力的话,二者相差不远。”

吴太后眼中泛起一抹冷色,转身朝软榻走去。

她望着珠帘后的男子,幽幽道:“谷梁那边不用再查了,哀家自有打算。今日召你前来,是有另外一件事。”

男子恭敬地道:“请太后示下。”

吴太后漠然地道:“西境之战结束后,无论谷梁能否活着回来,哀家认为不能让卫国公继续留在朝堂上。”

“这……”男子欲言又止,他自然完全忠于天家,可如果吴太后对裴越动了杀心,这将会动摇大梁朝廷的根基之稳固。

吴太后知道他因何担忧,不紧不慢地道:“哀家明白你的心思,不必徒然担忧。哀家虽是妇道人家,却也不会对朝堂重臣行刺杀之举,皇帝也不会答应。只是你莫要忘记,虽然卫国公早已出府另过,但他终究是定国子弟。”

男子猛然变色。

吴太后低声道:“既然他还姓裴,便不能抹去他和裴家的关联,裴戎终究还是他名义上的父亲。似裴戎这等纨绔之辈,于国朝虽无大用,但也有可以做出贡献的地方。”

她顿了一顿,一字字道:“天子尚需守孝,何况一名臣子?”

男子稍稍沉默,随即行礼道:“臣明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