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202【里快哉风】(一十六)

庶子无敌 1202【里快哉风】(一十六)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202【里快哉风】(一十六)

当战事真正爆发,梁吴双方的游骑能够探查到的消息远远比不上战前的效率。

西吴发兵之前,都统院已经确切掌握大梁西军各营的军力配置,包括长弓大营存在将近一半新兵的情报,故而宣武帝一开始便决定在北线战场打开局面。又如梁国京军在正月底离开京都驰援西境,在他们出发之后,很快就有西吴探子绕远路将这个消息传回来。

随着梁国边境全线戒严,如今吴军已经无法收到来自梁国境内的情报,这便是北线初战结束后,西吴君臣始终摸不透谷梁真实意图的根源。

古平攻城战持续四日,周德威麾下大军虽然给守军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但古平军镇内乃是清一色的西军老卒,面对惨烈的战事寸步不退,短时间内很难取得进展。

只不过谁也无法想到,今日梁军竟然敢主动打开城门。

“大将军,梁军打开城门后,我军先锋严阵以待,目前城内守军还没有动静。”一名武将匆忙来报。

周德威正在用早饭,一饭两菜并无珍馐,他吃得非常仔细。

武将见状便不敢多言,恭敬地肃立一旁。

片刻过后,又一名武将入帐禀报道:“大将军,梁军正出城列阵,保守估计足有三万人以上,领军大将的旗号乃是梁国左军机谷梁!”

帐内众将面色微变。

北线之战结束后,谷梁这个名字已经具备真真切切的威胁,而非像先前那般仅是传说中的梁**机之首。

周德威将最后一口米饭咽下,拿起帕子擦了擦嘴,望向旁边的襄赞问道:“北面局势如何?”

襄赞答道:“回大将军,梁国长弓军已经度过贝苕江,与我朝北路军相隔六十余里。虎城守军一部北上,目前驻扎在固原寨西北方向,与长弓军互为犄角。昨夜陛下命人传来消息,北面战场如今成僵持态势,对方长弓军和虎城一部始终在我军的游骑视线之内。谢将军奉陛下旨意,如今领北路军与梁军对峙,但是因为不确定谷梁的战略意图,所以没有仓促迎战。”

周德威平静地道:“陛下之意,谢林负责牵制这两支梁军合计五万兵力?”

襄赞道:“是,大将军。”

周德威又问道:“南边梁国金水大营状况如何?”

襄赞道:“还像之前那般按兵不动,

我军一部就在敌方金水军城西面驻扎,只要敌方主帅敢于抽调军队北上,我军随时都可以东进攻城。”

周德威微闭双眼,似乎是在计算梁国边军的军力配置。

长弓、定西、金水和虎城守军皆有明确的消息,意味着如今谷梁身边最多只有两卫灵州厢军加上古平军镇的守军,不超过四万人马。

如果这四万兵力用来守城,吴军恐怕只能铩羽而归。周德威此番带来的只有六万军卒,虽然携带着大量完备的攻城器械,但在双方兵力差距不算特别大的情况下,要强行攻取极其坚固的古平军镇可谓妄想。

问题在于谷梁没有选择这样做,反而大开城门主动出击。

事出反常必有妖,帐内一众武将显然意识到对方的举动里藏着明显的阴谋味道。

一名武将小心翼翼地道:“大将军,这会不会是谷梁故布疑阵想要逼退我军?”

另一人皱眉道:“他没有这个必要。”

先前那人反驳道:“为何没有?倘若能虚张声势吓退我军,那么梁军便可保存实力避免大量伤亡。对于谷梁来说,眼下他最缺的就是兵力,能够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守住古平军镇,自然是最好的局面。”

又有一名武将出言道:“但是他就不怕我军看穿虚实与之决战?脱离古平军镇的保护,在这平原之上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更何况我军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不过我担心的是,有没有可能梁国京军已经抵达,这才给了谷梁主动求战的信心?”

如果真是这样,吴军必须及时后撤,因为梁国京军的战力完全不弱于西军锐卒,甚至在军械装备上要更胜一筹。

众人齐齐望向周德威,只见这位镇北大将军笃定地说道:“梁国京军没有那么快抵达。两千里路程,即便他们每日行军五十里,也需要足足四十天,但是九万大军的行进不可能有这样持久且迅捷的速度。就算他们能在四十天左右赶到边境,也需要时间休整。”

他扭头望向一旁挂着的简易地图,缓缓道:“退一万步说,谷梁若是真有十余万大军在手,必然会在我们进攻古平军镇的时候发起反攻,怎会这样摆开车马正面结阵?”

武将们纷纷点头附和。

周德威长身而起,悠悠道:“六万对四万,优势在于我军,倘若不战而退,军心士气必然降到谷底。虽说谷梁用兵正奇相合,但是这一次他明显是想吓退我军。尔等应该知道,这一仗对于我朝的重要性,击败谷梁歼灭守军,顺势夺取古平军镇,为陛下荡平前路阻隔,足以称为国战首功!”

此言一出,武将们的气势立刻被调动起来。

周德威环视众人,沉声道:“各军列阵,正面迎敌!”

众将齐声吼道:“诺!”

大吴宣武十二年,三月初三日,辰时初刻。

大梁边陲以西,广袤平坦的高阳平原上,梁吴大军结阵相对。

东面是大梁左军机、广平侯谷梁亲自率领的灵州两卫及古平卫,合计三万六千余人。

西边则是吴国镇北大将军周德威统率的五万五千余人。

梁军前沿阵地相隔一箭之地。

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将士们手握兵刃神色肃然。

梁军阵中忽有一骑前出,朝着吴军前阵大喊道:“大梁左军机敬告吴国镇北大将军阁下,你朝屡次起兵犯我边境,妄造厮杀以致生灵涂炭,实乃不仁不义之举,注定将以失败而告终。我军愿意再给尔等一个机会,即刻退兵方为正道。”

他微微一顿,愈发高声道:“否则今日尔等便将葬身于此!”

吴军阵中,周德威面色沉静,周遭的武将尽皆泛起怒色。

周德威看向一名武将,此人心领神会地策马上前,回敬道:“只要你朝归还虎城,并且赔偿数十年来我朝的损失,我军自会返程。否则,我军必将生擒谷梁踏破灵州,为大吴历年来战死的英魂复仇!”

梁将冷笑一声,不再多言,勒住缰绳返回。

吴军将领亦是如此。

周德威观察着梁军的阵型,发现对方使用的是玄襄方阵。这是一种极为锐利的攻击阵型,大军分为左、中、右三部,每一部又分为阵头、阵腹、阵翼、阵尾四个部分,阵型极为密集,大营包小营大阵包小阵, 在进攻时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刹那之间,周德威心中便已有了定计。

在前军稳住阵脚的前提下,吴军开始变阵,随着旗号的不断传达,后方四万余步卒转为六花圆阵。

这种阵型脱胎于六花七军阵,外圆内方,中军居于腹心,外围六个方阵,随时都可相互支援。

六花阵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周德威此刻采用的六花圆阵乃是其中最适合先守后攻的阵型。

梁军阵中,谷梁站在战车之上,眺望着吴军阵型的变化,微微一笑道:“六花阵?看来周德威比我预想得更要谨慎。”

他转头望向军令官,颔首示意。

帅令下达,号角声响彻原野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