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200【里快哉风】(一十四)

庶子无敌 1200【里快哉风】(一十四)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200【里快哉风】(一十四)

大梁文明元年,二月十九。

历经整整十二天的强攻,西吴中路军攻破卢龙寨,成功完成对虎城的战略包围。

二月二十一日,吴军攻占刀口寨,至此中线战场只剩下一个凭借地形优势坚守的鸡鸣寨。

接连的两场胜利稳住了军心,最大程度抵消北线战场失利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张青柏统领的南路军终于拿下勇毅寨,大梁定西军退守军城,双方展开更加惨烈的攻城战。

北线谢林部六万大军退回贝苕江以西,在溪山寨附近驻守等待下一步命令。

大体而言,吴军在三线战场上依然占据优势,若非谷梁亲自领兵歼灭北路军的主力骑兵,局势将会更加艰难。对于吴军而言,现在只是胜势稍有下降,主动权仍旧掌握在自己手中。

圣驾行营之内,一众文臣武勋正在激烈地争论之中。

“……梁军可以等,但是我军不能等,因为对方面对的后勤压力较小,而且梁国京军正在赶来的途中,反观我朝面临的后勤压力极大,三线大军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草。目前后方还能支撑,那是因为陛下早在一年前便开始准备这一仗,可是又能坚持多久?”

说话的人是平章政事吕定林,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臣。

西吴的官制与梁周两国不同,并非承袭前魏的体制,可以从中看出历朝历代的影子,因而显得杂乱臃肿。文官这边以中书省为首,设中书令、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务,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又有类似于梁国翰林院的储政院,乃是文官们进入中书省的必经之路。

吕定林资历很老,也是随驾而来的重臣之一,此刻一番掷地有声的论述,让堂内武将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却又不好随意驳斥。

这样的争论已经持续数日,根源在于梁国左军机谷梁在取得北线之战的胜利后,并未立刻渡江进逼谢林统率的北路军。原本按照宣武帝和镇北大将军周德威的分析,谷梁极有可能调动虎城守军北上,继而合围己方的北路军。

为了维持住北线战局,宣武帝已经派遣安阳龙骑绕道秘密北上,倘若谷梁真敢动手,

这支闻名天下的重装骑兵可以轻易碾压长弓步卒的阵型,说不定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胜果,那便是生擒或者杀死谷梁,这足以彻底击溃梁国边军的士气。

从战场态势来看,谷梁下一步选择在北线发起反攻极有可能,故而宣武帝在派出安阳龙骑之后,下令加强中线攻势接连攻占卢龙寨和刀口寨,做好了主力东进强攻古平军镇的准备。

问题出在北线战场一片静默,梁国长弓军依然待在军城之内,谷梁则不知去向。

北线没有动静,这意味着谷梁有可能已经率领援兵返回中线,古平军镇的防御进一步加强。

如此规模的国战之中,双方都在猜测彼此的战略意图,定力的比拼变得尤其重要,因此绝大多数武勋都不赞同轻易冒进,中线采取步步紧逼的方略更加稳妥。

然而梁军的坚守让战线的推进变得非常困难,光是拿下两座军寨就花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挡在前方的鸡鸣寨更是一块足以崩掉己方牙齿的硬骨头,又要花多少时间拿下?更不必说虎城始终矗立在北方,东面还有梁国的金水大营和古平军镇互为犄角。

面对吕定林的质问,最终还是大都统宁王高程开口应道:“吕大人,我军在中线战场处于绝对的优势,这个时候稳健胜于一切。在本王看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攻下鸡鸣寨,彻底肃清梁军在高阳平原上的钉子。”

吕定林问道:“攻下鸡鸣寨之后呢?”

高程斟酌道:“中路军兵分三路,一者震慑虎城守军,二者进逼金水大营,主力则进攻古平军镇。其实只要拿下古平军镇,中线战场便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为梁国灵州的西面门户洞开,对方根本挡不住我军进入灵州境内。”

他稍稍停顿,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宣武帝,小心翼翼地道:“届时虎城守军不得不出来,我军便可以集结重兵应对,胜之便可奠定大局。”

虽说他这个大都统并非真如普通人认为的手握大权,但他浸淫军事多年,这番分析倒也算得上合情合理。

吕定林却皱眉道:“王爷此论自然稳妥,然而下官担忧的是粮草跟不上。如今后方承担的压力极大,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胜果安抚民心,国内恐怕会生出大乱子!”

高程面色微微一窒。

战争从来不是儿戏,更何况是这般举国之力的大战。对于吴国朝廷而言,三个月内拿下梁国灵州的广袤地域,才能给国内官民一个交代,百姓们也能接受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的现实。如若不然,吕定林的担忧肯定会成为现实。

其实开战至今,后方已经出现不少质疑的声音。

大部分人看不到梁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也弄不清楚梁吴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他们并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何要发动这场战争。虽然眼下还没有酿成大规模的声浪,可是诸如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之类的论调已然渐次出现。

堂内诸公面色肃穆,镇北大将军周德威缓缓道:“其实战局已经逐渐明朗。”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眼神一亮,连宣武帝都转头望了过去。

如今张青柏在南线进展缓慢,北线的谢林更是损兵折将,曾经如战神一般的四方大将军光芒渐渐褪去,唯独周德威还维持着当年的威望。

他镇定地说道:“谷梁在取得北线之战的胜利后,显然已经预料到我军会在北路军身上做文章。谢将军领兵退守溪山寨,对于谷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风险,他这段时间按兵不动,显然是在观望我军的动静。”

说到这儿,周德威面上微露愧色,因为之前他对谷梁的意图做出的判断不够精准,导致己方陷入两难的境地。

宣武帝终于开口道:“爱卿不必愧疚,如果谷梁真那么简单,他也无法成为梁**机之首。”

周德威躬身谢过,然后继续说道:“另一个角度来看,方才吕大人所言也有道理,谷梁等得起, 因为他只需要守御,并无必须主动进攻的理由,同时梁国援军还在路上。我军却不能迟疑拖延,需要尽早做出决断。”

宣武帝道:“如何决断?”

周德威应道:“臣反复思虑过后,认为谷梁是以古平军镇为诱饵,利用我军想要急切取得胜果的心理,调动我军主力东进。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后,谷梁便会集合手头上可以动用的军力以及虎城守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威胁陛下的安全。”

众人皆惊。

周德威凛然道:“故此,臣愿亲领大军进逼古平军镇。这一仗臣不带任何主力,只需要凑够六万兵力即可。谷梁既然以古平军镇为诱饵,那么臣便以自身为诱饵,表面上陛下身边既没有安阳龙骑,又没有臣麾下的北军主力,他必然会冒险尝试。”

宣武帝微微动容,望着这位沙场老将视死如归的神情,半晌方道:“朕准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