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019【总为浮云能蔽日】

庶子无敌 1019【总为浮云能蔽日】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019【总为浮云能蔽日】

盛端明的奏请瞬间冲淡王平章即将离去带来的冲击,毕竟与万众瞩目的储君相比,年近古稀的西府军机犹如垂暮之日,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他没有遭遇旁人的阻挠和反对,实际上自从二皇子在那次朝会上颜面尽失之后,储君的人选便没有悬念。因为北疆蛮族之乱爆发的缘故,开平帝将册立太子的事情暂时搁置,如今盛端明恰到好处地提起此事,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群臣纷纷附议,连王平章也不例外。

开平帝微微颔首,淡然道:“自朕奉先帝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皇长子刘贤,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群臣高呼道:“陛下圣明!”

像往常一样站在东侧的大皇子刘贤双手微微颤栗,走到御案之前大礼参拜,紧张又激动地说道:“儿臣叩谢父皇圣恩!”

二皇子刘赟面色平静,似乎那次开平帝驾临齐王府后,对他说的那些话已经真正扭转他心中的想法。六皇子刘质低头望着地面,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开平帝并未去看另外两个皇子,他只盯着伏身于地的刘贤,温和地道:“起来罢,从今往后更要谨慎自省,不可像往日那般混沌糊涂。”

刘贤坚定地道:“父皇教诲,儿臣定会谨记于心。”

开平帝这才看向右执政洛庭,缓缓道:“洛卿,便由你代朕祭告天地、社稷、宗庙。”

洛庭出班应下,脸色如常,因为这是必须经过的流程。

册立太子当然不是几句话便能定下来的事情,在今日之前的所有纠葛,都只是先期确立储君人选的角力和争斗。在开平帝说完那番定论之后,才算是进入真正的册立程序。

第一步是祭祀,即由皇帝指派一位大臣主持祭告天地、社稷、宗庙的活动,以此来诏告天地、社稷和祖先,获得他们的同意和许可,使被册立的太子成为顺天应命的合法储君。

接下来依次是仪仗、宣诏、谢礼、受礼和拜庙,最后再明发圣旨行文各地官府并昭告天下,如此仪式方成。

洛庭问道:“启奏陛下,请问大礼之日定于何时?”

按说这种大事肯定要寻一个黄道吉日,钦天监早就备好了几个日子,开平帝稍稍沉思之后道:“便定在十二天之后。”

那一日是五月十七。

洛庭拱手道:“臣领旨。”

开平帝平静地说道:“册立礼仪细节由东府主持,礼部从旁协助。”

洛庭和礼部尚书吴宽同时躬身应下。

开平帝并未因为盛端明横插一手就完全忽略王平章的存在,敲定册立太子的一应事务之后,他又给王平章极高的评价并且赏赐了大量田地金银,还当场许给王家子弟数个清贵官职——当然,不包括王九玄在内。

王平章自然感激涕零,数次叩谢。

仿若君臣相谐皆大欢喜之局面。

然而一些重臣却觉得心中发寒。

若是真的毫无芥蒂,方才陛下缘何要王平章自行决断如何应对那些弹劾?

这可是一根看不见的绳套,或许永远都不会再出现,或许将在未来某个时刻遽然收紧。

……

景仁宫中,宫人尽皆面带笑意。

所有人都知道大皇子已经成为太子,意味着将来吴贵妃会顺理成章变成一宫太后,他们这些宫人自然也算得上鸡犬升天。只不过吴贵妃御下极严,再加上还没有完成最后的仪式,所以他们不敢太过外露,只能在心中暗自窃喜。

吴贵妃并未像有些人想象得那般喜不自胜,尤其是看着此刻刘贤跪在堂下一脸执拗的神情,她那双明媚的眼眸中不禁带着几分忧色。

正殿之中并无旁人。

开平帝将洁白如玉的三足茶盏放在桌案上,面无表情地问道:“你是朕的大皇子,这些话为何不敢在朝臣当面说?”

刘贤微微一怔,心想这些话能在朝臣面前说?

他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继续硬着头皮说道:“父皇,延平会猎在京郊举行,圣驾不能轻易离京啊。”

言下之意显然是担心四皇子之旧事重演。

开平帝却淡淡道:“遮遮掩掩岂是大梁储君之风姿,有话直说便是。”

如果放在以前,吴贵妃此时多半会出言转圜,但是正如开平帝所言,刘贤已是朝野上下认可并接受的太子,总不能时时刻刻还得别人搀扶前行。

刘贤心中一横,直白地说道:“父皇,魏国公城府深沉心思狠辣,今日怕是以退为进之策。儿臣知道父皇不愿不教而诛,在削弱军中门阀的问题上一贯徐徐图之,正因如此才不能给王平章丝毫机会。只要父皇安居宫中,彻底解决王家的势力只是时间早晚的区别。再者,如今裴越不在都中,有些人恐怕行事更无忌惮……”

开平帝生生被他气笑了,转头望着吴贵妃道:“听听,裴越那家伙不在京都,朕的安危都没有保障。旁人这样想倒也罢了,连朕认定的太子都是如此。”

吴贵妃微笑道:“陛下,终究是因为裴越忠心耿耿,贤儿才会这般想。陛下先前对臣妾说过,裴越不愿去北疆,连军功都不要,可见心思都放在陛下身上呢。”

开平帝一般情况下都会顾及她的颜面,尤其是在刘贤面前,便微微颔首然后对刘贤说道:“此事不必再议,王平章为国效命四十余载,朕总要给他一个圆满的退场,免得那起子小人在背后骂朕刻薄寡恩。”

或许是刘贤的纯孝之心令开平帝有所触动,他颇为罕见地直言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朕让王平章风风光光地在京营将士面前谢幕,将来清算王家一系的武勋才不会引起动荡, 因为朕已经仁至义尽,一切是他咎由自取,明白了吗?至于朕之安危,即便抛开京军三营不论,有禁军和京都守备师在,谁能翻了这片天?”

刘贤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历来言语模糊的父皇说到这个地步,已经由不得他继续争辩下去,只能伏首道:“儿臣明白了。”

开平帝缓缓道:“册立大典过后,你的婚事便要提上日程,朕今日当着你母妃的面再问一次,你是否确定要娶那位南朝公主?”

刘贤略显紧张地点头道:“父皇,母妃,儿臣跟清河见过数次,答应了会娶她。”

开平帝与吴贵妃对视一眼,而后微微一笑道:“朕知道了,你退下罢。”

“是,儿臣告退。”

刘贤不明所以,晕晕乎乎地退下,走到殿外被清风一吹,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裴越的身影,听说他在云州边城一战斩杀蛮人过千,依旧如往常那般骁勇善战。

近来都中看似波澜不惊,可他总觉得这种平静犹如滚水沸腾之前的假象。

要是裴越还在都中就好了,想来他肯定能发现一些端倪。

刘贤忽地自嘲笑笑,如今自己已是太子,总不能还像以前那样事事依赖旁人。

恢弘巍峨的皇城之中,他的身姿挺拔如松,周遭宫人无不垂首低眉。

渐有君王之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