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无敌 > 1006【今月曾经照古人】

庶子无敌 1006【今月曾经照古人】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8:11

1006【今月曾经照古人】

[]

这本《论书》除开首页上那段近乎自嘲的玩笑之外,林清源在后面彰显出他极其广博的学识和针对许多领域的深刻见解。

以裴越如今的水准来看,林清源的文字功底相当深厚,对于诸多经史子集的注释和阐述令他自愧不如。此时他不禁想起当初裴贞所言林清源提出的那个构想,即建立具备实权的内阁和监察机构,逐步削弱皇帝手中的权力,形成一个简易版本的虚君实相与三权分立。

在这本《论书》中,林清源的著述大概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借助这个世界各位先贤的著作分析历代王朝的得失,第二部分则是他自己思考之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裴越敏锐地发现,第二部分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缺失,想来应该是开平帝提前删去,毕竟从现有的片段来看,林清源的某些方法对于天家来说委实大逆不道。

不对——

这本书既然一直存于皇宫内,兼之林清源在大梁立国前夕便去世,第二部分的那些内容肯定是高祖皇帝所删。林清源究竟是因病去世还是死于意外,裴越暂时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那便是高祖对林清源的态度大抵可以用爱恨交加来形容。

这位国士帮他确立大梁的根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渐至无法转圜的地步。以至于林清源过世后,高祖极为罕见地显露出任性的一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举动便是将太史台阁改得面目全非,连主官的名称都莫名其妙。

裴越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全然不在意夜色愈发寒冷,当他看到第三部分时,双眼猛然亮了起来。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

裴越只觉得自己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这段话并不晦涩难懂,从字面意思来看显然是讲凸面镜和凹面镜。

他紧紧地盯着纸上的内容,继续往下看去。

“……东陵境内有黑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裛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这是石油?

东陵这个地名有些耳熟,

裴越一时间想不起来,但这个并不重要,因为这条记载里最重要的便是关于石油的描述。

他忽然想起林清源故居中发现的打火机,难道这位真是老烟枪?

可是以大梁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想要从石油中分离出煤油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者他上哪儿去找烟叶?

等等……

裴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能理解林清源用这个世界的行文方式记录下这些信息。想来这位先行者多半是存着一个非常宏大的构想,一方面在朝堂格局上推行长久之策,另一方面利用他的所学润物细无声地改变这个世界。

而后者恰恰是裴越的弱项。

他并非理工科出身,掌握的知识比较有限,能够捣鼓出来的东西顶多是蜂窝煤、硝石制冰和黑火药之类,这还得多亏他前世看过一些类似的文章。如果想要真正提升黎民百姓的生活水平,林清源所著《论书》中的第三部分于他而言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补充。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裴越已经逐渐触摸到权力的顶峰,席先生在南境依照他的构想稳步铺展祥云号的网络,灵州那边亦是有声有色,倘若再有林清源的遗泽襄助,自然称得上如虎添翼!

但裴越此刻的脸色却变得非常难看。

因为他手中的书已经翻到了最后。

“你大爷的,居然跟我玩这一手!”

裴越忍不住骂骂咧咧,这卷誊抄本显然不是《论书》的全文,因为第三部分仅仅只有两页。

从前两部分详尽完整的内容来看,这本书是林清源呕心沥血的杰作,几乎囊括他的治学之道、治国之术和济民之法。关于林清源对于朝堂体系的构想,裴越并不是完全赞同,因为他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能够冷静克制地看待这个问题。

在现有的社会生产力制约下,盲目改变社会体制是非常危险且冒失的尝试。

但林清源的济民之法于他而言格外重要,这是对祥云号的发展极其有效的补充。

誊抄本偏偏缺失了后面的内容。

裴越终于回过神来,开平帝既然知道他的身世,或许认为他在商贾之术的造诣和异于常人的想法遗传自林清源,故而特地送来这本书,让他瞻仰一番先祖的荣光。与此同时,开平帝肯定觉得裴越对第三部分最感兴趣,于是将这部分内容删去,裴越想要一窥全貌只能回京都找他。

如此一来,裴越便不能坐视开平帝陷入危险之中。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这样吗?

裴越右手紧紧握着书卷,在廊下不断踱步,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开平帝如果需要他出手对付王平章,怎么可能千方百计让他离开京都?蛮族的确是个大麻烦,但以韦睿和唐临汾的能力和性情,二者联手完全可以互补,再加上藏锋卫战无不胜的士气和实力,想要解决这个麻烦并非异想天开。

当时开平帝坚持要让他离京北上,如今又要用这本残缺的《论书》引诱他回京,岂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裴越心中猛然冒出一个不详的念头。

他望着手中的誊抄本,难道说后面的内容早已遗失?

无论如何,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裴越抬头望向北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此番深入荒原,不仅要面对蛮族设置的陷阱,更要提防身后射来的冷箭。

但他无所畏惧。

……

千里之外的京都。

深夜时分,宫中依旧灯火辉煌。

御书房中,开平帝坐在御案之后,手中捧着一本古籍,正是裴越念念不忘的全本《论书》。

銮仪卫副指挥使陈安垂首肃立,用一种平静和缓的语气讲述着近几日以来都中的动静。

开平帝面色淡然,唯有在听到“襄城侯萧瑾”这五个字时双眼微眯,待陈安禀报完毕之后,他没有追问这些消息的细节,反而出人意料地问道:“你可知道林忠武公?”

忠武便是林清源的谥号。

陈安点头道:“陛下,臣非常敬佩林忠武公。”

开平帝放下书卷,悠悠道:“那你又是否知道,裴越是林清源的玄孙?”

陈安愣住,皇帝的语气轻描淡写,但他足足花了几息时间才反应过来,旋即脸上浮现震惊的神情。

开平帝显然没有兴趣为他解惑,继续说道:“朕一直有种感觉,当年高祖皇帝之所以容不下林清源,并非他功高震主或者图谋不轨,而是林清源并无对天家的敬畏之心。”

陈安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滴,果真是伴君如伴虎,这等隐秘谁愿意知道?

所谓秘密,很多时候都会变成索命的毒药。

开平帝凝望着远处的灯烛,缓缓道:“裴越从某些方面来看很像林清源,同样才华横溢,同样胸怀苍生,但是朕不希望他步其先祖后尘。”

“这一次,便是朕对他最后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