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66章 深夜来客

重生周隋之际 第66章 深夜来客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66章 深夜来客

第66章 深夜来客

河东郡属蒲州,其治所蒲坂县亦是蒲州州治所在。

杨广、崔澈等人被河东郡守迎进城,蒲州刺史也赶来拜会,却并未久留,或许是忙于公务,也可能是不想与晋王有太深的瓜葛,以免被人误会。

可河东郡守却殷勤得很,他与刺史不同,人家是封疆大吏,无需攀附藩王,甚至还得担心被人划归晋王一党。

他一个郡守,上升空间大得很,自是一心想往上爬。

夜空中,明月高照,郡守府,歌舞不休。

正是宾主尽欢的时候,崔澈起身如厕,河东郡守朝府中管事使了个眼色,那人心领神会,赶紧以为崔澈引路为由,跟了出来。

才出大堂,管事悄无声息地递过来一个钱袋子,崔澈明知故问道:

“这是何意?”

管事将钱袋塞在了崔澈手里,笑道:

“受我家主人吩咐,区区薄礼,伏乞笑纳。”

崔澈入手就觉得这钱袋子挺重,却抛回给了管事。

“好意我心领了,然澈颇有家资,不好财货,愿留清廉之名,还望成全。”

“明白,明白。”

管事收好了钱袋,专心为崔澈引路,澈哥儿却不清楚他是否真的明白。

当夜,便有人敲门,崔澈从门缝里见到是先前的管事,身旁还跟了一名貌美女子,赶紧把门栓紧了,让人快些走,莫要耽搁了自己休息。

澈哥儿是要养活一大家子,但如今年俸二千石,也不缺河东郡守那点孝敬。

再说,有妙容、穆邪利、尉迟炽繁伴他上任,真起了邪念,哪用得着外人。

况且今夜受人腐蚀,真等杨坚下诏废除郡级行政的时候,莫不是还要为这个河东郡守谋个下州刺史一职?

北朝行政区划,按照丁口数量划分上、中、下三级。

拿了钱,纳了色,却不给人办事的人间险恶,澈哥儿可干不出来,索性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管事眼见崔澈钱也不要,色也不纳,正是为难的时候,却听崔澈在屋里道:

“还请回复你家主人,他对子茂(裴秀)的照顾我都记在心里,但有一言相赠,且用心处理政务,治理地方即可,需知苦心人,天不负。”

在撤郡的风口期里,有一部分政绩突出的上郡郡守是有希望出任下州刺史的,而一部分下郡郡守,也有可能被贬为上县县令。

河东郡无疑是上等郡,若是着河东郡守少些歪门邪道,一心扑在治理上,两年后真若是政绩出众,也无需崔澈帮衬,只要实实在在将其政绩记录,自有高升的时候。

管事带了女子回去,将崔澈所言原封不动地转告河东郡守。

“用心处理政务,治理地方即可?”

河东郡守沉吟一句,旋即便露出喜意,在他看来,这分明是崔澈让自己先做出成绩,再会想办法举荐自己,还了关照裴秀的这份情。

如今废郡一事,还在内史省秘密商议阶段,这河东郡守又哪能听到风声。

而且崔澈这也不算泄密,他不过是勉励对方好生治理,难不成这也有错。

翌日清晨,在蒲州刺史与河东郡守的恭送下,杨广一行人离开了蒲坂。

“昨夜你为何不让那女子进屋?”

官道上,杨广与崔澈并肩骑行,侧过头问道。

同住驿站,崔澈屋前的动静怎能瞒过杨广的耳目。

崔澈不以为意道:

“我有美妾三人同行,又怎会被庸脂俗粉迷惑了心智。”

“子澄好艳福。”

杨广轻声感叹,他如今还是形单影只,等着杨坚为其选纳正妃。

崔澈反问道:

“莫非晋王殿下昨夜开了门?”

“自是将人喝退。”

杨广笑道。

河东郡守给崔澈寻了美人,又怎会放过巴结晋王的机会。

但杨广既然有意储位,自然不会轻易打破自己的人设。

公务要紧,众人由蒲坂直驱晋阳,并未绕道闻喜县,崔澈也无缘立即见到裴秀的嗣子。

裴秀自离开长安,往河东郡守府应征以后,崔昭容本想为他娶一个寒门女子,但裴秀却不愿意耽误别人,便只是在同族中寻了一名婴孩,作为嗣子。

如今由崔昭容抱养在闻喜,担心年纪太小,养不活,就只取了个贱名。

此时并州总管虚位以待,正等着杨广接手。

前任并州总管名唤李穆,出身陇西李氏,年逾七旬,他于建德六年(577年)接替宇文神举出任此职,直至杨坚建隋。

在此前尉迟迥的叛乱中,李穆经过犹豫在尉迟迥与杨坚两方阵营中,最终选择了后者。

此举也迎来了丰厚回报,杨坚将李穆征召入朝以后,许其赞拜不名,授太师一职,并赐实封成安县三千户食邑。

李穆五服内亲属子弟一百余人,尽数封官,其子孙,哪怕是襁褓中的婴孩,都被拜为仪同。

澈哥儿一番奋斗,才是正五品上,人家在襁褓中就已经是一品大官,可见投胎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朝中四贵也就图一乐,真要说满门贵胄,还得是李太师。

当然了,并州总管就不要再当了,这才有了杨广赴任。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百余人封官,尽享尊荣,却也为族灭埋下祸根。

那条‘李氏当兴’的谶言,有李穆这一大家子挡灾,谁又会联想到相较而言小门小户的唐国公李渊。

三月上旬,崔澈一行人还在去往晋阳的途中,长安城中,心怀吞并江南之志的杨坚问将于高颎。

高颎为杨坚举荐两人,即贺若弼与韩擒虎。

杨坚一番考校后,对二人大感满意,于是以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韩擒虎为庐州总管,命他们经略一方,为日后南征做准备。

同时也拿出了崔澈去年所著《平陈策》,命二人遵照其中计谋迷惑南陈。

其实崔澈这篇《平陈策》大部分照搬六年后贺若弼所上的《平陈十策》,是他镇守吴州六年的经验之谈。

贺若弼提前了六年看到自己日后的想法,自是对崔澈大加称赞。

韩擒虎也暗自感慨,这篇策文,谋略具有可行性,文辞更是精彩,也难怪崔澈能受陛下青睐。

求、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