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617章 消息真假

重生周隋之际 第617章 消息真假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617章 消息真假

第617章 消息真假

且说张须陀的信使顺江而下,直抵建康,他焦急的在皇城外等候求见。

杨广听说是九江急报,急召苏威、宇文述、虞世基、杨玄感、裴矩、裴蕴等心腹入宫,又命人将信使领进宫城。

大臣们都在皇城内的衙署当差,因此比信使要提前赶来大殿。

他们不知道前线的情况,只听说是九江急报,但也清楚必然是与巴东郡有关。

在江陵沦陷后,崔澈挥师西进,征讨蜀地,这些时日杨广也正在从容不迫的抽调淮南部分兵力,想要进驻汉东,伺机收复襄阳、江陵等地。

之所以行事从容,是因为隋朝君臣自认为白帝城占据险要山势,又有重兵把守。

此前得知宇文士及建议巴东太守收缩兵力,杨广对此还赞不绝口。

认为有白帝城集结巴东十四县的守军以及三万襄阳水军,人数甚至要超过了崔澈的西征大军。

而白帝城作为蜀地门户,又是有名的坚城,这仗怎么输,都等着崔澈在白帝城下撞得头破血流,仓惶退走。

然而九江信使进门第一句话,就使众人惊呆了下巴:

“陛下,齐王府记室参军宇文士及袭杀巴东太守臧剩,向燕贼献城,如今作为向导,正跟随燕贼深入蜀地。”

宇文述最先反应过来,他大喝道:

“不可能!我家世代忠贞,士及岂会做出这等不忠不孝之事!

“说!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要陷我家于不义!”

使者没想到居然还会有家属在场,他辩驳道:

“我不曾受人指使,要诬蔑宇文公,只是九江张府君得知令郎叛国,派我入朝报信。”

宇文述怒喝道:

“一派胡言!”

随即向杨广哭请道:

“陛下,老臣侍奉您多年,满门忠心,陛下对老臣,更是恩宠冠绝朝野。

“士及素来以忠孝自勉,又怎会不顾陛下的恩情,不顾父子兄弟间的孝义,而出卖国家。”

杨广拍案咆哮道:

“张须陀与你无冤无仇,又怎么会刻意诬蔑你们宇文家!”

宇文士及的背叛让杨广怒火中烧,同样也让他心生恐惧。

一旦让崔澈夺取蜀地,几乎就要重现当年隋朝与南陈的形势,届时崔澈顺江而下,自己又该如何抵挡。

宇文述处变不惊,他回答道:

“陛下,张府君与老夫并无旧怨,但燕贼占据了江陵与巴陵,断绝了我们与巴东郡的联系。

“张府君自然不会诬蔑老臣,可燕贼素来喜好玩弄心计,焉知此事不是他在久攻白帝城无果后,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一旦陛下因怒降罪,君要臣死,臣死不足惜,可白帝城中的宇文士及,又该如何自处!

“还请陛下明察!”

听了宇文述一番话,杨广也终于冷静下来,的确,在消息尚未分辨真假的时候,他不能轻易将宇文氏一家治罪。

否则就真的中了崔澈的诡计,如果白帝城尚在坚守,宇文士及听说父兄遭遇劫难,岂不是在逼迫他投降崔澈。

苏威瞧见杨广迟疑不决,于是进言道: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许国公所言不无道理,不如就让他回府待罪,派遣可信之人,彻查此事真假。”

杨广闻言微微颔首,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内史侍郎虞世基的身上。 杨玄感与崔澈自小相交,有同窗之谊,杨广看在杨素的份上,不能将他闲置,但也不敢外放,只能留在京中。

此时,杨广自然不会让杨玄感前去调查事情真假。

同样,苏威与崔澈旧情深厚,也被排除在外。

其他心腹,比如裴矩、裴蕴,或多或少都与崔澈有些交情,毕竟崔澈当初是杨广争夺储位时,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

满殿心腹,与崔澈从无往来的,似乎就只剩了内史侍郎虞世基。

虞世基本是南陈降臣,被掳去北方,家贫无所依从。

但他文采出众,被同样喜好的杨广看重,引为亲信,与崔澈并没有私底下的往来。

杨广即位后,虞世基被委以重任,命他专典机密。

又与两年前过世的吏部尚书牛弘、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骁卫大将军张瑾、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等六人主持官吏升迁、选拔。

时人称为选曹七贵,七贵之中,虞世基有专断之权,可见杨广对他的信赖。

“虞卿。”

杨广呼唤道。

虞世基应声出列:

“微臣在。”

杨广沉声道:

“就由虞卿前往九江,彻查此事,不得冤枉忠良,亦不能姑息国贼!”

殿外,宇文述一脸的灰败之象,此前在殿上据理力争,但他心底清楚,只怕这件事情假不了。

当初在汉川郡时,宇文士及就流露过对局势的担忧。

宇文述越想心里越是没底,他看向虞世基,本想上前,却有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看着虞世基远去的背影,宇文述生出一个想法,也就是贿赂虞世基,蒙蔽圣听。

毕竟虞世基可不是什么清官,他此前借着独断选曹之时,大肆收受贿赂,赚得盆满钵满。

可这两件事性质并不相同,宇文述也没把握虞世基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收下自己的贿赂。

再说虞世基,杨广本以为他与崔澈瓜葛不深,但有一人被虞世基引为心腹,便是崔澈的表叔封德彝。

原来,虞世基虽然文采出众,但他并没有相对应的政治才能。

身为内史侍郎,总揽政务,虞世基因为才能有限,常有失当之举。

而内史侍郎封德彝在姻亲杨素死后,暗地里投靠虞世基助他处理政事,此事杨广并不知情。

封德彝虽然是崔澈的表亲,但当年在察觉到崔澈的野心后,及时与他切割,二人年少时虽然你一同前往关中求学,可此后的联系并不密切,又有杨素的庇护,因此在崔澈反叛后,并没有受其殃及。

虞世基回到内史省,便立即找到封德彝,商议此事。

他早已经将封德彝视为自己的谋主,凡事都要与他商议。

封德彝得知宇文士及献出巴东郡,崔澈不仅收获襄阳水军,弥补了燕朝在军事上最大的短板,更能突破蜀地门户,直逼成都,一时之间,也是心中念头直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