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601章 扬水运河

重生周隋之际 第601章 扬水运河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601章 扬水运河

第601章 扬水运河

徐世??、薛收自然不会询问崔澈是如何将图纸弄到手的,他们注视着江陵城防布局,一如此前的崔澈,倍感棘手。

许久,二人收回目光,崔澈问道:

“二位爱卿可是有了眉目?”

徐世??与薛收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茫然,徐世??只得拱手道:

“城内守备充足,臣观此图布局,未曾发现破绽。

“陛下,臣以为,不可强攻江陵。”

崔澈本就没有强攻江陵的打算,江陵可不是长林。

在慕容三藏、张衡相继驰援后,江陵城周边已经聚集了十余万守军。

若是放在野外,别说十余万隋军,哪怕是二十万,崔澈凭着麾下十二万精锐步骑,也有必胜的把握。

但很明显,张衡不可能出城与他浪战。

十余万守军依托城池坚守,防守方天然占据优势,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抵消与燕军的实力差距。

而江陵又有南北两城,哪怕付出巨大的伤亡,能够攻破其中一座城池,还有另外一座坚城等着燕军。

一场江陵大战打下来,只怕崔澈带来的十二万精锐也将伤亡惨重,所剩无几。

二人暂时没有头绪,崔澈也不责怪他们,毕竟他自己也苦思冥想了许久,发现除非是宇文士及能够发挥作用,偷开城门,否则自己真的找不到江陵城防的破绽。

崔澈将图纸重新卷好收起,又从书架上取下另一个长盒,将其打开,盒中安放的赫然是另一张图纸。

“江陵水军如今驻防东赤湖,这便是他们水寨的布局。”

崔澈将图纸铺在书桌上,介绍道。

徐世??、薛举这一次倒没有了此前的惊讶,崔澈甚至弄来了江陵的城防布局,又何况是区区的一个湖中水寨。

东赤湖位于江陵以东,湖周五十里,江陵城北侧的扬水自东赤湖西侧注入,东侧流出,汇往汉江。

扬水并非天然湖泊,战国时期,楚国北上与晋国争霸,极其依赖漕运,用以向前线输送物资。

当时楚国的都城,也就是如今的江陵。

江陵与襄阳直线距离仅有400余里,但若是走水路,经长江绕往汉口,再溯汉水而上,抵达襄阳,这条水路却长达1800余里.

为了缩短这一距离,楚国令尹孙叔敖奉命挖掘一条运河,连通江陵与汉水,无需再绕往汉口。

这条运河便是扬水。

扬水发源自江陵城西北十八里的赤湖,流经江陵城北侧,在经过东赤湖以后,一路向东北,由东荆河口(今湖北潜江)汇入汉江。

而东赤湖也是燕朝的南阳水军借道扬水,去往江陵的必经之处。

崔澈也不敢让南阳水军走汉口,入长江,再开往江陵。

且不说1800余里的漫长水路,真要是进了长江,水军将士不熟悉长江水文。

在水流湍急,江面宽阔的长江上作战,战斗力得要大打折扣。

毕竟燕朝水师最初创立是在泗水,而后被崔澈调往鲁州,熟悉汉江,从未来到过长江。

崔澈、薛收、徐世??三人围着书桌,在绘有东赤湖水寨布局的图纸上指指划划,各抒己见,尽情讨论。

三人沉浸其中,不知时间流逝,直到崔澈口干舌燥,他抬头望向窗外,旭日东升。 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是第二日的清晨。

崔澈又将这份图纸收好,对二人笑道:

“彻夜议论,终有所得,二位爱卿快些回去歇息,朕明日发兵,若能克城,二位爱卿功不可没,朕绝不会吝惜赏赐。”

显经过三人彻夜议论,对于如何攻取江陵,崔澈已经有了头绪。

徐世??与薛收的精神头明显不如崔澈,这也与二人必须时刻保持专注,好回答崔澈的疑问有关。

一整夜的时间,精神高度紧绷,也着实难为了他们。

徐、薛二人再度打起精神,向崔澈告辞。

而崔澈自己也来了困意,毕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长年累月的纵情酒色,崔澈的精力、体力都比不得年轻的时候。

次日,留下数千从后方征召而来,用于占领州县的河南府兵,防守长林,随即拔营南,沿着汉水南下。

行至东荆河北岸,崔澈并未直扑江陵,而是渡过东荆河,兵临紫陵县城。

紫陵县属南郡,位于东荆河口西南,夺取此地,便可使南阳水军由东荆河自由出入扬水,地理位置不可谓不重要。

然而张衡却并未在紫陵县布置重兵,仿佛是在故意放开道路,引燕军西进。

当然,有宇文士及的存在,崔澈也清楚张衡在打什么算盘,无非是想要与自己的水军在东赤湖决战。

张衡选择东赤湖,也是有意为之。

东赤湖周长五十里,水流平缓,正是理想的战场。

运河的水流,自然没有江水那般湍急,对于燕隋两方的水军而已,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战场。

张衡认为自己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打败南阳水军,那是统领江陵水军的周法尚应该思索的问题。

他所要做的,而是诱使燕朝的南阳水军前来决战,以免南阳水军避而不战。

崔澈不熟悉水战,但并非蠢人,如果江陵水军占尽地利,他又怎会轻易派遣水军决战。

当崔澈领军抵达紫陵城下,紫陵县令早已逃之夭夭。

没有援军,让他如何坚守,长林县令的首级如今还悬挂在南面城楼上。

虽说弃城会受到朝廷的追责,但总好过被俘而降,牵连家人。

大不了辞官归乡,隐姓埋名,至少不会祸及宗族。

留下来维持紫陵县城治安的县尉可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他出自紫陵当地大族。

如今燕军来势汹汹,而江陵却无救援紫陵之意,紫陵县尉索性大开城门,以迎接燕军入城。

毕竟燕军在内战期间,军纪还是值得称道的,只有在塞外作战,崔澈才会松一松手中的缰绳。

在南阳水军由东荆河口驶离汉江后,崔澈当即下令,在东荆河口两岸设立堡垒,打造投石机,布置在河口南北两岸,以防南阳水军被前后封堵在扬水之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