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中秋揽月
第585章 中秋揽月
开平三年(公元611年)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东宫失窃案并未对普通民众造成影响,顶多是为他们提供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各州各县的官吏们陆续组织民众展开秋收,而洛阳宫中,崔澈也在大宴群臣。
皇后杨阿五在崔澈的身旁就坐,公卿大臣们各自带着子弟出席。
众所周知,大燕天子唯一的嫡女,博陵公主崔文君时年十二,已经到了订亲的年纪。
但凡家中有适龄子弟之人,谁又不想将这位嫡出的公主迎进家中。
杨阿五今日,也正是要为女儿找一位如意郎君。
只是她目光搜寻的却并非将门子弟。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生。
崔澈此前执意将庶女们嫁给喜爱的年轻将领,杨阿五不管,但她可不会让自己唯一的嫡女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而散,崔澈问杨阿五道:
“可找到了合适的少年?”
杨阿五摇头道:
“妾身还要去问一问文君自己的想法。”
崔文君与观音婢就被安排在后厢,隔着屏风观望殿内的公卿子弟。
只是崔文君的目光一直在殿内游走,而观音婢却不曾望向旁人。
崔澈与杨阿五来到后厢,屏退了旁人,只留下崔文君与观音婢,询问她们二人是否有能入眼的少年。
二人不约而同的摇头以对。
崔澈无奈道:
“你们二人的眼光倒是挑剔,罢了,婚姻大事关系到一生的幸福,不能将就,且耐心挑选,你们也才十二岁,不必急于一时。”
离开后厢,崔澈顶着头顶的一轮明月,来到杨丽华的旧居。
院中的桂树开出了花,却无人与他共赏。
崔澈在院中的凉亭枯坐许久,直到夜深人静之时,他才起身。
心腹宦官轻声问道:
“陛下,今夜将往何处歇息?”
崔澈看着天上皎洁的明月,随意道:
“今日既然是中秋,当往揽月楼。”
此时已是后半夜,揽月楼内已经熄了灯火。
留侍在揽月楼的宫婢想要行礼,却被崔澈抬手阻止。
崔澈推开内卧的门,步入其中。
窦氏睡得迷迷糊糊间,感觉有人从身后抱住了自己,起初还以为是天竺夫人骨氏。
当初窦氏入宫,与天竺夫人商议李世民和阴月娥的婚事,二人虽然相差了十余岁,但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此多有往来。
今日崔澈设宴,窦氏也被接来了洛阳宫,应天竺夫人之邀,留宿在宫中,与她夜话同眠。
这并不是窦氏第一次宿在宫中,她也时常会被女儿平阳夫人李秀宁留下。
然而,当身后之人动作越发放肆的时候,窦氏已然惊醒,自己后背朝外,而天竺夫人在里边睡得正熟。
窦氏正要惊叫,而紧贴着她后背的某人,显然也察觉到窦氏已经醒了。
漆黑中,他捂住窦氏的嘴,轻声道:
“良宵难得,爱妃莫要惊扰了雅兴。”
窦氏当然清楚身后之人的身份,除了他,谁还能来这揽月楼。
见他称呼自己为爱妃,窦氏心道:
‘莫非他果真是认错了人。’
自李渊意外亡故之后,窦氏守身已有三年,四十出头的她,哪能经得起身后之人的动作。
久违的快感,让她沉沦其中。
窦氏咬紧牙关,不愿将天竺夫人惊醒,内卧中,只剩了二人略粗的呼吸声。
许久,崔澈强装镇定的走出了内卧,夜间在楼外侍奉的宫婢们纷纷行礼,崔澈淡淡道:
“今日朕临幸揽月楼之事,不可为外人所知。”
宫婢们赶忙应诺。
此时已经是五更时分,崔澈回到自己平日里处置政务的偏殿,依旧心绪不宁。
天竺夫人骨氏因其异域风情,深受崔澈的宠爱,他又怎会不清楚身下之人,并非自己的爱妃。
而能够出现在揽月楼,与骨氏共眠的,除了阴月娥,也就只有与骨氏交情甚笃的窦氏。
成熟丰满的触感,显然不可能是阴月娥。
崔澈从未设想过,自己会做出有违伦理的糊涂事。
当天竺夫人睡醒之时,窦氏早已擦拭干净。
“昨夜睡得可还好?”
骨氏笑着问道。
窦氏羞愧不已,她低头道:
“尚可。”
洗漱过后,窦氏并没有继续留在宫中,她匆匆告辞,本欲径直回府,又担心让人瞧出了蹊跷,只得如过往一般,往女儿平阳夫人李秀宁的居所走一遭。
在窦氏出门后,天竺夫人骨氏的笑容暗淡了下来。
她并非死物,昨夜二人不自觉发出的声音,还是惊醒了她。
骨氏知道这件事情并不能责怪窦氏,也只得独坐内卧,黯然叹息。
当窦氏来到李秀宁的寝宫,崔澈也早已等候在此。
他自然是清楚窦氏出宫前,必然要与李秀宁道别。
“岳母大人来了。”
崔澈轻声笑道。
这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昨夜无事发生。
窦氏颇为心虚,但女儿就在面前,她不敢让李秀宁看出了蹊跷,只得硬着头皮向崔澈行礼。
崔澈将窦氏扶起,指尖在窦氏手心轻轻划过。
窦氏受到了惊吓,赶忙看向李秀宁,发现她正在低头沏茶,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
她狠狠瞪了一眼崔澈,似乎忘记了身份之别。
“好了,你们母女有话慢说,朕还要去往前殿视事。”
崔澈朗声道。
在崔澈离开后,窦氏强打精神与李秀宁说了一会话,这才离宫。
马车缓缓行驶,车厢内,闭目养神的窦氏脑海中,都是崔澈在揽月楼带给她的冲击与契合。
时隔数日,宫中有宦官来到唐国府,言称天竺夫人邀窦氏入宫,商议李世民与阴月娥的婚期。
窦氏并没有立即出发,而是在用花瓣沐浴过后,带着淡淡的花香坐上了前往洛阳宫的马车。
而外人也并无怀疑,毕竟窦氏与天竺夫人关系好,那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窦氏步入揽月楼的内卧,屋内仅有天竺夫人一人而已。
正当她内心闪过些许失望之时,屏风后,笑吟吟的走出一人,他身着宦官服侍,显然是偷摸来到的揽月楼。
那人向窦氏执礼道:
“小婿这厢有礼。”
已经修改
(本章完)